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养老保障改革思考.docx

上传人:李主任 文档编号:554502 上传时间:2018-11-2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6.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多元化养老保障改革思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多元化养老保障改革思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多元化养老保障改革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元化养老保障改革思考.docx(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多元化养老保障改革思考 特征码 pjiFdgyFrTIzJOxWoxqM * 摘 要:人口老龄化“银色浪潮”在席卷发达国家之后,正迅 速向发展中国家袭来。由于它关系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关系包 括老年人在内生活问题,因而世界各国对老龄化问题十分重视, 使得养老保险在整个社会保障中占有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我 国目前虽然还未进入老龄化社会,但人口老龄化速度很快,预 计到 2000 年,我国 60 岁以上人口将占总人口的 10.6%,65 岁 以上人口也将占总人口的 7.5%,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将日益突出。 与此同时,我国的人口老龄化是在经济还不发达的情况下提前 到来的,也就是说,在我国经济尚

2、未缩短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 的时候,人口老龄化程度却接近了发达国家的比例。人口结构 的变化给社会保障事业带来许多新的难题,也会给我国的经济、 社会带来一些消极的影响。因此,根据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 尽快地寻求切实可行的对策,对于推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和经 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拟从养老保 障筹资方式的选择、养老保障储备基金的管理与使用和养老保 险金的发放与分配等方面来探讨如何完善我国的养老保障制度。 第 2 页 关键词:老龄化 养老保险制度 发放与分配 多元化 改革设想 一、养老保障筹资方式的基本模式及其选择 一般来说,筹集养老保障基金有一个“收支平衡”的基本 原则,否则,

3、养老保障制度就会因失去经济上的保证而无法维 持。对这个平衡原则,可以从短期与长期两种不同时间的角度 去理解:一是“横向平衡” ,即当年(或近几年)内提取的基金 总和应与其所需支付的费用总和保持平衡。二是“纵向平衡” , 即对某个参加养老保障的职工,其在全部缴纳养老保险费期间 所提取的养老保障基金总和应与其在全部享受养老保障待遇期 间所需支付的费用总和保持平衡。 目前国际上对养老保障基金有三种筹集模式:(1)现收现 付式的筹资方式。它是根据一定时期内(通常为 1 年)收支平 衡的原则筹集资金,即本期养老保障收入仅用来满足本期的支 出需要。政府通过对在职职工征收当年保险费,用来支付当年 的养老保障

4、费用开支,不为以后时期提供储备资金。西方各国 大多采用现收现付为养老保障的筹资方式,我国现阶段养老保 险金的筹集也主要采用这种方式。 (2)完全积累式的筹资方式。 它是以养老者在退休养老前自我积累的养老基金,根据长时期 收支总平衡的原则确定收费率,即在预测未来时期养老保障支 出需求的基础上确定一个可以保证在养老期内收支平衡的总平 第 3 页 均收费率进行先期积累的一种方式。以新加坡为代表的中央公 积金制就是这种完全积累式,我国目前对合同工建立的养老保 险办法,大体上也采用这种方式。 (3)部分积累式的筹资方式。 “现收现付式”和“完全积累式”虽各有特点,但分别采用都 有难以克服的困难,目前许多

5、国家采用“混合式”筹资方式, 即部分积累式。它是根据分阶段收支平衡(以支定收,略有结 余)的原则确定收费率,即在满足一定时期(通常为 510 年)支出需要的前提下,留有一定的储备基金。这部分储备基 金的数额应是一个变量,在人口老龄化高峰到来之前,是储备 基金的积累期;老龄化高峰到来之后,则进入储备基金的消耗 期;当养老金的供求矛盾得到缓解时,再进入储备基金的积累 期。这种方式的最大优点是:兼容前两种方式的长处,具有一 定的弹性,收费率分阶段调整,在收费率相对稳定的条件下, 储备基金既可为以后时期养老金支出的需求作准备,也可在积 累过程中为经济发展提供长期投资。 从各国改革的趋势来看,养老保障的

6、筹资方式只能是从现 收现付式向部分积累式再向完全积累式过渡,用完全积累式简 单代替现收现付式是难以实现的。因为在转变的过渡时期,在 职人员除了要为上一代老年人支付养老金以外,还要为自己的 未来积累养老金,这种双重负担使缴费者难堪重负。 从我国的具体情况来看,如果继续采取现收现付式的筹资方式, 尽管目前的提取率(养老保险费占工资总额的比率)在 18%左 第 4 页 右,但是随着人口老龄化和退休人员的增多,这一比例将逐年 上升,到 2025 年可能超过 30%,2050 年将超过 50%。如果采用 完全积累式,则提取率一开始就将提高达 50%,因为在这种方 式下,不仅要为已经退休的老人缴费,而且还

