教师资格证面试10分钟试讲方式与技巧.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497479 上传时间:2020-05-24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144.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资格证面试10分钟试讲方式与技巧.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教师资格证面试10分钟试讲方式与技巧.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教师资格证面试10分钟试讲方式与技巧.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教师资格证面试10分钟试讲方式与技巧.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教师资格证面试10分钟试讲方式与技巧.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资格证面试10分钟试讲方式与技巧.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资格证面试10分钟试讲方式与技巧.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实用标准文档 文案大全 教师资格证面试 10 分钟试讲方式与技巧 1. 合理安排时间 试讲时间只有短短的10分钟,我们要抓住重点,主次分清。10 分钟试讲其 实就是把大概 45 分钟的课程浓缩化, 所以你要在这 10 分钟内把重要的知识点讲 清,不要追求完美,因为10 分钟做到面面俱到是不可能的,所以记得取其精华 就可以了。 2. 引人入胜的导入 良好的导入会给考官老师留下一个好的印象也可以增加你整个课程的吸引 力,所以做好这一步至关重要,让我们具体看一下有哪些可以使用的导入方法: (1) 故事导入法 讲一个可以联系课程内容或者和课程相关的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 引入课程内容。 (2)

2、生活实例导入法 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 想想生活当中有哪些地方体现了我们这堂课中 的内容,把课堂教学中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帮助学生理解。 (3) 人物导入法 在文科教学中体现的比较多,教师可以通过对人物背景,历史事件的介绍, 让学生对作者创作背景有一个简单的认识了解。 (4) 实验导入法 可以做一个实验,让学生参与到实验演示过程中,通过动手发现问题,总结 经验,这样也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加深学生学生对知识的认知。 (5) 表演导入法 可以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他们的表演互动,对本堂课的产生浓厚的 兴趣。 3. 加入互动环节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

3、的过程。 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是学习的组 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怎样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呢?一定要设计互动环节,而且至少应该有两 处。让学生充分的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能够充分的表现自己。 注意: 1. 试讲过于僵硬,表演痕迹重 这样就会让考官认为你是在背一个稿子,应付考试,而没有真正将自己当作 一名老师给学生讲课。 针对这样的问题, 考生可在平时练习的时候拉上三五好友 或者家人充当学生, 感受一下真正给学生上课是什么状态,跟学生互动应如何表 现。进而再去练习无生试讲,就会改善僵硬的状况。 2. 声音

4、过大或过小,语调平缓 声音太大,显得很刻意。而声音太小又让人觉得很没精神,更重要的是,过 小的声音会让考官产生顾虑, 坐在后排的学生能否听的见?而语调过于平缓不易 引起听者的注意, 更凸显不出重点。 因此,适中的声音和抑扬顿挫的语调是试讲 必须要做到的。在平时,可用手机对自己的试讲录音,并且反复的听一听,在哪 些地方需要加强。 3. 背对考官讲话 实用标准文档 文案大全 我们都知道,教资试讲是无生试讲。但是,我们要假设在座的考官是我们的 学生,而无论是考官还是学生, 背对其说话都是不妥的行为,也是很多考生容易 忽略的地方。 对此,可以在板书前给学生布置相应的练习或小任务,这样的小举 动也会给考

5、官留下好的印象。 4. 重难点不突出 我们都知道, 10 分钟的试讲不是简单的讲10 分钟的课,而是正常课堂的一 个缩影,需要全面且重点突出。 而有的考生往往是走一个流程。认为只要教学四 部曲走完就可以了。这样难免流于形式,而没有实质的重点。对此,平日练习时 就要注意教案的把握。 要在写教案的时候就明确自己的重点是什么,并且板书也 要有提前的设计,这样就会避免走过程,而忘记自己的重点是什么。 小学语文面试试讲教案万能模板 1. 题目: 讲课题目 2.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本节课主要的授课目标,需要学生达到的基本能力。如读 准、认识、正确书写生字,理解词语。 (2) 过程与方法:通过

6、何种方式来完成何种教学目标。如通过探究学习,提 高学生对修辞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课程学习,在情感价值上要求学生产生什么样 的变化和提升。如学习生活的积极态度。 3. 教学重难点 重点:本堂课使学生掌握的基本内容,类似于知识与能力。如读准、认识、 正确书写生字,理解词语。 难点:教学中,学生应该掌握的,但是难度稍大的知识。如运用排比造句。 4. 教学方法 直接写出讲课方法,无需阐述。如讲述法。 5. 教学过程 (1) 导入 实用标准文档 文案大全 根据导入方式进行书写,格式为:通过方法,导入课程。如通过故事 导入课程。 (2) 新授( 该部分学生可根据自己个性化的讲

