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届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题含解析.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519501 上传时间:2020-05-28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70.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届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题含解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云南省届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题含解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云南省届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题含解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云南省届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题含解析.pdf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云南省届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题含解析.pdf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云南省届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题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届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题含解析.pdf(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 记叙文阅读 一、 (2016 预测)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5 题。 (13 分) 父亲的早晨 沈宏 星期六的清晨,吃过早饭,我对父亲说:“我们出去走走吧! ” 父亲似乎犹豫了一下。前一阵子父亲因为一个人出去走摔了一跤,他就怕了, 再也不 愿出去。我说:“我陪着你,去外面活动活动筋骨,对你的腿脚有好处的。”父亲脸色暗下许 多,死活不愿。 “我搀着你吧! ”费了不少口舌,父亲终于被我说服了。 我领着父亲走在河滨路边的绿化小径上。我怕父亲摔倒,紧贴着他,搀着他走。 我突 然感到有点陌生, 这是我的父亲吗?他原本走路健步如飞,让他的一帮退休老师们都羡慕不 已。如今,走路却一瘸一拐,右脚挪动时有明显拖

2、沓的痕迹。身体佝偻着,没有了往日的神 采。大约走了一百米的路,为了不让父亲累着,我找了一条长椅让他歇一会儿。父亲坐下来, 脱掉了鸭舌帽, 露出了光光的头。原本一头浓密的白发,就剩下没几撮了。父亲习惯性地在 头上一捋,就有头发脱落在领子上,粘在毛绒衣上。 父亲教数学,那么抽象难懂的东西,学生却听得如痴如醉。一个男班主任,学生叫父 亲“妈妈”,有啥心里话,都愿悄悄给父亲讲。有学生上大学困难,他多方奔走,为学生筹 集上学的钱,还把家里仅有的积蓄捐了。我八岁时,偷偷下河洗澡遭遇危险,是父亲一跃而 下,才把我从水里托起来,挽救了我的小生命。 这就是父亲给予我的第二次生命,面对骨瘦如柴的父亲,我该如何感谢

3、他? 又走了一段路后,我怕父亲这样走下去会吃不消,想折回。父亲倒是满怀信心地说: “今天难得,很久没有出来了,有儿子陪着,再走一段到三号桥,那儿我还没去过呢!” 雨后的阳光温暖而柔和,空气清新, 花丛里的蝴蝶上下飞舞,黄莺在茂密的树林里唱 歌,万物在湿润中滋滋地疯长着。 再走了一段路,父亲选了一个靠河边的长椅子坐了下来,一会儿看着头顶上垂下来的 杨柳, 一会儿又低头去采摘脚下无名的小草小花。一阵微风徐来, 吹得他孩童般的惬意和舒 坦。 在折回来的路上,我们又选了一块石板凳坐下来。我对父亲说:“等身体好些后,我 再去找个中医给你调理一下,只要你坚持,只要你心态好,你依然会活得很好。”父亲默默 2

4、 低着头。我继续说: “你的高血压和糖尿病不是变正常了吗?”父亲说: “我还想活三五年呢。 ” 我鼓励他说:“现在手术都做好了,那个肿瘤都切掉了,你一定会活得更长久。”父亲点了点 头。 11回到家中的时候,已近中午。我要搀着父亲上楼,但被他拒绝了。他有点吃力地爬着 楼梯,我叫他歇歇,慢慢走。他说我要坚持。 12坐在客厅,我的手机上不知谁发来了一条短信,说:“父亲是山,高峻巍峨;父亲是 松,昂扬挺拔;父亲是柱,撑起整个家庭。父亲节到了,预祝天下所有的父亲节日愉快,永 远健康!”我才猛然想起明天就是父亲节。 13我告诉父亲,明天就是父亲节了。父亲一脸茫然。我岔开话题,说:“如果明天天好, 我们再出