7、要为将来要退休 的在职人员缴费。这种高水平的提取将持续 20 年左右,然后逐 步降低到 15%左右。这种方式的提取率正好和现收现付式相反。 显然,无论从短期来看,还是从长期来看,这两种方式都是国 家和企业所无法接受的。由此看来,部分积累式将是我国当前 阶段养老保障筹资方式的明智选择。 考虑到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建国以来已经实 行了 40 多年养老保障制度的实际情况,今后我国的养老保障筹 资方式只能采取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的部分积累式。如 上所述,部分积累是现收现付式和完全积累式两种方式的结合, 一方面对已经退休人员的养老金继续实行现收现付式的筹资方 式,另一方面对在职职工建立一定

8、比例的积累基金,为渡过老 龄化高峰期作准备。部分积累式有两种操作方式:一种是社会 统筹部分积累方式,实行“以支定收,略有结余,留有部分积 累”原则,统一筹集调剂使用养老基金。这种办法易于与现收 现付社会统筹办法衔接。但能否顺利渡过老龄化退休高峰期很 难预料。另一种是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的部分积累方式, 单位缴纳的大部分保险费纳入社会统筹调剂使用,支付已退休 人员的费用,职工个人缴纳的全部和单位缴纳的一部分保险费 第 5 页 记入个人帐户。积累率开始时可以控制在工资总额的 3%左右。 目前负担较轻的企事业单位也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地提高积累 率。这样,我们就能随着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逐步提

9、高 积累率,平稳地过渡到人口老龄化和退休人员高峰时期。最终 使提取率保持和稳定在 25%左右。建立养老基金个人帐户,有 利于确定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的 方式,吸取了完全积累个人帐户制和现收现付统筹制两者的优 点,防止了两者可能出现的问题。当然,采取部分积累式的做 法要求对积累基金进行科学的管理和安全、有效的运营,以便 充分发挥积累基金的效益,实现基金的保值和增值。 二、养老保障储备基金的管理与使用 (一)养老保障储备基金投资的国际考察。 养老保险机构在保证支付届时所需退休费用的前提下,有 义务将暂时结存和积累的养老保障储备基金投入经济活动,使 其在经济建设中发挥作用以保

10、持或超过其原有实际货币价值。 由于养老保障储备基金的投资不仅可以保证基金本身的增值, 而且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要保证养老保障制度健康地发展和 保障老年人的利益,必须十分重视其基金的投资管理。 各国养老保障储备基金的投资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大类: (1)购买政府发行的有价证券,如国家发行的国库券、特种国 债、国家经济建设债券等。它是通过获取高额的债券利息来实 现养老保障储备基金的保值和增值。这种投资方式具有相当强 第 6 页 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是养老保障储备基金投资最普遍的一个项 目,为世界各国所选择,尤其是发达国家,养老保障储备基金 几乎全部投资于政府债券。一些国家还通过立法明确规定养老 保障基

11、金只能用于这种投资方式。 (2)购买公司股票和债券。 它是养老基金经营管理机构,将部分养老保障储备基金通过购 买公司发行的股票和债券,对购买公司进行投资,获取一定的 投资收益。股票投资具有投机性、风险性大、变现性强、收益 高等特点。债券具有承诺偿还本金,可自由出售或转让,承诺 支付利息,利率低,风险不大等特点。 (3)委托投资。它是将 养老保障储备基金转化为商业借贷资本,如委托中央银行、国 家信托投资公司进行投资。养老基金经营管理机构通过收取一 定的贷款利率为养老保障储备基金保值和增值。这种投资方式 的特点在于投资风险小,利息收入高且相对稳定,投资回收期 弹性强,基金商业化程度高。 (4)购买