7、课思路,进行调整) 一读 学生听录音或教师范读。使学生扫除阅读障碍,理解大意;( 古诗类 需加上释题及作者介绍环节) 二读 分段或分角色朗读。找出每段写作特色或情感,注意朗读节奏与情 感表达,古诗意象均可 ; 三读 整体阅读,情感升华,引导学生抒* 感。 (授课过程注意互动,可以采用分组、辩论、角色扮演以及其他形式进行) (3) 总结 通过提问总结课程 (4) 作业布置 根据课程内容布置作业,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5) 板书设计 根据授课内容,设计板书。 6. 教学反思 举例: 教师资格证面试教案小学语文桃花心木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会本课6 个生字,正确读写“锻炼、枯萎、插秧”

8、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阅读,体会文中“不确定”等含义,理解种树人隔 三差五浇水的原因,了解借物喻人的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所要阐释的:只有经历磨练才能更好地适应 生活的道理。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理解重点词语和句子,知道并理解生活中的不易对于我们 成长的作用。 【教学难点】领会作者所要阐释的道理,并能够将这些道理和生活实际相联 系。 实用标准文档 文案大全 三、教学方法 朗读法、探究讨论法 四、教学手段 PPT展示关于桃花新木的图片 五、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 师展示关于桃花心木的图片 导入语:同学们,大屏幕上展示出这样一棵树,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勇 敢

9、地站起向大家描绘一下这棵树的外形特点。你能猜到它的名字吗? 结合学生回答,引出课题桃花心木 过渡语:大家对于这棵树的外形特点总结的很好,可以看到很多同学在课前 已经做了充分的预习工作。那么我们今天就来听听发生在这棵树上的故事。 (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 朗读课文,师强调易错字:“锻、萎”。 2. 学生简要概述文中讲了怎样的一件事种树人是怎样种树的? 过渡语,同学们,通过阅读课文以及刚才我们这两位同学的简要概述,大家 知道种树人是如何种树的吗?他与别的种树人有什么不同之处呢?( 板书:隔三差 五、不规律 ) (三)研读词句,深入体会 1. 请同学们在文中找一找, 在刚看到种树人总是隔三差五

10、的来浇水时,“我” 是怎么想的 ? 2. 当“我”了解到种树人如此种树的原因之后,“我”为什么会感动?(小组 讨论,代表发言 )。 3. 文中的“不确定”是什么意思?(学生讨论,自由发言,师总结) 。 4. 请同学自由讨论“桃花心木为什么不枯萎了呢”。并请代表发言。( 师总 结:因为它已经学会适应不同的环境了)。 (四)有感情朗读,谈感受 过渡语,现在文中“我”的疑惑终于解开了,种树人如此种树的目的是为让 树木更健康、更坚强的成长。那么,同学们,你们通过种树人种树这个故事得到 了什么启示呢 ? 实用标准文档 文案大全 师引导,分小组讨论,组内代表发言。 预设: 我们要正确看待生活学习中的坎坷;

11、 应该理解父母和老师对我们 的教育 ; 我们要向桃花心木一样,在磨练中养成无论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够存活 的坚强品质。 (五)迁移拓展 说说这篇文章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手法?(借物喻人 ) (六)作业小结 写一篇有关植物文章,运用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不限字数。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反思 # 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教案模板:比尾巴 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证 面试教案 比尾巴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认识“比、尾”等11个生字和提手旁、八字头2 个偏旁 ; 会写“长、比” 等 4 个生字和竖提 1 个笔画。 2. 正确朗读课文,读好问句的语气。背诵课文。 3. 结合插图和生活经验,知道课文写了哪几种动物,

12、了解它们尾巴的特点。 4. 模仿课文一问一答的形式做问答游戏,积累语言表达。 实用标准文档 文案大全 二、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读好问句的语气; 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读好问句的语气 ; 注意人字头和八字头的区别。 三、教学策略 识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 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 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因此,在识字过程中教给学 生识字方法,创造各种形式,注意在复现中巩固。 一年级学生的起始阅读,重在培养兴趣,激活他们的心灵,让他们在阅读中 有所发现,在发现中热爱阅读

