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docx

上传人:yyf 文档编号:556369 上传时间:2018-11-2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docx(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 特征码 RJQuoYjMmqdpIFTXhZZY 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 一、重要性 (一)认识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在长期实践中形成和发展 的,是社会系统能稳定运行的最基本信念和精神依托,是一个 事关国家和民族生存发展的根本问题。 历史和现实证明:有了思想上的领导权,没有政权可以取得政 权,失去思想上的领导权即使有了政权,也会丧失政权。旧的 社会解体往往以核心价值观崩溃为先声,新的社会诞生往往以 新核心价值观形成为先导,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往往是以核心价 值观确立和完善为支撑。 前苏联的崩溃,问题在哪里?很多。真正致命的是核

2、心价值观 建设。苏联曾经是世界“社会主义”的样板,当时经济总量是 美国的 60-70之间,国人对自己的核心价值观有高度认同 和自信而富有自豪感。 经斯大林、赫鲁晓夫、勃列涅夫三代的接替,一是形成了思想 第 2 页 意识形态一元化和封闭的高压管制,二是将马克思主义向僵化、 教条化推进,导致社会缺乏活力和创新力,阻碍了马克思主义 和社会主义建设新思想的产生和发展,违背了马克思主义思想 的本质,因此,出现了经济和政治以及社会等空前的大衰退。 “够了,我们不能这样生活下去!”-戈尔巴乔夫。他接任后, 重建核心价值观,建设“民选、民主的社会主义” ,彻底摒弃斯 大林留下的政治遗产。由于思想意识形态的大急

3、转折,在意识 形态领域,又放任形形色色的宗教和极端意识形态的思潮,造 成了人们思想的混乱和信仰的丧失,为西方的核心价值观、 “和 平演变”提供了可乘的条件和机会,最终原有的核心价值观被 西方核心价值观所支配,西方核心价值观的支配,为叶利钦执 政提供了先导。 叶利钦夺取政权,标志了苏联共产党执政 74 年的社会主义大国 寿终正寝。经叶利钦、普京、梅德韦杰夫三代的接替,俄罗斯 的核心价值观完全西化了。 “我不认为,我们有别的什么道路可 走”-梅德韦杰夫。 仰以察古,俯以观今,放眼世界。核心价值观已经成为一个国 家综合实力和凝聚力的关键所在,成为国家软实力的核心,价 值观竞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领域

4、。因此每个国家都將核心 价值观建设,当作各项建设的重中之重。 西方国家领导人都把宣扬西方价值观,作为自己政治纲领的重 要内容。如每位美国总统的施政演说,都必须说及价值观,并 第 3 页 且对我国的价值观进行批评和指责(近几届)。美国国务卿希拉 里在第四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开幕式上宣读奥巴马致信, 信中又一次指责中国的核心价值观,国务委员戴秉国作了认真 而严肃的回应。 (二)取得成就 改革开放 30 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已经显示出蓬勃生机的活力和生命力,人民真切感受到改 革开放带来的好处。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与日 俱增,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居指导地位

5、和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的共同理想进一步加强,为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下 了坚实的基础。 二、面临挑战 随着改革不断深入,新的问题和矛盾不断出现,固有核心价值 观也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一)经济全球化和经济中的文化功能突出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科技的月新日异,文化和经济以及政治的 交融越来越深,科技和文化的合作越来越紧密,经济中文化的 含量越来越高,经济中的文化功能越来越突出。众所周知,文 化中的字里行间无不渗透着作者的思想和观点,也就是说,字 里行间里都折射着所蕴涵的价值观。 (二)互联网的迅速发展 特别是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人们就自觉不自觉地走进了世界文 第 4 页 化中心。那“五颜六色”的

6、文化,一定会使人们产生兴趣,同 时也很容易给人带来一些迷茫,令人分不清“对”与“错”以 及“真、善、美”与“假、恶、丑”等现象,人们往往却被一 个表象或一个简单的判断所左右。这对于刚刚改革开放的国人 来说,等于失去了一次从容应对的机会。 (三)人们思想活动变化 解放思想的拉力和多元文化的推力,争脱了套在人们头上墨守 成规和狂热政治文化的“金箍咒” 。于是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 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明显凸现。人们思想活动的变化,直 接影响着人们固有的价值观,同时也催生了人们价值观的多元 化。人们价值观的多元化也有有利的一面,有助于促进、激发 社会活力和进步。 (四)转型时期各种矛盾凸现 特别是

