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小升初数学复习知识点汇总.pdf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5593748 上传时间:2020-06-21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201.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小升初数学复习知识点汇总.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9年小升初数学复习知识点汇总.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9年小升初数学复习知识点汇总.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19年小升初数学复习知识点汇总.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19年小升初数学复习知识点汇总.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小升初数学复习知识点汇总.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小升初数学复习知识点汇总.pdf(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 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2019 年小升初数学复习知识点汇总 一、单位间进率 时间单位换算 1 世纪 =100年 1年 =12月大月 (31天 ) 有 :135781012月小月 (30天 ) 的有 :46911 月 平年 2 月 28 天, 闰年 2 月 29 天平年全年365 天, 闰年全年366 天1 日 =24 小时 1时 =60 分 1 分 =60 秒 1时 =3600 秒 重量单位换算 1 吨 =1000 千克1 千克 =1

2、000 克 =1 公斤 =1 市斤 人民币单位换算1 元 =10 角1 角 =10 分1 元=100 分 体 ( 容 ) 积单位换算 1 立方米 =1000 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 立方厘米 1 升 1 立方分米1000 毫升1 立方厘米=1 毫升1 立方米 =1000 升 面积单位换算 1 平方千米=100 公顷1 公顷 =10000 平方米1 平方米=100 平方分米 1 平方分米=100 平方厘米1 平方厘米=100 平方毫米1 亩 666.666平方米 长度单位换算 1 千米 =1000 米 1公里 1 千米 1米=10 分米1 分米 =10 厘米 1米=100 厘米1 厘米

3、=10 毫米 二、数量关系式 1、单价数量总价 2、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3、每份数份数总数 4、速度时间路程 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单产量数量总产量 7、速度时间路程 8、加数 +加数和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9、被减数减数差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 10、因数因数积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11、被除数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 12、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13、一个数连续用两个数除,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用它们的积去除这个数,结果不变。 例: 90 5 690( 56)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

4、文,请下载- 三、几何、立体图形计算公式 1. 正方形C 周长S面积a 边长 周长 =边长 4C=4a面积 =边长边长S=aa正方形的面积对长线2 2. 正方体V: 体积a: 棱长 表面积 =棱长棱长6 S 表=a a6体积 =棱长棱长棱长V=a a a 3. 长方形C周长 S 面积a 边长 周长 =( 长 +宽 ) 2C=2(a+b)面积 =长宽S=ab 4. 长方体V: 体积s: 面积 a: 长 b: 宽 h: 高 5.(1)表面积 ( 长宽 +长高 +宽高 ) 2 S=2(ab+ah+bh) (2) 体积 =长宽高V=abh 6. 三角形s 面积 a 底 h 高 面积 =底高2 s=ah

5、2三角形高=面积 2底三角形底=面积 2高 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 度 7. 平行四边形s 面积a 底 h 高 面积 =底高s=ah 8.梯形s 面积 a 上底 b下底 h高中位线用 m 面积 =( 上底 +下底 ) 高 2 s=(a+b)h 2s=mh 9. 圆形S 面积 C周长 d=直径 r= 半径 (1) 周长 =直径=2半径C=d=2 r (2) 面积 =半径半径 S r2 10. 扇形 r=半径, n 表示圆心角的度数,面积用s 表示。s= nr 2 360 11. 环形 s= (R2-r 2 ) 11. 圆柱体v: 体积 h: 高 s; 底面积r: 底面半径c: 底面周长 (

6、1) 侧面积 =底面周长高=ch(2 r 或 d) (2) 表面积 =侧面积 +底面积2 S=ch+2s=ch+2r2 (3) 体积 =底面积高 (4)体积 =侧面积2半径 12. 圆锥体v: 体积 h: 高 s; 底面积r: 底面半径 体积 =底面积高3 四、运算定律 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即a+b=b+a。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和不变。即 ( a+b)+c=a+(b+c)。 3、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即 a b=b a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

