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镇江市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523041 上传时间:2020-05-29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63.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镇江市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江苏省镇江市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江苏省镇江市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江苏省镇江市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江苏省镇江市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镇江市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镇江市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 江苏省镇江市 2020 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满分 160 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 ) 20201 一、语言文字运用(12 分)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 2019 年是五四运动100 周年。 从五四运动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历经磨难的中华 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身处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广大青年必 将在 _的新时代里 _。当代青年想要有所建树,就应该_地投身伟大理 想,迈稳步子、夯实根基,这样才能攻坚克难,_。 A. 大有可为大有作为壮心不已马到成功 B. 大有作为大有可为矢志不渝玉汝于成 C. 大有可为大有作

2、为矢志不渝玉汝于成 D. 大有作为大有可为壮心不已马到成功 2.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西方有个荆棘鸟的传说,说有一种鸟,它毕生只歌唱一次,那歌声比世上任何生灵都悦 耳动听。 _然而,整个世界都在静静地谛听着,上帝也在苍穹中微笑。 便在那荒蛮的枝条之上放开了歌喉 然后, 它把自己的身体扎进最长,最尖的荆棘 上它一旦离巢就会找一棵荆棘树,直到如愿以偿, 才歇息下来 这是一曲无比美好的 歌,曲终而命竭 在奄奄一息的时刻,它超脱了自身的痛苦 而那歌声竟然使云雀和 夜莺都黯然失色 A. B. C. D. 3. 下列诗句描绘的景象与农历节气对应正确的一项是(3

3、 分)( ) 巧穿帘罅如相觅,重压林梢欲不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竹 拥溪桥麦盖坡,土牛行处亦笙歌。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A. 立夏立春大雪清明B. 惊蛰立夏立春大雪 C. 立秋清明大雪冬至D. 大雪立夏立春清明 4. 对下面一段文字主要意思的提炼,最准确的一项是(3 分)( ) 近一时期,关于我国东北和东北亚几个国家古文化的比较研究,越来越引起各国学者的 注意,中国东北与各国边境接壤最多的是黑龙江省,因此各国学者研究的焦点,往往也就集 中在这里。我国东北从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的确有许多文化因素与东北亚的考古发现有相似 之处,反映出这两个相邻的地区在古代的关系异常密

4、切,然而我们在全面考证这种关系的前 因后果时,却发现东北亚古文化中明显受到中国文化影响的某些因素,其发源地或表现得很 集中的地区,并不是黑龙江,而是辽宁。 A. 我国古代的东北地区与东北亚国家关系密切 B. 东北亚古文化被各个国家学者密切关注 C. 东北亚古文化研究需要开启新的视角 D. 历史上,东北亚文化的发源地可能是辽宁 二、文言文阅读 (2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 题。 汉王谓陈平曰:“天下纷纷,何时定乎?”陈平曰:“项王骨鲠之臣,亚父、钟离昧、 龙且、周殷之属,不过数人耳。大王诚能捐数万斤金,行反间,间其君臣,以疑其心;项王 为人,意忌信谗,必内相诛,汉因举兵而攻之,破楚必

5、矣。”汉王曰:“善!”乃出黄金四 万斤与平,恣所为,不问其出入。平多以金纵反间于楚军,宣言:“诸将钟离昧等为项王将, 2 功多矣,然而终不得裂地而王,欲与汉为一,以灭项氏而分王其地。”项王果意不信钟离昧 等。 夏,四月,楚围汉王于荥阳,急;汉王请和,割荥阳以西者为汉。亚父劝羽急攻荥阳; 汉王患 之。项羽使使至汉,陈平使为大牢具 。举进,见楚使,即佯 惊曰:“吾以为亚父使, 乃项王使!”复持去,更以恶草具进楚使。楚使归,具以报项王,项王果大疑亚父。亚父欲 急攻下荥阳城,项王不信,不肯听。亚父闻项王疑之,乃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 之,愿请骸骨 !”归,未至彭城,疽发背而死。 五月,将军纪信

