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诗词三首(导学案)(四年级语文下册最新汇编整理).pdf

上传人:欣欣 文档编号:5598031 上传时间:2020-06-21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270.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古诗词三首(导学案)(四年级语文下册最新汇编整理).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1古诗词三首(导学案)(四年级语文下册最新汇编整理).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1古诗词三首(导学案)(四年级语文下册最新汇编整理).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1古诗词三首(导学案)(四年级语文下册最新汇编整理).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1古诗词三首(导学案)(四年级语文下册最新汇编整理).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古诗词三首(导学案)(四年级语文下册最新汇编整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古诗词三首(导学案)(四年级语文下册最新汇编整理).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 古诗词三首(导学案)(四年级语文下册最新汇编整理) 1 1 古诗词三首(导学案)(四年级语文下册最新汇编整理) 第一单元 本组教材以“自然景观”为专题安排了四篇课文,包括古诗词三首桂林山水 记金华的双龙洞 和七月的天山。课文中准确、鲜明、生动的语言,有着很强的表现力,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仔 细咀嚼,余味无穷。教学本组课文,应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品味语句,激发赏美情趣,感受语言的魅力。 对于精彩的语段,要熟读成诵,积累优美的词句。 本单元还安排了语文园地一,包括“口语交际”“习作” “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和“宽带网” 。 课题内容简说 古诗词 三首 独坐敬亭山通过对敬亭山景象的描写,抒发

2、了诗人因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独寂寞 的心情。 望洞庭以轻快的笔触勾勒出一幅优美的洞庭湖秋月图,抒发了作者对洞庭湖美景 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忆江南通过回忆作者曾经游览江南春景时所留下的印象,抒发了作者对如诗如画 的江南风光的赞美与怀念之情。 桂林山水 本文作者以生动形象的笔触描绘了桂林山水的秀丽风光,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 山的情感。 记金华的 双龙洞 作者按游览的先后顺序,描写了在金华的双龙洞所看到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 的热爱之情。 1 古诗词三首(导学案)(四年级语文下册最新汇编整理) 2 七月的 天山 作者用抒情的笔调,浓墨重彩地描绘了七月天山的奇异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天山的喜 爱之情

3、。 1. 会写 29 个生字,会认 24 个生字,正确读写“洞庭、无瑕、波澜壮阔”等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视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精彩的课文篇目或语段应让学生熟读成诵。 3. 了解我国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4. 引导学生领悟作者按游览顺序进行叙述的写作方法,并且在自己的习作中加以运用。引导学生认真 读课文,揣摩、品味语言,从字里行间感受大自然的美,体会作者是怎样用优美语句表情达意的。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品味与感受课文语言的魅力,领略祖国山 河的壮美。 2. 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按一定顺序生动表达的写

4、作方法。 1. 古诗词三首 3 4课时 2. 桂林山水 2 3课时 3. 记金华的双龙洞 2 3课时 4 * . 七月的天山 1 2 课时 语文园地一 4 5课时 本组课文语言优美,易于朗读背诵。老师在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些景物的,同 时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体会作者抒发的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与喜爱之情。 1. 古诗词三首 1 古诗词三首(导学案)(四年级语文下册最新汇编整理) 3 课题古诗词三首课型新授课 设 计 说 明 本课设计重在体现语文新课标中“以读为本”的理念,使学生走进文本、亲近文字,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渗透古诗词教学“诗中

5、有画、诗中有情”的共性 规律,使学生学会品读语言、诵读情感、领悟内容,让学生在语言的感悟和情感的熏陶中, 提高欣赏古诗词的品位和审美情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学前准备 1. 搜集作者资料及诗词的创作背景。 (师生) 2. 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3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 学习独坐敬亭山,掌握生字词,理解古诗大意。 2. 背诵并默写这首诗,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学习重点 1. 感悟诗中描写的景色,想象画面。 2. 有感情地朗读并默写这首诗。 学前准备 1. 搜集关于作者的资料和写作背景。 (师生) 2. 自学生字词,熟读课文。 (学生) 3. 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6、) 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 一、 谈话 导 入, 激发 兴 趣。 (用时:5 分钟) 1. 导入:唐朝是我国 古诗创作最鼎盛的时期, 在众多诗人中有两个最有 名的诗人,他们是谁呢?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其 中一位诗人李白的一首古 诗独坐敬亭山 。 2. 板书课题,介绍写 作背景。 1. 自由交流有关李白的 资料。(李白是唐代伟大诗人, 是继屈原之后我国最为杰出 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 之称。 ) 2. 齐读课题。 3. 小组内交流对课题的 理解。 4. 全班交流。 1. 理解课题中“独坐”的意 思。 _ _ _ 1 古诗词三首(导学案)(四年级语文下册最新汇编整理) 4 3. 引导学生理