7、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 变。即 (a b) c=a (b c)。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 变。如:(a+b) c=a c+b c。 6.减法的性质: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几个数,可以从这个数里减去所有减数的和,差不变,即 a-b-c=a-(b+c)。 7、除法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除以任何不是O 的数 都得O 。 简便乘法:被乘数、乘数末尾有O的乘法,可以先把O前面的相乘,零不参加运算,有几个零都落下,添在 积的末尾。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

8、,请下载- 五、运算法则 1.整数加法计算法则: 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2.整数减法计算法则: 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它的前一位退一作十,和本位上的数合并在一起, 再减。加法和减法互为逆运算。 3.整数乘法计算法则: 先用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去乘另一个因数各个数位上的数,用因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 尾就对齐哪一位,然后把各次乘得的数加起来。在乘法里,0 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1 和任何数相乘都的 任何数。 4.整数除法计算法则: 先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除数是几位数,就看被除数的前几位;如果不够除,就多看一位,除

9、到被除数的 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如果哪一位上不够商1,要补“0”占位。每次除得的余数要小于除数。乘 法和除法互为逆运算。在除法里,0 不能做除数。因为0 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所以任何一个数除以0,均 得不到一个确定的商。 5.小数乘法法则: 先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如 果位数不够,就用“0”补足。 6.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 先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 余数后面添“0” ,再继续除。 7.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法则: 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

10、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补“0” ) ,然后按照除数 是整数的除法法则进行计算。 8.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 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9.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 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的法则进行计算。 10.带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分别相加减,再把所得的数合并起来。 11.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 相乘的积作分母。乘积是1 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 12.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甲数除以乙数(0 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

11、 六、运算顺序 1.小数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四则运算顺序相同。 2.分数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四则运算顺序相同。 3.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运算;两级运算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4.有括号的混合运算: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5.第一级运算:加法和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 6.第二级运算:乘法和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 七、各知识点 (一)数的读法和写法 1.整数的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读亿级、万级时,先按照个级的读法去读,再在后面加一 个“亿”或“万”字。每一级末尾的0 都不读出来,其它数位连续有几个0 都只读一个零。 -精选范文

12、、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2.整数的写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3.小数的读法:读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 部分从左向右顺次读出每一位数位上的数字。 4.小数的写法:写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小数点写在个位右下角,小数部分顺次写 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5.分数的读法:读分数时,先读分母再读“分之”然后读分子,分子和分母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 6.分数的写法:先写分数线,再写分母,最后写分子,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 7.百分数的读法:读百分数时,先读百分之,再读百分号

13、前面的数,读数时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 8.百分数的写法: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在原来的分子后面加上百分号“% ”来表示。 (二)数的改写 一个较大的多位数,为了读写方便,常常把它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有时还可以根据需要, 省略这个数某一位后面的数,写成近似数。 1.准确数:在实际生活中,为了计数的简便,可以把一个较大的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改写后的 数是原数的准确数。例如把1254300000改写成以万做单位的数是125430万;改写成以亿做单 位的数12.543亿。 2.近似数:根据实际需要,我们还可以把一个较大的数,省略某一位后面的尾数,用一个近似数来表示。例 如:

14、1302490015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是13亿。 3.四舍五入法:要省略的尾数的最高位上的数是4或者比4 小,就把尾数去掉;如果尾数的最高位上的 数是5 或者比5 大,就把尾数舍去,并向它的前一位进1。例如:省略345900万后面的尾数约是35万。 省略4725097420亿后面的尾数约是47亿。 4.大小比较 1.比较整数大小:比较整数的大小,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如果位数相同,就看最高位,最高位上的数大, 那个数就大;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看下一位,哪一位上的数大那个数就大。 2.比较小数的大小: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数 大的那个数就大;十分位上的