13、。因此,“朗读”是他们学习阅读的重要方式。本 课的教学设计以读的训练为主线,指导学生读好问话的语气。 1. 采用游戏导入法、情景教学法、直观教学法。 2. 以读代讲,读中自悟自得。 3. 指导书写,采用教、扶、放结合使用的教学形式。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 做摸一摸的游戏。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来做个摸一摸的游戏,看谁的反应快。摸摸你的头, 摸摸你的眼,摸摸你的鼻子,摸摸你的耳朵,摸摸你的尾巴。 生:我们没有尾巴。 师:人不需要尾巴,所以退化了。想想什么有尾巴? 生:有些动物有尾巴。 实用标准文档 文案大全 师:谁知道哪些动物有尾巴? 生:公鸡、老虎、孔雀 今天,动物王国特别热闹,

14、动物们要举行一项特别的比赛,比什么呢?它们 要比尾巴。 2. 出示课题,学习课题中的生字。 (1) 教师板书“比尾巴”,学生观察并记忆字形。 (2) 指导读课题,强调“巴”字读轻声。 【设计意图】课堂一开始就创设情境导入,让学生置身于活动中,激发学生 学习的兴趣。 (二)教授新课 1.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 范读课文。 在比尾巴大赛中, 哪些动物获胜了 ?它们的尾巴什么样 ?你们听老师读了有趣 的小童谣就知道了。 (2) 自由读课文,自主识字。 课件出示本课认读字,让学生边读课文,边圈生字,边记读音。 学生自查认读字掌握情况。 (3) 同桌互读互查认读字。教师巡视,了解认读字掌握情况。

15、 (4) 检查生字认读情况,识记生字。 课件出示生字,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 利用汉字规律识记生字。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识记“巴、把”。 课件或卡片出示生字“巴”,学生齐读。这课哪个生字里有“巴”?(把) 课件或卡片出示生字“把”。谁来说说,怎么记“把”字? 实用标准文档 文案大全 小结:我们利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识字,也可以叫做“加一加”。 课件或卡片出示生字“公”。 生学习生字“公”。认识新偏旁“八”,强调撇低,捺高,撇、捺要分家。 认识新偏旁八字头。 课件或卡片出示生字“短、兔”。 用“几个字合在一起组成新字”的方法识记“最”。 (5) 课件或小黑板出示以下词语:比尾巴、

16、长短、一把伞、最好看、公鸡、 兔子。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6) 指名读课文。 这些生字朋友回到课文里了, 你们读读课文, 要把字音读准了, 句子读通顺。 读完后找一找这课有几小节。 【设计意图】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归纳多种识字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 识字的兴趣,进一步感受祖国汉字的无穷魅力。 2. 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1) 这课一共有几小节,你们用手势表示。(四小节 ) (2) 请四位同学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记在比尾巴大赛中,哪些动物获胜 了? (3) 指导学生用不同的句式说说哪些动物在比尾巴大赛中获胜了。 3. 朗读课文,感悟理解。 (1) 朗读感悟第一、二节。 朗读感悟第一节。

17、 A.自由读第一节,找找这节有几句话,用了什么标点符号?想想这节告诉我 们什么 ? B.指导学生读好问句。 实用标准文档 文案大全 指导:这节用了三个问句告诉大家这场比赛的内容,读的时候要用问的语气 把它们比赛内容读清楚。先听老师读。 师范读,生齐读,指名读。 朗读感悟第二节。 A.指名读第二节,其他同学注意听比赛的结果。 B.指名说比赛的结果。总结:长、短、一把伞。 你们看看图,想想松鼠的尾巴像什么伞?(降落伞 ) 这里有一组反义词, 说出了两种动物尾巴的特点正好相反,谁发现了 ?(“长” 和“短”,说出了猴子和兔子尾巴特点正好相反。) C.指导朗读第二节。读这一节要把动物尾巴的特点读清楚。

18、指名读、齐读。 D.男女生用问答的语气对读第一、二节。 (2) 朗读感悟第三、四节。 第二次比赛开始了,我们接着观看比赛。 学生自学第三、四节。 提自学要求:你们小声读读第三、四小节,找找比赛项目和结果。同桌互读 互说。 集体交流。 指名读第三、四小节,说说比赛项目和结果。总结:弯、扁、最好看。 通过对读,进一步感悟理解。 让我们通过有语气的朗读让大家知道这场比赛项目和结果。师生对读、男女 生对读。 【设计意图】运用多种读书形式,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指导学生读好文中的 问句。 实用标准文档 文案大全 4. 练习背诵课文。用问答形式练习背诵课文。 (1) 老师问,学生答。老师当主持背第一、三节,你

