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开题报告范文-总结报告模板.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554354 上传时间:2020-06-06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81.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题开题报告范文-总结报告模板.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课题开题报告范文-总结报告模板.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课题开题报告范文-总结报告模板.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课题开题报告范文-总结报告模板.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课题开题报告范文-总结报告模板.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题开题报告范文-总结报告模板.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题开题报告范文-总结报告模板.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课题开题报告范文 课题开题报告(一) 我校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型教学方法的实验研究课题,是江西 省电化教育现代教育技术“十五”专项科研课题(课题批准号:H ) 。经领导批准,今天开题,我代表课题组,将本课题的有关情况向各位领导、 专家和老师们汇报如下: 一、本课题选题的依据 在现代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建设为素质教育服务的、现代化的、功能完善 的教育教学资源系统, 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 发展学生的多种能力, 特别是 创新能力,开发新型教学方法,已经成为中学教育必须研究的课题。 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我们的教育模式产生了 质的飞跃, 络化教育将成为信息时代的重要标志和组

2、成部分。探索、研究并构建 适宜于在计算机络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模式,是教育界亟待解决的课题, 也是我们 责无旁贷的使命。 在络教育时代, 不仅需要有先进科学的教学手段、高效互动的 教学方式, 更需要有丰富实用的教学资源、完备的教学体系。 在络化教育的大环 境下,教师应该成为络教育的主导力量。而目前,我们的教师对信息技术、络教 育尚不熟悉, 利用络实施教育教学尚有距离, 尤其是建立“在络环境下的教育教 学新模式”还有待起步,基于此,我们提出了本课题的研究。 二、本课题研究的条件 开展本课题研究具有以下有利条件: 背景条件:国家教育部大力推进信息技术教育,虚拟学校、远程教育等应 运而生;省教委大力普及

3、信息技术教育,通过评选信息技术示范校加大力度;学 校率先建立局域, 使教师的教学理念有了极大改观;随着课改的进一步深入, 现 代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基础条件:我校通过多年的艰苦奋斗,信息技术无论在硬件上,还是软件 上,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硬件上:我校建成了校园络,实现了多媒体教学;全校各年级都有教室安 装了数字投影机、实物展示台、电动玻珠屏幕、多功能讲台、监控摄像机和电视 机,上课教师可借用笔记本电脑。 软件上:我校初步建成了具有求精特色的?“教育信息资源库”,包括 K12 学科资源库、 数字图书馆(近两万册电子书籍)、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电 子期刊等大型教育数

4、据库、试题库、资料库,涵盖国情教育、心理咨询、青春期 教育、健康教育、艺术教育、升学指南、教育法规等教育信息库,能充分满足现 代教育管理和一线教学的需要。 人员上:我校成立了信息技术中心,配备了专业人员,无论从理论上,还 是实践上, 都有相当造诣。 信息技术中心, 对全校教职员工进行了信息技术素质 修养和实际操作的培训, 全校教职员工基本掌握信息技术教育,能满足在络环境 下进行教育教学的需要。 三、本课题研究要解决的问题 1、观念问题:有了好的硬件环境, 如果观念不更新, 只是“换汤不换药”, 那就失去了研究价值。 本课题必须着力解决教师教育观念更新的问题和新型教学 方法的探讨问题。 2、理论

5、问题:目前络教育缺乏科学、系统的教育理论作指导,本课题应在 实践中创造性地应用现有的理论,不断探索、总结、归纳、概括,形成适用于络 教育的理念、原则、策略。 3、技术问题:信息技术,顾名思义,技术性是很强的。如何使教师技术精 湛,使精湛技术与优质教育紧密结合,培养适应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人才,是一 个值得认真探讨的问题。本课题希望在这方面能作出一点贡献。 4、实践问题:络是一个新环境,如何在这个平台上,创造出符合自己实际 的教育教学模式,需要从实践中不断总结,不切实际地模仿别人,拷贝别人,是 不可取的。本课题倡导教师努力进行实践和借鉴。 四、本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和创新之处 1、本课题研究的目标