7、解题 意。 二、 初读 课 文, 理解 大 意。 (用时: 10 分钟) 1. 引导学生自由读两 遍古诗,要求读准字音, 读通诗句。 2. 组织分组合作读、 齐读、指名读,检查朗读 情况。 3. 引导学生明确古诗 节奏。 4. 引导学生按节奏朗 读古诗。 5. 引导学生交流古诗 大意。 1. 自由练习朗读两遍古 诗, 做到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 小组分句合作读。 3. 学生自由朗读,并试着 画出古诗节奏。 4. 指名朗读古诗,其他同 学倾听并集体订正停顿错误 的地方。 5. 学生根据交流情况,用 自己的话完整地说说整首诗 的意思。 三、 品读 课 文, 入境 悟 情。 (用时: 20 分钟

8、) 1. 课件播放朗读录 音,引导学生闭上眼睛, 用心倾听,想象画面。 2. 过渡:告诉老师, 你仿佛看见了什么?你有 何感受?从哪些词语中能 体会出诗人孤寂的心情? 3. 引导学习第一、二 句。 (1)出示“鸟飞图” , 图文结合,引导说说第一 1. 认真听朗读录音,想象 画面。 2. 自由交流自己听后的 感受。 3. 图文结合,小组内交流 对第一、二句的理解。 4. 齐读第三、四句,说说 自己对这几个问题的理解; 并 结合注释,自由交流对这两句 诗的理解。 (鸟儿飞走了,云飘远 2. 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 闲:_ 厌:_ 3. 我知道第一、 二句古诗主 要写了() 、 ()两 种事物,表达

9、了诗人() 的心情。 4. 解释下列诗句的意思。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_ _ 1 古诗词三首(导学案)(四年级语文下册最新汇编整理) 5 句的意思。 (2)出示“云去图” , 图文结合,引导理解第二 句的意思。 4. 引导学习第三、四 句。 (1) 出示第三、四句, 问: “相看”是什么意思? 谁和谁相看?为什么“相 看两不厌”? (2) 引导学生结合注 释,理解第三、四句。 5. 组织学生交流对全 诗的理解,体会作者的孤 独心境。 了。 诗人只有静静地凝视着敬 亭山, 而敬亭山似乎也一动不 动地看着诗人。) 5. 小组内交流对全诗的 理解。 6. 学生自由交流。 _ 四、 感情 朗 读

10、, 练习 背 诵。 (用时:5 分钟) 1. 引导学生有感情地 朗读全诗。 2. 自由组合练习背 诵。 3. 老师指名背诵。 1. 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 读全诗。 2. 自由练习背诵古诗。 3. 学生个别背诵。 5. 背诵独坐敬亭山。 教 学 反 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把整首诗读准确、 读通顺之后, 我出示了相关的音频与图片, 让学生通过图 文结合感受作者当时的心情, 学生们都能一语道破孤 单寂寞。通过组织学生自由朗读古诗, 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体现了“以生为本” 的教学理念。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 读自悟,不理解的与同学交流讨论,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 学生,提高了学生的合作参与意识

11、。 1 古诗词三首(导学案)(四年级语文下册最新汇编整理) 6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 学习望洞庭,掌握生字词,理解古诗大意。 2. 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学习重点 1. 感悟诗中描写的景色,想象画面。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默写这首诗。 学前准备 1. 搜集关于作者和洞庭湖的资料。 (师生) 2. 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 一、 激情 导 入, 揭示 课 题。 (用时:5 分钟) 1. 导入:同学们,我 们伟大的祖国山河秀丽, 风景如画。今天,我们就 随作者一起去洞庭湖走一 走,领略一下洞庭湖的美 景。 2. 板书课题。引导学 生理解“望”的意思。 1.

12、学生结合课前搜集的 资料,简要介绍洞庭湖。 2. 齐读课题,自由交流 “望”的意思。 6. 理解课题中“望”的意思。 _ _ 二、 初读 课 文, 疏通 字 词。 (用时: 10 分钟) 1. 教师课件播放课文 配乐朗读。 2. 教师引导学生模仿 配乐朗读,自由朗读两遍 古诗。 3. 师生共同检查朗读 情况,重点是“庭、潭、 螺”三个生字的字音。 4. 教师引导学生记忆 生字、仿写生字。 5. 出示诗句中的重点 词语,小组内交流它们的 1. 学生认真听配乐朗读。 2. 自由练习朗读两遍古 诗。集体正音,读准“庭、潭、 螺”的字音。 3. 学生自由交流如何记 忆生字,并独立仿写。 4. 小组内讨