15、数也相同的,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3.比较分数的大小: 分母相同的分数,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大;分子相同的数,分母小的分数大。分数的分 母和分子都不相同的,先通分,再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三)数的互化 1.小数化成分数:原来有几位小数,就在1 的后面写几个零作分母,把原来的小数去掉小数点作分子,能 约分的要约分。 2.分数化成小数:用分母去除分子。能除尽的就化成有限小数,有的不能除尽,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一 般保留三位小数。 3.一个最简分数,如果分母中除了2 和 5 以外,不含有其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如果 分母中含有2 和 5以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16、4.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 5.百分数化成小数: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只要把百分号去掉,同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6.分数化成百分数:通常先把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时,通常保留三位小数) ,再把小数化成百分数。 7.百分数化成小数: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数,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四)数的整除 1.把一个合数分解质因数,通常用短除法。先用能整除这个合数的质数去除,一直除到商是质数为止,再 把除数和商写成连乘的形式。 2. 最大公约数:几个数都能被同一个数一次性整除,这个数就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或几个数公有 的约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约数。其中最大的一

17、个,叫做最大公约数。) 3.求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是:先用这几个数的公因数连续去除,一直除到所得的商只有公因数1 为 止,然后把所有的除数连乘求积,这个积就是这几个数的的最大公因数。 4.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是:先用这几个数(或其中的部分数)的公因数去除,一直除到互质(或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两两互质)为止,然后把所有的除数和商连乘求积,这个积就是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5.成为互质关系的两个数:1 和任何自然数互质;相邻的两个自然数互质;当合数不是质数的倍 数时,这个合数和这个质数互质;两个合数的公约数只有1 时,这两个合数互质。 6. 互质

18、数:公约数只有1 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7. 最小公倍数: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如果较大数是较小数的倍数,那么较大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如果两个数是互质数,那么这两个数 的积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几个数的公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而几个数的公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如 2 的倍数有2、 4、 6 、 8、 10、 12、 14、16、 18 , 3 的倍数有3、 6、 9、 12、15、 18 ,其中6、 12、 18,是 2、 3 的公倍数,6 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 五)小数的意义 把整数1 平均分成10 份、 100 份、

19、1000 份 ,得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可以用小数 表示。 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一个小数由整数部分、小数部分和小数点部分组成。数中的圆点叫做小数点,小数点左边的数叫做整数部分, 小数点左边的数叫做整数部分,小数点右边的数叫做小数部分。在小数里,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 的进率都是10。 小数部分的最高分数单位“十分之一” 和整数部分的最低单位“一”之间的进率也是10。2 小数的分类 1. 纯小数:整数部分是零的小数,叫做纯小数。例如:0.25、0.368都是纯小数。 2. 带小数:整数部分不是零的小数,叫做带小数。例如:3.25、5.2

20、6都是带小数。 3. 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数位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例如:41.7、25.3、0.23都是 有限小数。 4. 无限小数:小数部分的数位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例如:4.33,3.1415926, 5.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有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个数叫做循环小数。例 如:3.555,0.0333,12.109109,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 的数字叫做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例如:3.99,的循环节是“9”,0.5454,的循 环节是“54”。 6. 纯循环小数:循环节从小数部分第一位开始的,叫做纯循环小数。例如:3.111,0.

21、5656, , 7. 混循环小数:循环节不是从小数部分第一位开始的,叫做混循环小数。3.1222,0.03333, 写循环小数的时候,为了简便,小数的循环部分只需写出一个循环节,并在这个循环节的首、末位数字上各 点一个圆点。如果循环节只有一个数字,就只在它的上面点一个点。例如:3.777,简写 作0.5302302,简写作。 8. 不循环小数:一个小数,从小数部分起,没有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的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 不循环小数。如圆周率:3.141592654 9. 无限不循环小数:一个小数,从小数部分起到无限位数,没有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的重复出现, 这样的小数叫做无限不循环小

22、数。如3.141592654 (一)商不变的规律 商不变的规律: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者同时缩小相同的倍,商不变。 (二)小数的性质 小数的性质:在小数的末尾添上零或者去掉零小数的大小不变。 (三)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1. 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 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0 倍;小数点向 右移动三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00 倍 , 2. 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原来的数就缩小10 倍;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原来的数就缩小100 倍;小数点向 左移动三位,原来的数就缩小1000 倍 ,3. 小数点向左移或者向右移位数不够时,要用“0“ 补足位