6、是:建立一个基于络平台的符合当代教育理念、具有 现代教育特色、综合教育效益很高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 2、本课题研究的内容是: (1)21 世纪的教师应该思考自己的角色定位问题: 在络环境中教师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教育教学模式实施教育教学。 在络环境中,教师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再教育模式接受终身教育以保持新 鲜活力,促成教育教学可持续发展。 适应现代教育的新趋势络教育,对教师素质到底有哪些新的要求。 (2)21 世纪的学生应该思考自己的学习问题: 在络环境中,如何变更传统学习模式,建立新的学习方式。 在络环境中,如何学会学习。 在络环境中,如何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3) 21 世纪的学校应该思考建

7、设新型师资队伍,培养新型学生的关键途径; 加强资源库的建设,为络教育提供坚实保障等问题: 如何进行资源库结构的建设。 如何强化教师和学生的络意识。 合理地充分地使用资源库,实现新的教育教学目标。 3、本课题研究的创新之处是: (1)选题富有挑战性。本选题基于信息化大发展,传统教育与新型教育大 更替的阶段,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2)大胆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课题研究中,必须以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 为指导,采用生动活泼的络课堂教学与丰富多彩的课外教育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教 育教学实践。 (3)手段先进。利用校园络和个人主页资料,给学生一个充分自主的学习 空间和积极思维的素材,强化培养学生“自我”意识的目

8、的性。 五、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理论、多元智力论、现代教育学、现代 心理学和科学研究方法论等。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方法为文献索引法、行动研究法。以络技术、人工智能、 多媒体技术为基础的信息技术作为研究手段,采用观察、文卷调查、经验总结、 实验、对比分析等方法和手段,进行多个轮回的研究。 六、本课题研究的成果 1、论文集:本课题研究的报告、总结、论文、案例、教案精编(内部印行, 争取正式出版)。 2、专著: 扣开未来之门在络环境下的教育方法研究(争取正式出版) 3、电子出版物:江西省乐平中学优秀络课件选 (若干辑) 八、本课题研究的进度计划 (一)研究周期 三年,即 2

9、0* 年 1 月至 20* 年 11 月 (二)研究步骤分三个阶段 1、20* 年 1月 6 月为准备阶段 宣传发动,组成课题组,酝酿课题实施方案及相关措施等。 2、20* 年 6月 20* 年 6 月为实施阶段 第一轮( 20* 年 6 月 10 月) ,主要工作:课题组统一认识;申报课题; 确定子课题,各分课题组分别开展研究工作;积累资料;统计分析,写出可行性 研究报告。 第二轮( 20* 年 10月 20XX年 9 月) ,主要工作:完善方案措施;继续 开展研究;争取有一定的成果,并写出第二期研究报告,接受中期检查。 第三轮(20XX年 9 月 20* 年 6 月) ,主要工作:继续开展

10、研究,并争取 在某些学科实现质的跨越; 争取每人有一篇论文; 写出第三期研究报告并接受中 期检查。 第四轮( 20* 年 6 月 20* 年 11 月) ,主要工作:继续开展研究;出论 文集;写出高质量的研究报告;申请结题。 为了使课题研究顺利进行,我们将本课题分为四个研究小组,分别在信息 技术、理科类、方法等方面开展研究,逐步互相渗透、融合,最终形成一个开放 的、立体的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 3、20* 年 6月 20* 年 11月,结题验收,主要工作:接受专家组审查 鉴定;根据成果奖励优秀参研人员。 九、本课题组成员 1、课题领导小组 组长:张培杰:成员:徐长才,洪育平,程建华,蔡金松,胡乾

11、斌,雷鸣, 张鉴才,彭琴英,王志坚。 2、课题研究小组 第一研究组:组长:徐长才组员:胡乾斌,雷鸣,张鉴才 第二研究组:组长:洪育平组员:张鉴才,彭琴英,王志坚 第三研究组:组长:程建华组员:雷鸣,张鉴才,彭琴英 第四研究组:组长:蔡金松组员:胡乾斌,彭琴英,王志坚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老师们,本课题研究得到了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 在人力、物力和经费上都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充分保障,我们课题组全体成员有信 心、有决心完成本课题的研究任务。谢谢。 课题开题报告(二) 一、课题名称对我校 20* 级初中学生历史学习现状的跟踪调查 -兼谈对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初中历史教学

