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上海市春季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563197 上传时间:2020-06-07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126.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上海市春季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8年上海市春季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8年上海市春季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8年上海市春季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8年上海市春季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上海市春季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上海市春季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8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春季招生统一文化考试 语文试卷 考生注意: 1本场考试时间 150分钟。试卷共 9 页,满分 150分,答题纸共 2 页。 2作答前,在答题纸正面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反面填写姓名。将核对 后的条形码贴在答题纸指定位置。 3所有作答务必填涂或书写在答题纸上与试卷题号对应的区域,不得错 位。在试卷上作答一律不得分。 4用 2B 铅笔作答选择题,用黑色字迹钢笔、水笔或圆珠笔作答非选择 题。 一积累应用10分 1按要求填空。(5 分) (1)_ ,快阁东西倚晚晴。(黄庭坚登快阁) (2)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 _ 。 (柳永 _ ) (3)王维 终南山中描写山中云气的一联是 “

2、_ , _ ” 。 2按要求选择。(5 分) (1)小明调皮贪玩,成绩严重滑坡,老师想用一句话劝诫他,以下句子合 适的一项是 ( )。 (2 分) A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B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 C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D往者不可谏,者犹可追。 (2)下面是在某公司年会上听到的四句话,其中用语正确的一句是 () 。 (3 分) A王总的讲话抛砖引玉,下面请其他人发言。 B我的发言就到这里,非常感谢各位的聆听。 C一年大家给了我许多帮助,我不胜感激。 D公司的庆典活动将于下月举行,敬请期待。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 (16分) 艺术美的特殊价值 与现实美相比,艺术美

3、具有特殊的价值。我们不妨先比较一下两者的 差异:首先,现实美带有分散性,艺术美具有集中性;其次,现实美带有芜 杂性,艺术美具有;再次,现实美带有易逝性,艺术美具有永恒性。 正因为艺术美比起现实美,在某些方面有其更为优越的品格,所以, 人们并不以现实美为满足,而在享受现实美的同时还热烈地追求艺术美。这 正是艺术美具有特殊价值的原因。 关干艺术美的价值问题,苏联美学家斯托洛维奇认为,艺术的价值可 以用一个向外扩展的十字坐标表现,十字坐标的横轴由心理方面和社会方面 组成,它的纵轴由创造 -生产方面和反映 -信息方面组成,这样就形成了一个 由多种作用组成的环形图: 如图所示,艺术美的作用是多方面的,但

4、图中所列举的这些作用,不 仅彼此界限不明,而且有些作用是非艺术品也具有的,因而很难使人准确地 把握艺术的特殊价值在哪里。我们认为,艺术美的特殊的价值,可以分别从 欣赏者个人和社会两个方面加以分析。 第一,艺术美在提高欣赏者的审美能力方面,具有特殊的价值。艺术 所能发挥的作用,和艺术欣赏者的感受能力是成正比的。欣赏者的审美能力 越高,他从艺术品中感受到的美就越多,艺术所发挥的作用就越大。而人们 的欣赏能力的提高,又不能离开艺术美的熏陶。艺术是通过表现感情唤起感 情的。表现创造主体的感情,正是为了唤起欣赏主体同样的感情。列夫托 尔斯泰说过: “在自己心里唤起曾经度体验过的感情,在唤起这种感情之后,

5、 用动作、线条、色彩、声音,以及言词所表现的形象传达出这种感情,使别 人也能体验到这同样的感情这就是艺术活动。”艺术美唤起欣赏者美好感 情的过程,就是欣赏者的感情受到陶冶的过程,亦即他的审美能力得到提高 的过程。艺术美包括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艺术家要追求美的内容,同时也 要追求与内容适合的美的形式。人们通过对艺术中的美的感受,不但提高了 艺术趣味,而且也挺高了对艺术的理解力,一句话,提高了对艺术美的欣赏 水平。由于艺术美于于现实生活,所以,在提高了对艺术美的认识的同时, 必然也提高了对现实美的认识。 艺术美使欣赏者的灵魂受到陶冶的过程,也就是受到教育的过程。一 如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能够对欣赏者