23、。 (六)分数的意义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分的数,叫做分数。 在分数里,中间的横线叫做分数线;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做分母,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多少份;分数 线下面的数叫做分子,表示有这样的多少份。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数, 叫做分数单位。 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 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带分数:假分数可以写成整数与真分数合成的数,通常叫做带分数。 简分数:分子分母是互质数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24、通分: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 约分: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但是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 分数大小的比较:同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分子大的大,分子小的小。异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先通分然后再比 较;若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反而小。 分数的运算法则: 1. 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2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3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为分母。 4分数除以整数(0 除外),等于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 5. 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0

25、 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6甲数除以乙数(0 除外),等于甲数乘以乙数的倒数。 (七)约分和通分 约分的方法:用分子和分母的公约数(1 除外)去除分子、分母;通常要除到得出最简分数为止。(约分用最 大公约数)个位上是0、2、 4、 6、 8 的数,都能被2 整除,即能用2 进行约分。个位上是0 或者5 的数,都 能被5 整除,即能用5 进行约分。在约分时应注意利用。 通分的方法:先求出原来的几个分数分母的最小公倍数,然后把各分数化成用这个最小公倍数作分母的分数。 (通分用最小公倍数) 1.分数乘法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2.乘积是1 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

26、 3.分数除法: 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就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4. 分数计算到最后,得数必须化成最简分数。 5.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1. 被除数除数= 被除数 / 除数 2. 因为零不能作除数,所以分数的分母不能为零。 3. 被除数相当于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母。 (八)比和比例 1 比的意义和性质 ( 1)比的意义 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是比号,读作“比”。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 数叫做比的后项。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同除法比较,比的前项相当于被除数,后项相当于除数,比值相当于商。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

27、 以用小数表示,有时也可能是整数。比的后项不能是零。 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可知比的前项相当于分子,后项相当于分母,比值相当于分数值。 ( 2)比的性质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上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 除外),比值不变,这叫做比的基本性质。 ( 3)求比值和化简比 求比值的方法:用比的前项除以后项,它的结果是一个数值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或分数。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它的结果必须是一个最简比,即前、后项是互质的 数。 ( 4)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要求会求比例尺;已知图上距离和比例尺求实际距离;已知

28、实际距离和比例尺求图上距离。 线段比例尺:在图上附有一条注有数目的线段,用来表示和地面上相对应的实际距离。 ( 5)按比例分配 在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常常需要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这种分配的方法通常叫做按比例 分配。 方法:首先求出各部分占总量的几分之几,然后求出总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2比例的意义和性质 (1)比例的意义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 两端的两项叫做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内项。 ( 2)比例的性质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两个内向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 3)解比例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

29、以求出这个数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求比例中 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3正比例和反比例 ( 1)成正比例的量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 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用字母表示y/x=k(一定) ( 2)成反比例的量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 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用字母表示xy=k( 一定 ) (九)几何的初步知识 一线和角 ( 1)线 直线:没有端点;长度无限;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过两点只能画一条

30、直线。 射线:只有一个端点;长度无限。 线段:有两个端点,它是直线的一部分;长度有限;两点的连线中,线段为最短。 平行线: 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两条平行线之间的垂线长度都相等。 垂线: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叫做互相垂直。 垂足: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 相交的点叫做垂足。 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线的长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 2)角 1. 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边。 2. 角的分类 锐角:小于90的角叫做锐角。 直角:等于90的角叫做直角。 钝角:大于90而小于180的角叫做钝角。 平角

31、:角的两边成一条直线,这时所组成的角叫做平角。平角180。 周角:角的一边旋转一周,与另一边重合。周角是360。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二平面图形 1 长方形 ( 1)特征 对边相等,4 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有两条对称轴。 ( 2)计算公式 长方形的长用a 表示,宽用b 表示,周长用c 表示,面积用s 表示。c=2(a+b)s=ab 2 正方形 ( 1)特征: 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有4 条对称轴。 ( 2)计算公式 正方形的边长a 用表示,周长用c 表示,面积用s 表示。c=4as=a2 3 三角形 ( 1)特征 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