13、论诗句中重 点词语的意思。 7. 给下列带点字选择正确 的读音打“”。 望洞庭 (t n t n) 潭 面(t n t n) 青螺 (nu lu ) 1 古诗词三首(导学案)(四年级语文下册最新汇编整理) 7 意思。 三、 品读 诗 句, 感悟 诗 意。 (用时: 20 分钟) 1. 引导再读古诗,学 生自由交流理解了哪些诗 句。 2. 教师引导学生说说 古诗中把什么比作什么, 并体会比喻的妙处。 3. 组织汇报交流。 4. 教师课件出示文中 的插图,引导学生展开想 象,体会诗句的意思。 5. 组织学生交流对诗 句的理解。 1. 再读古诗,自由交流自 己的收获。 2. 学生个别汇报,全班互 相

14、补充。 (诗中把潭面比作未 磨的镜子,突出了洞庭湖的柔 和美;将洞庭湖、君山分别比 喻成白银盘、 青螺,体现了洞 庭湖的色彩美。) 3. 结合插图,展开想象, 体会诗句的意思。 (在一个宁静的秋夜,洞 庭湖的波光和皎洁的月光互 相映衬,融为一体,显得那么 和谐、 宁静。 在月光的映照下, 无风的洞庭湖平静得像一面 没有打磨过的镜子,朦胧中带 着一种宁静、 柔和的美。在皓 月银辉之下,洞庭山愈显青 翠,洞庭水愈显清澈, 山水浑 然一体, 望去如同白银盘里放 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 十分 惹人喜爱。) 8. 我能说出下列词语的意 思。 和:_ 潭面: _ 磨:_ 青螺: _ 9. 我知道诗人把()

15、 比作() ,把() 比作() ,把() 比作() 。 1 古诗词三首(导学案)(四年级语文下册最新汇编整理) 8 四、 熟读 背 诵。 (用时:5 分钟) 1. 教师引导学生用多 种形式朗读古诗。 2. 教师组织小组内练 习背诵。 3. 教师组织全班展示 背诵。 1. 学生用多种形式练习 朗读古诗。 2. 学生小组内练习背诵。 3. 全班展示背诵。 10. 背诵望洞庭。 教 学 反 思 本节课,我紧紧围绕以学定教的原则设计教学环节, 从学生已知内容入手, 探讨未知,引导学生全程积极参与。 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 适时地安排自学环节, 鼓励学生利 用工具书查解字词, 给学生创造自读自悟的机会。

16、在交流 自学成果的过程中, 变单纯的“师教生学”为“生生互学” “生生互补”,变僵硬的教师灌输为学生间的自我启迪, 从而充分地让学生自主学习,自悟自得。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1. 学习忆江南,掌握生字词,理解这首词的大意。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词。 学习重点 1. 感悟词中描写的景色,想象画面。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词。 学前准备 1. 搜集关于作者和词的资料。 (师生) 2. 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 1 古诗词三首(导学案)(四年级语文下册最新汇编整理) 9 一、 谈话 导 入, 揭示 课 题。 (用时:5 分钟) 1. 板书课题

17、。简介词、 词牌名。 2. 导入:自古以来, 江南以她的美丽和富饶, 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文人 墨客,他们游历江南写下 了大量歌咏江南的诗词。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 进白居易眼中的江南,看 看他眼中的江南有着什么 样的独特魅力。 1. 学生齐读课题,理解什 么是词,什么是词牌名。 2. 学生结合课前搜集的 资料进行简单交流。 二、 朗读 感 悟, 领悟 意 境。 (用时: 25 分钟) 1. 教师播放配乐词朗 诵,引导学生闭上眼睛, 想象江南风光。 2. 教师引导学生自由 读词,练习读正确、读流 利,注意“谙”的读音。 3. 引导学生再次读 词,理解“江南好”的含 义以及“好”字表达的感 情。

18、 4. 引导学生赏析“日 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 绿如蓝” 。 (1) 教师引导学生思 考:江南好,好在哪里? (2)指导学生围绕 1. 学生认真听配乐朗诵, 闭上眼睛,想象江南风光。 2. 学生用多种形式练习 读词,读准字音,看谁读得最 好。 3. 学生再次读词,讨论 “江南好”的含义以及“好” 字表达的感情。 (赞美、向往) 4. 师生共同赏析“日出江 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1)学生默读古诗,找 出相应的句子,读一读。 (2)学生边读诗句,边 想象。 (3)学生自由说,再互 相补充, 体会江花和春水互相 11. 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 曾:_ 谙:_ 蓝:_ 12. “日出江花红胜