12、房地产。它是将养老保 障储备基金用于购买房产、地产,通过出租或出售转让来获取 收益的投资方式。房地产投资是一种投资回收期长、资金需求 量大、投资风险大的投资方式,受国家政策影响大,技术性要 求高,必须做长期的投资前期工作准备。因此绝大多数国爱将 养老保障储备基金用于购买房地产的比重都比较低,只有个别 拉丁美洲国家为了避免高通货膨胀率对养老保障储备基金的不 利影响,才将养老保障储备基金的一半左右用于购买房地产。 (5)现金和银行存款。以现金和银行存款形式保存养老保障储 第 7 页 备基金的国家并不是很多,因为银行存款的利率很低,有时候 甚至跟不上物价的上涨水平,从而出现养老保障储备基金在数 量上

13、保值和增值,实际上即贬值的现象。另外,严格来讲,银 行存款不能算是真正的养老保障储备基金投资方式,只能说是 养老保障储备基金消极保值的办法。但采用银行存款方式,可 以大大减少养老保障储备基金经营管理机构的日常工作,运营 风险几乎不存在,相对来说是最安全的。 如上所述,由于各国的社会制度不尽相同,经济发展水平 参差不齐,各国养老保障储备基金的投资方向也不完全一致。 但是,保证养老保障储备基金的不断增值,将养老保障储备基 金用于发展本国经济,则是各国进行养老保障储备基金投资的 共同目的。养老保障储备基金投资的基本原则是安全性和盈利 性,即以养老保障储备基金的保值为投资运用的首要目标,在 此基础上争

14、取增值,力避风险型投资,可采取分散化、多元化 的投资策略,包括投资方向的多元化和投资期限的多元化,而 且以间接投资为主(如购买政府债券、金融债券等有价证券) , 直接投资为辅(如直接投资或参股兴办各工矿、商店等实业) 。 总之,在保证养老保险费用能够按时支付的前提下还要使养老 保障储备基金得到充分地运用。 (二)我国养老保障储备基金的管理与使用 具体到我国的实际情况,在现阶段,我国养老保障储备基 金的投资不应以银行存款和国债为唯一投资方式,而要拓宽养 第 8 页 老保障储备基金的投资渠道。要实现基金保值增值,必须采取 证券投资组合方式,将养老保障储备基金按不同比例投资于银 行存款、国库券、股票

15、、企业债券、基金权证等,才能取得最 佳投资收益率。条件成熟时,可以发展到直接投资的投资组合, 这当然需要一个过程和必要的条件。 养老保障储备基金进行有效投资运营的可行性取决于三方面的 条件:一是社会保险机构是否有投资决策和投资管理能力;二 是宏观的经济形势是否稳定和是否存在投资机会;三是经济中 是否存在利率、期限、种类上相对应的金融市埸、金融工具。 目前第一个条件已经具备,表现在从中央到地方普遍建立了基 金管理机构,形成了 4 万多人的管理队伍,一些地区已开展了 基金投资运营的试验,并取得了积极的效果。不足之处在于缺 乏精算人才和权威性的智囊团。第二个条件也已比较充分,尤 其是国内经济建设中庞

16、大的资金缺口为基金的投资运营在客观 上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第三个条件还在逐步具备,不断发展, 完善的国内金融市场为基金投资运营提供了场所和条件。 此外,从养老保障储备基金的结构去分析,也初步具备组 合投资运营的条件。我国的养老保障储备基金是采用“以支定 收、略有结余,留有部分积累”的部分积累式,既有现收现付 式的特点,又有完全积累式的特点。因此,从结构上可将其分 为三个层次:即具有高度流动性的部分,用于支付三个月以内 的养老保险金,称为第一支付准备金;具有相当流动性的部分, 第 9 页 用于支付三个月以上,一年以下的养老保险金,称为第二支付 准备金;具有中长期可作储备和投资的部分,用于应付即将到

17、 来的老龄化社会的支付金,称为第三支付准备金。这里可以用 于中长期储备性投资的只有第三支付准备金。这一部分基金是 养老保障储备基金保值增值的关键。这是因为,这部分投资的 效益决定了养老保障储备基金投资的效益,而且期限较长,回 报率高。因此,可以选择向国家重点工程、长期国债、金融长 期债券、股票、投资基金、企业长期债券、房地产等领域中投 放。但必须遵循“高收益、低风险、高流动性”的基本原则。 为了保证养老保障储备基金的保值与增值,国家对养老保 障储备的投资加强管理是十分重要的。主要是:(1)对养老保 障储备基金的投资制订相应的法规和政策加以指导,以保证国 家的宏观调节和控制。其内容包括:规定养老