32、内角和是180 度。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三角形有三条高。 ( 2)计算公式s=ah 2 ( 3)分类按角分 锐角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 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等腰三角形的两个锐角各为45 度,它有一条对称轴。 钝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 按边分 不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长度不相等。 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长度相等;两个底角相等;有一条对称轴。 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长度都相等;三个内角都是60 度;有三条对称轴。 ( 2)计算公式 三角形的底用a 表示,高用h 表示,面积用s 表示。s=ah 2 4 平行四边形 ( 1)特征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 相对的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相等,相邻的两个角

33、的度数之和为180 度。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 ( 2)计算公式 平行四边形的底a 用表示,高用h 表示,面积用s 表示。s=ah 5梯形 ( 1)特征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中位线等于上下底和的一半。等腰梯形有一条对称轴。 ( 2)公式 梯形的上底用a 表示,下底b 用表示,高用h 表示,中位线用m表示,面积用s 表示。s=(a+b)h 2s=mh 6圆 ( 1)圆的认识 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圆中心的一点叫做圆心。一般用字母o 表示。 半径: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一般用r 表示。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每条半径 的长度都相等。 直径 : 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

34、叫做直径。一般用d 表示。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直径,所有的直 径都相等。同一个圆里,直径等于两个半径的长度,即d=2r 。圆的大小由半径决定。圆有无数条对称 轴。 ( 2)圆的画法 把圆规的两脚分开,定好两脚间的距离(即半径);把有针尖的一只脚固定在一点(即圆心)上;把装有铅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笔尖的一只脚旋转一周,就画出一个圆。 ( 3)圆的周长 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叫做圆的周长。 把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叫做圆周率。用字母表示。 ( 4)圆的面积 圆所占平面的大小叫做圆的面积。 ( 5)计算公式 圆的半径用r表示,直径用d表示,周长用c表示,面积用s表示。

35、c= d=2 rs= r 2d=2rr=2d 7 扇形 ( 1)扇形的认识 扇形 : 一条弧和经过这条弧两端的两条半径所围成的图形叫做扇形。圆上AB两点之间的部分叫做弧, 读作“弧AB” 。 圆心角 : 顶点在圆心的角叫做圆心角。 在同一个圆中,扇形的大小与这个扇形的圆心角的大小有关。扇形有一条对称轴。 (2)计算公式 扇形的半径用r 表示,n 表示圆心角的度数,面积用s 表示。s= nr 2 360 8 环形 (1)特征 由两个半径不相等的同心圆相减而成,有无数条对称轴。(2)计算公式s=(R 2 -r 2 ) 9 轴对称图形 (1)特征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

36、,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正方形有4 条对称轴,长方形有2 条对称轴。等腰三角形有2 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3 条对称轴。等 腰梯形有一条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菱形有4 条对称轴,扇形有一条对称轴。 三立体图形 (一) 长方体 1特征 六个面都是长方形(有时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相对的面面积相等,12 条棱相对的4 条棱长度相等。有8 个顶点。 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宽、高。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 点。 把长方体放在桌面上,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长方体或者正方体6 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2计算公式 长方体

37、的长用a 表示,宽用b 表示,高用h 表示,表面积用s 表示,体积用v 表示。v=sh s=2(ab+ah+bh)v=abh (二)正方体 1特征 六个面都是正方形六个面的面积相等12 条棱,棱长都相等有 8 个顶点 正方体可以看作特殊的长方体 2计算公式 正方体的棱长用a 表示,底面周长c 用表示,底面积用s 表示,体积用v 表示 .s=6a2 (三)圆柱 1 圆柱的认识 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做底面。圆柱有一个曲面叫做侧面。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 进一法:实际中,使用的材料都要比计算的结果多一些,因此,要保留数的时候,省略的