6、产生“净化作用”,悲剧诱导欣赏者在心 理上经历主人公的遭遇,在真、善、美与假、恶、丑的激烈冲突中唤起人们 的正义感,应该说伦理上的情感因素占有非常突出的地位。因而,悲剧在给 人以强烈的道德震撼中,激发人的意志,提高人的品格,具有深刻的道德教 育作用。扩大一步说,不独悲剧是如此,其他类型的艺术也常常是这样。艺 术的这种教育作用,不仅提高了欣赏者的审美水平,而且能够影响欣赏者的 实际行为。 第二,艺术美在推动社会前进方面,具有特殊的价值。艺术美虽然有 供人消遣、娱乐的一面,但更重要的是,它负有推动社会前进的特殊使命。 朗吉弩斯说:“艺术作品不仅打动听觉,而且打动心灵,能把人的禀赋和修养 中那些文词

7、、思想、行动,以及美的意象都鼓动起,把作者的情感传到听众 的心里,引起听众和作者共鸣。就是这样通过由文词建筑起的巨构,作者把 我们的心灵完全控制住,使我们受到作品中的崇高、庄严、雄伟等品质的熏 陶,潜移默化。”艺术美能够征服人心,鼓舞人心,促使人们奋发向上,以达 到推动社会生活前进的最后的目的。 艺术美的特殊价值,是艺术家通过特别的技艺创造的,使艺术形象产 生无穷的艺术魅力,从而发挥艺术美的价值。真正优秀的艺术作品,能经受 时间的严格考验,会显示出永久的魅力。 3. 根据上下文,在第段的方框处填入恰当的词语。(2 分) 4. 分析第段环形图在文中的作用。 (3分) 5对第段理解错误 的一项是

8、( )。 (3 分) A.欣赏者从艺术品中感受到的美的多少,取决于审美能力的高低。 B.艺术美唤起欣赏者的美好感情,使欣赏者的审美能力得到提高。 C.欣赏者在享受艺术美的同时,其欣赏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D.艺术家在内容上追求美,是为了提高对现实美的认识。 6第段谈到了悲剧的教育作用,请以红楼梦窦娥冤古诗为焦仲卿 妻作三部作品中的任一作品为例,对悲剧如何发挥教育作用进行分析。(4 分) 7第段论证了艺术美在推动社会前进方面的特殊价值,你认为论证是否充 分?请做出判断并说明理由。 (4 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8-11题(15 分) 荔江之浦 一 拉开窗帘的时候,竟然看到了一幅画。一江碧水蜿蜒

9、过眼,水之上是 跌宕起伏的山,那山一直到目力不及才稍显收敛。那些硬朗的、柔美的起伏 充满了神奇的魅力,由其体现出的情致与动感又让人不无美妙的遐想。 偶尔,云层里射出的光打在水上,水就特别明润,山则隐晦迷蒙。天 光温和的时候,山与水的颜色惊人地相似,似是一江颜料刷在山上,新鲜得 还在淌水,这样的山水连在一起,就是非同于他处的桂林荔浦了。 想住在江边的人, 一定家家有个大飘窗, 时时刻刻让这无限江山飘进。 每天早晨都像是仪式,缓慢而隆重地拉开一天的序幕。 二 总觉得这地方最盛产水,到处水润润的,山上有水,江里有水,田里 还是水,水绕着村绕着城地流,生出水润润的植物,生出水润润的人,人出 口一说话,

10、也带着水腔。 在荔浦走着看着,空气中还会有刘三姐样的歌声,那是文场和彩调, 随便哪个街头巷尾,几个人那么一凑,锣鼓弦子响起,柔润的嗓子就亮起。 怪不得,这地方是曲艺歌舞之乡呢。逢节日,山水边就热闹成海。 荔草,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草,会让一条江葳蕤荡漾,最后荡漾成自 己的名字?水中划船,水随山转,那么多的弯,又那么多的漩。水有时像上 了层荧绿的釉,有时又如一面深蓝的绸。 船行中,你会看到有人在洗浴,有人在江边烧纸祭奠,有人穿着婚纱 在照相。总归是,荔浦人的祈愿和祝福离不开这一江水。 这个时候, 两岸涌 一片黄金, 初以为花, 却是砂糖橘。 还有马蹄秧子, 也是一波波的粉黄,马蹄踏过般。 荔浦由很

