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中考第一轮复习—第一单元化学改变了世界鲁教版知识精讲.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608822 上传时间:2020-06-23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660.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中考第一轮复习—第一单元化学改变了世界鲁教版知识精讲.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九年级化学中考第一轮复习—第一单元化学改变了世界鲁教版知识精讲.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九年级化学中考第一轮复习—第一单元化学改变了世界鲁教版知识精讲.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九年级化学中考第一轮复习—第一单元化学改变了世界鲁教版知识精讲.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九年级化学中考第一轮复习—第一单元化学改变了世界鲁教版知识精讲.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中考第一轮复习—第一单元化学改变了世界鲁教版知识精讲.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中考第一轮复习—第一单元化学改变了世界鲁教版知识精讲.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九年级化学中考第一轮复习第一单元化学改变了世界鲁教版 【本讲教育信息 】 一、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化学改变了世界 二、学习目标 1、认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区别、联系,并会判断两种变化(重点)。理解 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难点)。 2、初步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能通过科学探究积极主动地获得化学知识,解 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理解科学探究的各要素(重点难点)。 3、学会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检验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能进行药品的取用、物质的加热、 称量,简单仪器的使用和连接、仪器的洗涤等基本实验操作。 三、全面突破 知识专题(一)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概 念没有生成

2、新物质的变化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区 别 宏观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微观 构成物质的粒子不变,只是粒子之 间的间隔发生变化 构成物质的分子会分为原子,原子重 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即分子发生了改 变 外部特征 只是物质的外形和状态发生改变不但物质的外形和状态发生改变,还 常伴随发光、放热、颜色变化、放出 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 联 系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但物理变化中不一定伴随化学变化。 判断依据有没有新物质生成,而不能依据现象判断。 实 例铁铸成铁锅等铁锅生锈等 注意: 发光、放热、颜色变化、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只能作为判断变化类型的辅 助依据,不能用来直接判断,如“电灯发光放热”没有发生化学

3、变化等。 【典型例题 】 例 1、某固体在试管中加热后,试管中没有固体残余物。有关该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定是化学变化B. 一定是物理变化 C. 既是物理变化,又是化学变化D. 不能肯定是什么变化 解析: 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这也是其与物理变化的根本区别。变化过程中 有没有气体生成,有没有沉淀, 以及是否发光、 放热等均能帮助我们判断变化是否是化学变 化,但这些不是决定因素,唯一的判断依据是看变化中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答案: D 例 2、生活中的许多变化都能产生能量,下列放热现象与化学变化无关的是() A. 蜡烛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 B. 生石灰与水混合变成熟石灰,放出大量

4、的热 C. 白炽灯泡通电后发光、放热 D. 苹果腐烂时放热 解析: 生石灰与水混合变成熟石灰,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了新物质,是化学变化;苹 果腐烂也发生了化学变化,所以选项B、D 是错误的。选项A 中蜡烛燃烧发生了化学变化。 选项C 中白炽灯泡通电后虽发光、放热,但没有新物质生成,因此是物理变化而不是化学 变化。 答案: C 例 3、下列变化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锅炉爆炸B. 瓷碗破碎 C.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D. 海水晒盐 解析:此题易错的原因在于混淆了“爆炸”和“化学爆炸”这两个概念,实际上爆炸既 包括化学爆炸又包括物理爆炸。锅炉爆炸过程中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爆炸,故选项A

5、 是错误的;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二氧化碳和水在阳光、叶绿素等的作用下反应生成了葡萄 糖和氧气,所以属于化学变化。 答案: C 例 4、下列成语所描述的变化与对该变化的判断,不相符合的是() A. 沙里淘金物理变化 B. 水滴石穿物理变化 C. 百炼成钢化学变化 D. 火树银花化学变化 解析:本题借用成语考查化学知识,比较隐蔽, 很好地考查了同学们的分析和归纳能力。 解题的关键应把握成语所隐含的信息,利用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辨别依据来判断。在本题 中, B、C、D 均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其中水滴石穿,不只有力的作用,还有二 氧化碳、水和碳酸钙反应生成了可溶性的碳酸氢钙,同学们一般想不到