18、保障储备基金的 投资方式;规定各种投资对象在资金数量上的限制,即对各种 投资渠道占总投资的资金比例进行限制;协调养老保障储备基 金的运用与国家信贷资金运用的关系等。 (2)通过政府有关职 能部门进行管理与监督。如经济计划部门可以对养老保障储备 基金的投资提出指导性计划和建议,以促使其发挥更大的社会 经济效益;审计、银行部门则可定期或不定期地检查投资经营 状况,以保障养老保障储备基金运用的安全性、盈利性、社会 性和合法性等得到实现。 三、养老保险金的发放与分配 第 10 页 对于一个国家的养老保障支出总规模来说,其发放与分配 水平的高低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一般来说,决定养老保障 支出总规模的因

19、素主要有三个:一是项目构成;二是养老保障 的受保人数;三是发放与分配水平。养老保障项目构成确定以 后,在较长的时期内一般不会出现大的变化。在养老保障项目 构成确定的条件下,养老保障受保人数的多少主要取决于一个 国家的人口政策和人均寿命。在养老保障项目构成和人数为一 定的条件下,发放与分配水平高,养老保障支出总规模就大, 反之,总规模就小。因此,如何合理地确定养老保险金的发放 与分配水平,就成为控制养老保障支出总规模的关键性问题。 (一)我国养老保险金发放与分配的基本原则。 养老金的发放与分配会涉及到职工最敏感的切身利益,因 此要严格发放纪律,制定发放原则。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我国 国情,看来至少

20、要有以下几项:(1)义务与权利相一致的原则。 职工在企业辛勤工作一辈子,为国家和社会创造了财富,当他 们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离开工作岗位后,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 养老金,这是宪法赋予的基本权利,受到法律的保护。但是, 享受权利应先尽义务,权利与义务是相一致的。在市埸经济条 件下,这显得更为重要。因此,劳动者要想老有所养,其前提 条件是履行养老保险缴费义务,享受养老金待遇权利与其缴费 义务相等同。 (2)公平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养老金的发放与 分配是一项社会性的工作,应体现养老保障社会性的特点,制 第 11 页 定统一的发放标准和比例,社会性养老金不能因地区、单位的 差异而有所不同,充分体现社会保障

21、公平的原则。另一方面, 养老金的发放与分配还应和本人缴费多少、缴费时间长短、工 作贡献以及所在单位的经济效益相结合。 (3)改革与发展相结 合的原则。随着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迫切需要养老金的发放 与分配工作相适应。养老金的发放与分配应保证退休人员的养 老金与社会工资的增长、物价的上涨相适应,保证退休人员分 享社会发展成果、基本生活水平能逐步提高,才能为养老保障 制度改革的顺利进行提供切实的保障。 (二)我国养老保险发放与分配的设想 养老保险金的发放与分配包括养老金本金的发放和养老金 保值金的分配。养老金本金,也称基本养老金。它可由社会性 养老金和缴费性养老金两部分组成。前者侧重公平,后者侧重

22、贡献。社会性养老金以职工退休时本省、自治区、直辖市上一 年的职工平均月工资为基数,按照职工本人的缴费情况分比例 计算发放。缴费性养老金以职工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为 基数,按照职工本人缴费年限的一定比例计算发放。月职工平 均工资计算公式如下:月职工平均工资=某一地区职工每年工资 总额/(职工人数12) 。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计算公式如下: 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职工历年缴费工资占当年社会平均工资 比重的平均值上年度月社会平均工资。 社会性养老金的发放标准可以设想,按上年度在职职工平 第 12 页 均工资的一定比例计算发放。这种发放标准还要考虑工龄的长 短,即贡献多少划分不同档次,依不同比例计

23、发,以提高养老 金促进效率的作用。缴费性养老金的发放标准可以采用,按受 保人缴费年限,分档次发给职工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一 定比例的养老金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若干个月的生活 补助费。职工离退后领取的基本养老金,根据经济发展和养老 保险基金的收缴情况,从离退休的下一年起,每年 7 月 1 日按 照本省、自治区、直辖市或当地一年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的 50%80%调整一次。职工平均工资负增长时,不作调整。 养老金保值金的分配分为两个阶段,一是保值金形成的分 配阶段。根据期末所形成的可供分配的投资收益,将其分成保 值金、经营管理机构发展基金和奖励基金等三部分进行合理分 配。其中,保值金的分配比