6、言于汉王曰:“事急矣!臣请诳楚,王可以间出。”于是陈平夜出女子 东门二千余人,楚因四面击之。纪信乃乘王车,黄屋,左纛 ,曰:“食尽,汉王降。”楚皆 呼万岁,之城东观。以故汉王得与数十骑出西门遁去,令韩王信与周苛、魏豹、枞公守荥阳。 羽见纪信,问:“汉王安在?”曰:“已出去矣。”羽烧杀信。 汉高帝四年八月,项羽自知少助;食尽,韩信又进兵击楚,羽患之。汉遣侯公说羽请太 公。羽乃与汉约,中分天下,割洪沟以西为汉,以东为楚。九月,楚归太公、吕后,引兵解 而东归。汉王欲西归,张良、陈平说曰:“汉有天下太半,而诸侯皆附;楚兵疲食尽,此天亡 之时也。今释弗击,此所谓养虎自遗患也。”汉王从之。 高帝五年冬,十

7、月,汉王追项羽至固陵,与齐王信、魏相国越期 会击楚;信、越不至, 楚击汉军,大破之。汉王复坚壁自守,谓张良曰:“诸侯不从,奈何?”对曰:“楚兵且破, 二人未有分地,其不至固宜。君王能与共天下,可立致也。齐王信之立,非君王意,信亦不 自坚;彭越本定梁地,始,君王以魏豹故拜越为相国,今豹死,越亦望王,而君王不早定。 今能取睢阳以北至谷城皆以王彭越,从陈以东傅海与齐王信。信家在楚,其意欲复得故邑。 能出捐此地以许两人,使各自为战,则楚易破也。”汉王从之。于是韩信、彭越皆引兵来。 ( 节选自资治通鉴楚汉相争) 5. 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乃出黄金四万斤与平,恣 所为

8、恣:放纵,无拘无束 B. 汉王患 之患:忧患,灾祸 C. 见楚使,即佯惊曰佯:假装 D. 与齐王信、魏相国越期 会击楚期:约定 6.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 骨鲠之臣:骨鲠比喻有骨气、刚直,骨鲠之臣指刚正忠直的官员。 B. 大牢具:指羊豕皆备的饭食,天子祭祀使用少牢,诸侯祭祀使用大牢。 C. 请骸骨: 自请退职, 意为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回老家安度晚年, 与“致仕”义接近。 D. 左纛:古代皇帝乘舆上的饰物,以犛牛尾或雉尾制成,设在车衡左边或左騑上。 7.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汉王把四万两黄金交给陈平,

9、由他全权处理, 不再过问金钱的支出问题,可见汉王对 陈平的信任,陈平也不负所托,顺利离间了项羽和钟离昧等人的关系。 B. 楚攻打荥阳时, 汉军处于劣势, 不得已选择割地求和,亚父看出这是进攻的最好时机, 但项王妇人之仁,不愿意趁人之危,这让亚父非常愤怒。 C. 事态紧急之时, 纪信乘上了汉王的车子,诈称投降, 楚人欢呼雀跃, 以为取得了最后 的胜利,但不料汉王趁乱从西门逃走,项王盛怒之下烧死了纪信。 D. 在楚汉约定平分天下之后,项羽选择东归, 汉王在属下的劝谏之下决定趁着楚军疲惫 不堪,一定要乘势一举夺取天下,而不能养虎为患、错失时机。 8.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

10、1) 大王诚能捐数万斤金,行反间,间其君臣,以疑其心。(5 分) 3 _ (2) 楚兵且破,二人未有分地,其不至同宜。君王能与共天下,可立致也。(5 分) _ 9. 太史公评陈平“常出奇计,救纷纠之难,振国家之患”,请结合文本加以概述。(4 分) _ _ 三、古诗词鉴赏 (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0 11 题。 九日蓝田崔氏庄 杜甫 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 羞将短发还吹帽 ,笑倩旁人为正冠。 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 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 【注】 选自晋书 ,孟嘉是东晋大将军桓温的参军,孟嘉落帽,形容才子的风雅洒 脱、才思敏捷。 10. 请结合文本分析

11、颔联用典的妙处。(5 分) _ _ 11. 关于尾联“看”字的理解,杨伦编撰的杜诗镜铨中说“看字即指茱萸,意更微 妙”,而顾宸在杜律注解中解释为“手把茱萸,眼看山水”,你觉得哪一个更符合杜甫 创作的初衷,为什么?(6 分) _ _ 四、名句名篇默写(8 分) 12.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_,夕揽洲之宿莽。( 屈原离骚 ) (2) _,蓝田日暖玉生烟。( 李商隐锦瑟) (3) 管弦呕哑, _。(杜牧阿房宫赋) (4) _,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苏轼赤壁赋) (5)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_,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范仲淹 岳阳楼记) (6) 几处早莺争暖树,_。(

