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五下数学第8单元《平均数的再认识》编写说明及教学建议.doc

上传人:紫竹语嫣 文档编号:5569235 上传时间:2020-06-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7.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五下数学第8单元《平均数的再认识》编写说明及教学建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北师大版五下数学第8单元《平均数的再认识》编写说明及教学建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北师大版五下数学第8单元《平均数的再认识》编写说明及教学建议.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五下数学第8单元《平均数的再认识》编写说明及教学建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五下数学第8单元《平均数的再认识》编写说明及教学建议.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平均数的再认识(进一步认识平均数及其实际意义)编写说明及教学建议学习目标1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认识平均数,体会平均数的实际应用。2在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数据分析观念。编写说明本节内容是在学生认识平均数,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其实际意义的基础上进行的。平均数是一个重要的刻画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在工农业生产中经常用到,它既可以反映出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也可以用来进行不同组数据比较,看出组与组之间的差别。为此,教科书安排了三个问题。其中,第一个问题是利用北京市6岁男童、女童的平均身高,解释1.2m免费

2、乘车的合理性;第二个问题是体会极端数据(个别数据偏大或偏小)对平均数的影响;第三个问题是谈对平均数的新认识。目的是进一步认识平均数,体会平均数不是一个孤立的数据,而是代表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及一些实际问题的解决需要应用平均数的知识。根据有关规定,我国对学龄前儿童实行免票乘车,即一名成年人可以携带一名身高不足1.2m的儿童免费乘车。这是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教科书描述了问题情境,提出了两个问题,鼓励学生表达对1.2m这个数据的看法,说说这个数据是如何得到的。根据提供的北京市6岁男童、女童的平均身高的数据,解释1.2m免费乘车规定的合理性。目的是进一步体会平均数的意义,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3、下表是“新苗杯”少儿歌手大奖赛的成绩统计表。教科书呈现了“新苗杯”少儿歌手大奖赛的成绩统计表,提出三个问题。第(1)题是计算3位选手的平均分,排出名次;第(2)题讨论为何在比赛中要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第(3)题是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再计算每位选手的得分,并排出名次。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极端数据(个别数据偏大或偏小)对平均数的影响,从而理解比赛中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的合理性。说一说,你对平均数有了哪些新的认识?教科书呈现了学生可能的两种想法,即淘气、笑笑讨论的想法,启发学生从多角度来认识平均数。例如,淘气认为平均数具有代表性,说明了平均数是反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

4、统计量;笑笑认为一组数据中任何一个数有变化,平均数会随着变化。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平均数的意义,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其实际意义,体验运用已学的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建议根据有关规定,我国对学龄前儿童实行免票乘车,即一名成年人可以携带一名身高不足1.2m的儿童免费乘车。教学时,建议参考以下教学环节。首先,建议教师带领学生复习学过的关于平均数的知识,鼓励学生举例说明自己对平均数的理解,方便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其次,建议教师出示此问题,鼓励学生自己读题,理解题意,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分小组展开对两个问题的讨论与交流。最后,组织全班交流。交流时,要关注学生对问题

5、的思考过程。对第(1)题的理解,学生可能是多方面的,如通过调查得到的,这个数是个平均数等。在教学中,学生对规定的身高不足1.2m的儿童免费乘车的这个数据可能有不同的看法,借此,可出示第(2)题中的调查数据,让学生学会用数据说话,理解1.2m这个数据(免票线)确定的合理性,从而体会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实际意义。下表是“新苗杯”少儿歌手大奖赛的成绩统计表。教学时,建议参考以下教学环节。首先,建议教师出示教科书中的统计表,让学生把统计表填写完整,并排出名次。其中,选手1的平均分为96分,选手2的平均分为95分,选手3的平均分为90分,从高到低名次依次是:选手l,选手2,选手3。其次,建议教师提出问题:“

6、在实际的比赛中,通常都采取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然后再计算平均数的计分方法。你能说出其中的道理吗?”提出问题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与交流。在教学中,大部分学生能想到这样比较公平,因为有的评委打分太高,有的评委打分太低,会影响选手的最终名次。虽然学生不能准确描述平均数容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但只要学生能理解把最高分和最低分去掉后,再求平均分就更具有代表性即可。学生表达得合理,教师就应给予肯定。再次,让学生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再算一算3位选手的最终成绩,并排出名次。此时,选手l的平均分为96分,选手2的平均分为97分,选手3的平均分为89分,从高到低名次依次是:选手2,选手1,选手3。最

7、后,组织学生讨论为何两次计算的结果不同,名次也不同,让学生体会到极端数据对平均数的影响。需要说明的是,教师要清楚平均数是反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当一组数据中出现极端数据(个别数据偏大或偏小)时,平均数会受其影响,不能很好地代表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因此,会出现两次计算平均分、名次有变化的情况。这些不需要让学生去记忆和背诵,只要学生结合举例了解即可。说一说,你对平均数有了哪些新的认识?教学时,建议直接出示问题“你对平均数有了哪些新的认识”,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举例进行描述,然后组织学生交流。一般来说,学生能想到平均数有代表性,能表示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通过对上一个问题的学习,学生也能体会到平均数容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有时候不能很好地代表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只要学生描述得合理即可。对学有余力的学生,鼓励其查阅更多的资料,进一步了解平均数,感受平均数与生活的联系,体会平均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