19、们当裁判背第二、四节。 (2) 男生问,女生答。男生当主持背第一、三节,女生当裁判背第二、四节。 (3) 女生问,男生答。女生当主持背第一、三节,男生当裁判背第二、四节。 (4) 齐背。请大家一边拍手一边背。 5. 拓展延伸。 (1) 做找尾巴的游戏。课件出示没尾巴的动物图和它们的尾巴。 (2) 看图说说这些动物尾巴的用处,教师随机评价。 (3) 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小动物图片,说说它们的尾巴是什么样的,有什么 用。教师随机评价。 (4) 试着编儿歌。 范例: 谁的尾巴能拨水 ?鱼儿尾巴能拨水。 谁的尾巴能赶蝇 ?老牛尾巴能赶蝇。 谁的尾巴能再生 ?壁虎尾巴能再生。 【设计意图】激励学生交流搜集

20、的资料,激发学生探讨自然科学和搜集资料 的兴趣,发展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6. 指导书写。 (1) 课件或在黑板上出示生字卡片:“长、比、巴、把”。 (2) 读带田字格的字。指名读、齐读。 (3) 学写“把”。 让学生自己观察“把”的结构和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实用标准文档 文案大全 学生边说,教师边在田字格中范写, 强调“把”中的巴字要低于提手旁的横。 学生描书中“把”的笔顺,再照样子写三个。 教师巡视,了解书写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指导,随时纠正写字姿势。 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写的字,师生评价。 (5) 指导书写“长、比”。 【设计意图】老师重点指导“把”字,然后充分发挥学生写字的自主性写

21、好 “长”“比”两个字。在评价中培养学生把字写规范、端正、整洁的能力。 (三)课后小结 今天,我们在动物王国里玩得可真高兴,亲眼观看了一场有趣的比赛。希望 你们课后观察一些小动物或收集一些小动物的图片和资料,看看它们的尾巴是什 么样的、有什么用。课下讲给你的小伙伴听。 教师资格证考试面试:小学语文试讲教案桂林山水 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师: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江山如画,风景秀美。山有奇山,水有秀水, 在祖国众多美景中, 有一处非常特别, 它的山水极为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每一位 到这游览的人的心灵都会受到触动, 你们知道这是我国哪个著名的风景区吗?(板 书:桂林山水 )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 课桂

22、林山水,共同去领略那的美丽 山水吧 ! 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6页,自由朗读一遍课文, 把你认为优美的词句画 下来,好好体会。 生:自由朗读课文并画句子。 师:同学们齐读一下第一自然段。 生:读第一自然段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我们乘着木船,荡 漾在漓江上,来观赏桂林的山水。 师:哪位同学知道“甲天下”是什么意思? 实用标准文档 文案大全 生:“甲天下”就是“天下第一”的意思。 师:回答的很好, ( 板书:甲天下 )“甲”就是“第一”的意思,“甲天下” 就是“天下第一”的意思。下面找位同学读一下第二自然段的第一句话。 生: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 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 却从没看见过漓江

23、 这样的水。 师:好,请坐。同学们思考一下,既然作者荡舟漓江,为什么要先写大海和 西湖呢 ? 生:写大海和西湖是和漓江水作对比,更加突出了漓江水的美。 师: 这位同学回答的真好, 作者先写大海、西湖是为了更加突出漓江水的美, 那么漓江水有多美呢 ?(板书:水 )请大家接着读第二自然段的第二句话,画出描 写漓江水特点的词。师:哪位同学找出了漓江水的特点?这位同学你说。 生:静、清、绿。 师:( 板书:静、清、绿 ) 找的非常准确,你把这句话带着感情读一读,让大 家体会一下漓江水的美。 生:漓江的水真静啊,静的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漓江的水真清啊,清的 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 ; 漓江的水真绿啊,绿