12、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7) 千磨万击还坚劲,_。( 郑燮竹石 ) (8) 克己复礼为仁。_,天下归仁焉。(论语 ) 五、现代文阅读 ( 一)(15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315 题。 哦,香雪 钦凝 如果不是有人发明了火车,如果不是有人把铁轨铺进深山,你怎么也不会发现台儿沟这 个小村。不久,这条线正式营运了,人们挤在村口,看见那绿色的长龙一路呼啸,挟带着来 自山外的陌生、新鲜的清风,擦着台儿沟贫弱的脊背匆匆而过。 可是, 记不清从什么时候起,列车时刻表上, 还是多了“台儿沟”这一站,每晚七点钟, 4 由首都方向开往山西的这列火车在这里停留一分钟。 这短暂的一分钟,搅乱了台儿沟以往的宁静。

13、台儿沟的姑娘们刚把晚饭端上桌就慌了神, 她们心不在焉地胡乱吃几口,扔下碗就开始梳妆打扮。她们洗净蒙受了一天的黄土、风尘, 露出粗糙、红润的面色,把头发梳得乌亮,然后就比赛着穿出最好的衣裳。有人换上过年时 才穿的新鞋,有人还悄悄往脸上涂点胭脂。然后,她们就朝村口,朝火车经过的地方跑去。 香雪总是第一个出门,隔壁的凤娇第二个就跟了出来。 哦,五彩缤纷的一分钟,你饱含着台儿沟的姑娘们多少喜怒哀乐! 日久天长,她们又在这一分钟里增添了新的内容。她们开始挎上装满核桃、鸡蛋、大枣 的长方形柳条篮子,站在车窗下,抓紧时间跟旅客和和气气地做买卖,换回台儿沟少见的挂 面、火柴,以及姑娘们喜爱的发卡、纱巾,甚至花

14、色繁多的尼龙袜。香雪平时话不多,胆子 又小,但做起买卖却是姑娘中最顺利的一个。有时她也抓空儿向他们打听外面的事,打听北 京的大学要不要台儿沟人,打听什么叫“配乐诗朗诵”。 台儿沟没有学校,香雪每天上学要到十五里以外的公社。公社中学虽然女同学不少,但 她们的言谈举止,一个眼神, 一声轻轻的笑, 好像都是为了叫香雪意识到,她是小地方来的, 穷地方来的。 “你上学怎么不带铅笔盒呀?”她们问。每到这时,香雪的同桌就把自己那只宽大的泡 沫塑料铅笔盒摆弄得哒哒乱响。香雪的心再也不能平静了,她好像忽然明白了同学们对于她 的再三盘问,明白了台儿沟是多么贫穷。 深秋,山风渐渐凛冽了,天也黑得越来越早。但香雪和她

15、的姐妹们对于七点钟的火车, 是照等不误的。 她们仿照火车上那些城里姑娘的样子把自己武装起来,整齐地排列在铁路旁, 像是等待欢迎远方的贵宾,又像是准备着接受检阅。 火车停了,它对台儿沟表现了少有的冷漠。 香雪顺着车身一直向前走去,它的出现,使她再也不想往前走了。她认清了,放在一个 女学生面前的真是一只装有吸铁石的自动铅笔盒。不知怎么的,她就朝车门跑去。当她在门 口站定时,还一把攥住了扶手。香雪终于站在火车上了,这时车身忽然悸动,接着车门被人 关上了。 香雪扑到车门上,看见凤娇的脸在车下一晃。她拍打着玻璃, 冲凤娇叫喊着:“凤娇! 我怎么办呀! ” 列车无情地载着香雪一路飞奔,下一站叫西山口,西山

16、口离台儿沟三十里。这里上车的 人不少,下车的却只有一位旅客。 她胳膊上少了那只篮子,她把它悄悄塞在女学生座位下面。在车上,当她红着脸告诉女 学生想用鸡蛋换铅笔盒时,女学生一定要把铅笔盒送给香雪,但香雪收下了铅笔盒,到底还 是把鸡蛋留在了车上。台儿沟再穷,她也从没白拿过别人的东西。 一轮满月升起来了,照亮了寂静的山谷,灰白的小路, 照亮了秋日的败草,粗糙的树干, 还有一丛丛荆棘、怪石、还有漫山遍野那树的队伍,还有香雪手中那只闪闪发光的小盒子。 她这才想到把它举起来仔细端详。她看清了它是淡绿色的,盒盖上有两朵洁白的马蹄莲。她 打开盒盖,觉得应该立刻装点东西进去。她从兜里摸出一只盛擦脸油的小盒放进去