6、。而A 中没有新物 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本题应选B。 答案: B 例 5、下列家庭实验中不涉及 化学变化的是 A. 用少量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B. 用糯米、酒曲和水制甜酒酿 C. 用 75%的酒精杀菌消毒D. 用木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解析:本题借助一些生活事实来考查物质变化的知识。A 中操作利用了酸和盐能够发生 反应的知识; B 过程包括蒸米、发酵等过程,属于化学变化;C 中酒精能杀菌消毒是利用了 蛋白质变性的原理;D 是利用了木炭的吸附作用,属于物理变化。 答案: D 例 6、下列有关物质变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物理变化中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 B. 化学变化中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7、 C. 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D. 不需要加热就能发生的变化一定是物理变化 解析:本题考查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理解。两种变化的联系是化学变化中一定同时 发生物理变化,而物理变化中不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水沸腾变成水蒸气需要加热,但此 过程属于物理变化;铁生锈不需要加热,但属于化学变化。 答案: B 知识专题(二)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是学习化学的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 1、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1)提出问题 (2)建立假设 (3)收集证据(包括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等) (4)获得结论 (5)交流评价 2、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 化学实验,实验方案设计是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它必须保

8、 证实验的客观性。其基本要求是:科学性可行性安全性简约性 3、保证实验结果的客观性,必须明确: (1)实验目的( 2)实验自变量(3)实验因变量(4)控制变量 【典型例题】 例 7、某些金属工艺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同学们认为它可能和铁一样,有磁性。 在讨论时, 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就“拿磁铁来吸一下”这一过程而 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 假设B. 实验C. 观察D. 作出结论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科学探究的方法。科学探究是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也是一种重要 的学习方式, 科学探究中的猜想必须用事实来验证。通过实验、 观察等手段获取证据。因此, 实验是科学探究中的

9、重要一环,题中“拿磁铁来吸一下”就是科学探究中的实验。 答案: B 例 8、化学兴趣小组的三位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 贝贝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结论:石蜡 的密度比水; 芳芳点燃蜡烛,观察到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火焰中, 如图所示,约1s 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填“ a”或“ b”或“ c” )处最先炭化。 结论:蜡烛火焰的温度最高; 婷婷在探究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你认为她的以 下做法中不合适 的是 () A. 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 B. 查找资料,了解石蜡的

10、主要成分,探究生成的黑色固体是什么 C. 认为与本次实验目的无关,不予理睬 D. 询问老师或同学,讨论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 三位同学在探究的过程中,将短玻璃导管插入焰心,发现另一端也可以燃烧。 【提出问题】导管里一定有可燃性气体,气体成分可能会是什么呢? 【猜想】贝贝认为:可能是蜡烛不完全燃烧时产生的CO 芳芳认为:可能是蜡烛受热后产生的石蜡蒸气 婷婷认为:可能以上两种情况都有 【实验方案】 换一根较长的导管,并用冷的湿毛巾包住导管,然后在导管另一端做点火 实验。 【现象与结论】 如果观察到现象,则贝贝的猜想正确; 如果观察到现象,则芳芳的猜想正确; 如果观察到现象,则婷婷的猜想正确。 解析:

11、在探究的过程中,将短玻璃导管插入焰心,发现另一端也可以燃烧。根据三位 同学的猜想判断, 可燃性物质应为CO 或石蜡蒸气或二者的混合物;用冷的湿毛巾包住导管, 如果该可燃性气体中有石蜡蒸气,去掉毛巾, 则一定会在导管内壁看到冷凝的固体,否则就 没有石蜡蒸气; 而 CO 遇冷不会冷凝, 所以若贝贝的猜想正确,则会看到导管口同样能点燃, 去掉毛巾,导管内壁看不到冷凝的固体。若芳芳的猜想正确,则会看到导管口不能燃烧,去 掉毛巾,导管内壁可看到冷凝的固体。若婷婷的猜想正确,则会看到导管口能点燃,但火焰 较小,去掉毛巾,导管内壁可看到冷凝的固体。 答案: 小a;外焰C 导管口同样能点燃,去掉毛巾,导管内壁