5、去走走,好吗?”父亲欣然答应,也许,这是他内心最期许的事了。 (有删改) 1. 阅读全文,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表。(3 分) 【答案】(3 分)死活不愿先沉默,后点点头热爱生命,坚强自信 【解析】解答此题,一要抓住文章主要线索“陪父亲散步”,根据线索,阅读全文,整体感 知,按照散步的时间顺序及过程梳理文章主要内容。二要紧紧抓住表格有关内容的提示,找 到相关段落,联系上下文,找出关键语句进行提炼概括,或者找出关键语句,揣摩人物的心 理活动,思考他为什么这么做,如第段写父亲爬楼,拒绝了“我”的搀扶和劝他歇歇,“他 说我要坚持” ,这与前面几段特别是上一段“我”鼓励父亲勇敢地同病魔抗争,父亲先是沉

6、默,后“点了点头”紧密相关,揣摩人物内心活动,说明父亲听了 “我” 的话后, 热爱生命, 鼓起了同病魔斗争的勇气,也坚信自己能够好好地活下去,所以是坚强而自信。 2. 分析第段画线句子的作用。( 2 分) 【答案】(2 分)通过描写父亲过去健步如飞,现在却衰败不堪的例子,形成强烈反差,让 3 “我” 不敢相信这一事实。进一步说明父亲不愿出去散步的原因,为后文写父亲身患重病埋 下伏笔,表现了“我”对父亲的深深怜惜和关爱。 【解析】 解答此题, 一是回到文章第段中,反复品读感受, 要抓住文中对父亲神态、肖像、 动作描写,体验父亲衰败不堪、令人痛心的情景:“身体佝偻着,没有了往日的神采”;二是 同过

7、去的父亲进行对比,抓住对比的文字 “原本走路健步如飞,让他的一帮退休老师们都羡 慕不已”,体会这种反差;三是瞻前顾后,分析前后段落的联系;四是从中体会“我”的心 情感受。 3. 联系全文,说说“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2 分) 【答案】( 2 分)教学能力强,深受信任。关爱学生,乐于助人。曾因患重病而消 沉过,受到激励后意志坚强,勇于同病魔斗争。热爱生命,坚强自信。 【解析】解答此题,一是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全文重点写陪父亲散步时,感受到父亲因患 重病由一度消沉到振奋崛起,积极同病魔斗争的过程,也写到了父亲的数学教学、关爱学生、 挽救自己的事情。二是梳理主要事件,抓住重要情节和描写,分析父亲的

8、心理活动,分析从 中体现出的性格特点。如在折回的路上, “我” 和父亲坐在石板凳上, “我” 劝“只要你坚持, 只要你心态好,你依然会活得很好”“你一定会活得更长久”,父亲先沉默,后点了点,“沉 默”说明父亲先悲观,后心有所触动,“点了点头” ,说明父亲最后坚定了活下去的信念,增 加了同病魔斗争的勇气,理解概括即可作答。 4. 结合上下文,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4 分) (1)万物在湿润中滋滋地疯长着。 (2)父亲欣然答应,也许,这是他内心最期许的事了。 【答案】(4 分) (1)描写出万物疯长的生动情景,为下文写父亲惬意和舒坦的心情作铺垫, 暗示父亲同病魔斗争的顽强生命力。(2

9、)与文章开头父亲死活不愿出去照应,对比中突出了 父亲的乐观自信,对生命健康的热爱和追求。 【解析】“滋滋”是拟声词,描写出春天万物疯长的动人情景;“欣然”是非常愉快、高兴的 样子, “我” 劝父亲明天出去散步,父亲非常愉快高兴地答应了。同时第( 1)句是景物描写, 但为下文写父亲的心情铺垫,而且也暗示了父亲的顽强生命力;第(2)句与文章开头父亲 对散步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说明父亲对生活、对生命、对身体健康的态度,在散步回来后 发生了很大变化。 5. 仿照文中第段画线句的句式和修辞手法,在父亲节,也给自己的父亲发一条感恩短信。 (2 分) 4 父亲是山,高峻巍峨;父亲是松,昂扬挺拔;父亲是柱,撑

10、起整个家庭。父亲节到了, 预祝天下所有的父亲节日愉快,永远健康! 【答案】(2 分)示例:父亲是海,宽广浩阔;父亲是灯,明亮闪烁;父亲是伞,为我遮蔽 风雨。祝您父亲节快乐! 【解析】解答此题,一是通读全文,感受父亲的伟大无私,感受父亲的坚强不屈;二是回想 自己与父亲的点点滴滴,内心激发起对父亲的热爱和感恩;三是认真分析画线句的句式和修 辞手法,从修辞手法看,此句用了比喻、排比,从句式看,是主谓句,父亲是什么赞美短 句。仿照模式作答即可。 二、 (2016 预测)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 5 题。 (13 分) 少年护城河 童年的大院里,我和大华曾经是死对头。原因其实很简单,大华是私生子,一直跟 着