17、,又合上 了盖子。只有这时,她才觉得这铅笔盒真属于她了,真的。 她站了起来,忽然感到心里很满,风也柔和了许多。她发现月亮是这样明净,群山被月 光笼罩着, 像母亲庄严、 神圣的胸脯; 那秋风吹干的一树树核桃叶,卷起来像一树树金铃铛。 她在枕木上跨着大步,一直朝前走去。 台儿沟一定会是 “这样的”:那时台儿沟的姑娘不再央 求别人,也用不着回答人家的再三盘问。火车上的漂亮小伙子都会求上门来,火车也会停得 久一些,也许三分、四分,也许十分、八分。它会向台儿沟打开所有的门窗,要是再碰上今 晚这种情况,谁都能从从容容地下车。 台儿沟在哪儿?香雪向前望去,她看见迎面有一颗颗黑点在铁轨上蠕动。再近一些她才 5

18、 看清,那是台儿沟的姐妹们。香雪忽然觉得心头一紧,不知怎么的就哭了起来,那是欢乐的 泪水,满足的泪水。面对严峻而又温厚的大山,她心中升起一种从未有过的骄傲。她举起铅 笔盒,迎着对面的人群跑去。 迎面,那静止的队伍也流动起来了。同时,山谷里突然爆发了姑娘们欢乐的呐喊。古老 的群山终于被感动得颤栗了,它发出宽亮低沉的回音,和她们共同欢呼着。 哦,香雪!香雪! ( 原载青年文学)1982 年第 5 期,有删改 ) 13.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火车象征着现代文明,它为台儿沟打开了一扇瞭望外面世界的窗口,唤醒了山村姑娘 心中的精神向往和对未来的美

19、好憧憬。 B. “迎候贵宾”“接受检阅”,姑娘们将自己客体化,自觉地将自己放在低微的地位上, 体现了她们谦卑、好客的形象特征。 C. 作者通过人物外貌和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了山村少女们纯真善良、洁白无瑕的心灵, 洋溢着浓郁的浪漫主义气息。 D. 作者选取了第三人称的叙述视角,把叙述者确定在城市人的位置上,根据情感抒发的 内在逻辑将情节片段加以组接。 14. 自动铅笔盒多次出现,简析其对香雪这个人物形象刻画的映衬作用。(6 分 ) _ _ 15. 探究本文的丰富意蕴。(6 分) _ _ 六、现代文阅读 ( 二)(9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18 题。 探究存在之谜 周国平 所谓“昆德拉热”

20、是以误解为前提的。人们误以为眼前正在上演的是一出政治剧,于是 这位移居巴黎的捷克作家便被当做一个持不同政见的文学英雄受到了欢迎或者警惕。 昆德拉最欣赏的现代作家是卡夫卡。当评论家们纷纷把卡夫卡小说解释为一种批评资本 主义异化的政治寓言时,昆德拉却赞扬它们是“小说的彻底自主性的出色样板”,其政治批判 具有超出政治的人生思考的意义。 鲁迅曾经谈到一种情况:呼唤革命的作家在革命到来时反而沉寂了。比较起来,立足于 人生层面的作家有更耐久的写作生命,因为政治淡化原本就是他们的一个心灵事实。他们的 使命不是捍卫或推翻某种教义,而是探究存在之谜。教义会过时,而存在之谜的谜底是不可 能有朝一日被穷尽的。 在小

21、说的艺术中,昆德拉称小说家为“存在的勘探者”。昆德拉所说的“存在”,直 接引自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 。尽管这部巨著整个儿是在谈论“存在”,却始终不曾给 “存 在”下过一个定义。我们只能约略推断,它是一个关涉人和世界的本质的范畴。 按照尼采的说法,哲学家和诗人都是“猜谜者”,致力于探究存在之谜。那么,小说的特 点何在?在昆德拉看来,小说的使命与哲学、诗并无二致,只是小说拥有更丰富的手段,它 具有“非凡的合并能力”,能把哲学和诗包容在自身中,而哲学和诗却无能包容小说。 在勘探存在方面,哲学和诗的确各有自己的尴尬。哲学的手段是概念和逻辑,但逻辑的 绳索不能套住活的存在。诗的手段是感觉和意象,但意象的