12、看不到冷凝的固体; 导管口不能燃烧,去掉毛巾,导管内壁可看到冷凝的固体; 导管口能点燃,但火焰较小,去掉毛巾,导管内壁可看到冷凝的固体 知识专题(三)走进化学实验室 化学实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做好实验的基础,学会实验基本操作是进一步运用实 验方法验证和探究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基础。 一、常用仪器介绍 二、实验基本操作 1、药品的取用 (1)药品取用的基本原则 使用药品要做到“三不”:不能用手直接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 的气味;更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取用药品注意节约:取用药品应严格按实验规定的用量,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取 最少量,即液体12mL,固体只要盖满试管底部即

13、可。 用剩的药品要做到“三不”:即不能放回原瓶,不要随意丢弃,不能拿出实验室,要 放在指定的容器里。 (2)药品的取用方法 固体(广口瓶) 粉末:用药匙(或纸槽),步骤:“一斜二送三直立” 块状或金属颗粒:用镊子,步骤:“一横二放三慢竖” 液体(细口瓶) : 较多量:倾倒法 少量:用胶头滴管吸取 一定量:用量筒量取 2、物质的加热 (1)可直接加热的仪器: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坩埚 可间接加热(垫上石棉网)的仪器:烧杯、烧瓶、锥形瓶 不能加热的仪器有:量筒、集气瓶、漏斗、水槽 (2)酒精灯 火焰:外焰、内焰、焰心。 使用:灯内酒精要恰当,四一(1/4)三二( 2/3)取其中;燃着不可添酒精,绝

14、对禁止 灯点灯;点火宜用火柴引,熄灯需用帽盖紧;万一洒出着了火,湿布扑盖莫心惊。 (3)加热 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方法、注意事项) 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方法、注意事项) 3、物质的称量 (1)固体的称量 用托盘天平 构造: 量度: 称量 不定量称量 定量称量 使用方法(口诀) : 托盘天平要使用,先把游码移到零; 为达平衡调螺母,两盘放纸须相同; 左盘放上称量物,砝码放入右盘中; 取放砝码用镊子,由大到小游码动; 直到再次达平衡,砝游总和是物重; 称完砝码放盒中,最后游码移回零; 药品如有特殊性,必须放入器皿中。 (2)液体的量取 用量筒 使用(口诀) :量筒量液无它用,大小选准又端平, 凹底

15、刻度加眼睛,三点一线成水平。 量取 定量读数(若视线偏高或偏低,则读出的数值会怎样?) 量取一定量的液体(若视线偏高或偏低,则量取的液体的体积会怎样?) 4、仪器的连接 实验装置的安装顺序:从下到上, 从左到右; 制备气体时发生装置在左,收集装置在右, 气流方向从左到右。 (1)连接仪器基本操作: 把玻璃管插入带孔橡皮塞 连接玻璃管和胶皮管 在容器口塞橡皮塞 (2)装置气密性的检查(如图) 原理:将装置密封(水封),微热,利用装置中的气体受热膨胀而排出少量,根据导管 口是否冒出气泡的现象来判断装置是否漏气。 单孔装置双孔装置 (3)气体的收集(如图) 5、仪器的洗涤 操作要点:少量水注入仪器中

16、,经振荡或用试管刷(上下转动)轻轻刷洗,再用清水冲 洗几次即可。如果内壁有油脂,可使用热纯碱溶液或洗衣粉洗涤。 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是: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典型例题 】 例 9、在使用托盘天平前,指针偏向右边,要使天平指针指在零点,那么应将() A. 左端的螺母向外调节B. 右端的螺母向外调节 C. 左端的螺母向里调节D. 右端的螺母向里调节 解析: 托盘天平是根据杠杆原理制成的,指针偏向右边,说明右盘的质量高。因此,调 节螺母的方法有两种:固定左端螺母,把右端的螺母向里调。固定右端螺母,将左端的 螺母向外调。明确:螺母的移动方向与指针的摆动方向相反。显然,

17、此题应选择A、D。 答案: A、D 例 10、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时,有同学将砝码与称量物的位置颠倒了,左盘所加砝码为 6g,游码移到刻度尺上0.4g 处达到平衡,则称量物的实际质量是() A. 6.4g B. 6g C. 5.6g D. 5.4g 解析: 托盘天平平衡必须满足下列关系:左盘被称物质质量=右盘砝码质量 +游码质量。 当砝码和称量物位置颠倒时,则有m称量物+0.4 g =6 g,显然答案为C。 答案: C 例 11、小强同学用量筒量取液体,将量筒平放且面对刻度线。初次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 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20mL,倒出部分液体后,向下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 数为 5mL