11、多样的细节构成。有些细节,甚至做得比桂林还好,比如银 子岩,会唤起你一声惊叹;比如丰鱼岩,一洞鱼水穿越九座山峰,是为洞中 之冠。其实荔浦人还是会偷偷笑, 你去鹅翎寺了吗?层层信仰嵌在山崖上你 看荔江湾了吗?从江上划船进入,上岸再由洞里出,江山美景可有这样的结 合?荔浦再垫底的山也是桂林山水系列,可人家会说,咱这是荔浦山水,底 气硬朗着呢。 如此的美景会被人瞄上的。最旱是一拨逃难的,一到这里便扎进水边 的山洞不走,繁衍成村林。后还有土匪,还有日寇,都流过口水,但最终都 没留下,这片山水不喜欢他们。 ? 顺脚走进一个村子,村子叫青云村,依着的山叫龙头山。不用多说, 你就想了住在这里有多美气,起伏的

12、山下,扶桑、紫罗、百香果到处都是。 老者在田里不紧不慢地忙,一个女孩担着马蹄沿田埂走。 ? 荔江与漓江、桂江、西江相通,交通便利,往客商就多。走入一条很 老的巷子,磨光的石板、镇水的古塔、宏阔的会馆和斑驳的城门,让人想象 曾经的繁闹。传下的是豪爽耿直的性情,你了,做芋头扣肉芋头焖鱼各种芋 头宴待你,陪你大碗喝酒,还给你呀呵呵地唱彩调,荔浦人吃芋头是一绝, 荔浦人棉线切片的吃法你学不会,芋头的美味却一直忘不掉。这里的山水养 人,芋头也养人,养得人精干豪壮,细腻明丽。 三 ? 天空积蓄着黄昏,像谁在絮被子,一层层絮厚了,铺排开,所有的一 切都盖在了被子下面。那些山以为将夕照挡住了,没承想夕照还是投

13、入到江 里。江不仅把夕照全部接收,还把那些山也揽进了怀中。这样,上面啥样, 水里也啥样,完全是一个原型复本,直到夜,将那复本折叠在一起。 ? 雨敲了一夜的窗,早晨开帘一看,江边竟然飘浮了一层伞花,红的, 黄的,蓝的,那是沿江晨练的人的。没有什么能阻止人们对这条江的热爱。 ? 离去的时候,荔浦已让你眼里、心里、口袋里都装得满满的,够你消 受很长时光。 ? 而后,荔浦人会说,想着啊,还呀,别忘了我在这儿等你。 8分析第段画线句在文中的作用。 (3 分) 9赏析第段使用“水”这一意象的表达效果。(4分) 10第段画线句中的“涌”字很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4分) 11 本文展现了荔浦人的生活、 情志

14、与荔浦的景、物的密切关系,请加以分析。 (4分) (三)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第12-14题。 (8 分) 少年行(唐)王昌龄 西陵侠少年,送客短长亭。 青槐夹两道,白马如流星。 闻道羽书急,单于寇井陉。 气高轻赴难,谁顾燕山铭。 12从体裁上看,本作品属于( )。 (1 分) A.律诗B近体诗C古体诗D.曲子词 13. 下列对本作品风格的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沉郁顿挫B.刚健豪迈C.平淡自然D.遒劲高古 14. 结合作品,对作者塑造的少年形象加以赏析。(5 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5-20题。 (18分) 桑虞,字子深。父冲,有深识远量,河间王颙执权,引为司马。冲知