19、火,春 来江水绿如蓝” 的意思是 _ _ _ 。 13. “能不忆江南”用了什 么修辞方法? _ _ 1 古诗词三首(导学案)(四年级语文下册最新汇编整理) 10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 江水绿如蓝”展开想象, 把诗句还原成画面。 (3)指名交流,说说 你看到了什么。 5. 引导学生赏析“能 不忆江南”。 (1)课件出示:能不 忆江南?问:这是一个什 么句?换句话说是什么意 思? (2) 引导学生体会最 后一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 的情感。 映衬的美。 5. 学生共同研讨“能不忆 江南”的含义。 (1)学生思考: “能不忆 江南”是一个反问句, 换句话 说就是十分怀念江南的美景。 (2)学生结合全

20、词谈体 会。 三、 配乐 朗 读, 熟读 成 诵。 (用时:5 分钟) 1. 课件播放音乐,引 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2. 引导学生体会词的 韵律美。 3. 引导学生想象画 面,背诵全词。 1. 学生结合音乐深情诵 读全词。 2. 学生感受词的韵律美。 3. 学生齐背全词。 14. 背诵忆江南。 四、 总结 全 文, 布置 作 业。 (用时:5 分钟) 1. 背诵三首古诗词。 2. 搜集并积累描写山 水风光的古诗词。 1. 小组内练习背诵三首 古诗词。 2. 上网搜集一些描写山 水风光的古诗词, 读一读,背 一背。 15. 写出一首自己搜集的描 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_ _ _ _ 1 古诗词三

21、首(导学案)(四年级语文下册最新汇编整理) 11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反 思 这节课,我先让学生读词, 画出难理解的句子, 初步 理解了这首词的基本内容, 再通过想象画面对词入座, 落 实了字形、 词义,整体结合起来, 既避免了单调地解释词 意,又把整首词所描绘的景象展现在学生面前,再让学生 由词中提到的景物想象开去, 用自己的话表述出来, 让词 的内容内化为每个学生心中的画面。学生通过用心感受, 对词有新的认识以后,再有感情地朗读就水到渠成了。 古诗词三首教学片段 忆江南朗读感悟,领悟诗意 师:白居易一开口就用这个通俗的“好”字来赞颂江南,这个“好”让你体会到什么? 生:这个“好”是赞美

22、江南的美景。 师:如果换个字,江南“美” ,可以吗? 生 1:我觉得一个“好”字说明江南不只是景美,还有很多的好。 生 2:一个“好”字说明江南各方面都很棒,作者非常喜欢江南。 师:这就是经典诗词用字的精妙。 “好”字更能表达出作者对江南的向往和赞美之情。“旧曾谙”是什 么意思? 生: “谙”是熟悉的意思。“旧曾谙”的意思是过去很熟悉。 师:这就说明江南之“好”不是听别人说的,而是作者当年自己亲身感受到的,体验过的,所以作者 1 古诗词三首(导学案)(四年级语文下册最新汇编整理) 12 才这样怀念。那么江南这么大,作者是抓住什么来写这个“好”的呢? 生: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

23、 师:这句的描写“好”在哪? 生 1:这句把火焰与江边的红花作比较,写出了江花的红艳,用蓝草的蓝来形容江水的绿。 生 2:原来花就是红的,在阳光的照射下,红花就更红了,胜过火。 师:江水又怎能绿如蓝呢?这个“蓝”字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 1:我从这个“蓝”字感受到了这不是平常的绿,绿得很纯净,很美。 生 2:由于江花是红的,太阳是红的,在红色的映衬下,江水就显得更绿了,如同蓝草染过一般。 师: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境界?请同学们闭上眼睛 (师配乐朗读:“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 ) 师:你看到了什么? 生 1:我看到了江边一簇簇的红花鲜艳如火。 生 2:我仿佛站在江边,那儿盛开着大片

24、大片的红花,太阳出来了,朝霞满天,映照得花儿更加红艳, 那红花光彩夺目,胜过燃烧的火,那一江春水,碧绿得如蓝草染过一般,晶莹剔透。 师:想起如此美丽的江南,作者怎“能不忆江南”?这个“忆”是什么意思? 生:是怀念、想念的意思。 师: “忆”说明了作者对江南的无限怀念之情,于是他又写下了另外两首。 (课件展示: 忆江南之二: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忆江南之三: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赏析:本课的教学,老师注重在课堂中激发学生的思维想象,通过适当的引导、点拨,在品味词句的 过程中,把诵读、吟诵、想象融汇其中,进入情境,悟出了情,品出了词的画面美、意境美、语言美,充 分体现了新课程的新理念,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学生不仅领悟词的大意,感悟词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思 想感情,还学习到了许多新的知识,极大地扩展了知识面,在课堂中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把学习语文 和运用语文紧密地结合起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