24、的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师:读的很好。这句当中用到了哪些修辞手法呢? 生:用到了排比和比喻。 师:对,无瑕的翡翠。 ( 板书:翡翠 ) 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本课的生字词, 哪位同学来说一下翡翠的意思? 生:非常绿的玉。 师:对,那么无瑕的翡翠是什么意思?(板书:无瑕 ) 生:没有斑点的玉。 师:“瑕”是玉上的斑点, “无瑕的翡翠”就是没有斑点的玉,作者用“无 瑕的翡翠”比喻漓江的水, 更加突出了漓江水的绿。 在这句话中, 我们发现了一 种没学过的标点符号:分号“; ”。板书: ;) ,分号表示一句话中并列分句之间 的停顿。同学们齐声朗读一下第二自然段,在感受美丽的漓江水的同时,领悟一 下分

25、号的用法。 生: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 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 却从没看见过漓江 这样的水。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的流动; 漓江的水真清啊,清 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 ; 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船桨 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 实用标准文档 文案大全 师:同学们读的越来越好了, 听起来已经感受到漓江水的美丽。那这段中最 后一句话说明了什么 ? 生:看到一道道水纹,才感觉得到船在前进,说明了漓江水的“静“。 师:回答的很好。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一下第三自然段,在读的同时,画出描 写桂林山的特点的字词, 看看这一段的句式, 写作方

26、法和第二自然段有什么相似 的地方 ? 生:(自由朗读第三段 ) 我攀登过峰峦雄伟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 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 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 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 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 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 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 师:同学们读完了么 ? 生:读完了。 师:好,先来回答老师的第一个问题,这一自然段和第二自然段相比,有哪 些相似的地方呢 ?这位同学你说。 生:这一段的开始同样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先写到了泰山,香山,然后突出 了桂林山的与众不同。 在描写

27、山的特点的时候, 同样运用了排比, 比喻的修辞手 法,刻画出了桂林山“奇”、“秀”、“险”的特点。 师:回答的真棒, 不仅很好的回答了老师的提问,还回答出了桂林山的三个 特点,同学们掌声送给他。同学们带着感情齐声朗读一下第三自然段。( 板书: 奇、秀、险 ) 生:( 齐读)我攀登过峰峦雄伟的泰山, 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 却从没看见 过桂林这一带的山。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 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 桂林的山真秀啊,想翠绿的屏障,像新生 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 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 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 师:回答的很正确, 作

28、者用排比的手法, 罗列出了漓江水静、 清、绿的特点, 同时用到了比喻来突出了漓江水的绿。把漓江的水比作了什么? 生:一块无瑕的翡翠。 师:同学们,课文的第二、三自然段分别写了桂林的水,桂林的山,在读这 两段的过程中,你们有什么感觉呢? 生 1:我也想去那看一看 ! 实用标准文档 文案大全 生 2:写的很美,读的时候,仿佛我们已经在桂林游玩似的。 师: 概括一下这两位同学的感受就是如临其境。作者在描写桂林山水时, 运用了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 把山山水水写的活灵活现, 让我们感觉身临其境。 那么同学们能不能仿照课文中的句式写上几句话呢?拿出你们的练习本,看着课 本中的插图用“像像像”写上一段话。

29、 生:写句子。 师:同学们写的都很不错, 我来读一下这位同学写的句子桂林的山真是 形态万千,有的像美丽的仙女,有的像拿着拐杖的老翁,有的像献桃的猴子。这 位同学写的很好, 我们要学会这样的描写方法, 在今后的写作当中加以利用。下 面请同学们自由的朗读一下第四自然段。 生:( 自由朗读第四自然段 )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 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 的山,再加上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让你感到像是走进 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师:同学们读完了么 ?谁来说说最后一段描绘了什么? 生:描绘了桂林山水像一幅美丽的画卷。 师:这一段既写了山,又写了水,山水交相辉映,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 小舟,仿佛一幅美丽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同学们,这一 段与第一段有什么关系呢(板书:画中游 )? 生:首尾呼应。 师:对,我们快速的浏览一下全文, 哪位同学来说一下这篇文章是用什么结 构安排材料的 ?这位同学你说。 生:“总分总”的结构方法。 师:对,课文开头写到“桂林山水甲天下”,第二、三自然段分别介绍了桂 林的水,桂林的山,文章最后写了荡舟在山水间的感受。全文用了“总分 总”(板书:总,分,总) 的结构描绘了桂林的山水。 同学们,桂林的山水美不美 ? 生:美 ! 师:真是“桂林山水甲天下”啊! 同学们,这节课就到这里,下课! 2019010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