11、小姑过,生母在山西,偶尔会来北京看看他,但谁都没有见过他爸。这一点,是公开的秘 密,全院里的大人孩子都知道。 当时,学校里流行唱一首我是一个黑孩子的歌,我给改了词儿:“我是一个黑 孩子,我的家不知在何处”,这里黑孩子的“黑”找不着主儿即“私生子”的意思,我 故意唱给大华听,很快就传开了,全院的孩子见到大华,都唱这句词儿。 我和大华唯一一次动手打架,是在一天放学之后。因为被老师留下训话,出校门时 天已经黑了。从学校到我们大院,要经过一条胡同,胡同里有一块刻着“泰山石敢当”的大 石碑。由于胡同里没有路灯,漆黑一片,经过那块石碑的时候,突然从后面蹿出一个人影, 饿虎扑食一般,就把我按倒在地上,然后一

12、通拳头如雨,打得我鼻青脸肿,鼻子流出了血。 等我从地上爬起来,人影早没有了。但我知道除了大华,不会有别人。 我们两人之间的仇,因为一句歌词,也因为这一场架,算是打上了一个死结。从那以 后,我们彼此再也不说话。 没想到,第二年的夏天,我的母亲突然去世了。父亲给我找了后妈。一下子,全院的 形势发生了逆转,原来跟着我一起冲着大华唱“我是一个黑孩子,我的家不知在何处”的孩 子们,开始齐刷刷地对我唱起他们新改编的歌谣:“小白菜呀,地里黄哟;有个孩子,没有 娘呦” 我发现,唯一没有对我唱这个歌的,竟然是大华。这一发现,让我有些吃惊,心里有 些愧疚。 我很想和他说话,不提过去的事, 只是聊聊乒乓球, 说说刚

13、刚夺得世界冠军的庄则栋, 就好。好几次,碰到一起了,却还是开不了口。擦肩而过的时候,我看见他的眉毛往上挑了 挑,嘴唇动了动。我猜得出,他也开不了这口。或许只要我们两人谁先开口,一下子就冰释 前嫌了。小时候自尊的脸皮,就是那样的薄。 直到我上了中学,参加了学校的游泳队,由于他比我高两年级,老师指派他教我总也 学不规范的仰泳动作,我们才第一次开口说话。这一说话,就像开了闸的水,止不住地往下 流,从当时的游泳健将穆祥雄,到毛主席畅游长江。过去那点儿事,就像沙子被水冲得无影 无踪, 我们一下子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童年的心思,有时就是这样窄小如韭菜叶,有时 又是这样没心没肺,把什么都抛到脑后。只是,我

14、们都小心翼翼地,谁也不去碰往事,谁也 不去提私生子或后妈这令人厌烦的词眼儿。 大华上高一那年春天,他的生母从山西赶来,要带他回山西。那天放学回家,刚看见 5 他的生母,他扭头就跑,一直跑到护城河边。他的生母,还有大院好多人都跑了过去,却只 看见河边上大华的书包和一双白力士鞋,不见他的人影。 大家沿河喊他的名字,一直喊到了 晚上, 也再没有见他的人影。大华的生母一下子就哭了起来,大家也都以为大华是投河自尽 了。 我不信。我知道大华的水性很好,他要是真的想不开,也不会选择投水。夜里,我一 个人又跑到护城河边,河水很平静,没有一点儿波纹。我在河边站了很久,突然,我憋足了 一口气,双手在嘴边围成一个喇

15、叭,冲着河水大喊了一声:大华!没有任何反应。我又喊了 第二声:大华!只有我自己的回声。心里悄悄想,事不过三,我再喊一声,大华,你可一定 得出来呀!我第三声大华落了地,依然没有回应,一下子透心凉,我一屁股坐在地上,再也 忍不住哇哇地哭了。就在这时候,河水有了哗哗的响声,一个人影已经游到了河中心,笔直 地向我游来。我一眼看出来,是大华! 11我知道,我们的友情,从这时候才是真正的开始。一直到现在,只要我们彼此谁有点 儿什么事情, 不用开口, 就像真的有什么心灵感应一样,保证对方会在第一时间出现在面前。 我相信,这不是什么神奇,是真实的存在。这个就是真实的友情,是心有灵犀,无关利益, 互相尊重、互相

