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编教师水平能力测试问答题汇总名师精品资料..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567352 上传时间:2020-06-09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6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新编教师水平能力测试问答题汇总名师精品资料..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0年新编教师水平能力测试问答题汇总名师精品资料..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0年新编教师水平能力测试问答题汇总名师精品资料..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0年新编教师水平能力测试问答题汇总名师精品资料..pdf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0年新编教师水平能力测试问答题汇总名师精品资料..pdf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新编教师水平能力测试问答题汇总名师精品资料..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新编教师水平能力测试问答题汇总名师精品资料..pdf(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教师水平能力测试问答题汇总 (一)问答题汇总 1、简述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答:教育心理学拥有自身独特的研究课题,那就是如何学、 如何教以及学与教之间的相互作 用。具体而言, 教育心理学旨在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如学习的实质、 动机、过程与条件等, 以及根据这些理解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如学习资源的利用、学习活动的安排、师生互动过 程的设计与学习过程的管理等,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 2、简述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答: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展开的。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 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等五种要素;由学 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

2、/反思过程这三种活动过程交织在一起。 3、简述学与教的三种过程模式。 答:( 1)学习过程。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 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2)教学过程。教师通过设计教学情境,组织教学活动,与学 生进行信息交流,从而引导学生的理解、思考、探索和发现过程,使其获得知识、技能和态 度。( 3)评价 /反思过程。评价和反思过程虽是一个独立的成分,但它始终贯穿在整个教学 过程中。 包括在教学之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判、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 以及在教学之后的检验、反思。 在学与教的过程模式中,五种因素共同影响了三种过程,而 且三种过程交织在一起,相互

3、影响。 4、简述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答: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在实际应用中表现在:帮 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和理论指导,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帮助 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5、简述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答:教育心理学大致经历了四个时期:初创时期(20 世纪 20 年代以前),发展时期(20 世纪 20 年代到 50 年代末),成熟时期(20 世纪 60 年代到 70 年代末),完善时期(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 6、简述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答:( 1)连续性与阶段性;(2)定向性与顺序性;(3)不平衡性;(4)差异性。 7、

4、简述少年期的心理发展特征。 答:少年期是11 、12 岁到 14、15 岁的阶段,是个体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大致 相当于初中阶段,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整个少年期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 和幼稚性错综的矛盾。少年的抽象逻辑思维已占主导地位,并出现反省思维,但抽象思维在 一定程度上仍要以具体形象作支柱。同时, 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也有所发展,但仍带有不 少片面性和主观性。 8、简述青年初期的心理发展特征。 答:青年初期是指14、15 岁至 17、18 岁时期,相当于高中时期。青年初期是个体在生理 上、心理上和社会性上向成人接近的时期。他们的智力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已从“经验 型

5、“向“理论型 “转化,开始出现辩证思维。占主要地位的情感是与人生观相联系的情感,道 德感、理智感与美感都有了深刻的发展。 9、简述中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含义。 答:( 1)关于学习准备。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 适应性, 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学习准备不仅影响新学习的成功,而且也影响学习的效率。同时, 学习也会促进学生的心理 我从中国教考论坛找到的,那里很多教师资格考试试题,应该能找到你需要的资料的 29、为什么说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6 分) 答: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2

6、 分);教育,特别 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 深刻(2 分);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 30、简述教育对发展生产力的作用?(6 分) 教育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反过来,它对生产力的发展也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1)通过教育可以实现劳动力的再生产,把可能的生产力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从而推 动生产力的发展。(3 分)( 2)教育还可以实现科学知识和技术的生产和再生产。 31、简述教师劳动的特点?(8 分) 答:(以下各点各2 分)( 1)教师劳动的创造性。(2)教师劳动的复杂性。(3)教师劳 动的示范性。(4)教师劳动的长期性。 32、评价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基本因素有哪些?(6

7、分) 答:(以下各点各1 分)教学目标明确;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高;教学内容正确;教育 方法恰当;教学结构紧凑;教学组织合理。 33、什么是教学?教学的任务是什么?(6 分) 答:教学是由教师与学生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是在教师启发引导下学生有计划、有目 的、有组织、积极主动地学习系统文化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智力、陶冶品德、形成全 面发展个性的培养人的活动。(2 分)普通中小学教学的任务一般包括如下几项:(以下各 点各 1 分)( 1)向学生传播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是教学要完成的首要任务, 通常称为 “ 双基 ” 教学。( 2)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3)培养学生科学

8、的世界 观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4)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增加学生的体力。 论述题( 34、36 两题任选一题,35 题必做,共25 分) 34、学习教育学有何意义?(11 分) 答案要点:学习和研究教育学既是我们做一个教师的起点,也是我们做一个教师的最终追求。 (1)有利于提高我们对教育事业战略地位的认识,热爱教育工作。(2)有利于掌握教育 规律,增强教学能力。(3)有助于提高我们高尚的师德修养,自觉为人师表。(4)有助 于更好地学习其它各门教育学科。 35、为什么说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科学地解决了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矛盾?(14 分) 答案要点:( 1)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的涵义(2 分),教育目的