18、,则他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是() A. 肯定等于15mL B. 肯定大于 15mL C. 肯定小于15mL D. 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15mL 解析: 用量筒量取液体,在读数时仰视读数值小于实际体积数,俯视读数值大于实际体 积数。因此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大于(205)mL。故正确答案应选B。 答案: B 例 12、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取用药品B. 给试管加热C. 滴加液体D. 称量 10.05g 固体 解析: 中考最常见题型。 答案: B 四、考场清单 本讲知识从命题内容及考查角度分析,主要表现在: 1、列举生活、生产实际,以及分析古代诗句中蕴含的化学知识,结合所学物质变化的实

19、 例判断其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2、运用科学探究解决实际问题。含有基本操作的探究题是中考的热点之一。 3、以仪器的选择、实验操作方法、实验安全为内容,借助实验装置图来考查对实验基本 操作的认识。 基本题型:选择题、实验探究题等 基本考点: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科学探究 实验基本操作 五、本讲小结 知识结构: 复习指导: 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是中考的必考内容,复习时可以表格等形式比较两种变化和性质。 另外多联系生产、 生活中的现象进行物质变化和性质的判断,来理清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2、药品的取用、物质的加热、称量,仪器的使用、连接和洗涤等基本实验操作是中考的 重要考点。复习时要尽量对照实物

20、掌握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等。 3、实验和探究是相对独立的中考题型,要通过不同类型问题的强化训练,培养审题、获 取信息并加工信息的能力、对现象的分析能力以及准确的表述能力等。 六、超前思维(重温教材:第二单元自然界中的水) 1、水的三态变化 2、自然界的水情况 3、水的净化 4、水的组成 5、原子的构成 6、相对原子质量 7、元素、元素符号 8、初识元素周期表 【模拟试题】 (答题时间: 35 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 选项符合题意,将符合题意的选项序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 1、取一块食盐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以下不是 化学研究领域的是 () A. 食盐由什么成分组成B. 食盐的产地

21、在哪里 C. 食盐有什么性质和用途D. 食盐的微观结构如何 2、目前人类所使用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化学反应。下列变化中实现了由化学能转化成电能 的是() A. 家庭烧煤取暖B.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 C. 利用海洋潮汐发电D. 在家用电器中使用干电池 3、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危险品消防安全标志,装运浓硫酸的槽罐车上应贴的图标是() A. B. C. D. 4、下列成语所描述的过程,从化学的角度理解正确的是() A. 铁杵磨成针:主要发生了化学变化 B. 釜底抽薪:木柴燃烧必须达到着火点 C. 真金不怕火炼:金的化学性质稳定 D. 百炼成钢:只发生了物理变化 5、 有一瓶无色气体, 可能是二氧化碳气体

22、,你认为应该用下述哪种方法确定?() A. 讨论B. 调查C. 上网查询D. 实验 6、 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手段之一,下列各图操作正确的是() 7、下列叙述不正确 的是 () A.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 B. 物质的种类繁多,但都是由元素组成的 C. 宏观物质都是由各种各样的原子按相同的方式结合而成的 D. 现今的科学技术已达到了对原子、分子的移动和排列 8、影响蜡烛在空气中燃烧时间的因素有很多,当我们研究不同长度蜡烛在烧杯中燃烧时 间的长短时,需要控制以下影响因素中的:蜡烛的粗细烧杯的大小蜡烛的质地 () A. 仅B. 仅C. 仅D. 全部 9、实验室

23、加热约150 mL 液体,可以使用的仪器是() A. B. C. D. 10、小红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烧杯的质量,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下图所示,该同学称取的 烧杯实际质量为 () A. 23.8g B. 32.6g C. 32.3g D. 27.4g 二、填空题 11、我们利用石油炼制的汽油燃烧来开动汽车,也可以利用石油裂解后的小分子物质合成 化学纤维。前者我们是利用化学反应得到;后者我们是利用化学反应得到。 12、做化学实验时,应严格遵守实验室规则和操作规程。请仔细观察下图,找出其中存在 的安全隐患(任写两种): ; 。 13、化学变化中通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这是因为不同的物质包含的化学能大小不

