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最有可能考的50道题.pdf

上传人:欣欣 文档编号:5600612 上传时间:2020-06-21 格式:PDF 页数:24 大小:437.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数学最有可能考的50道题.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高考数学最有可能考的50道题.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高考数学最有可能考的50道题.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高考数学最有可能考的50道题.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高考数学最有可能考的50道题.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数学最有可能考的50道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数学最有可能考的50道题.pdf(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 / 24 2020 年高考数学最有可能考的50 道题 ( 数学理 - 课标版 ) (30 道选择题 +20 道非选择题) 一选择题( 30 道) 1 【浙江省名校名师新编“百校联盟”交流联考数学理】已知集合A=( , )0x yxy , ( , ) x Bx yye,则ABI的子集个数是() A1 B2 C4 D8 2.【湖南省岳阳市2011 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试卷】若集合M= 2 1m, , 集合N=4, 2, 4,2,1NM ,则实数 m 的值的个数是() A.1 B.2 C.3 D.4 3.【广东省汕头市201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检数学理】设全集U是实数集R, M=x|x 2 4,

2、Nx|31x ,则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是( ) C Ax| 2 x1 Bx| 2 x2 Cx|1 x2 Dx|x 2 4.【北京门头沟一模文】已知集合A = 2| xx, B = 034| 2 xxx,则 AB 等于 ( ) A. 12|xx B. 21|xx C. 32|xx D. 32|xx 5. 【江西省师大附中等七校联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命题“若 22 ambm,则ab”的逆命题是真命题 B命题“xR,0 2 xx”的否定是: “xR,0 2 xx” C命题“p或q”为真命题,则命题“p”和命题“q”均为真命题 D已知Rx,则“1x”是“2x”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6.【广东

3、省揭阳市2010-2011 学年下学期高中毕业班第二次高考模拟考数学】已知命题 p: xR, 5 cos 4 x;命题q: 2 ,10xR xx.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命题 pq是真命题 B 命题 pq是真命题 C命题pq是真命题 D命题pq是假命题 2 / 24 7.【门头沟一模理】,a r b r 为非零向量,“函数 2 ( )()f xaxb rr 为偶函数”是“ab rr ” 的() (A) 充分但不必要条件( B ) 必要但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8. 【浙江杭州市高三第一次质检数学理】某程序框图如同所示,则该程序框图运行后输出 的 n 的值为

4、() A2 B 3 C4 D10 9. 【江西省赣州十一县市2010 2011 学年第二学期高三年级期中联考】已知数列 n a中, naaa nn11 , 1,若利用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计算该数列的第10 项,则判断框内的 条件是 ( ) An8 Bn9 Cn10 D n11 10.【辽宁沈阳二中高三第四次阶段测试数学理】已知复数 5 12i z i ,则它的共轭复数z等 于() A2iB2iC2iD2i 3 / 24 BA O O a S(a) 1 2 3 321 S(a) a D C O O a 32 1 S(a) 321 S (a) a 11. 【江西省抚州一中等八校下学期联考】已知izi

5、)1(,那么复数zz对应的点位 于复平面内的()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12. 【丰台一模理】已知函数 3 ,0, ( ) ln(1),0. xx f x xx 若f(2-x 2) f(x) ,则实数x的取值 范围是 ( ) (A) (, 1)(2,) (B) (, 2)(1,) (C) ( 1,2) (D) ( 2,1) 13. 【门头沟一模理】设函数 1 ( )ln(0) 3 f xxx x,则函数( )f x() (A) 在区间(0,1)(1,), 内均有零点 (B) 在区间(0,1)(1,), 内均无零点 (C) 在区间(0,1)内有零点,在区间(1,)内无零点