9、的价值取向是指教育目的 的提出者或从事教育活动的主体依据自身的需要对教育价值选择时所持的一种态度倾向。 (2)关于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争论(3 分):个体本位论、社会本位论、实用主义的教育 目的。( 3)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科学地解决了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矛盾。a 关于人的全面发 展学说: 是指在资本主义初期旧式分工使人的发展片面化,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大工业生 产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可能性的条件下,工人“ 体力和智力的统一、和谐和充分、自由的 发展学说。( 3 分) b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矛盾,实际上是社会历史过程中社会矛盾的一 种体现。 (6 分) 从社会历史的总的进程来看,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是密切

10、联系的,互为条 件,互为因果的。 因此,总的来说教育目的两种价值取向基本是一致的,而不是截然对立的; 人的发展与具体的社会现实之间是有矛盾的,这种矛盾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还很尖锐; 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个人的发展与社会才能达到高度统一,教育目的的两种价值取向才 能完全一致。 36、在教学中如何贯彻启发性原则?(11 分) 要求:论述要观点正确,论据充分,条理清楚;论述要理论联系实际;每题字数不 得少于 200 字。 答案要点:( 1)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 习主动性, 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 析问题和解决

11、问题的能力。(2)贯彻本原则的基本要求: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启发学 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4) 发扬教学民主。 16.谈谈你对 “ 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为主体” 的认识。( 10 分) 要点: 第一,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学生应该是学习活动的主 体。第二,教师不应该成为课堂活动的唯一中心,应该更多地成为一位平等交流中的主持人、 引导者,成为课堂活动的有效的组织者,正确地引导和促进学生发展。在教师的(主导)引 导下,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的意识和能力;培养 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12、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 17.结合你的教学实践,谈谈你对新课程提倡的“ 促进者 ” 这一教师角色的理解。(12 分) 教师是促进者, 这是新课程教师角色的最突出的特点,它改变了教师是知识传授者唯一的角 色定位,其内涵特征包括两方面:第一,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以往把教师角色仅 仅定位于知识的传授者,带来的是教师凌驾学生之上的绝对权威,缺少师生的平等,学生学 习的积极性、 创造性不能被有效地调动起来;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 激进者、辅导者,教会怎样让学生学会知识,与学生一起探讨其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 生制定学习策略, 这种促进者的

13、角色更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教与学的效果。 第二, 教师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教师要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适, 自我选择。 18.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你将怎样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12 分) 第一,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由死记硬背,机械训练这种单一的、被动的学习方式向多 样化的学习方式转变。第二, 新课程实验中, 对于基础性的识记性内容进行必要的记忆训练 固不可少, 进行必要的知识运用性的练习也不可完全取消;同时应该在合作学习理念的指导 下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开展小组性的学习活动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计算机环境中获 取多种信息, 并以小作业或长课题等形式多样的

14、学习方式丰富学生的学习行为,培养学生的 学习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 就可以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 习方式的转变。 1、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应具备怎样的知识素养? (1)比较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2)精深的专业知识。 (3)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4)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 2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是什么?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2)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 (3)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4)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3、遗忘的规律与特点有哪些? (1)不重要和未经复习的舆容易遗忘。 (2)机械识记比意义识记、无意识记比

15、有意识记易遗忘。 (3)遗忘有 “ 先快后慢 ” 的特点。 (4)消退说认为不经复习强化的内容,逐渐完全遗忘;干扰说认为主要由前摄抑制、倒摄抑 制引起遗忘。 (5)遗忘还受动机和情绪的影响。 4、怎样在教学过程中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1)注意唤起学生的随意注意,提高学习的自觉性。明确教学的目的任务;创设“ 问题情境 ” , 启发学生的思维;正确组织教学,严格要求学生。 (2)正确运用无意注意规律组织教学,教学环境的布置应有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教学方法 丰富多样,有吸引力,防止单调死板。 (3)引导学生几种注意交替使用。 5、试论述教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1)加强辩证唯物主义思

16、维方法论的训练,学会全面地、发展地、实事求是地看问题。 (2)运用启发式方法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 (3)加强言语训练。 (4)发挥定势的积极作用,抑制定势的消极作用。 (5)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品质。 6、师生关系的本质是什么?我国社会主义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有哪些? 师生关系的本质是一种人际关系。 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是:(1)尊师爱生。 (2)民主平等。 (3)教学相长。 7、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和具体方法各是什么? 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带好班级,教好学生。 班主任工作的具体方法是: 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做好个别教育工作;与家庭社会教育密切配合, 统一各方面

17、的教育力量;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计划和总结。 8、心理健康的现实标准是什么? 自我意识正确;人际关系协调;性别角色分化;社会适应良好;情绪积极稳定;人格结构完 整。 9、简述马斯洛的人格理论? (1)自我实现。 (2)需要层次理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尊需要自 我实现的需要。 10、依据有关的学习动机理论,提出在日常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些具体措施。 (1)利用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新颖性,引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直接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 性。 (2)实施启发式教学,创设问题情境,激发认识兴趣和求知欲。 (3)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4)充分利用反馈信息,有效进行奖惩, (5)