24、同,在 化学变化中物质具有的化学能可以转变为热能、光能或电能。 举出一个从环境中吸收热能的物理变化的例子; 镁条 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能和能; 已知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的变化放出热量。根据能量守恒原理,反应前氢气和氧 气的混合物包含的化学能比反应后水包含的化学能(填“高”或“低”) ,理由 是。 14、从下图中选择相关仪器,将其编号和名称填写在相应空格处。 (1)取用少量粉末状固体用; (2)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时用_ _ _; (3)量取 8mL 液体用; (4)洗涤试管应使用_ _ _; (5)液体药品通常存放在; (6) 若利用上述仪器进行实验:溶解氯化钠时需要添加的仪器是(填仪器名称)

25、_。 15、 我们要学会用化学的视角来看待我们身边的物质。请你写出一种你最熟悉的物质的化 学式, 它属于(填“单质”、 “氧化物”、 “酸”、“碱”、“盐”)。 你知道它的一条性质是,因此可用作。 16、观察下列分子模型,一个甲烷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一个二氧化碳分 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将这些模型拆开,把同类原子分别放在一起,数一数 共有类原子,属于种元素。 17、请根据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说明图 B 的错误及所导致的后果: _ ,_ 。 (2)检查图 A 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_ 。 (3)化学实验中,如果不慎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你应采用的灭 火方法是。 (4) C 图

26、中的错误:_, _。 三、实验探究题 *18 、 在点燃蜡烛时, 小红发现有一根烛芯沾有食盐的蜡烛比普通蜡烛燃烧的时间长一些。 请你与小红一起探究,并回答相关问题。 提出问题盐是否能延长蜡烛的燃烧时间? 猜想一定量的食盐可延长蜡烛的燃烧时间; 实验探究 实验目的:探究不同量的食盐对蜡烛燃烧时间的影响 实验方案:取6 支相同的蜡烛,在其中5 支的烛芯周围分别放入不同量的食盐,另1 支作对照实验,分别测定它们的燃烧时间。 实验结果: 食盐质量( g)O O. 1 0. 5 O. 7 0. 9 1. O 燃烧时间(分钟) 10 15 18 23 25 27 燃烧稳定性正常正常正常正常易灭极易灭 实验

27、结论:从所得实验结果可初步分析出两点结论: _ ; _ 。 实验反思: 此实验方案还存在一些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如(至少写出两点): _ ,。 你认为此实验结果有什么实际应用价值: _ 。 【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1、B 2、D 3、 A 4、C 5、D 6、B 7、C 8、D 9、A 10、D 二、填空题 11、能量;新物质。 12、不应在实验室打闹;不能在实验室里吃喝东西;不能用手直接拿着试管加热等合理即 可。 13、水变成水蒸气;热,光;高;氢气和氧气反应除了生成水,还放出了热量。 14、 (1)g 药匙;(2)a 胶头滴管;(3) i 量筒, a 胶头滴管;(4)h 试管刷;(5)e

28、 细口 瓶; (6)玻璃棒。 15、O2 ;单质;助呼吸;医院抢救病人。(答案合理即可) 16、1 个碳原子和4 个氢; 1 个碳原子和2 个氧;三;三。 17、 (1)视线没有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导致读数偏小;(2)将导管的一端伸入水 中,然后双手紧贴试管外壁,若管口产生气泡,松开手后,有水进入导管形成一段稳定的水 柱。则证明气密性良好。用湿抹布盖灭等; 砝码与药品放反了,所称药品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三、实验探究题 18、实验结论:食盐可以延长蜡烛燃烧时间;所加食盐并非越多越好, 从此次实验来看,加入0.7 克时效果最好。 (可能有其它正确答案) 实验反思: 必须进行三次实验取其平均值;还要观察或测定加入食盐后对烛光亮度的 影响;(本空有多种答案,只要考生从实验方案的严密性角度进行思考均可。) 建议蜡烛制造工厂在烛芯周围加入少量的盐,以延长蜡烛的燃烧时间,节约资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