12、是提高素质教育的必要部分,是培养学生个人价值观的关键。 同时初中课改已进行好几年了,而且大部分老师都能够采用新课程理念进行教 学,但是,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却令人堪忧。本课题试图通过对初中学生历史学 习现状的调查和分析,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关对策。 对本校 20* 级初中学生历史学习现状的跟踪调查研究,目的在于了解初中 学生对历史学习、对教材、对教学方法、对考试以及作业布置的看法,了解他们 历史学习的质量以及对历史教师的要求,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 力求为我校初 中历史教学和改革实践提出适合校情和学情的可供参考的依据和建议,并进一步 提高我校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三、该课题研究的现状、

13、水平和发展趋势 本课题组成员通过资料查询和上搜索,发现对这方面的研究很多,也有一 定的经验可以借鉴, 但大多只是理论上的论证, 泛泛而谈,而且调查范围也很广, 缺乏实际的操作性和针对性。 近些年人们也发现了这方面的问题,开始走校本教 研的路子。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本课题符合当前的教学理论,通过校本教研,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向纵 深发展,积极推进素质教育, 充分发挥教师的专业引领作用,努力提高我校学生 历史学习的整体水平。 我们的教育目的就是让学生走向独立,走向终身学习的道 路,只有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被培养起来,学生才有可能走向自觉学习,才能 实现教育从传统教学的“三个中心”(即以教师为

14、中心、 以课堂为中心、 以课本 为中心)向新课程标准要求的“三个为本”(即以学生为本,以能力发展为本, 以自主学习为本) 的转变,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的全面 发展和乐于学服务。 五、课题研究目标、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 研究目标:本课题试图通过对初中学生历史学习现状的调查和分析,发现 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关对策。 以期使得我校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改 善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研究内容:通过调查了解学生对历史学习、对教材、对教学方法、对考试 和作业的看法,了解他们历史学习的质量以及对历史教师的要求,找到具体原因, 采取相应的对策,提高教

15、学效果。 研究方法: 调查研究法。从我校20XX级学生历史学习现状调查研究入手,广泛开展 问卷调查、典型访谈和专题调研,获取有效的信息与分析问题的数据。 统计分析研究法。即从学生中获取的大量第一手资料进行整理,并做成 统计图表进行分析,从而获得解释性理解的研究结论与改进意见。 经验总结法。在研究过程中,及时分析教学现象、教学问题,及时总结 实验的经验和亮点,及时提出进一步改进和加强课改实验的工作意见和具体对 策。 六、研究工作的步骤、课题参加人员的分工时间内容 第一阶段: 20* 、320* 、7 准备阶段:搜索收集相关资料进行学习、交 流、讨论,了解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状况,确定研究课题,确立

16、课题组负责人和 实验教师,撰写实施方案,申报课题。 第二阶段: 20* 、820* 、2 实施阶段:(1)精心制作和完善调查问卷。 (2)确定每班历史成绩不同等次的学生做访谈的对象;(3)做好调查问卷的统 计和分析。(4)做好受访学生的书面记录并分析。 第三阶段: 20* 、320* 、7 总结、结题阶段:汇总、整理课题实验材料, 撰写研究报告,申请结题鉴定。 七、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通过论文、调查报告等形式呈现研究的理论成果。 课题开题报告(三) 研究课题:酸奶的制作 引言:酸奶是以鲜牛奶为原料,加入乳酸杆菌发酵而成,牛奶经发酵后原 有的乳糖变为乳酸, 易于消化,所以具有甜酸风味, 其营养成

17、份与鲜奶大致相同, 是一种高营养食品, 尤其对胃肠功能紊乱的中老年人以及乳糖不耐受者,更是适 宜的营养品。 酸奶不仅保留了鲜奶中的蛋白质、脂肪和糖类等营养成分,而且还能刺激 胃酸分泌,增加食欲,促进人体新陈代谢,使营养易被吸收。酸奶还有降低血胆 固醇,防止动脉粥样硬化,治疗消化不良、腹胀、腹泻等作用。特别是治腹泻很 有效。因为酸奶中的乳酸杆菌能产生许多乳酸,它可以降低肠道内的PH值,抑 制腐败菌的生长,减轻毒性物质对人体的侵害。 酸奶是使用有益人体健康的微生物在牛奶中发酵制成的。酸奶发酵过程产 生的乳酸能促进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活性乳酸菌可抑止腐败菌的生长,排除体 内残留的毒素。 酸奶不但具备