7、转形时期,随着经济体制的变革、社会结构的变动、利 益格局的调整,各社会成员之间矛盾和新的社会问题也不断出 现,这些矛盾和问题,直接冲击着人们理想信念的稳定和巩固, 也直接影响着稳定和和谐社会的建设。 。 (五)主要问题的表现 1、信仰缺失。社会主义精神支柱有所倾斜,信仰缺失加重。不 知从哪一天起,我们的信仰是什么?精神家园在哪里?十三亿 中近一亿信仰宗教,近一亿信仰共产主义,剩下十一亿几乎没 有信仰。信仰宗教的,只不过是临时抱佛脚,点香许愿,成了 第 5 页 还愿而已,有多少对佛抱有敬畏之心。近一亿党员,正象总书 记在“七一”讲话中所说的有“精神懈怠的危险” 、 “消极腐败 的危险” 。钱和权

8、,似乎觉得越来越是信仰。 2、缺乏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信念。 思想观念进步和道德行为失范并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 中华传统美德持怀疑态度,荣辱观错位现象较突出。如: 辛勤劳动没本事 团结互助别有用意 老实人窝囊 诚实愚腐 艰苦奋斗古董 感情忠贞死封建 敬业爱岗因循守旧 廉洁胆小怕死 买官买为人民服务的机会 3、对政府和干部的信任度低。对党的改革方针政策、基层政府 和干部心存怀疑,对中央政府与基层政府的信任度形成反差。 时下, “人心浮躁,道德滑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经受着 严重的冲击和挑战。这些问题不单单是中国,而是世界性的, 这是历史发展长河里的周期性特点。在

9、孔子那个年代“礼崩乐 坏” ,无论他怎样推行“仁、义、礼、智、信” ,但都没有被当 政者所接受,说得难听的,当时他却成了个“丧家之犬” 。 第 6 页 世界“诺贝尔”获奖者,针对世界的“乱象” ,联合向世界教科 文组织提议,要用孔子思想来拯救世界,第三届世界佛教大会 有人提出“慈悲济世”的思想。 本人认为,儒家思想和宗教思想,只能是 “济世”的辅助, “济世”的主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以,今天我们重 温、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很有必要。 三、价值观和价值观体系 (一)价值观 1、概念。是指一个人对周围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意义和 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体看法(内心尺度) ,是人的基本

10、信念和对 事物本身的是非、善恶和重要性的评判。它既是人们行为取舍 的准则,也是驱使人们行为的内部动力,并对人生观、世界观 起着决定的作用。 如:非诚勿扰相亲女马诺雷语:“我愿坐在宝马里哭,不 愿骑着自行车笑” ,她金钱至上的价值观,执迷到连选择爱情也 将之折算成金钱和名利。 2、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价值观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后天 形成和发展的。它既有相对稳定性,又会随着社会生活改变而 变化。如:有一句通俗名言:“浪子回头金不换” ,形象说出了 价值观变化性的特征。又如:水浒传中的潘金莲,原本是 个刻守妇道的良家妇女,后来经西门庆诱惑,在茶馆婆的撮合 下,其理念从动摇矛盾出轨叛逆先锋杀人犯,产

11、生了 第 7 页 人生和社会的悲剧。 3、价值观有个生存和适应的环境。在群体中形成,离开了其生 存和适应的环境,就很有可能遭扼杀。如 20XX 年 6 月 11 日, 河南 XX 景区发生了“人体艺术观”的碰撞事件,令人啼笑皆非。 当裸女模特,摆起不同姿势让摄影师拍摄时,游客也乘机抓拍。 但好景不长,闻讯赶来的当地村民却认为是“伤风败俗”之举, 就拿起赶“畜生”树枝,赶走了她。 (二)价值观体系 1、概念。价值观体系:一个人对周围事物意义、重要性的总评 价和总看法,在心目中主次和轻重的排列次序。核心价值体系, 最基本、最核心、最精髓的。 如:“只要主义深,断头不要紧”的忠义观,远远超过了其生

12、命价值观。又如:南非总统祖玛有私生女,其夫人纳都利跟保 安红杏出墙而怀孕,夫妇俩性爱观,远远超越了其名誉观,他 们崇尚性和生育的自由,即性和生育并不是婚姻的唯一选择或 权利。因而世界杯足球赛开幕式,纳都利肚皮是最大的看点和 亮点。 2、核心价值观,体现国家和民族的意志。它以主体需求为基础, 对客体之间价值关系进行整合而形成的观念和意识形态,集中 体现主体愿望、要求、理想、利益等。核心价值观目标,处于 统领和支配地位,是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中国封建社 会核心价值观:“礼义廉耻,国之四维” 。资本主义社会核心价 第 8 页 值观:“自由、平等、博爱” 。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涵和特点