6、(D) 在区间(0,1)内无零点,在区间(1,)内有零点 14. 【广东省汕头市高三一模数学理】图 3 中的阴影部分由底为,高为的等腰三角形及高为 2和的两矩形所构成设函数() (0 )SSaa是图中阴影部分介于平行线0y及ya之间 的那一部分的面积,则函数()Sa的图象大致为() 15. 【辽宁省东北育才学校高三第六次模拟数学理】若)(xf是定义在R上的函数,对任意 的实数 x,都有4)()4(xfxf和)2011(, 4) 3(, 2)()2(ffxfxf且的值是() 4 / 24 DCBA 侧视图正视图 A、2010 B、2011 C、2012 D、2013 16. 【浙江省名校名师新编

7、“百校联盟”交流联考数学理】 已知 M是曲线 21 ln(1) 2 yxxa x上的任一点,若曲线在 M点处的切线的倾斜角均不小于 4 的锐角,则实数 a的取值范围是( ) A (,2B 2,)C (0,2D (,22 17. 【安徽省巢湖六安淮南三校( 一中 ) 高三联考】 定义在 R上的函数)(xf 满足 ,0)()2(xfx又)3(log 2 1 fa,),3(ln),) 3 1 ( 3 .0 fcfb则( ) A. cba B. acb C. bac D.abc 18 【山西省山大附中高三高考模拟题试题数学理】已知 n a是首项为1 的等比数列,且 123 4,2,aaa成等差数列,则

8、数列 1 n a 的前 5 项的和为() A31 B32 C 31 16 D 31 32 19. 【宁夏银川二中一模数学理】 等比数列 n a 的前 n 项和为 n S,若 213211236 4(.),27, nn Saaaa a aa则( ) (A)27 (B) 81 (C) 243 (D) 729 20. 【广东省揭阳市一模数学理】一个正方体截去两个角 后所得几何体的正(主)视图、侧(左)视图如右图所示,则 其俯视图为() 21.【黑龙江哈九中高三期末理】已知三棱锥底面是边长为1的等边三角形,侧棱长均为2, 则侧棱与底面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5 / 24 A 3 2 B 1 2 C 3

9、3 D 3 6 22. 【辽宁省东北育才学校高三第六次模拟数学】双曲线 22 22 1 xy ab 的左焦点为 1 F,顶点 为 1 A、 2 A,P是该双曲线右支上任意一点,则分别以线段 1 PF、 12 A A为直径的两圆的 位置关系是 ( ) A.相交 B. 内切 C. 外切 D.相离 23.【北京市海淀一模理】已知抛物线M: 2 4yx=,圆N: 222 )1(ryx(其中r为 常数,0r). 过点( 1, 0 )的直线交圆N于C、D 两点,交抛物线 M 于A、B两 点,且满足BDAC的直线只有三条的必要条件是( ) A(0,1r B(1,2r C 3 ,4) 2 r D 3 (,)

10、2 r 24 【广州市一模试题数学理】将 18 个参加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名额分配给3 所学校 , 要 求每校至少有一个名额且各校分配的名额互不相等, 则不同的分配方法种数为() A96 B114 C128 D136 25. 【石景山一模理】已知椭圆 2 2 1 4 x y的焦点为 1 F, 2 F,在长轴 12 A A上任取一点 M,过M作垂直于 12 A A的直线交椭圆于点P,则使得 12 0PFPF u uu r uu uu r 的点M的概率为 () A 2 3 B 6 3 C 2 6 3 D 1 2 26. 【北京市东城一模理】已知(, ) 2 , 1 tan() 47 , 那么cos

11、sin的值为() (A) 5 1 (B) 5 7 (C) 5 7 ( D) 4 3 27. 【河南省焦作市高三第一次质检数学文】已知函数f (x) Acos ( x) (xR)的图像的一部分如下图所示,其中 A0, 6 / 24 0,0,x20), 且PQ/x轴, 求P、Q两点间的最 x y O P Q A M F1 B F2 N (,0)m F B x y D C O 12 / 24 短距离; ( ): 若x0 时, 函数y=F(x) 的图象恒在y=F( x) 的图象上方 , 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泄露天机 2020年高考押题精粹 ( 数学理课标版 ) (30 道选择题 +20 道非选择题)