38、位上的是4 或者比 4 小,都要向前一位进1。这种取近似值的方法叫做进一法。 2 计算公式s 侧 =ch s 表 =s 侧 +s 底 2 v=sh/3 (四)圆锥 1 圆锥的认识 圆锥的底面是个圆,圆锥的侧面是个曲面。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 测量圆锥的高:先把圆锥的底面放平,用一块平板水平地放在圆锥的顶点上面,竖直地量出平板和底面之间 的距离。 把圆锥的侧面展开得到一个扇形。 2 计算公式v= sh/3 (五)球 1 认识 球的表面是一个曲面,这个曲面叫做球面。球和圆类似,也有一个球心,用O表示。 从球心到球面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球的半径,用r 表示,每条半径都相等。 通过球

39、心并且两端都在球面上的线段,叫做球的直径,用d 表示 , 每条直径都相等, 直径的长度等于半径的2 倍,即d=2r 。 2 计算公式- d=2r- 九、简单的统计 一 统计表 (一)意义 * 把统计数据填写在一定格式的表格内,用来反映情况、说明问题,这样的表格就叫做统计表。 (二)组成部分 * 一般分为表格外和表格内两部分。表格外部分包括标的名称,单位说明和制表日期;表格内部包括表头、 横标目、纵标目和数据四个方面。 (三)种类 * 单式统计表:只含有一个项目的统计表。 * 复式统计表: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统计项目的统计表。 * 百分数统计表:不仅表明各统计项目的具体数量,而且表明比较量相当于标

40、准量的百分比的统计表。 (三)制作步骤 1 搜集数据 2 整理数据: 要根据制表的目的和统计的内容,对数据进行分类。 3 设计草表: 要根据统计的目的和内容设计分栏格内容、分栏格画法,规定横栏、竖栏各需几格,每格长度。 4 正式制表: 把核对过的数据填入表中,并根据制表要求,用简单、明确的语言写上统计表的名称和制表日期。 二统计图 (一)意义 * 用点线面积等来表示相关的量之间的数量关系的图形叫做统计图。 (二)分类 1 条形统计图 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直条,然后把这些直线按照一定的顺序排 列起来。 优点:很容易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

41、、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注意:画条形统计图时,直条的宽窄必须相同。 取一个单位长度表示数量的多少要根据具体情况而确定; 复式条形统计图中表示不同项目的直条,要用不同的线条或颜色区别开,并在制图日期下面注明图例。 制作条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 ( 1)根据图纸的大小,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射线。 ( 2)在水平射线上,适当分配条形的位置,确定直线的宽度和间隔。 ( 3)在与水平射线垂直的深线上根据数据大小的具体情况,确定单位长度表示多少。 (4)按照数据的大小画出长短不同的直条,并注明数量。 2 折线统计图 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

42、来。 优点:不但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注意:折线统计图的横轴表示不同的年份、月份等时间时,不同时间之间的距离要根据年份或月份的间隔来 确定。制作折线统计图的一般步骤: ( 1)根据图纸的大小,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射线。 ( 2)在水平射线上,适当分配折线的位置,确定直线的宽度和间隔。 ( 3)在与水平射线垂直的深线上根据数据大小的具体情况,确定单位长度表示多少。 (4)按照数据的大小描出各点,再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并注明数量。 3 扇形统计图 用整个圆的面积表示总数,用扇形面积表示各部分所占总数的百分数。优点:很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同总 数之间的关系。制扇形

43、统计图的一般步骤: ( 1)先算出各部分数量占总量的百分之几。 ( 2)再算出表示各部分数量的扇形的圆心角度数。 ( 3)取适当的半径画一个圆,并按照上面算出的圆心角的度数,在圆里画出各个扇形。 ( 4)在每个扇形中标明所表示的各部分数量名称和所占的百分数,并用不同颜色或条纹把各个扇形区别开。 十、应用题 (一)整数和小数的应用 1 .简单应用题 ( 1) 简单应用题:只含有一种基本数量关系,或用一步运算解答的应用题,通常叫做简单应用题。 (2) 解题步骤: a 审题理解题意:了解应用题的内容,知道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读题时,不丢字不添字边读边思考,弄明 白题中每句话的意思。也可以复述条件和问