18、了牛奶中的全部营养成分,还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酸奶中 的乳酸菌在人体消化道内能抑制肠道内腐败菌的生长繁殖,抵御各种病源菌的侵 害;此外由于乳酸菌的生长所产生的有机酸具有刺激作用,还可促进肠道蠕动, 利于通便。 制作的基本原理: 乳糖在乳糖酶的作用下,首先将乳糖分解为2分子单糖,进一步在乳酸菌 的作用下生成乳酸;乳酸使奶中酪蛋白胶粒中的胶体磷酸钙转变成可溶性磷酸 钙,从而使酪蛋白胶粒的稳定性下降,并在PH4 、6 -4 、7 时,酪蛋白发生凝集 沉淀,形成酸奶。在发酵过程中,鲜牛奶中的酪蛋白遇酸凝固,成为有弹性的凝 块,颜色乳白、气味清香、酸甜可口,别具一番风味。 研究的意义和目的:通过本次研究

19、性学习大致了解制作酸奶所需的材料, 用具,所用的方法。实践及体验如何制作酸奶。通过本次的课题研究,我们不仅 要勤动脑,还要勤动手。在研究的过程中, 各个组员还要相互合作, 表达与交流。 这样既激发了我们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又锻炼了我们的学习, 动手实践和交往的 能力,在丰富我们知识,素质的同时,我们还需学会如何制作酸奶这一门技能。 课题研究的内容:通过本次研究性学习大致了解制作酸奶所需的材料,用 具,所用的方法。实践及体验如何制作腐乳 研究方法:实验法,查阅文献资料法,上搜索法,访问调查法,实地参观 考察法,讨论,交流以及总结和归纳法。 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 1、成立课题小组,并进行组内分工;

20、 2、讨论和制定课题研究计划,撰写小组及个人开题报告。 第二阶段: 1、查找,收集关于酸奶的制作资料,整理资料并进行小组内交流和共享。 2、进行相关调查,访问制作员工和有关专家。 3、实地参观和考察。 4、制作酸奶 5、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与共享。 第三阶段:) 1、小组内组织讨论,分析,总结和归纳,交流研究成果。 2、撰写个人结题报告和小组报告。 实验方案: 原料: 纯牛奶 500ml 原味酸奶 125ml 工具: 电饭锅、带盖瓷杯、勺子、微波炉(也可以用其他方法加热牛奶,但用微 波炉不仅速度快,而且加热温度好掌握) 做法: 1、将瓷杯(连同盖子)、勺子放在电饭锅中加水煮开10分钟消毒。 2

21、、将杯子取出倒入牛奶( 7 分满,牛奶如果是新开封的,本身已消毒得很 好,可以不用煮开消毒) ,将牛奶放入微波炉加热,以手摸杯壁不烫手为度。 3、在温牛奶中加入酸奶,用勺子搅拌均匀,盖盖。 4、将电饭锅断电,锅中的热水倒掉,将瓷杯放入电饭锅,盖好电饭锅盖, 上面用干净的毛巾或其他保温物品覆盖,利用锅中余热进行发酵。 5、810 小时后,低糖酸奶就做好了。如果是晚上做的,第二天早晨就能 喝到美味的酸奶了。 注意事项: 1、所用菌种酸奶不可以用加入果料的,更不可用果味酸奶。 2、牛奶加热的温度如过高,会杀死酸奶中的乳酸菌造成发酵失败,如温度 过低又会造成发酵缓慢,以摸着不烫手为度。 3、不可用电饭

