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党员道德修养党课材料.docx

上传人:韩长文 文档编号:555905 上传时间:2018-11-2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4.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强党员道德修养党课材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加强党员道德修养党课材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加强党员道德修养党课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强党员道德修养党课材料.docx(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加强党员道德修养党课材料 特征码 PIvEjzdWBjibYZobcqtN 教学对象:基层党员和干部; 教学目的:使学员懂得加强道德修养的必要性和具体要求; 教学提示:可与本刊本期第一篇党课教材结合起来进行授 课; 教学时间:1.5 小时。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体会议上郑重指出: “反腐倡廉抓源头,一定要把加强党员、干部的道德修养作为 一个重点。 ”在今年的“两会”期间,他又提出了以“八荣八耻” 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这些讲话,强调了道德建设在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重要性,强调了共产党员特别是党 的领导干部在道德建设中发挥模范作用的重要性,同时也为党 第 2 页

2、 员、干部加强道德修养指明了正确的方向。每一个共产党员特 别是党的领导干部,一定要把道德修养作为自己终身的课题, 模范地实践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同时大力倡导共产主义道 德,以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一、道德建设在治理国家中的重要作用(板书) 什么是道德呢?一般认为,道德是调整人与人之间、人与 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人不能离开群体而孤立地生 活。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中,其行动必须顾及别人或自己所属群 体的利益,否则就会引起纠纷或冲突。早在原始社会中,人们 为了维护部落成员的共同利益,协调彼此的关系,就产生了一 些约定俗成的、调节个人行为的准则。遵守这些准则,便称之 为“善” ,就会受到舆论

3、的赞许或使个人感到心安理得;否则, 便称之为“恶” ,就会受到周围人的谴责或使个人感到内疚而力 求改正。这些由舆论力量与人们的“良心”所支持的行为规范 及其施行的总和,就是道德。因此,也有人把道德定义为“风 俗的统治” 。 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属于上层建筑,因此其内容不是一 成不变的,相反总是随着社会经济基础的改变而改变,随着社 会的发展而发展。在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社会里,尽管旧 第 3 页 道德并没有完全退出历史舞台,还存在着一些影响,但占统治 地位的是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工人阶级的道德。按照工 人阶级道德观来衡量,凡是有利于最广大人民利益的行为都是 善行;凡是有损于广大人民利益的行

4、为都是恶行。在今天的社 会主义社会,工人阶级道德体系从纵向上可以分为两个层次: 一个是全体社会成员都应遵守的道德,亦即社会主义基本道德 规范;另一个是共产主义道德规范,虽然现阶段不要求每个人 都实践这个道德规范,但在社会的优秀分子共产党员和党 的领导干部之中,是应当大力倡导的。 在一定的社会里,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社会之间 的关系,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除了依靠道德的力量外,还要 依靠法律的力量。与道德不同的是,法律具有强制力。一个人 违反了道德规范,除了道义上的责任外,他几乎可以不受任何 惩罚。但是违反了法律是不行的。犯了法,则是要受到制裁的, 坐牢、杀头都有可能。诚然,一个国家要维持正

5、常的秩序,主 要是要靠法律的力量。但是,道德的力量同样是不可或缺的。 道德对公民的教化作用,是法律的力量所不能够达到的。因此, 一个社会要健康、稳定地发展,必定要将法治与德治相互结合, 相得益彰。法国作家雨果小说悲惨世界里的主人公冉阿 让的故事颇能说明这个道理。冉阿让因为盗窃,受到过法律 的严厉惩罚,被罚做苦工。但严酷的法律并没有改变他的本性, 第 4 页 在他逃出来后,继续为恶。直到有一天,冉阿让认识了善良 的妓女芳汀,道义的力量最终矫正了他扭曲的人性从西方 社会的发展历程来看,尽管它们非常讲究法制的确立和完善, 但人权、平等、诚信、敬业、环保等道德理念的灌输从未受到 过轻视。正是由于这些道

6、德理念的深入人心,才在一定程度上 抵消了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这说明,在治理国家的过程中, 道德的力量是不容忽视的,法治和德治相结合,治国才有根本 保障。 较之西方国家,我国的德治思想和传统其实更为源远流长。 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说过:“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 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意思是说,以行政 手段引导民众,以刑罚来整顿、约束民众,虽然可以使民众暂 时免于犯罪,但却无法使他们树立以犯罪为耻的观念。如果用 道德来引导民众,用礼仪来规范民众,民众就会树立以犯罪为 耻的观念,自觉地端正自己的行为。孔子“为政以德”的理念, 确立了中国古代几千年的“德治”传统。一些成功的统治