24、例不应低于 60%,其他两项基金的 留成比例可考虑分别为 24%和 16%较为合适。二是保值金实发额 确定的分配阶段。劳动者享受养老金待遇的年限,一般规定为 15 年左右。15 年中领取的养老金只是与退休月职工平均工资、 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以及以后年度的工资增长率的 50% 80%挂钩,没有考虑到物价上涨指数的影响。一般情况下,物价 上涨指数与工资增长经常处于不协调状态,当前者大于后者时, 劳动者所领到手的养老金并不能实现保值和增值;当前者小于 或等工资增长率的 50%80%时,不需要考虑物价上涨指数的 影响。但现实生活中,物价上涨指数经常会超过工资增长率的。 第 13 页 因此,每年发放养

25、老金本金时,还应额外分配一笔保值金。保 值金实发额,应以养老金本金实发额的基数,按一定比例进行 计算。这一比例,根据物价上涨指数与工资增长率的 50% 80%的差额确定。养老保值金实发额计算公式为:本年养老保值 金实发额=本年养老金实发额物价上涨综合指数一(0.5 0.8)工资增长率。根据公式计算结果确定养老保值金实发 额。倘若计算结果为正数,表明应随着养老金本金一同发放养 老保值金;如果计算结果为负数,表明不需发放养老保值金。 (三)养老保险金发放与分配的途径。 按照养老基金统一筹集、统一运营、统一发放的原则,养 老金和保值金应由养老基金经营管理机构直接发放或委托银行 间接发放或两种方式共举

26、。养老金本金,指养老基金经营管理 机构按规定比例计算出的,应支付给养老保险者的那部分养老 金。养老金保值金,指养老基金经营管理机构在支付养老金本 金以外额外支付的那部分养老金。其目的是保证养老金的保值 和增值,养老金保值金于前述部分的投资收益。对于养老金领 取对象较集中的城镇,养老基金经营管理机构可分区、镇设立 固定的养老金发放窗口,按规定时间定点发放养老金;对于养 老金领取对象较分散的社区、农村,养老基金经营管理机构可 委托银行下属的支行、办事处或信用社发放养老金;对于零星 散户,可采用邮寄、信汇等方式进行养老金的发放工作。养老 基金经营管理机构在发放养老金之前,应先稽核养老金领取对 第 1

27、4 页 象工资总额,离退休费用、退休人员花名册和分配应支付的养 老金总额。 四、多元化养老保障制度的总体构思 养老保障制度的改革是一个较长的过程,从短期、中期的 发展趋势来看,大致同时实行三种制度较为合适。 第一种,建立和实施城镇职工养老保障制度。城镇职工养老保 障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建立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新 体制。所谓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指建立国家基本养老 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职工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相结合的 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这是养老保障制度改革的重点。国家基 本养老保险体现了职工平等的养老保险权利,采用以支定收、 略有结余、留有部分积累的办法筹集基金。企业补充养老保险

28、和职工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因企业经济效益、个人收入不同而 有所差别,体现效率原则,采用完全积累办法,设立个人帐户, 所有款项及利息归个人所有。 我认为,我国当前的养老保障制度改革只能是建立低标准 的基本保障制度。所谓低标准,就是参照国际惯例,在职工退 休后,只发给相当于本人在职时工资总额 60%左右的基本养老 金(这里说的工资总额是包括档案工资及其以外的制度政策规 定的工资性收入) ,作为对其基本生活的保障。这个水平比较接 近我国的实际,在国际上也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据测算,当 基本养老金替代率(养老金占退休前工资总额的比例)超过 80%时, 第 15 页 20XX 年我国养老保障基金就会出现赤

29、字;当基本养老金替代离 为 80%时,20XX 年以前,养老保障基金尚能自求平衡,但 20XX 年后便开始也现入不敷出,赤字逐年增大;当基本养老金替化 率为 70%时,虽然维持收支平衡的时间略长一些,然而从 2022 年起又出现收不抵支问题。当基本养老金替代率为 60%时, 2036 年以前基本上可以维持基金的自求平衡,虽然以后仍呈现 基金不足的趋势,但考虑到那时人口老龄化高峰已逐步下降, 在经济仍保持增长的情况下,依靠基金的滚存结余弥补当年收 支还是可能的。因此,从总体上看,只有将基本养老金替代率 控制在 60%左右时,才有可能避免或缓解养老保障基金入不敷 出的困难现象。 当然,这其中有一个