15、颙必败就职一旬便称疾求退。虞仁孝自天至,年十四丧父,毁瘠过礼,日以 米百粒用糁藜藿,其姊谕之曰: “汝毁瘠如此,必至灭性,天性不孝,宜自抑 割。 ”虞曰: “藜藿杂米,足以胜哀。 ” 虞有园在宅北数里,瓜果初熟,有人逾垣盗之。虞以园援多棘刺,恐 偷见人惊走而致伤损,乃使奴为之开道。及偷负瓜将出,见道通利,乃送所 盗瓜,叩头请罪。虞乃欢然,尽以瓜与之。 尝行,寄宿逆旅,同宿客失脯,疑虞为盗。虞默然无言,便解衣偿之。 主人曰: “此舍数失鱼肉鸡鸭,多是狐狸偷去,君何以疑人?”乃将 脯主至山 冢间寻求,果得之。客求还衣,虞投之不顾。 虞诸兄仕于石勒之世,咸登显位,惟虞耻臣非类,阴 欲避地海东,会 丁

16、 母忧,遂止。哀毁骨立,庐于墓侧。五年后,石勒以为武城令。虞以密迩 黄河,去海微近,将申前志,欣然就职。朝廷以虞名父之子,必能立功海岱, 潜遣东莞人华挺授虞宁朔将军、青州刺史。虞曰:“功名非吾志也。”虽历伪 朝,而不豫 乱,世以此高之。 (节选自晋书列传第五十八) 15.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2 分) 乃将 脯主至山冢间寻求阴 欲避地海东 16. 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2 分) 会丁 母忧() A健壮B.家口C.遭逢D.成年男子 而不豫 乱() A安适B.游乐C.准备D.参与 17. 第段画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2 分) A.冲知颙必败 / 就职一

17、旬 / 便称疾求退。 B. 冲知/ 颙必败就职 / 一旬便称疾求退。 C. 冲知颙 / 必败就职 / 一旬便称疾求退。 D. 冲知/ 颙必败就职一旬 / 便称疾求退。 18. 把第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6 分) 虞以密迩黄河,去海微近,将申前志,欣然就职。 19. 对姐姐劝说桑虞要节制哀痛的理由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桑虞天性仁孝,悲哀过度,超过礼节。 B.桑虞过度悲哀,毁灭生命,也是不孝。 C.桑虞天性仁孝,过度孝顺,损害天性。 D.桑虞过度悲哀,身体瘠瘦,不宜遵礼。 20. 概括第段所体现的桑虞的性格特点,完成下面的表格。(4 分) 相关段桑虞的性格特点 第段(1)_

18、第段(2)_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21-25题。 (13分) 书善最堂卷后(明)刘基 武林陈舜中以“善最”名其堂,介其友富君子明求予言。夫立言以明 道,而求言于人者,将以正己之所学,言可以苟乎哉? 所谓“善最”者,盖本于东汉东平王 。王之言,天下之格言也,人以 是而服膺焉。圣贤之为道,不外是矣。然“善”之云,不过概而言之,求诸 实践,必有其方,不可徒云云而已也。 今夫世俗之人,类以“善”自名也,观其行而不掩道之不明久。 夫善未易择也,恭与谄相邻,讦与直相似,小谅贼信,小慧贼智,小刚贼勇, 小不忍贼仁,故有非礼之礼,非义之义,疑似之间,禽跖分焉,可不慎哉? 是故择焉而不得其中,道焉而不知其穷,

19、古之人有为之者,杨墨是也。知焉 而不能蹈,好焉而不能用,取其名不必其实,古之人有为之者,郭公是也。 若人之心,未尝不自谓已能善也,而卒于不善。为善之名,岂易当哉? 且题匾之设起于何人乎?盘之铭,几杖之书,朝夕警省,淬厉以成其 德,非炫外以为观也。今之揭于轩,标于楣,大书以示于人者,其果有志于 自警乎?抑将从事于咏歌以为娱也?故屈子曰:“善不由外,名不可以虚作” 也。 注“所谓”句:东汉明帝问东平王,在家什么事最快乐,东平王说:“为善最乐。” 21. 可填入第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 (1 分) A.者也B.乎矣C.矣也D.也矣 22对第段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从求文章