22、锅的保温档进行发酵,因为保温的温度过高,保温发酵时, 电饭锅必须断电。如果在冬天制酸奶,可以把瓷杯放在暖气上发酵。 4、发酵容器用带盖瓷杯最好, 硬塑料杯子也可, 但如杯子质量不过关的话, 加热消毒时容易变形。盖子很重要,乳酸菌是厌氧菌,无氧环境更有利于发酵。 5、容器消毒最好不用消毒液,因为如果冲洗不干净,会杀死乳酸菌,使发 酵失败。加热消毒是最安全的方法。 6、有抗奶(含有抗生素)或还原奶(用奶粉还原成的牛奶)都不适合作制 作酸奶的原料。 7、成功的酸奶呈半凝固状,表面洁白光滑,没有乳清(淡黄色透明液体) 析出,闻之有奶香味,如不怕胖又喜欢甜食,可在吃前加砂糖。不可在发酵前放 糖。 8、自

23、制酸奶保质期为23 天。 人员分工: 指导老师兼负责人:唐利英 第三小组组长兼最后整理:陈光鑫 收集资料人员:黄娟。金玲。 陈敏。 黄诗颖。 李秋月。 林曾嘉欣。符 颖。 整理资料人员:黄舒婷。柯学文。李艾倩。符芳妮 制作人员:陈光鑫。黄舒婷。 柯学文。 李艾倩 、黄娟。 金玲。 陈敏。 黄诗颖。李秋月。林曾嘉欣。符颖。符芳妮。 下列温度最接近23 的是人体的正常体温北方冬季的平均气温让人感觉温暖、舒适的房间温度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当温度发生变化时,物质的状态通常会发生变化。下列现象中物态变化判断正确的是初秋的早晨,草叶上出现的晶莹剔透的露珠属于固态变为液态现象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变干是气态变为液态

24、现象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变干是液态变为气态现象初冬树上的霜是液态变为固态现象下面是四位同学用温度计测水温的实验操作过程,其中正确的是)4在测量水的温度时,甲、乙、丙三位同学按如图所示方法读数,正确的是_乙_,水的温度是_42_,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液体的_热胀冷缩_。摄氏温度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A.120B.100C.90D.806.下列温度值最接近实际的是健康成年人的体温是39 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室内温度是25洗澡时淋浴 的适宜水温是60 第一节物态变化与温度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盐水的凝固点是0 下面分别表示几位同学在练习用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实验中的做法,正确的是)8如图所示

25、的温度计,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该温度计是根据固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在使用该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该温度计的量程是20100该温度计此时的示数约为219.如图所示是实验室常用温度计,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该温度计的示数为39 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0.1 常用温度计是根据固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在使用该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10物质通常有三种状态:_固态、液_态和_气_态。在个标准大气压下5 的酒精、氢气、铁三种物质中,有固定的体积和形状的是_铁_,既没有固定的体积又没有固定的形状的是_氢气_。11把糖、醋、白雾、碗、勺子、味精、 水蒸气、二氧化碳、干冰按物质

26、的状态进行分类:属于气态的是_;属于液态的是_;属于固态的是_。均填序号)12 气象学里的平均气温是一日当中的时、时、14时、20时这四个时刻气温的平均值,若某地某日这四个时刻的气温如图所示,则此地的最高气温是_5 _,最低气温是2 _,一天的温差为_7 _,平均气温是_1.25 。13在寒冷的冬天,河面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若冰面上方气温是10,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冰的上表面为10,下表面是整个冰层的温度都是10整个冰层的温度都是冰层下表面的温度是1014.科学家发明了一种世界上最小的温度计碳纳米管温度计。研究人员在长约10 米,直径10 米的碳纳米管中充入液态的金属镓,当温度升高时,管中

27、的金属镓会膨胀,通过电子显微镜就可读出温度值。其测量范围为18 490 ,且精确度高,可用于检查电子线路 是否异常毛细血管的温度等许多方面。根据以上信息,你认为下列推测错误的是)A碳纳米管的体积在18 490 之间随温度变化很小,可忽略不计金属镓的熔点很低,沸点很高金属镓的体积在18490之间随温度变化很小,可忽略不计金属镓的体积在18490 之间随温度变化比较均匀15如图所示,甲是体温计,乙是实验室用温度计,它们都是利用液体_热胀冷缩_的性质制成的。可用来测沸水温度的是_乙_;没有甩过的体温计的读数是38,用两支这样的体温计给两个病人测体温,如果病人的体温分别是37. 和38.6,则这两支体