7、者, 无论是取天下还是治天下,都不忘施“仁政” 、行“德治” 。中 国历史上出现的几次“盛世” ,都同统治者注重实行“德治”有 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中国古代关于“德治”的治国思想和实践, 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虽然其中包含着人治等 一些糟粕,但是其治国基本思路,至今对我们仍有一定的借鉴 第 5 页 意义。 我们党历来重视道德在治党、治国中的地位和作用。民主 革命时期,毛泽东写下了反对自由主义 、 为人民服务 、 纪念白求恩等名篇,刘少奇则写下了被人们赞誉为“中国 共产党人的道德经”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 ,他们的著作奠定 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新型道德观。党执政以后,特别当历史进入 改革开放新

8、时代后,我们党一直在强调“两手抓” ,一手抓物质 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 小平在改革开放之初就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但要 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 “没有这种精神 文明,没有共产主义理想,没有共产主义道德,怎么能建设社 会主义?”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两次召开中央全会,专 门讨论精神文明和思想道德建设问题,并通过了专门的决议。 进入新世纪后,我们党进一步提出了“以德治国”的主张,并 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起来”作为今后的治国方略。为 了全面提升我国公民的道德水准,推进我国的公民道德建设, 我们又出台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使我国

9、的道德建设进 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教学提示:此处可引入教学参考之一、 之二、之三之内容)。 二、高尚的道德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板书) 第 6 页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华民族和 中国人民的先锋队,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 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 益。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必然要求她的每一个成员都应 是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阶层的先进分子。正因为如此, 人们称其为用“特殊材料”锻造的人。在这些“特殊材料”中, 崇高的理想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始终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也可以 说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回顾党的历史,革命战争年代,许 多

10、共产党员宁愿背叛剥削阶级的家庭,放弃个人安逸舒适的生 活,而甘愿冒着被杀头的危险投身革命;许多共产党员面对敌 人的严刑拷打宁死不屈,坚守党的秘密和操守;许多共产党员 在战场上英勇无畏,冲锋在前,流尽最后一滴血。在革命胜利 以后,在革命建设和为人民服务的岗位上,许多共产党员辛勤 劳动,无私奉献,在工作岗位上以为人民作出更多的贡献为荣; 许多共产党员甘愿当一颗平凡的螺丝钉,为人民默默无闻地奉 献着自己的忠诚和汗水。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后,许多共产 党员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搏击中, 为人民立下了新的历史功绩无数共产党员之所以能够成为 中华民族在各个时期的民族脊梁,就是因为他们心

11、中都有着崇 高的理想和高尚的道德作精神支柱。正因为如此,党章把“发 扬社会主义道德新风尚,提倡共产主义道德”作为党员必须遵 第 7 页 守的八项义务之一。共产党员只有带头身体力行社会主义道德, 积极倡导共产主义道德,我国的道德建设才能形成良好氛围, 社会风尚才能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加强党性修养是每一个党员终身都要进行的课题。而在党 性修养中,道德修养历来被认为是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即使 是在艰苦的战争年代,我们党也没有放松对党员的道德要求。 毛泽东几篇阐述共产党员道德修养的著名,都是在战争年代写 成的。例如,毛泽东在其为人民服务中,首次比较全面地 阐述了“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观;在纪念白求恩中,

12、更是 倡导了“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共产主义道德境界,向全党 提出了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 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的道德要求。 总之,每一个共产党人都应该懂得,其道德水准的高低,修养 品行的好坏,是衡量一名共产党员是否保持先进性的标准之一, 也是共产党员区别于普通群众的重要尺度之一。因此,作为共 产党员,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道德行为,必须严格按照 共产党人的行为规范和道德要求行事。一句话,要把道德修养 作为自己终身进行的课题。 当前强调共产党员加强道德修养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共产党人的道德观受到了来自两方面的负 第 8

13、 页 面影响:一个是外来的。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不否认国外一 些进步的道德理念也进入了我国,对我们固有的道德观念产生 了积极的影响,如公平竞争、依法守法、效益观念、诚实守信、 恪守社会公德等。这些道德理念不只为资产阶级道德所独享, 同样也是社会主义道德观所倡导的,因此值得我们去借鉴和吸 收。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我们实行对外开放,也为 西方敌对势力向社会主义国家推行“西化” 、 “分化”政策提供 了便利的条件,他们在和我们进行经济交往的同时,也趁机 “搭载”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和价值观念,如极端个人主义、拜 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西方颓废道德观念,对我国人民的思想道 德观念特别是青少年的思想道德