12、【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30 道) 1 【参考答案】B 2. 【参考答案】D 3. 【参考答案】C 4. 【参考答案】B 【点评】:集合问题是高考必考内容之一,题目相对简单. 集合的表示法有列举法、描述 法、图示法三种,高考中与集合的运算相结合,不外乎上述几种题型。但以描述法为主, 考查不等式的有关知识,也有个别省份考查其他知识,如题 1。 5. 【参考答案】B 6. 【参考答案】C 7. 【参考答案】C 【点评】:上面 3 题是简易逻辑的内容,简易逻辑内容有:命题的或、且、非;四种命题; 充分、必要条件;全称命题和特称命题。作为高考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各省高考常 见题型,特别是对充分、

13、必要条件与全称命题和特称命题的考查。 8. 【参考答案】C 9. 【参考答案】D 【点评】:8,9题考查的内容是程序框图。程序框图题型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完整的 程序框图计算,如题8;一种是根据题意补全程序框图,如题9. 程序框图一般与函数知 识和数列知识相结合,特别经过多年的高考,越来越新颖、成熟。 10. 【参考答案】B 11. 【参考答案】A 【点评】: 10、11 题考查的是复数有关知识。复数主要内容有:复数的四则运算、复数的 模、共轭复数、复平面等,上述两题都囊括了,且比较新颖。 12. 【参考答案】D 13. 【参考答案】D 14. 【参考答案】C 15. 【参考答案】C 16.

14、 【参考答案】A 17. 【参考答案】D 【点评】: 12、13、14、 15、16、17 题属于函数与导数模块。该模块的内容主要包括分段 函数、函数的奇偶性、函数的图象、函数的零点、指对函数值比较大小、导数中的切线问题、 导数的单调性等,上述 6 题考查的内容基本涵盖该模块中的知识点,且比较新颖。 13 / 24 侧视图正视图 18 【参考答案】C 19. 【参考答案】C 【点评】: 18、19 题考查的数列知识。数列版块在新课标的背景下要求降低,只强调等 差、等比数列通项、前n 项和,所以这两题比较,把高考要求的东西都包括进去了,而 且题干比较新鲜。 20. 【参考答案】C 21. 【参考

15、答案】D 【点评】: 20、21 题是空间几何体的内容。三视图和空间角是高考的重点内容,这其中 三视图考查得越来越新,如 20 题就是这样;空间角包括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线面角高考理 科常考题型,如 21 题。 22. 【参考答案】B 23. 【参考答案】D 【点评】: 22、23 为解几内容。新课标背景下双曲线是客观题的必考内容,抛物线、直 线和圆也是常考内容,而椭圆一般放在解答题中考查,相对来说在客观题出现的比较少。 24 【参考答案】B 25. 【参考答案】B 【点评】: 24、25 题属于排列组合、概率统计模块。该模块在高考中最常见题型是排列组 合题,但作为新课标下的几何概型题也是常考题

16、型。 26. 【参考答案】B 27. 【参考答案】C 【点评】:26、27 为三角类题目。三角在高考中一般有两种题型,一是三角求值题,二是 三 角函数的性质和图象题,上面两题几乎把要考的知识点都包含进去了,且题设比较好! 28. 【参考答案】D 29. 【参考答案】A 【点评】:28、29 是向量这部分内容的代表。向量的数量积是高考命题的一个重要方向,而 28 题可以作为一个代表;而向量的几何运算是高考命题的另一个重要方向,像 29 题,不 仅 考查了该部分知识点,而且背景新颖。 30. 【参考答案】D 【点评】:不等式也是高考的热点,尤其是均值不等式和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考查, 30题两 者都兼