16、信任,在最困难时依然站在朋友这边,给予鼓励和帮助。 (摘自光明日报 ( 2015 年 07 月 10 日14 版,有 删改) 1. 本文按照时间顺序写发生在“我”和大华之间的五件事,根据提示用简洁的语言概括。(3 分) 结仇:我改歌词嘲讽大华是“私生子”。 。 缓和:我有了后妈伙伴改歌词嘲笑,大华是唯一不唱的人。 和解:。 友情:。 【答案】(3 分) 我被大华打得鼻青脸肿,我俩不再说话。大华教我仰泳,我们第一次 开口说话。大华因母亲到来跳入护城河,我大喊他的名字之后他向我游来。 【解析】此题考查信息的提取与概括。题干要求概括发生在“我”和大华之间的五件事,并 且做出了提示按照时间顺序写。件事

17、已概括出来。解答分三步: 第一步, 通读全文, 按照提示将文章分为四部分:结仇(段) ,缓和(段) ,和解(段),友情( 11段) 。第二步,排除题目概括出的两件事所在部分,结仇中的段和缓和部分。第三 步,细读剩余部分,提炼事件要素,用“人+事”的形式概括即可得出答案。 2. 文章第段画线句使用了哪些描写手法?并简要说说写出了人物怎样的心理活动。(2 分) 【答案】(2 分)动作和神态描写。写出了想与朋友开口说话又不好意思的着急尴尬心理。 【解析】 此题考查辨析描写手法及揣摩人物心理。题干要求分析第段画线句使用的描写手 法及反映的人物心理,解答分三步:第一步, 调动阅读积累,梳理常用的人物描写

18、手法有外 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第二步,分析画线句使用的描写手法,“眉毛往上挑了 挑”是对人物的神态描写, “嘴唇动了动”则是动作描写。第三步,结合语境分析人物心理, 画线句的前一句是“好几次,碰到一起了,却还是开不了口”,说的是“我”想和大华说话 可却开不了口,后一句是“我猜得出,他也开不了这口”,可见大华也和“我”一样,有此 可见,画线句对大华的描写正是他想开口说话又不好意思的着急尴尬的心理表现。 3. 结合语境,请从修辞角度对第 8 段画线句子进行赏析。 ( 3分) 6 童年的心思,有时就是这样窄小如韭菜叶,有时又是这样没心没肺,把什么都抛到脑后。 【答案】(3 分)示例:该句

19、使用了比喻,将“童年的心思”比作“韭菜叶”,形象生动地 写出了童年时期的心思窄小、爱记仇的特点;该句使用了对比修辞,将童年时期心思的“窄 小“与“没心没肺,把什么都抛到脑后”放在一起,鲜明地写出童年的率真。 【解析】此题考查赏析句子。题干要求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解答分三步:第一步,调动阅 读积累,梳理记叙文常用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复、对比、设问、反问 等) 。第二步,细读句子,分析句子使用的修辞,“窄小如韭菜叶”可见句子使用比喻修辞; “有时就是这样窄小如韭菜叶,有时又是这样没心没肺”可见句子使用了对比修辞。第三步, 结合具体语境分析修辞表达效果,句子的描写对象是“童年的心思

20、”,用“韭菜叶”来比喻 童年心思,“韭菜叶”的特点是窄小,所以使用比喻形象地写出了童年心思的窄小;对比中 的两个关键词是“窄小”和“没心没肺”,写出了童年心思的两种极端,所以对比突出了童 年的赤子之心的纯洁与率真。 4. 结合语境,谈谈你对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理解。(2 分) 我第三声大华落了地,依然没有回应,一下子透心凉,我一屁股坐在地上,再也忍不住 哇哇地哭了。 【答案】(2 分)示例: “依然”是仍然、仍旧的意思,写出了“我”第三声呼唤同第一二 声一样的结果,没有期望中大华的回应。“一下子”是突然的意思,表现了“我”失望的心 理。 “一屁股”是很快坐下的意思,形象地写出了“我”心里着急难过