20、和写文章两方面指出“言”不可随意。 B.作者写这篇文章,是为了匡正自己的学问。 C.陈舜中随意向作者求取文章是不合适的。 D.作者认为他写文章可以帮助陈舜中明白道理。 23. 对第段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以圣贤类比陈舜中,指明他应该如何行善。 B.将陈舜中和圣贤对比,指出他应如何为道。 C.指出圣贤关于“为善”的见解是笼统的。 D.强调“为善”落实到实践中必有其方法规律。 24. 根据第段,概括世俗之人“卒于不善”的原因。(4 分) 25. 第段运用了对比手法和引用手法,请分析其作用。(4 分) 三写作70分 26.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

21、章。 人们往往为自己的行为找到充足的理由,然而,事情是怎样,它还是怎 样,世界自有其原则。 答案要点及评分标准 一积累应用10分 1.(5分) (1)痴儿了却公家事(2)晓风残月雨霖铃(3)白云回望合 ,青霭入看无 评分说明答对1 空给 1 分。 2.(1)(2分)D 评分说明选D 給 2 分;选 A 给 1 分。 (2)(3 分)C 二阅读70分 (一)(16 分) 3.(2分)评分量表 分数答案示例分数解释 2 分(1)纯粹性能依据语境、内容,准确补足文本 1 分(1)单一性 (2)纯洁性 (3)单纯性能依据语境、内容,进行补充 0 分(1)单调性 (2)未作答不能依据语境、内容进行补充

22、4.(3分)答案示例:直观形象地展现了斯托洛维奇对艺术的多种作用及相互关系的见解, 作为本文作者阐述艺术美特殊价值的参照,为下文作者阐述艺术美的特殊价值做铺垫。 评分说明“直观形象” “展现了斯托洛维奇对艺术的多种作用及相互关系的见解” “作为本文作者阐述艺术美特殊价值的参照”“为下文作者阐述艺术美的特殊价值做 铺垫”为 4 个点,答对 1 点给 1 分,给满 3 分为止。 5.(3分)D 6.(4分)答案示例窦娥冤 叙写了善良孝顺的窦娥在草菅人命、是非颠倒的黑暗统治 下冤屈致死的故事。欣赏者在心灵上经历了主人公毁灭性的遭遇,萌发对窦娥悲剧命 运的深切同情 ,对黑暗统治的强烈憎恨,产生强烈的正

23、义感。 悲剧就是这样发挥作用的。 评分说明对所选作品的概括1 分;结合作品的具体分析3分 7.(4 分)答案示例本段未直接论证艺术美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的特殊价值,而主要是引 用朗吉弩斯的话,阐述的是艺术美对于个人品质提升的作用。个人品质的提升与推动 社会进步间有何关系,作者却未作进一步论述。所以我认为论证是不充分的。 评分说明论证内容的概括2 分;论证内容与观点间的关系分析2分。 (二)(15 分) 8.(3分)答案示例“竟然” 表现出作者拉开窗帘看到美景时的惊喜之情。把眼前的江景 直接说成了“一幅画”,运用比喻 ,展现美丽的江景,总领下文对荔浦美景的描写。 评分说明“竟然”的分析1 分;比喻

24、的分析1分;结构上的作用1 分。 9.(4 分)答案示例第段选取水这一意象,渲染水在这片天地处处存在,植物、人、人说 话都带有水的特质,水、人、物融为一体,写出荔浦风土人情的特点。 评分说明“渲染水在这片天地的处处存在”“植物、人、人说话都带有水的特质” “水、人、物融为一体”“写出荔浦风土人情的特点”为4 个点 ,答对 1点给 1 分。 10.(4 分)答案示例“涌”字结合船行情境,化岸上静景为动景,富有动感 ,体现砂糖橘数 量之多 ,金黄色之浓重 ,与“一片”相对应,准确描摹出金黄色迎面而的观感。 评分说明 “结合船行情境” “化岸上静景为动景,富有动感”“砂糖橘数量之多” “金黄色之浓重