28、温计的读数将分别是_38_ 和_38.6_。16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设计的一个气体温度计的示意图。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不漏气,弯管中间有一段液柱。(1) 这个温度计是根据_气体_的热胀冷缩来测量温度的。(2)将此装置放在室内,温度升高时液柱向_左_( 选填左或右移动。(3) 若放到冰水混合物中,液柱处的刻度应标_0_。(4)该温度计测量温度时_ 会_(选填会或不会”受到大气压的影响17有一只刻度均匀,但实际测量不准确的温度计,把它放在冰水混合物中,示数是4 ;把它放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示数是94 。把它放在某种液体中时,示数是22 ,则该液体的实际温度是_20 _,当把该温度计放入实际温度为

29、40的温水中时,温度计的示数为_40 _。第四节地球上的水循水是生命的乳汁、经济的命脉,是自然界奉献给人类的宝贵资源。下列关于地球上的水循环和水资源,认知正确的是)A水循环的过程伴随着水的物态变化过程水循环按照固态液态气态的固定顺序循环进行地球上的淡水大约占地球总水量的3% ,淡水资源丰富大量开采地下水,对环境不会造成损害,可以解决部分地区饮水问题霜、露、雾、冰、“白气”中,由液化而形成的是霜、雾、白气霜、露、白气露、雾、白气露、雾、冰冬天晾在室外的湿衣服里的水会结成冰,但是冰冻的湿衣服也能晾干, 这是因为衣服上的冰升华成水蒸气了_。有下列物态变化:洒在地上的水慢慢变干的过程;放入衣箱中的樟脑

30、球变小的过程;冬天室内的水蒸气在玻璃窗上形成“冰花”的过程;出炉的钢水变成钢锭的过程。其中属于凝华的是_,属于吸热过程的是_填写序号。5.有一天,雨、露、冰、雪四姐妹在一起争论自己的出生由来,谁也不认同谁。下列她们的说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A雨说:我是水汽化而来露说:我是水蒸气凝华而来冰说:我是水凝固而来雪说:我是水升华而来6.对下列现象的成因解释正确的是早春,河中的冰逐渐消融汽化盛夏,剥开包装纸后冰棒会冒“白气”熔化深秋,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液化严冬,堆起的雪人逐渐变小升华7.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蒸发和沸腾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烧水时在壶口上方看到的白气是水蒸气衣柜里的樟脑丸逐

31、渐减少是汽化现象霜的形 成是凝华现象,放出热量8.以下常见的物态变化实例中,放热的是春天,冰雪消融夏天,积水干涸秋天,草木上出现了霜冬天,冰冻的衣服变干9.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判断,正确的是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变干,是升华现象,需要吸热夏天会看到冰棒周围冒白气,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露珠,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寒冷的冬天室外飘起了雪花,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10关于自然界的水循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水蒸气在高空遇冷吸热液化成小水珠冰山上的积雪只能先熔化,再蒸发成水蒸气升腾至空中江河湖海中的水吸热蒸发成水蒸气升腾至空中积雪放热熔化成水归入大海11. 英国科学家研发出一种激光橡皮。在

32、激光照射下,纸张上的黑色碳粉直接_升华_填物态变化名称为高温碳蒸气,字迹消失;经过特殊冷却装置,高温碳蒸气又直接_凝华_成碳粉。这样,废纸和碳粉重新得到了利用,可有效地节约 资源并保护环境。12夏天,从冰箱中取出饮料瓶,可观察到瓶子表面有小水珠,擦干后很快又形成,这个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液化_;南极地区年平均气温是25,降水量很小,但这里的空气却很湿润,这是由于冰发生了升华现象,升华过程需要_吸热_选填吸热或放热。13随着科技的发展,过去呼风唤雨的神话已成为现实。人工降雨的原理是用飞机在空中喷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在空气中迅速吸热_升华_,使周围空气温度急剧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_凝华