14、产生了极其消极的影响。另一 个是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从市场经济的本质上讲,市场经济 不仅是竞争的经济、效率的经济,同时也是法制的经济、诚信 的经济,因而也应该是道德的经济。因此,从长远来看,市场 经济的发展应该是有利于道德的进步和提高的。但是,在现在 的我国,由于市场经济刚刚建立,旧有的计划经济甚至是小农 经济的思想意识影响深远,加之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滞后,因 此市场经济的某些负面特性往往被人为地夸大、放大,如通过 不道德甚至非法手段追求利润最大化,以损害他人利益、集体 利益和国家利益来换取个人利益等。这些不道德甚至违法的做 法,严重败坏了社会道德风尚,严重影响和破坏了正常的社会 经济秩序。在

15、这个过程中,一些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道德的滑 第 9 页 坡甚至沦丧,对我国道德建设产生了很坏的影响,严重影响了 党的形象,也不利于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从近些年查处的案 件可以看出,许多腐败分子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大都是从道 德品质的滑坡开始的。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党员特别是领导干 部的道德修养,可以为党风廉政建设奠定重要基础,进而巩固 党的执政地位。同时,党员在道德建设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也有利于遏制各种社会丑恶现象和各种不良行为,规范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行为和市场秩序,维护个人利益和社会的整体利益, 确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引导和推动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沿着健康、有序的方向不断发展。 三

16、、共产党员加强道德修养的主要内容(板书) 道德作为人们行为的规范,固然有其根深蒂固、代代相传 的一面,比如民族的传统和习俗,它们都有着较强的稳定性。 但是,道德的稳定性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作为上层建筑的 一部分,道德总是要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变化,随着时代的 发展而发展。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我国,实际上存在着两种 或者说是两个层次的道德规范。一种是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它 是社会主义条件下全体成员都应该遵守的道德规范,也是社会 主义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另一种是共产主义道德规范,它是 和我们党的崇高事业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所联系在一起的, 第 10 页 只在少数先进分子中提倡。这两种道德既有联系也有

17、区别。联 系在于它们都是工人阶级的道德观,同属一个道德体系,都与 共产党人所从事的伟大事业相联系。区别在于,一方面,虽然 社会主义道德同共产主义道德同属一个道德体系,但由于它们 所依赖的经济基础不同,因而从道德的内涵及要求上看,它们 分处于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也就是说,社会主义道德与共产 主义道德之间有着层次上的差别。但是,两者之间又是密不可 分的。社会主义道德是共产主义道德的基础,而共产主义道德 又引领着社会主义道德向更高层次发展。另一方面,由于社会 主义道德和共产主义道德在内涵及要求上存在层次上的差别, 这就决定了两种道德主体是不同的。社会主义道德的主体应该 是全体社会成员,而共产主义道德

18、的主体,在现阶段不可能是 全体社会成员,只能是社会成员中的先进分子(教学提示:此处 可引入教学参考之四之内容)。 那么,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共产党员应当怎 样对待这两种或者说两个层次的道德呢?有的同志觉得,在社 会主义初级阶段,就应当提倡和遵守社会主义道德规范,而要 求党员倡导和实践共产主义道德,是“超越历史阶段” 。也有的 同志认为,共产党员是共产主义先锋战士,就应当身体力行共 产主义道德,让党员实践社会主义道德规范,是“降低党员标 准的表现” 。这两种议论都是片面的,因而也是错误的。 第 11 页 首先,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求党员实践共产主义道德 是不是“超越历史阶段”呢?答案

19、当然是否定的。诚然,作为 上层建筑的一部分,道德的存在与发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 同时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显然是社会主 义经济基础的反映,同时反作用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但是, 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也表明,道德在某些条件下具有独立性和超 前性。就是说,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不仅可以产生与之相适 应的道德观念与道德行为,而且还可以产生超前的、代表未来 发展方向,也有益于社会更加有序的更先进的道德观念和行为。 从历史上看,我国古代就曾出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 乐而乐”的崇高思想境界,并成为许多仁人志士或奉行、或追 求的道德规范。而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一大批共产党 人因为心中有

20、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和高尚的共产主义道德作人 生支柱,所以,他们甘愿为民族和人民的解放事业抛头颅、洒 热血。从现实来看,许多共产党员,如孔繁森、郑培民、牛玉 儒、任长霞等,他们既是践行社会主义道德的楷模,同时更是 共产主义道德的实践者。他们以新时期共产党员崇高的人格魅 力和良好形象,得到人民群众的敬仰。因此,现在倡导和实践 共产主义道德,是共产党员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必然需要,同时 也是社会主义道德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必然需要,并不存在“超 越历史阶段”的问题。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不要求所有 第 12 页 的社会成员都必须遵守共产主义道德,而只能向社会提倡这种 道德。但作为党员,作为把共产主义事业当