25、”“准确描摹出金黄色迎面而的观感”为5 个点 ,答对 1 点给 1 分,给 满 4分为止 . 11.(4 分)答案示例荔浦丰富的物产,养育了世世代代的荔浦人;荔浦特殊的自然环境,养 成了荔浦人的生活习惯;荔浦人的娱乐生活及生命的重大活动,都与荔江息息相关;荔 江造就了荔浦人的特殊性格;荔浦的美景和物产使荔浦人对这片土地充满依恋与热爱。 评分说明 1 点 1 分,给满 4 分为止。 (三)(8 分) 12.(1分)C 13.(2分)B 评分说明选B 给 2 分;选 D 给 1 分 14.(5 分)答案示例全诗塑造了毅然奔赴国难、不计功名的热血少年的形象。第一句以 “西陵”和“侠”点明少年的身份和

26、侠义情怀;第二句写送别场面,烘托少年此行的豪 壮;“青槐”两句,色彩鲜明 ,一静一动 ,运用衬托和比喻,刻画少年的勃勃英姿;五六两 句交代出征的原因是敌寇入侵,七八两句直接赞美少年的气节。 评分说明少年形象的概括2 分;结合具体诗句的分析3分。 (四)( 18 分) 15.(2分)(1)带领(2)暗暗地 16.(2分) (1)C (2)D 17.(2分) A 18. (6 分)答案示例桑虞因为武城靠近黄河,离海较近 ,去了就可以实现先前的愿望,便高 兴地前往任职。 评分说明 “虞以” “密迩黄河” “去海”“微近”“将中”“前志” “欣然就职” 为 7个点, 1 点有错扣 1 分,扣到 0 分

27、为止。 19. (2分)B 评分说明选B 给 2 分;选 A 给 1 分。 20. (4分)评分量表 分 值 (1)答案示例(2)答案示例分数解释 2 分 (1)宽厚慷慨 (2)宽厚 自尊清高对人物特点的概括全面、准确 1 分 (1)热情慷慨 (2)有爱心 (3)宽容 不与人争对人物特点的概括基本准确 0 分 刚正不阿骄傲自负对人物特点概括错误 量表说明两空分别评分,每空 2 分。 (五)(13 分) 21. (1分)D 22. (2分)A 23. (2分)D 24. (4分)答案示例有些人对善与非善分辨不清,有些人知道什么是善却不去实行。 评分说明“对善与非善分辨不清”2分;“知道什么是善却

28、不去实行”2 分。 25. (4分)答案示例古人铭文自警成德而不炫耀,而当时人题匾咏歌为娱、大肆炫耀, 二 者形成对比 ,批判了当时人标榜自己、名实不一的流弊。再引用屈子的话,有力地强了 “善”必须名实一致的道理。 评分说明对比的分析2分,引用的分析 2 分。 三写作70分 26.(70分)评分标准 一类卷(63-70分) 基准分 67 分 能准确把握题意,立意深刻,选材恰当,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感情真挚,结构严 谨,语言流畅,有文采。 二类卷(52-62分) 基准分 57 分 符合题意,立意较深刻,选材较恰当,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结构完 整,语言通顺。 三类卷(39-51分) 基准分 45 分 基本符合题意,立意一般,选材尚恰当,中心尚明确,内容尚充实,感情尚真实, 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偶有语病。 四类卷(21-38分) 基准分 29 分 偏离题意, 立意或选材不当,中心不明确, 内容单薄, 结构不够完整, 语言欠通顺, 语病较多。 五类卷(20 分以下 ) 符合以下一项即为五类 (1)脱离题意。 (2)文理不通。 (3)全文不足400字。 说明 (1)未写题目扣2 分。(2)错别字 1 个扣 1 分,至多扣3 分。(3)标点错误多,酌情扣 1-2 分。(4)文面不整洁,酌情扣1-2 分;文面整洁美观,酌情加1-2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