17、顾到了。 二填空题( 8 道) 31. 【参考答案】 19 3 【点评】:新课标不仅爱考查三视图,也喜好考查球,本题一题两考。 32. 【参考答案】1 162 22 yx 33. 【参考答案】 13 【点评】:新课标中,椭圆都作为压轴题放在解答题中,因此填空题考查的一般都是双曲 14 / 24 线和抛物线。32、33 题比较新颖同时难度不是很高,符合高考命题的要求。 34. 【参考答案】10 【点评】:新课标下,二项式问题好像不怎么考查,既然多年不怎么考,也许今年会热 一下。二项式的通项公式和求展开式各项系数和,是必须掌握的知识。 35. 【参考答案】5 【点评】:解三角形是高考的重要组成部分

18、,不在客观题考查,就在解答题中出现。解三 角 形所涉及的知识点要掌握,如正弦定理、余弦定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等。 36. 【参考答案】10 【点评】:线性规划也是高考重要内容,此题考查该知识点换了一个角度,比较好。 37 【参考答案】 3 2 【点评】:统计中的频率分布直方图是高考常考题型,本题之所以好,在于设问比较好, 不是常规的,当然考查的知识点没有变。 38. 【参考答案】 2 1 【点评】:推理与证明作为新课标的新增知识点,高考出现是必要的,此题考查了归纳推 理的应用。当然类比推理的定义也要掌握。 三解答题( 12 道) 39.【参考答案】解:( ) 由题意得 1 21 nn aS,

19、1 21 nn aS(2)n 两式相减得)2(3,2 11 naaaaa nnnnn 即, 所以当2n时, n a是等比数列, 要使1n时, n a是等比数列,则只需3 12 1 2 t t a a ,从而 1t ( ) 由( ) 得知 1 3 n n a, 31 log nn ban, 1 1111 (1)1 nn bbnnnn 2011 1 22011 2012 1111111 (1)()() 22320112012 T bbbb 2011 2012 40【参考答案】解: (1) 由题意()42(1)22, n f ann即log22, mn an 22n n am 2(1) 2 21 2

20、2 n n n n am m am ,0m且1m, 2 m为非零常数, 数列 an是以 4 m为首项, 2 m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15 / 24 (2) 由题意 222222 ()log(22) nnn nnnm ba f ammnm, 当 12 2(22) 2(1) 2 nn n mbnn时, 3452 2 23 24 2(1) 2 n n SnL 式乘以 2,得 45623 22 23 24 22(1) 2 nn n SnnL 并整理,得 345623 2 22222(1) 2 nn n SnL 334523 22222(1) 2 nn nL 3 332 12 2(1) 2 12 n n n

21、 333 22 (12 )(1) 2 nn n 3 2 n n (3) 由题意 22 lg(22)lg n nnn caanmm,要使 1nn cc对一切2n成立, 即 2 lg(1)lgnmnmm对一切2n成立, 当1m时,有lg0m,则 2 (1)2nnmn对成立; 当01m时,有lg0m,则 2 (1)nnm, 2 2 1 m n m 对一切2n成立,只需 2 2 2 1 m m , 解得 66 33 m,考虑到01m, 6 0 3 m. 综上,当 6 0 3 m或 1m 时,数列 n c中每一项恒小于它后面的项 【点评】:新课标下对数列的考查要求降低,只对等差、等比数列通项和求和要求掌

22、握。数 列求和的方法具有很强的模型( 错位相减型、 裂项相消型、 倒序相加型 ) ,建议熟练掌握,将 恒成立问题转化为最值是常用的方法,需要注意 . 41. 【参考答案】解: (1)由nm /,得,cos)2(cosBcaCb BaBcCbcos2coscos由正弦定理, 得BABCCBcossin2cossincossin 16 / 24 3 . 2 1 cos,cossin2)sin(BBBACB (2)由题知) 6 sin(3sin 2 3 cos 2 3 sin) 6 cos()(xxxxxxf, 由已知得 2 ,2,) 6 2sin(3)(xxf 当2,0x时, 1 , 2 1 )