22、碎片难以映显完整的存在。很久 以来,哲学和诗试图通过联姻走出困境,结果好像并不理想,我们读到了许多美文和玄诗, 6 也就是说, 许多化装为哲学的诗和化装为诗的哲学。我不认为小说是唯一的乃至最后的出路, 然而,设计出一些基本情境或情境之组合,用它们来包容、连结、贯通哲学的体悟和诗的感 觉,也许是小说值得一试的途径。 昆德拉把他小说里的人物称做“实验性的自我” ,其实质是对存在的某个方面的疑问。例 如,在不能承受的存在之轻中,托马斯大夫是对存在之轻的疑问,特丽莎是对灵与肉的 疑问。 所谓“存在之轻”就是人生缺乏实质,人生的实质太轻飘,所以使人不能承受。在小 说的艺术中,昆德拉作了说明:“如果上帝已

23、经走了,人不再是主人,谁是主人呢?地球没 有任何主人,在空无中前进。这就是存在的不可承受之轻。”可见其涵义与“上帝死了”命题 一脉相承,即指人生根本价值的失落。对于托马斯来说,人生实质的空无尤其表现在人生受 偶然性支配,而他所爱上的特丽莎便是绝对偶然性的化身。另一方面,特丽莎受灵与肉问题 的困扰。两个主人公各自代表对存在的一个基本困惑,同时又构成诱发对方困惑的一个基本 情境。 我终归相信,探究存在之谜还是可以用多种方式的,不必是小说;用小说探究存在之谜 还是可以有多种写法的,不必如昆德拉。但是,我同时也相信昆德拉的话:“没有发现过去 始终未知的一部分存在的小说是不道德的。”不但小说, 而且一切

24、精神创作,惟有对人生基本 境况做出了新的揭示,才称得上伟大。 ( 有删改 ) 16.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昆德拉所说的“存在”,直接引自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指的是一个关涉人与 世界本质的范畴。 B. 小说“非凡的合并能力”体现在通过设计一些基本情境或情境的组合来包容、连结、 贯通哲学的体悟和诗的感觉。 C. “存在之轻”就是人生缺乏实质,其涵义与“上帝死了”命题一脉相承,即指人生根 本价值的失落。 D. 小说不是探究存在之迷的唯一方式,用小说探究存在之迷也不必一味模仿昆德拉的写 法。 17.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25、 ) A. 文章以“昆德拉热”为切入口,“以误解为前提”暗示人们并未真正理解昆德拉及其 作品,引发读者思考。 B. 文章运用对比论证,将呼唤革命的作家与立足于人生层面的作家进行对比,表明对存 在之迷的探索是创作不息的源泉。 C. 文章中昆德拉从使命和勘探存在两个角度对哲学、诗、小说进行比照, 既明确了三者 并无二致,又阐述了其能力的差异。 D. 文章运用举例论证,以托马斯大夫和特丽莎为例,论证了小说里的人物实质是对存在 的某个方面的疑问。 18.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昆德拉欣赏卡夫卡,与卡夫卡小说具有彻底自主性有直接关系。 B. 不关心政治的作家具有更耐久

26、的写作生命。 C. 尼采对于哲学与诗在勘探存在方面的认识不及昆德拉深刻。 D. 化装为哲学的诗和化装为诗的哲学对探究存在之谜毫无意义。 七、现代文阅读 ( 三)(12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921 题。 材料一: 11 月 27 日中午,台湾演员高以翔的经纪公司发布声明,证实了高以翔在当天 7 凌晨,于追我吧录制过程中突然昏厥,经过近三小时的急救后,35 岁的高以翔离世。 真人秀中艺人意外受伤的情况并不少见。2013 年浙江卫视跳水综艺中国星跳跃拍摄 期间,释小龙团队的一名工作人员意外溺水身亡。2015 年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电影制片 厂和湖南卫视联合推出的国防教育特别节目真正男子汉录