18、合理设置课堂结构,妥善组织学习竞赛。 (6)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进学生继续努力。 11、简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主要内容。 (1)旧式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 (2)机器大工业生产提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可能; (3)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 发展的惟一途径。 12、教学过程中贯彻直观性教学原则有哪些基本要求? (1)根据教学任务、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恰当地选择直观手段。 (2)直视手段的运用必须与教师的讲解密切配合。 (3)重视运用语言直观。教师要善于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帮助学生掌握知识。 13、试论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

19、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1)教学过程既要有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有学生的主体作用。 (2 教师要对教学过程起主导作用。 (3)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其学习主动性。 (4)把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调动学生的自觉积极性正确地结合起来。 14、怎样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智力技能? (1)确立合理的智力活动原型; (2)有效进行分阶段练习; (3)在练习过程中应注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和概括性; 适应培养阶段的要求,正确使用语言;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 15、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1)激发好奇心、求知欲。培养创造动机; (2)培养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相结合的能

20、力; (3)培养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的能力; (4)促进创造性的活动,培养创造性的个性品质。 16、注意有哪些品质特征?它可以分为哪几类? 注意的品质特征有:注意的范围;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 注意可分为:不随意注意(无意注意 );随意注意 (有意注意 );随意后注意 (有意后注意 )。 17、良好的记忆品质表现在哪些方面? (1)记忆的敏捷性。这是记忆的速度和效率特征。 (2)记忆的持久性。这是记忆的保持特征。 (3)记忆的准确性。这是记忆的正确和精确特征。 (4)记忆的准备性。这是记忆的提取和应用特征。 18怎样帮助学生 降低考试焦虑 ? (1)考试焦虑是考试时常见的一种心理

21、现象。如果面临重要的考试,而学习者又不是十分有 把握,往往就会产生强烈的不安和担忧。 (2)考试焦虑有一个最佳值,处于这个值时,考试效果最好,过低或过高,都会使学习受到 抑制,最常见的问题是过度考试焦虑。 考试焦虑的矫正可通过以下方法。 自信训练。 让学生正确认识考试的重要性,摆正考试的位置,不要把考试看成是至高无上 的东西。 进行放松训练或系统聪敏等,放松训练有意念放松法和肌肉放松法。 考试焦虑还可用想像系统脱敏法降低。 19、为什么说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 (2)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 (3)

22、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 20、教师应具有什么样的能力结构? (1)必须具备组织教育和教学的能力,表现在善于制定教学计划,编写教案,组织教学,与 家庭、社会配合等方面; (2)具备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语言应具有科学性、逻辑性和启发性,并善于结合姿态、表情、 手势,使语言更具表现力; (3)具备组织管理能力,表现在善于组织和管理班集体,对学生和班级日常工作良好地组织 管理方面; (4)具备自我调控能力,对于出现的新情况,教师能及时分析调整,使工作达到最优化的程 度。 21、论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德育原则。 教育者要善于依靠和发扬学生品德中的积极因素,限制和克服消极因素,扬长避短, 因

23、势利 导,使学生思想品德不断进步。 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找出学生思想品德中的积极和消极因素; 善于创造条件使积极因素健康成长,并逐步使这一因素成为学生思想因素中的主导力量; 要培养学生的进取心,启发他们自我教育,发扬优点,克服缺点。 22如何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来培养学习需要? (1)学习动机通过直接制约学习积极性,影响学习效果; (2)由于学习效果所产生的成败体验,反作用于学习动机; (3)掌握评分的艺术,使每个学生体验到成功感; (4)使学生掌握扎实的知识技能,获得真正的成功。 23什么是注意 ?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注意品质? 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或对象的指向性与集中性。

24、 良好注意品质的培养: 要培养学生广泛而稳定的兴趣; 要加强意志力的锻炼,培养“ 闹中求静 ” 的本领; 要养成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注意习惯; 要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有针对性地培养良好注意品质。 24影响印象形成的因素有哪些? (1)自然特征:包括社会刻板现象和晕轮效应 (2)社会特征:人们能说明其在正式社会结构中明确位置的信息,确定其社会角色,然后再 从他的社会角色来预言其行为,确定其对于我们的意义,确定我们行为的适当性。 (3)心理特征: 我们是依据具有社会评价意义的人际关系特征和智力特征来对别人进行归类, 并据此为自己的行为进行明确的方向。 25请阐述青少年人际交往的发展特点,并谈谈如何对青少年进行人际交往教育? 青少年的人际关系的发展: 朋友关系在青少年生活中非常重要; 在情感、行为、观点上与父母逐渐脱离,父母的榜样作用也弱化了; 在师生关系方面,他们开始评价教师的好坏,有自己喜欢和不喜欢的教师。 青少年的人际交往的教育: 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互相接纳,社会交换,维护自尊,情境控制。 人际关系的建立:第一印象,主动交往,移情理解。 人际关系的维护:避免争论,勇于认错,学会批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