21、、什么都不顾及坐在 地上的情状。 “忍不住”是受不了、禁不住的意思,写出了“我”在连续三声呼唤没有得到 大华回应的情况下,担心、难过、悲伤的心理。 【解析】此题考查词语的理解。题干要求谈谈对加点词语的理解,解答分两步:第一步,解 释每一个词语的本义。第二步, 结合语境分析词语写出人物怎样的表现与心理。句子出现文 章第段, 是大家都认为大华是投河自尽了之后“我”到河边呼唤大华的情境再现。第段 写到三次呼唤,这一句是第三次,“依然”照应前面两次,说明出现同样的结果。“一下子” “一屁股”“忍不住”则是“我在三次呼唤都没有得到回应时的表现的修饰词,从中可以 出“我”对大华的担心、害怕大华出事的难过、

22、悲伤。 5. 文章以“少年护城河”为题别有用意,请简述其有何作用?(3 分) 【答案】(3 分)概括了文章主要事件,“护城河”见证了少年时期“我”和大华的友情,极 富感情色彩。同时这一标题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解析】此题考查标题的理解。题干要求分析以“少年护城河”为题的作用,解答分三步: 第一步,调动阅读积累,梳理记叙文标题的一般作用(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作为贯穿全文的 线索、揭示文章中心、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第二步,通读全文,把握文章内容, 分析标题作用。文章围绕“我”和大华两个人的友情,写了发生在我们之间的五件事,能 体现我们友情的描述最详细的则是护城河事件,所以标题概括了文章主

23、要事件。这一件事让 我们开始了真正的友情,所以护城河见证了少年时期“我”和大华的友情,极富感情色彩。 第三步,从读者心理出发分析,这一标题设置悬念,“少年”指谁?“护城河”发生了什么 事?所以标题具有激发读者兴趣的作用。 三、 (2016 预测)阅读下面文字,分别回答问题。(11 分) 苇花如雪 查干 家乡有苇湖,规模可观,风来摆动出一片风景。我们称其为:胡鲁斯台淖尔。胡鲁斯 台,蒙古语:芦苇。淖尔:湖泊。那时的家乡,生态环境可圈可点,不仅有河水精神着,有 7 湿地兴旺着,还有星罗棋布的水泡子镶嵌在那里。水生植物,到处游动,而且葳蕤。其中芦 苇是我最喜爱的一种禾草。一打春,它便急着往上蹿,头尖

24、尖的,像箭镞。由浅黄变浓绿, 似乎是一夜之间的事,有点魔幻意味。 芦苇入诗,自古有之。最早见于诗经秦风蒹葭里:“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蒹葭,即芦苇。而芦苇被人曲解,始于明代大学问家解缙的一副 对联: “墙上芦苇, 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 嘴尖皮厚腹中空。 ”从此, 这两种无辜植物, 便成为轻薄、空洞、无知的代名词。这种偏见,经过岁月沉淀,很多东西早已真相大白,然 而,习惯性的用法仍继续延伸。 自古至今,芦苇浑身是宝,为人类造的福,恐怕一言两语是说不尽的。芦叶、芦花、 芦茎、芦根、芦笋,无一不入药。芦茎编织的工艺品和生活制品,是农家之爱。它的根,我 挖过,并非浅,而是把泥

25、土抓得牢牢的。所谓“头重脚轻根底浅”,只是视觉上的偏差而已。 解老夫子一次信口开河,竟使它蒙羞至今,令人扼腕。 在童年的家乡, 芦苇是常见植物。比较集中的, 就属胡鲁斯台淖尔这一处。春夏季节, 浓绿如毡,浩荡一片。尤其那微风中的千层摆动,真是婀娜到了极致。秋冬季节,家乡的芦 花,色若初降的白雪,在阳光照射下,显得仙气十足。一旦风起,无垠的苇波,推波助澜, 浩然荡远。 尤其令人感喟的是,当芦叶枯萎落尽之时,芦秆依然挺立不倒,撑得芦花昂扬如 旗,激活四野。 在芦苇的旺盛期,飞禽、昆虫,以及蛙类,都得益于它的庇护与滋养。尤其在宁静的 月明之夜,此起彼伏的蛙声,给人的感觉是温馨的,美妙的。它使你不由联