27、制时,王宝强摔下平衡木导致 右腿骨折。 2015 年央视推出的 了不起的挑战中,嘉宾乐嘉因体验消防速滑导致下体受伤。 2018 年 3 月,歌手张杰在浙江卫视王牌对王牌节目录制过程中,进行肺活量比拼,期间 造成缺氧,张杰一度晕倒。 对于为什么在深夜录节目,据新京报报道,一位浙江卫视原综艺制片人称,一是需 要前期准备,二是要协调艺人档期,此外,上线时间太紧,留给录制的时间也紧,“不熬夜, 完不成工作” 。行业压力可见一斑。 2018 年 11 月,国家广电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文艺节目管理的 通知,对演员薪资、拍摄题材等进行了严格控制,影视行业入冬。影视公司将业务转向综艺 投资

28、与运营,演员生存空间被挤压,“无戏可拍”之下,上综艺节目或成为一种无奈的选择。 影视剧导演于正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行业开机率下滑,很多腰部演员一两年都没 有戏拍。”日前,演员迪丽热巴在一档综艺节目中说自己已经七八个月没有拍戏了。 ( 摘编自万笑天 高以翔身故事件映衬艺人从业寒冬, 2019 年 12 月 2 日 中国经营报 ) 材料二:一定程度上,高以翔猝死揭开了国内娱乐圈风光背后艺人真实的生存状况。许 多人觉得明星赚钱太容易,但在综艺节目呈现出来的轻松愉悦背后,除了少数几位“头部” 的明星,其他明星真有可能普遍存在以透支体力与精力换取曝光与收入的可能。 大张伟认为,真人秀会“毁掉中国所有

29、艺人”,他想不明白观众为何愿意看明星跑来跑 去大张伟的疑问把制作者和观众都推向了一个尴尬的境地制作者为了迎合观众而不 惜自我重复,牺牲掉演员的专业技能而让这些优秀的艺人去跑步、做饭、胡闹,观众制造的 收视率很大程度上又决定了制作方的内容取舍。真人秀与观众之间,仿佛有了一种互相绑架 的关系,双方都烦了,但还是跳不出已经形成的“泥淖”。 高以翔去世引起一轮业内从业者的吐槽热潮,比明星更辛苦的, 是综艺节目的编导团队、 服化道具等幕后工作者。超时工作、过度劳累,已经成为行业之疾。而之所以高以翔去世事 件影响 “出圈”,许多不认识、 不了解这位明星的网友也参与了声讨,在于这一行业的工作性 质与特点,恰

30、好吻合了其他行业与领域也普遍存在的权力支配、加班加点、生命透支等带来 的职场焦虑。人们在为高以翔鸣不平的同时,何尝不是隔空喊话,为自己所处的压力环境、 对无法言说的压力来源,表达出自己的“呼救”信号? ( 摘编自韩浩月高以翔的个体牺牲为何触发集体焦虑,2019 年 12 月 3 日中国青年 报 ) 材料三: 8 19.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以收视率为目的的综艺节目,以刺激性、高强度的运动给艺人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B. 国家广电总局发布的管理通知是影视行业入冬的直接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 C. 由于对明星风光背后的真实生存状况缺乏认识,许多人对明星的评

31、价存在片面性。 D. 音乐平台和经纪人公司同样存在着官僚主义作风和人浮于事的情况。 20.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 在资本与平台占有绝对主导地位的前提下,明星丧失了话语权,这是酿成高以翔悲剧 的重要原因。 B. 观众对于现下的综艺节目并不满意,但仍给予高度关注,或出于对明星的喜爱,或出 于虐星的心理。 C. 人们在为高以翔鸣不平的同时,隔空喊话,对自己无法明言的压力来源进行控诉。 D. 录制危险性综艺节目,应对项目设置进行安全评估,对艺人进行体能测试,保证应急 措施到位。 21. 2017年,大张伟在接受乐视采访时指出“真人秀会毁掉中国所有艺人”

32、。但三年 后,以歌手出道的他却在湖南卫视及其他平台真人秀节目刷屏,甚至霸屏。你如何看待大张 伟其言其行?(6 分 ) _ _ 八、作文 (70 分) 22.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 体自选。 相较前些年的热闹非凡,2019 年圣诞节显然冷清了许多,与之相反的是 中国诗词大会 被热捧,传统节日受重视,这不由得让人感觉到文化自信已经融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你如何看待这一变化? 9 2020 届高三模拟考试试卷( 三) 语文附加题 ( 满分 40 分,考试时间30 分钟 ) 一、阅读材料,完成2325 题。 (10 分) 23. 用斜线“ /