13、(一)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地位 马克思追求“人的自由、解放、全面发展”的价值观,体现了 人性的本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科学、先进、 真理。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它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 展。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形成了与时俱进的中国化理论:毛 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 是与工人运动和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具有革命性和实线性。历 史和现实证明: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先进、真理。只有马克思 主义,才能有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胜利。而辛亥革命的“三民主 义”和五四运动的“科学、民主”等都救不了中国。 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地位,是科学进步的主导价值理念。坚持马 克思主义为指导地

14、位,并不是一元化,而是多元并存的包容性, “马克思主义”是最高层次的先进性。 (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理想是一个民族和社会的灵魂所系,有了理想,才能永远保持 前进的方向和勇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共同富裕之路, 是被全国人民所接受的,是“历史”和“现实”的必然选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道路是正确方向,在实践中现 示了巨大的生命力。历史和现实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 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才能建设中国。中 第 9 页 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是共同价值的理想。 “不走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和改革开放道路,任何一条路都是死路”-邓小平。 (三)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

15、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 代精神 1.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是核心价值精神。爱国主义是中国人民 对自己祖国最深厚、最清洁、最真诚、最高尚、最神圣的情感。 表现为:对祖国的热爱和眷恋、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强烈期盼、 繁荣昌盛的坚定信念、主权和尊严的坚决捍卫;对卖国求荣的 鄙视;对爱国志士的崇敬。当祖国和民族利益或尊严受到侵害 和威胁时,这种激情表现得很强烈。 民族精神,是历史长期积淀和发展的,是传统文化的精粹思 想,是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的集中体现,是民族赖以 生存和发展的灵魂。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 民族精神博大精深、内涵丰富: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 结

16、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都是中华民族精神 的具体体现,是中华民族生存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发展的精神 支柱。 2.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改革创新,是不断改旧创新(吐故纳新),它既是时代精神的 土壤、条件,又是时代精神的本质和核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改革创新的实践:从“重物轻人”的发 第 10 页 展理念中解放成“以人为本”的意识;从“计划经济”的思维 定势中解放成“市场经济”的意识;从“因循守旧”的思想束 缚中解放成“改革创新”的意识;从“陕隘封闭”的内陆主义 中解放成“开放合作”的意识;从“畏难懈怠”的精神状态中 解放成“开拓进取”的意识。 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核心

17、价值精神。表现为一种 突破陈旧,大胆探索,勇于创先的思想理念;一种不甘落后、 奋勇争先、追求进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一种坚韧不拔、自强 不息、锐意进取的精神状态。 (四)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社会主义 思想道德体系全面系统,准确、通俗的表达,它是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的基本价值标准,也是最基础的层次,很容易树立和 践行。 荣辱观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和精髓。中华民族的核心文化,为人 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华文明五千多年来从未 中断过,是历史上罕见的。而四大文明古国的古印度、古埃及、 古巴比伦等三大文明,却在历史长河中断裂了。唯有中华文明 薪

18、火相传,这就是中华民族核心文化的顽强生命力所在。 五、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坚定核心价值观自信。 核心价值观自信,筒而言之,就是对自身核心价值观的高度认 第 11 页 可,以及生命力和活力坚定、信奉和深层次的依赖。 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 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发展方向” 。 核心价值观是科学、先进、人性、惩恶、扬善、包容、 “化人” ,在实践中展示了巨大的生命力和活力。 在理念、制度、政策的系统中,理念明晰,并将理念落实到 政策和制度中,是相落实和相统一的,而不脱节和分离。在从 空间、人间、时间的时空里,空间:在世界上最伟大

19、的社会主 义国家-中国进行,并植根于中华优秀文化。人间:对 13 亿人 进行惩恶扬善、求同存异的“化人” 。时间:着眼长远并超越性, 超越一时的思潮纷争、领导之偏好、政绩考量。它是广深远而 不是陕浅短。在精英、典型、大众的层次中,精英即带头(风向 标),典型即示范,大众即参与(价值取向基准线)。在共识、分 歧、对立的比较中,共识即大众认同和依赖,分歧:与资本主 义核心价值观相比,存在着左中右的排列次序差异,是竞争, 与恐怖主义、极端民族主义、分裂主义和邪教等比,是对立是 斗争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一个字归纳:好!因此,我们必 须坚定信念并毫不动摇。 (二)培养核心价值观自觉 核心价值观

