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配料室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为加强配料室的管理,确保生产原料的安全、有效利用,以及提高工作效率,根据国家相关法规、行业标准及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配料室是保证生产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合理的管理制度对于保障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具有重要意义。第二章制度目标本制度的主要目标是:1 .确保配料室内各类原料的安全、合规、有效管理。2 .规范配料流程,减少人为失误,提高工作效率。3 .严格执行验收、储存、发放等管理规范,保障原料质量。4 .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确保制度的落实和改进。第三章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涉及配料管理的部门及员工,包括但不限于生产部、采购部、质检部及仓储部。所
2、有相关人员需严格遵守本制度的各项规定。第四章法规依据本制度依据以下法规和标准制定:1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2 .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办法3 .行业内相关标准及公司内部管理规定第五章管理规范1 .1原料验收L原料到达时,配料室责任人应在规定时间内进行验收,核对原料名称、数量、批次及生产日期。2 .验收合格的原料须在验收记录上签字确认,并登记入库。3 .对于发现不合格原料,需立即进行隔离,填写不合格报告,并上报相关部门处理。4 .2原料储存L所有原料应根据其性质分类存放,易燃、易爆及有毒原料应严格按照安全规范储存。5 .储存区域应保持干燥、通风良好,并定期进行消毒和清洁。6 .定期检查库存原料
3、的有效期,及时处理即将过期的原料。7 .3原料发放1 .原料发放需填写原料发放单,并经过配料室责任人和生产部负责人签字确认。2 .发放原料需根据生产计划及实际需求进行,避免超量发放。3 .每次发放后需及时更新库存记录,保证库存数据的准确性。4 .4配料操作1 .配料前,配料员应仔细核对配料单,明确配料的种类、数量及顺序。2 .配料时应遵循“先入先出”的原则,确保原料的新鲜度。3 .配料过程中需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防止交叉污染。第六章责任分工1 .配料室责任人:全面负责配料室的日常管理工作,确保制度的实施和监督。2 .配料员:具体负责原料的验收、储存、发放及配料操作,确保操作的规范性。3 .质
4、检部:负责对配料室的原料进行定期抽检,确保原料质量符合标准。4 .仓储部:负责监督原料的储存条件,确保储存环境的安全性。第七章监督机制1 .建立定期检查机制,配料室责任人应定期对原料的储存、发放及配料过程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2 .质检部应每季度对配料室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出具检查报告,并对不合格项提出整改意见。3 .建立原料使用记录,定期进行数据分析,评估原料使用的合理性及经济性。第八章记录与汇报L所有配料室的操作、验收、发放等应有详细记录,记录应真实、完整,便于追溯。4 .配料室每月需向管理层汇报原料使用情况、库存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第九章附则5 .根据实际情况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变化,定期对本制度进行审查和修订。第十章进一步的要求与改进1 .鼓励员工提出合理化建议,集思广益,共同改进配料室管理工作。2 .定期组织培训,提高员工的管理意识和操作技能,确保配料室管理制度的有效执行。3 .根据行业发展动态,适时调整和完善制度内容,确保其与时俱进。通过以上制度的制定与实施,配料室的管理将更加规范化、系统化,为公司的生产运营提供有力保障。希望全体员工积极配合,共同努力,确保制度的有效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