33、 ”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 限 4 处)(4 分) 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澭水。澭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 舍。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今水已变而益多矣,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今世 之主法先王之法也,有似于此。 其时已与先王之法亏矣,而曰此先王之法也,而法之以为治, 岂不悲哉! ( 吕氏春秋察今) 24. 与材料中所表达哲学意思接近的成语是(3 分)( ) A. 刻舟求剑 B. 户枢不蠹 C. 殃及池鱼 D. 尝鼎一脔 25. 文中提醒治国者在治理国家时必须要注意什么内容?请简要概括。( 不超过20 个 字)(3 分) _ _ 二、名著阅读题 (15 分

34、) 26. 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 ) A. 老人与海 中,老人年轻时曾在黄昏时分看到海滩上的狮子,后来又多次梦到狮子, 这里的狮子象征着旺盛的生命力和青春。 B. 三国演义 中,诸葛亮于入川之时布下“八阵图”以拦截东吴大将,在南征时火烧 藤甲军七擒孟获,在攻打天水郡的战役中收服了姜维。 C. 茶馆共三幕,严格按照“三一律”的艺术法则,以裕泰茶馆为中心,分别写了清 末、民初、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结束前这三个时代的旧中国生活。 D. 哈姆雷特第一回合获胜,克劳斯迪假意祝贺送上毒酒,但哈姆雷特没喝。哈姆雷特第 二回合获胜,王后非常高兴,端起国王原本准备给哈姆雷特的毒酒喝

35、了下去。 E. 阿 Q的阶级地位决定他欢迎革命,所以他积极投身革命,由于他认识糊涂, 精神麻木, 结果被篡夺了革命果实的封建地主阶级枪毙示众。 27. 简答题 (10 分) (1) 红楼梦 中周瑞家说她“年纪虽小,行事却比世人都大呢。如今出挑的美人似得, 少说只怕有一万个心眼子。再要赌口齿,十个会说的男人也说不过她呢!”,兴儿说她“嘴 甜心苦,两面三刀”, “她”指的是谁,为什么会被其他人如此评价?(6 分 ) _ _ (2) 家 在描写过年情景的时候写道:“一个讨饭的小孩,穿着一件又脏又破的布衣, 靠着石缸低声在哭。他埋着头,飘蓬的头发散落在水面上。小孩听见脚步声便抬起头来看觉 慧。”觉慧看

36、到“讨饭的孩子”做了什么?写这一情节有何作用?(4 分) _ _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 分) 在乡村工作者看来,中国乡下佬最大的毛病是“私”,其实又何止只是乡下人。苏州人 家后门常通一条河,脏得不得了,什么东西都往里倒,有不少人家根本不必有厕所。为什么 10 呢?这种小河是公家的。一说是公家的,差不多就是说大家可以占一点便宜,有权利而没有 义务。中国“私”的问题是个群己、人我的界限怎样划法的问题。 西洋的社会有些像我们在田里捆柴,几根稻草束成一把,几把束成一扎, 几扎束成一捆, 几捆束成一挑。每一根柴在整个挑里都属于一定的捆、扎、把。每一根柴也可以找到同把、 同扎、同捆的柴,分扎得清楚不会

37、乱的。在社会,这些单位就是团体。我说西洋社会组织像 捆柴就是想指明:他们常常由若干人组成一个个的团体。团体是有一定界限的,谁是团体里 的人,谁是团体外的人,一定分得清楚。在团体里的人是一伙,对于团体的关系是相同的, 如果同一团体中有组别或等级的分别,那也是先规定的。我用捆柴来比拟,有一点不太合, 就是一个人可以参加好几个团体,而好几扎柴里都有某一根柴当然是不可能的,这是人和柴 不同的地方。我用这譬喻是在想具体一些使我们看到社会生活中人和人的关系的一种格局。 我们不妨称之作团体格局。 ( 节选自费孝通乡土中国,有删改 ) 28. 如何理解画线句子的含义。(6 分) _ _ 29. 西洋的团体格局

38、具有哪些特征?(3 分) _ _ 30. 作者先以“捆柴”作比,后又说“有一点不太合”,是否前后矛盾?为什么?(6 分) _ _ 11 2020 届高三模拟考试试卷( 三)( 镇江 )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 C ( 大有可为:比喻所做之事很有价值,很有发展前途,而不能指人。大有作为:比 喻能够充分发挥才能,做出很大成绩。矢志不渝:立志不会改变,表示永远不变心。壮心不 已:有抱负的人到了晚年,雄心壮志仍不衰减。玉汝于成:像打磨璞玉一样磨炼你,使你成 功,现多指逆境可以帮助一个人取得成功。马到成功:迅速取得胜利。) 2. A 3. D 4. D ( 关注最后一句关联词“却”,主旨句为“发现