23、6 2sin(, 6 7 , 6 6 2xx 所以,当 6 x时,)(xf的最大值为3;当 2 x时,)(xf的最大值为 2 3 . 42. 【参考答案】解: (1)依题意知在 DBC 中30BCD o ,18045135DBC ooo CD=6000 1 60 100( ),1801353015D oooo, 由正弦定理得 sinsin CDBC DBCD , sin100sin15 sinsin135 CDD BC DBC o o 62 100 50(62) 4 50(31) 22 2 () 在 RtABE中,tan AB BE AB为定长当 BE的长最小时,取最大值60,这时BECD 当

24、BECD时,在 RtBEC中 cosECBCBCE 3 50(31)25(33) 2 ( ), 设该人沿南偏西60的方向走到仰角最大时,走了分钟, 则 25(33) 6060 60006000 EC t 33 4 (分钟) ( 2)由()知当取得最大值60时,BECD, 在 RtBEC中,sinBEBCBCD tan60sintan60ABBEBCBCD oo 1 50(31)325(33) 2 (m ) 即所求塔高为25(33)m. 【点评】:高考三角类解答题无非就是两种,(1)三角函数题考查三角函数的性质或 17 / 24 图像;(2)是解三角形,特别的有点省份爱解三角形的应用题。 43

25、【参考答案】解: (1)根据茎叶图,有“ 高个子 ” 12 人,“ 非高个子 ” 18 人, 用分层抽样的方法, 每个人被抽中的概率是 6 1 30 5 , 所以选中的“高个子”有2 6 1 12人, “非高个子”有3 6 1 18人 用事件A表示“至少有一名“高个子”被选中”, 则它的对立事件A表示“没有一名“高个子”被选中”, 则( )P A1 2 5 2 3 C C 10 7 10 3 1 因此, 至少有一人是“高个子”的概率是 10 7 (2)依题意,的取值为0,1, 2, 3 55 14 C C )0( 3 12 3 8 P, 55 28 C CC ) 1( 3 12 2 8 1 4

26、 P, 55 12 C CC )2( 3 12 1 8 2 4 P, 55 1 C C )3( 3 12 3 4 P 因此, 的分布列如下: 023 p 55 14 55 28 55 12 55 1 1 55 1 3 55 12 2 55 28 1 55 14 0E 【点评】: 本题主要考察茎叶图、分层抽样、随机事件的概率、对立事件的概率、随机变量 的分布列以及数学期望等基础知识, 考查运用概率统计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数 据处理能力和应用意识 44. 【参考答案】解: ()依题意甲校应抽取110 人,乙校应抽取90 人, 故10x,15y 估计甲校平均分为 110 1095+3085

27、+3575+2565+1055 75 乙校平均分为 90 595+1585+2575+3065+1555 71 () 18 / 24 甲校乙校总计 优秀40 20 60 非优秀70 70 140 总计110 90 200 k= 2 200(40702070) 4.714 1109060 140 又因为4.7143.841故能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0.05的前提下认为“两个学校的数学成绩 有差异” 【点评】:本题把概率、统计、统计案例等知识点结合在一起,综合性强,且把独立性检 验的概念贯穿其中,是个亮点。 45. 【参考答案】解: ()四棱柱DCBAABCD为直四棱柱, ACBD, AABD ,A

28、AAAC, AACE面BD. AACE面EA, EABD. 512 22 BA,211 22 BE,3111 222 EA, 222 EABEBA. BEEA. 又 BBEBD, BDE面EA. ()以D为原点,DA为x轴,DC为y轴, DD为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2,0 ,1 (A,)1 ,1 ,0(E,)0 ,0 , 2 1 (F,) 2 1 ,1 , 1(G. 由()知:)11 ,1(EA为面BDE的法向 量,) 2 1 ,1 , 2 1 (FG, 0 2 1 )1(11 2 1 1EAFG. EAFG. 又FG面BDE, FG面BDE. ()设平面DEG的法向量为),(zyxn