26、想,婴儿求乳时 的嘤嘤 之声。 穷乡僻壤的贫寒人家,火炕上所铺的席子就是用芦苇编织成的。我的母亲, 就是一位 编织能手,她能编织出极美的图案。母亲说,芦苇这种野草,颇通人性。你怎么想,它就怎 么来,顺手又顺心。芦苇割下来之后,立即剖开,就比较容易编织。时日一长,则需要用水 泡软。 母亲用它编织席子,真是得心应手, 速度也快。 一张炕席, 用不了两天, 便编织完成, 还不误做饭、烧水、喂猪之类家务活儿。编织完毕,需要晾干,用旧布块擦拭干净,便可铺 炕。新鲜芦苇那沁人心脾的清香,唯有梦中才可独享。 在冬日彻骨的寒风中,芦苇还能为我们抵挡风雪,胜似暖衣或者棉被。在秋末冬初之 时,将割来的芦苇捆成一人

27、粗的捆子,一捆紧挨一捆地埋入房子外围挖开的坑道里,再用红 柳条将它们绑定,暖围子便成了。再凛冽的风雪,也吹不透它。下雪之后,将雪堆在围子后 8 边,又多了一层屏障。如此,不但家里暖和,连院子里的牛马羊、猪狗鸡,都可以暖暖地过 冬了。 童年的我, 就把芦苇看作是一种可亲近之物,有一种发小般的亲密感浸于其中。之后, 在几十年的漂泊岁月中,无论走到哪里, 每当看到芦苇, 就像见到了久违的乡亲,心就发热。 这种感觉,使我一次又一次强烈地思念起故乡和白发苍苍的母亲来。 (选自 2015 年 5 月 8 日人民日报 (海外版) ,有删改) 1. 本文写了有关芦苇的哪些内容?(2 分) 【答案】(2 分)芦

28、苇的生长环境;芦苇入诗;芦苇的外形和规模;芦苇的用途。 【解析】 第段写苇湖胡鲁斯台淖尔,交代生长环境; 第段写 “芦苇入诗, 自古有之”; 第段写芦苇的用途;两段写芦苇的长势和外形;两段写芦苇的用途。综合归纳, 可知选文主要写了四方面内容:芦苇的生长环境;芦苇入诗; 芦苇的外形和规模;芦苇的用 途。 2. 结合全文,概括作者“把芦苇看作是一种可亲近之物”的理由。(2 分) 【答案】(2 分)芦苇全身是宝,有很多实用价值;芦苇滋养鸟类虫蛙,呵护众多的生命; 芦苇为人畜抵挡风雪,保暖御寒;芦苇寄托了对故乡与母亲的思念。 【解析】此题解答时可采用抓关键语句的方法。“童年的我,就把芦苇看做是一种可亲

29、近之 物”一句出现在文章结尾,提示我们概括此题要通观全文。“芦苇浑身是宝” “在芦苇的旺盛 期,飞禽、昆虫,以及蛙类,都得益于它的庇护与滋养”“每当看到芦苇,就像见到了久违 的乡亲,心就发热” ,都包含答案要点。 3. 作者在文中引用诗经蒹葭与解缙的对联分别有什么作用?(2 分) 【答案】(2 分)引用蒹葭 :说明芦苇入诗古已有之,增强文章的诗意。引用解缙对联: 引出人们对芦苇的偏见,为它无辜遭受曲解而不平和慨叹。 【解析】该段引用的诗句总共有两处,第一处支撑的句子是“芦苇入诗,自古有之”;第二 处由“而芦苇被人曲解,始于明代大学问家解缙的一副对联”一句引出。因此,解答时把握 住以上两个句子,即可明确作者引用诗句的目的。 4. 请简要赏析第段画线句的表达特色。(3 分) 【答案】(3 分)以时间为顺序,层次分明;运用比喻、拟人,动静结合等手法;将浩荡无 垠的苇湖美景,与对家乡的深情交融于一体。 【解析】画线句为两句,第一句写“春夏季节”,第二句写“秋冬季节”显然用了时间顺序; “微风中的千层摆动,真是婀娜到了极致”可看出运用了拟人手法,“家乡的芦花,色若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