33、_成小冰粒,冰粒逐渐变大而下落,下落过程中遇到暖气流就_熔化_成水滴,水滴降落就形成了雨。均填物态变化名称)14 农谚说霜前冷,雪后寒,其中蕴含的道理是:气温低的时候水蒸气会凝华形成霜,雪熔化形成水的过程中需要_吸_热。15阳光照射下,海洋、陆地上的水会不断地_汽化成水蒸气;夜间气温降低时,水蒸气会_液化_成小水珠,附着在空气中的浮尘上,形成了雾。冬天,夜晚气温如迅速降到以下, 你家窗户的玻璃上会形成一层冰花,这是水蒸气_凝华_而成的,这层冰花在你家窗户玻璃的_内侧_( 选填外侧或内侧。16某同学在探究物态变化的实验中,在试管中放入少量碘。塞紧盖子放入热水中,观察到试管中固态碘逐渐消失,变为紫

34、色的碘蒸气并充满试管。(1)此过程固态碘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升华_(填物态变化名称。(2) 在上述实验中,小明同学猜想:固态碘是先变成液体,再变成气体,因为速度太快,液态碘出现的时间太短,因而没有观察到。为验证猜想,他查询了一些小资料:碘的熔点是113.5;碘的沸点是184.4;水的沸点是100。请你根据上述资料分析说明小明的猜想是错误的原因:_热水温度低于碘的熔点,碘不可能熔化_。(3) 为了进一步探究此类现象,小明在试管中放入适量温水,然后放入一小块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此时观察到水中有大量气泡产生,同时水面上有大量白雾。水中大量的气泡是由_干冰升华吸热_形成的。水面上大量的白雾是由_水蒸气遇冷液

35、化_形成的17有霜的季 节,农作物常被冻坏,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遭到霜冻。实际上,农作物不是因为霜而受冻的,以下的低气温才是真正的凶手。当空气干燥时,即使温度降低到2010,也不会出现霜,但此时农作物早就被冻坏了,农民们称这种情况为“黑霜”。(1) 霜是由_水蒸气_直接变为小冰晶形成的,对应的物态变化名称是_凝华_。(2) 请根据短文,对霜形成的条件提出猜想。猜想:霜的形成条件是_空气湿润_和_气温在0 以下_。(3) 某同学为验证上述猜想,做了如下实验:从冰箱取出一些10的冰块,放在不锈钢杯子里,一段时间后可看到在杯底出现一些白色的小冰晶即霜。你认为该实验能否验证上述猜想,请简要陈述理由第三节汽

36、化和液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加快的是)A给播种后的农田覆盖地膜把新鲜的蔬菜装入保鲜袋中把盛有酒精的瓶口盖严给湿头发吹热风下列哪一种现象属于液化?)A钢水浇铸成火车轮倒在地上的水一会儿变干了 清晨,草的叶子上有露水凝结用久了的灯泡的钨丝比新时如图是对一定质量的水持续加热过程中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水的沸点是_98_;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不断_吸热_选填“吸热”或“放热”,其温度_保持不变。第题图题图如图是草叶上出现的露珠,露珠的形成是_液化_现象,形成的过程中需要_放_( 选填“吸”或“放”)热。张家界景区雨后云雾缭绕,犹如仙境。关于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雾是水蒸气雾是山中冒出来的

37、烟雾是水蒸气凝固形成的雾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6.人游泳上岸以后,风一吹感觉身上很凉。这是因为( C )A水中的温度比岸上的气温高人的皮肤产生的错觉人身上的水分蒸发,要从人体吸热风把身上的热量带走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春天,早晨经常出现大雾,是汽化现象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易拉罐过一会儿表面出现水珠,是液化现象深秋,枯草上出现的霜,是凝固现象 冬天,窗玻璃上会出现冰花,是汽化现象8.如图甲、乙所示,是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两组同学分别安装的实验装置,图丙是他们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水的温度跟时间的关系图像。根据有关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图线对应的是乙实验中的数据图线对应的是甲实验中的数据水的沸点跟水的多少无关到100时温度不再上升是因为水不再吸热9.夏天,人们常吃雪糕解暑,剥开雪糕包装纸时,雪糕周围冒“白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吃雪糕解暑,是因为雪糕熔化时要放热吃雪糕解暑,是因为雪糕汽化时要放热雪糕周围冒“白气”是液化现象雪糕周围冒“白气”是汽化现象10下列关于水沸腾的实验说法正确的是B 水沸腾时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水的沸点随气压的降低而降低水沸腾的现象只发生在液体的表面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会不断升高11. 取一只大的注射器吸进适当的乙醚,用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向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