29、,则 19 / 24 )1 , 1 , 0(DE,) 2 1 ,1 , 1(DG. 0110zyxDEn, 即0zy. 0 2 1 11zyxDGn, 即0 2 z yx. 令1x,解得:2y,2z, )2,2, 1(n. 9 35 33 2)1()2(11)1( ,cos EAn EAn EAn. 二面角BDEG的余弦值为 9 35 . 46. 【参考答案】解: (I )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0, 0, 0(D , )0, 0(aA , )0,(aaB , )0,(aaC ,设 bPD ,则 ), 0, 0(bP ,假设存在点F使 /PB 平面 ACF , ) 10)(,0,0(

30、bF 设 平 面 ACF 的 一 个 法 向 量 为 ),(zyxn , ),0(),0,2,(baFAaaAC , ),(baaPB 0 0 FAn ACn , ), 1 ,2( b a n ,所以 0PBn , 3 1 , 02 a aa ,所以 2 DF PF () ),0(baPA , )0,(aaDC ,因为PA与 CD 所成的角为 60 所以 2 1 2| | |cos|60cos 22 2 aba a DCPA DCPA DCPA ,则 ba 由( 1)知平面 ACF 的一个法向量为 )3,1 ,2(n 因为 aADABBAD,90 , aBC2 ,所以 ,2,2aBDaCD 所

31、以 222 BDCDBC ,所以 BCBD ,又PD底面 ABCD, 则BD平面CDF, 所以 )0,(aaDB 是平面CDF的一个法向量 所以 14 73 214 3 | cos a a DBn DBn DBn ,所以二面角的余弦值为 14 73 。 20 / 24 【点评】:空间几何体的解答题一般以柱体或锥体为背景,考查线面、面面关系,考查空 间角和距离, 45 、46 可作为其中代表。 47. 【参考答案】解: (I )圆022: 22 yxyxG经 过点 F, B , F( 2,0 ) , B (02) , ,2,2 bc .6 2 a故椭圆的方程为.1 26 22 yx ()由题意得

32、直线的方程为).6)( 3 3 mmxy 由.0622 )( 3 3 1 2622 22 mmxxy mxy yx 得消去 由,0)6(84 22 mm解得.3232m 又.326,6mm 设),(),( 2211 yxDyxC则, 2 6 , 2 2121 m xxmxx . 3 )( 33 1 )( 3 3 )( 3 3 2 21212121 m xx m xxmxmxyy? ), 2(),2( 2211 yxFDyxFC . 3 )3(2 4 3 )( 3 6 3 4 )2)(2( 2 21212121 ? mmm xx m xxyyxxFDFC ,0 3 )3(2 ,0FDFC? mm

33、 即 解得.3,32630mmmm,又或 48.【参考答案】 解: () 由题意可知B(0, -1 ) ,则A(0, -2 ) , 故b=2 (,0)m F B x y D C O x y O P Q A M F1 B F2 N 21 / 24 令y=0得 2 10x 即1x,则F1(-1 , 0),F2(1, 0 ) ,故c=1 所以 222 5abc于是椭圆C1的方程为: 22 1 54 xy ()设N( 2 ,1t t) ,由于2yx知直线PQ的方程为: 2 (1)2 ()ytt xt 即 2 21ytxt 代入椭圆方程整理得: 22222 4(1 5)20 (1)5(1)200txt

34、txt, 222222 400(1)80(15 )(1)4tttt= 42 80(183)tt, 2 122 5 (1) 15 t t xx t , 22 12 2 5(1)20 4(1 5 ) t x x t , 故 222 121212 1414 . ()4PQtxxtxxx x 242 2 514183 15 ttt t 设点M到直线PQ的距离为d,则 22 22 41 1 55 1414 tt d tt 所以,MPQ的面积S 1 2 PQd 2 242 2 2 1 1514183 5 215 14 t ttt t t 42 5 183 10 tt 22 5 (9)84 10 t 510