30、现已退休或即将退休人员的养老基金 问题。如果这部分人养老金的发放不是完全依赖现有的在职人 员的积累,则即使替代率再高一些,也不至于到 30 年后出现养 老基金收支不平衡问题。因此,我们在考虑保障水平时,绝不 应单纯算替人率的帐,而应从保障老年人必要生活出发,多方 面考虑筹集养老基金办法,否则将陷入单纯算帐越算越困难的 境地。目前我们还属于低工资国家,压低替代率虽然有利于养 老基金收支平衡,但压得过低,不仅难以保障退休人员必要的 生活水平,还影响其家庭生活水平。因为压行过低,退休人员 的生活水平下降甚至难以维持,势必增加家庭中在职人员的负 担,这将会被迫增加在职人员工资,否则也会影响在职人员的

31、第 16 页 劳动积极性。所有,替代率过高不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同样 过低也会妨碍经济社会的发展。此外,保障老年人必要的生活 水平,这是社会主义制度决定的,养老问题决不仅仅是生活问 题,它也是一个政治问题。 实行上述方案后,年轻一代的养老保险由个人帐户上积累 的资金来解决。对于已经退休或即将退休而个人帐户上没有积 累的老年人,由社会统筹来提供养老保障。将来随着这部分人 的自然消亡,国家将逐步摆脱重担。 第二种,建立和完善行政机关公务员、事业单位和社会团 体职员的养老保障制度,实行以社会保险养老方式为主。思路 是通过改革,改变退休费用由国家、单位统包的状况,实现国 家、单位、个人共同负担;把养老

32、保险费用从行政、事业费中 分离出来,形成专项养老保障储备基金;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 帐户相结合,形成既有统筹互济功能,又有激励竞争机制的社 会养老保险制度。与此同时,相应改革养老金计发和调节办法, 在国家法定基本养老保险金的基础上,建立补充养老保险,并 鼓励各类人员进行个人养老保险储蓄。总之,改革的目标是逐 步形成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运行机制。具有机关、事 业单位特点的养老金发放机制,基本保险待遇与工资、物价适 当挂钩的调节机制;保险基金管理与退休人员管理相统一的社 会化管理服务体系。需要指出的是,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障 制度作为整个养老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需要按照社会 第 17 页

33、 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进行改革,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 具体改革方案的设计,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 第三种,建立和实施农村农民养老保障制度。农民养老以 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为主,与社区扶持相结合。条件允许的地 方,根据农民自愿,也可以实行个人储蓄积累养老保障方式。 当然,在现阶段建立农村养老保障制度。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 面的问题:(1)从养老保障方式上看,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 然要采取以家庭养老为主,社会供养为辅的模式。与此同时, 相应加大社会供养的比重,逐步过渡到以社会供养为主,以家 庭养老为辅的模式。但无论是哪个阶段,作为养老的载体,家 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2)从资金上看,由于

34、我国农业人口 众多,加之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国家和集体不可能大包大揽, 补充也是有限的,养老保障从一开始起,就要立足于建立以个 人交费、自我保障为主的机制。国家应在宏观政策上予以扶持, 集体则应在微观上予以补助。 (3)从筹资方式上看,由于农民 一般无固定数量的收入,而且目前农民的收入相对较低,不宜 采取现收现付式或部分积累式,可供选择的模式是完全积累式。 因为农民担心统筹后个人吃亏,把自己的钱用到别人头上,因 而必须采取自我保障为主,互助为辅的原则,设立个人帐户, 交费和领取的标准透明度要高,资金落实到每个人头。多交多 领,少交少领,不能吃大锅饭。 (4)从资金管理上看,由政府 监督,具体业务

35、由隶属民政部门的非盈利机构经办。在县(市、 第 18 页 区)建立农村养老保障的专门机构,负责收取和发放养老金工 作。要以县为单位进行平衡核算,接受同级财政、审计部门的 监督。另外,可将农村养老保障储备基金存入银行或购买政府 债券,一方面能得到利息,使基金保值或增值,另一方面作为 积累和投资,支持国民经济的发展。总之,我国的农村养老保 障模式,将是区别于国外现收现付和我国城市“两个帐户”相 结合的模式。新的农村养老保障模式,将采取政府组织引导和 农民自愿相结全的办法,实行个人交费为主、集体补助为辅、 国家予以扶持的政策,建立自助为主、互济为辅、储备积累的 机制,以保证农民年老后的基本生活。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事务文书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