39、东北亚古文化中明显受到中国文化 影响的某些因素,其发源地或表现得很集中的地区,并不是黑龙江,而是辽宁。”主旨句强 调“文化发源地”和“辽宁”,故本题选D。) 5. B ( 患,担忧 ) 6. B ( 大牢具是指牛羊豕三牲皆备的饭食,一般情况下,诸侯祭祀使用少牢,天子祭祀 使用大牢 ) 7. B ( 原文中没有体现项王“妇人之仁,不愿意趁人之危”,他不听亚父建议是因为他 中了离间计 ) 8. (1) 大王如果可以舍弃数万金银财宝,再使用反间计,就能够离间他们君臣,让他们 产生疑心。 (5 分)( “诚”、“捐” 、两个“间”、“以疑其心”各1 分) (2) 楚兵将要战败了,但是韩信、彭越二人没有

40、得到确切的封地,因此他们不来本来也 是应该的。 ( 如果 ) 您可以与他们一同分享天下,那么就立刻会把他们招来。(5分)( “且”、 “至”、 “宜”、 “君王能与共天下”为省略句,省略了“如果”, “致”各 1 分) 9. (1) 陈平以钱财买通楚国的军士,散布流言,导致项王怀疑钟离昧等人。 (2) 陈平故意把大牢具换成恶草具接待楚使,令项王疑心亚父。 (3) 陈平把二千多女子放出东门,吸引楚军注意力,来帮助汉王逃跑。 (4) 陈平在楚汉中分天下后,游说汉王,让汉王乘胜追击。(4 分,每点 1 分) 10. 孟嘉落帽显出名士风流蕴藉之态,而杜甫此时已经年迈,怕帽子一落,显露出自 己的萧萧短发

41、,杜甫以此为羞,所以风吹帽子时,笑着请旁人帮他正一正(2 分) ; 此联借 用典故却又反用其意(1 分) 传神写出杜甫强颜欢笑,骨子里透出一缕伤感、悲凉的意绪。 (2 分 )( 总分 5 分) 11. 【答案一】杨伦注解更符合杜甫创作的初衷。(1) 本诗题为“九日蓝田崔氏庄”, “茱萸”暗合标题;(2 分)(2) 古人杨伦注解更符合杜甫创作的初衷。认为茱萸可祛病驱邪, 看茱萸与“明年知谁健”相呼应;(2 分)(3) 透过茱萸更能够体现出杜甫悲秋之情。(2 分) 【答案二】顾宸注解更符合杜甫创作的初衷。看山水无恙,抒人事难料的忧虑之情。(2 分) 12. (1) 朝搴阰之木兰兮(2) 沧海月明珠

42、有泪(3) 多于市人之言语(4) 盖将自其 变者而观之(5) 宠辱偕忘(6) 谁家新燕啄春泥(7) 任尔东西南北风(8) 一日克己复 礼 13. B ( 台儿沟的姑娘们仿照城里姑娘的样子武装自己,表现了她们对城市生活的艳羡, 整齐地排列在铁路旁,希望得到火车上乘客的认可,是自卑而非谦卑好客。) 14. 香雪对铅笔盒的追求,映衬出她对人格尊严的重视和对铅笔盒所代表的知识文化 的渴求; 香雪执意用鸡蛋换铅笔盒,映衬出香雪倔强、自尊心强; 12 香雪把擦脸油的小盒放入笔盒,映衬出香雪证明愿望实现后的安心和满足; 结尾香雪举起铅笔盒,映衬出香雪克服困难后的欢愉和骄傲。(4 点任意答对3 点得 6 分) 15. 展现了宁静、庄严、诗化的自然美; 展现了纯朴善良、不屈不挠的人性美; 人性的纯朴与环境的闭塞、落后相伴而生; 揭示了青春对远方世界不可抑制的想象; 城乡差异所导致的心理失衡; 现代文明对传统山村生活方式的冲击。 16. A (A 项将原文“只可约略推断”的内容表述为既定内容,对“存在”概念含义理 解不准确 ) 17. C (C 项“在勘探存在方面”一段是作者的认识) 18. A (B 项,具有更耐久写作生命的是立足于人生层面的作家,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