20、自觉,简而言之,生活在一定价值体系圈子里的人, 第 12 页 对其价值观有自知之明,并对价值观历史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 换而言之,是核心价值观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真正明确的是 20XX 年。在吸收和 借鉴资本主义文明成果和人类一切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 的。它不是传统、革命、外来文化精华的简单结合而集大成者。 同资本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分歧而又有联系,又担负着竞争的 任务。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资本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竞争,目前 暂处于劣势,但不是“软肋” 。西方领袖往往认为取得所谓“道 德制高点” ,来攻击我们所谓的“价值观问题”和“软肋” 。我 认

21、为,我们当前面临着的问题,包括发展方式、资源环境、分 配不公等问题,都不是“致命”的问题,而真正能“致命”的 问题,也不是核心价值观本身。而是核心价值观的建设问题。 3、加强和完善建设,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虽然形成共识, 但不能真正地转化为民众的言之于口、践之于行、刻之于心。 a、加强宣传,可以借鉴美国的经验。美国核心价值观的宣传, 进行多角度、多层面、多样化和富有个性的。并利用一切机会、 一切条件,甚至包括战争,通过政府,政客之口,文体明星, 以及富有感情和艺术魅力和语言,不厌其烦表达和传播,使其 深入人心、妇孺皆知。 b、要从党的层面转为国家的层面。中国共产党虽然是合法的执 政党,其意

22、志也代表或体现国家意志,但容易使人界线模糊。 第 13 页 如政治学习,往往是党而不是政府发文的,因而普通群众却认 为是“党员学习的,与我不搭界”的错误认识。美国“自由、 平等、博爱”不仅是其宪法保障,而且是每个公民追求的基本 价值,经过近百年的革命、改良和社会运动,其核心价值观逐 步融化于美国人的血液中和骨髓里。 c、我们可以传承和借鉴封建社会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那套方法, 必竟封建社会核心价值观主导了社会两千多年。 d、根据社会发展、需求和实践,适当增加一些内容。当前,社 会的稳定、和谐建设很迫切,公平正义的社会需求很强烈。应 增加“和谐”和“公平正义”等内容,使之符合于社会发展的 要求。资本

23、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建设和实践中,由于市场经济的 自由竞争,导致了竞争的“丛林法则”化,因而在实践和发展 中增加了“搏爱”二个字。 e、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表述上虽有个性而完整,但不够简 而精,必须在发展和完善中加以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 内容,可作“民主、富强、和谐、真善美、公平正义”这样的 表述。 培养核心价值观自觉,在践行中能克服“教条主义”和“本本 主义”等思想。 (三)主动学习。 学习是第一能力,只有通过不断学习,不断地积累和丰富知识 以及政治理论水平,才能不断提升政治理论涵养、思想道德修 第 14 页 养和服务能力。 (四)在平凡岗位上自觉践行。 我们都是平常人,而不是圣人和贤人

24、,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要从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和平常的小事中做起,形成常做的 习惯,争做雷锋的代言人和践行者。 台州的雷锋形象代言人和践行者。 1、温岭的“平安水鬼”郭 XX,30 年如一日,不计报酬,不计 得失,不顾个人生命安危,在惊涛骇浪中,神奇夺回了 300 多 条生命。 “我在海上救了那么多人,感到很幸福。 ”-郭 XX 2、椒江的“憨警官”阮 XX,短短的 5 年工作,被评为“全国 公安机关爱民模范” 。 “小事做了,大事就好做了,老百姓就满 意了”-阮 XX。 3、温岭的“长人师傅”舒 XX,31 年安全驾驶,行 270 万公里, 无一例违章记录,无一起交通事故,有方向盘上“活雷锋”的 称誉。 “我是党员,所言所行,都要对得起这个称号。 ”-舒 XX (五)党员干部模范学习和践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是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主要任 务,我们党作为执政党,在核心价值建设中处于主导地位,发 挥决定作用。党员干部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社会成员有着 极强的示范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民群众对核心价值观 的认同。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以身作则,率先 垂范,要用自己模范行动和高尚的人格,感召群众,引领社会 第 15 页 风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事务文书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