35、5 84 105 当3t时取到“ =” ,经检验此时0,满足题意 22 / 24 综上可知,MPQ的面积的最大值为 105 5 【点评】:新课标考试大纲中,特别强调对“直线和椭圆的位置关系”要理解并能应用其解 决问题,对抛物线和双曲线却没有要求(个别省份除外),因此压轴题应该以椭圆为主, 上面两题可作参考。 49. 【 答案解析】(1)依题意,知)(xf的定义域为(0,+) , 当 2 1 ba时,xxxxf 2 1 4 1 ln)( 2 , x xx x x xf 2 ) 1)(2( 2 1 2 11 )( ( 2)令)( xf=0, 解得1x (0x) 因为0)(xg有唯一解,所以0)(

36、2 xg,当10x时, 0)( xf,此时)(xf单调递增; 当1x时,0)( xf,此时)(xf单调递减。 所以)(xf的极大值为 4 3 ) 1(f,此即为最大值4分 (2) x a xxFln)(,3 ,0(x, 则有 2 0 0 0) ( x ax xFk 2 1 ,在3 ,0( 0 x上恒成立, 所以a max0 2 0 ) 2 1 (xx,3 , 0( 0 x( 8) 当1 0 x时, 0 2 0 2 1 xx取得最大值 2 1 , 所以a 2 1 8 分 (3)因为方程 2 )(2xxmf有唯一实数解, 所以02ln2 2 mxxmx有唯一实数解, 设mxxmxxg2ln2)(

37、2 , 则 x mmxx xg 222 )( 2 令0)( xg,0 2 mmxx 因为0m,0x,所以0 2 4 2 1 mmm x(舍去), 23 / 24 2 2 4 2 mmm x, 当), 0( 2 xx时,0)( xg,)(xg在( 0, 2 x)上单调递减, 当),( 2 xx时,0)( xg,)(xg在( 2 x,+)单调递增 当 2 xx时,)( 2 xg=0,)(xg取最小值)( 2 xg (12) 则 , 0)( ,0)( 2 2 xg xg 既 .0 ,02ln2 2 2 2 22 2 2 mmxx mxxmx 所以0ln2 22 mmxxm,因为0m,所以01ln2

38、22 xx(* ) 设函数1ln2)(xxxh,因为当0x时, )(xh是增函数,所以0)(xh至多有一解 因为0) 1(h,所以方程( *)的解为 2 1x,即 2 4 1 2 mmm , 解得 2 1 m 12分 50 【参考答案】解:( )F(x)= e x+sinx ax, ( )cos x Fxexa. 因为x=0是F(x)的极值点 , 所以(0)1 10,2Faa. 又当a=2时, 若x0,( )cos0 x Fxexa. x=0 是F(x) 的极小值点 , a=2 符合题意 . ( ) a=1,且PQ/x轴, 由f(x1)=g(x2) 得: 1 21 sin x xex, 所以

39、1 2111 sin x xxexx. 令( )sin,( )cos10 xx h xexx h xex当x0 时恒成立 . x0,+ 时 ,h(x) 的最小值为h(0)=1. |PQ|min=1. ( ) 令( )( )()2sin2. xx xF xFxeexax 则( )2cos2 . xx xeexa( )( )2sin xx S xxeex. 因为( )2cos0 xx S xeex当x0 时恒成立 , 所以函数S(x) 在0,)上单调递增 , 24 / 24 S(x) S(0)=0 当x0,+ 时恒成立; 因此函数( )x在0,)上单调递增 , ( )(0)42xa当x0,+ 时恒

40、成立. 当a2时,( )0x,( )x在0,+ 单调递增, 即( )(0)0x. 故a2时F(x) F(x) 恒成立 . 0 00 0 2( )0,( )0,(0,), 0( )0.( )0,(0)0 (0,)( )0( 14 )()00, 2. axxx xxxx xxxF xFxx aa Q当时,又在单调递增,总存在 使得在区间,上导致在递减,而, 当时,这与对恒成立不符, 不合题意 .综上 取值范围是-,2分 【点评】:导数题似乎已经被默认高考解答题的最后一题(当然少数省份不是),一般以指 对函数为背景,考查导数在研究函数性质、研究不等式和方程问题中的综合运用,考查 点极为全面,像 49、 50 题都是这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