44、题,帮助理解题意。 b 选择算法和列式计算:这是解答应用题的中心工作。从题目中告诉什么,要求什么着手,逐步根据所给的 条件和问题,联系四则运算的含义,分析数量关系,确定算法,进行解答并标明正确的单位名称。 C 检验:就是根据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进行检查看所列算式和计算过程是否正确,是否符合题意。如果发现 错误,马上改正。 2 .复合应用题 ( 1)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本数量关系组成的,用两步或两步以上运算解答的应用题,通常叫做复合应用 题。 ( 2)含有三个已知条件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求比两个数的和多(少)几个数的应用题。比较两数差与 倍数关系的应用题。 ( 3)含有两个已知条件的两步计算的应用

45、题。 已知两数相差多少(或倍数关系)与其中一个数,求两个数的和(或差)。已知两数之和与其中一个数,求 两个数相差多少(或倍数关系)。 ( 4)解答连乘连除应用题。 ( 5)解答三步计算的应用题。 ( 6)解答小数计算的应用题:小数计算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应用题,他们的数量关系、结构、和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解题方式都与正式应用题基本相同,只是在已知数或未知数中间含有小数。 d 答案:根据计算的结果,先口答,逐步过渡到笔答。 ( 7) 解答加法应用题: a 求总数的应用题:已知甲数是多少,乙数是多少,求甲乙两数的和是多少。 b 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应用

46、题:已知甲数是多少和乙数比甲数多多少,求乙数是多少。 ( 8) 解答减法应用题: a 求剩余的应用题:从已知数中去掉一部分,求剩下的部分。 b 求两个数相差的多少的应用题:已知甲乙两数各是多少,求甲数比乙数多多少,或乙数比甲数少多少。 c 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应用题:已知甲数是多少,乙数比甲数少多少,求乙数是多少。 ( 9) 解答乘法应用题: a 求相同加数和的应用题:已知相同的加数和相同加数的个数,求总数。 b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已知一个数是多少,另一个数是它的几倍,求另一个数是多少。 ( 10) 解答除法应用题: a 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一份是多少的应用题:已知一个数和把

47、这个数平均分成几份的,求每一份是 多少。 b 求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的应用题:已知一个数和每份是多少,求可以分成几份。 C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的几倍的应用题:已知甲数乙数各是多少,求较大数是较小数的几倍。 d 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 ( 11)常见的数量关系:总价 = 单价数量路程 = 速度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效总产量 =单产量数量 百分率 ( 4)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要求会求比例尺;已知图上距离和比例尺求实际距离;已知实际距离和比例尺求图上距离。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达标率学生总人数达标学生人数100% 发芽率试验种子总数发芽种子数100 出粉率小

48、麦千克数面粉千克数100 出米率稻谷的重量米的重量100出油率花生米的重量花生油的重量100 成活率植树的总棵数成活的棵数100 合格率产品总数合格产品数100 次 品 率 产 品 总 数 不 合 格 产 品 数 100 出 勤 率 应 出 勤 人 数 实 际 出 勤 人 数 100 优秀率学生总人数优秀学生人数100及格率学生总人数及格学生人数100 3 典型应用题 具有独特的结构特征的和特定的解题规律的复合应用题,通常叫做典型应用题。 ( 1)平均数问题:平均数是等分除法的发展。 解题关键:在于确定总数量和与之相对应的总份数。 算术平均数:已知几个不相等的同类量和与之相对应的份数,求平均每份是多少。数量关系式:数量之和 数量的个数=算术平均数。 加权平均数:已知两个以上若干份的平均数,求总平均数是多少。 数量关系式(部分平均数权数)的总和(权数的和)=加权平均数。 差额平均数:是把各个大于或小于标准数的部分之和被总份数均分,求的是标准数与各数相差之和的平均数。 数量关系式:(大数小数)2=小数应得数最大数与各数之差的和总份数=最大数应给数最大数与 个数之差的和总份数=最小数应得数。 例:一辆汽车以每小时100 千米 的速度从甲地开往乙地,又以每小时6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