21、作自己奋斗目标的 共产主义战士,就应该理所当然地把共产主义道德作为自己的 行为规范。 其次,强调共产党员要身体力行共产主义道德,是否意味 着共产党员可以不去遵守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规范呢?或者说, 让党员实践社会主义道德,会不会“降低党员标准”呢?答案 当然也是否定的。道理其实很简单。诚然,社会主义道德是面 向社会主义社会全体成员提出来的,也可以说是普遍的基本的 道德标准。就道德的层次而言,社会主义道德低于共产主义道 德。但是,正如前所说,社会主义道德是共产主义道德的基础, 没有社会主义道德作基础,共产主义道德就是空中楼阁。因为 共产主义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生产力的高度 发达,同时

22、也需要公民道德的全面提升,这必然是一个极其漫 长的历史过程。社会主义社会不仅承袭了旧社会的生产力水平, 而且承袭了旧社会传统的思想意识和道德习惯,社会生活的各 个方面都程度不同地带有旧社会的痕迹。尤其是在像中国这样 一个有着两千多年封建历史的文明古国,在其传承下来的文明 中固然有许多优良之处,但也存在着糟粕,再加上市场经济的 一些负面效应和西方腐朽思想的消极影响,这一切造成了在我 国社会成员中,道德混乱、滑坡的现象比较严重。如果让社会 第 13 页 的所有成员都能够自觉地接受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约束,并不 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必定是一个十分浩大的工程。在推进公 民道德建设过程中,共产党员和党的干

23、部的带头作用是很重要 的,特别需要共产党员和党的干部带头实践社会主义道德,为 社会其他成员作出榜样,进而带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从实践 上看,共产党员实践社会主义道德也是必需的。一个愿意为共 产主义奋斗终身的人,其内心的道德追求,必然是共产主义道 德。所以,对共产党员来说,必须提倡共产主义道德,必须践 行共产主义的道德规范,比如大公无私,勤于奉献,必要时甚 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共产党员的 这些最高境界、最高层次的道德观念,不是空洞的概念,必须 要有坚实的基础,不是挂在嘴边上的口号,必须要实际行动。 也就是说,必须首先从模范地遵守基本道德规范做起,从日常 生活做起,从身边的

24、小事做起,做到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 爱劳动、爱集体、讲信义、遵法纪和艰苦奋斗,模范地遵循全 社会普遍的道德规范。这样才能发挥好一个共产党员在道德建 设中的模范作用,这样倡导和实践共产主义道德才不是一句空 话。我们很难想像,一个连最起码的社会公德都不讲的人,会 做到“大公无私” 。正是从这一点出发,党章对共产党员在道德 建设中的作用做了十分清晰和具体的要求,在阐述党员必须履 行的八项义务中,明确要求共产党员要“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 提倡共产主义道德” 。因此,一个党员要加强道德修养,就要在 第 14 页 努力倡导共产主义道德的同时,带头实践社会主义道德规范, 以自己的高尚行为和形象,推动社会

25、主义道德建设(教学提示: 可进一步讲一讲共产党员加强道德修养的途径,可引入教学参 考之六之内容)。 四、当前最重要的是要做践行“八荣八耻”的模范(板书) 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 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的社会主义基 本道德规范,是社会主义公民应普遍遵守的道德规范,具有适 合社会主义社会所有公民的广泛性。从横向上看,社会主义道 德包括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等多个方面。我们说要 加强公民的道德建设,其任务就是要使我国公民能够成为讲文 明、懂礼貌、守纪律、讲道德的文明新人,能够为社会的和谐 发展提供良好的人际关系。需要强调指出的是,在不久前召开 的

26、“两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 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八荣八耻”概括精辟,寓意深刻,涵盖 了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思想,抓住了当前人民群众 普遍关注的社会现实问题,集中表达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心 愿,是非标准鲜明,价值导向明确,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具体 化,是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体现了依法治国与以 德治国的有机统一,对于进一步匡正社会风气、提高文明程度, 第 15 页 推进和谐社会建设,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共产党员要做道德 建设的模范,当前最重要的就是要深刻理解“八荣八耻”的深 远意义,经常以“八荣八耻”为镜子,并在实践中努力践行 “八荣八耻”(教学提示:在讲解这方面的内容时,可使用本刊 本期大力倡导“八荣八耻” ,努力提高道德水准一文之内容, 也可引用教学参考之七之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事务文书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