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测试题.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611076 上传时间:2020-06-25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238.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测试题.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最新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测试题.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最新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测试题.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最新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测试题.pdf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最新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测试题.pdf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测试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测试题.pdf(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 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检测考试试题 (满分: 100 分、时间 90min ) 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 Ca-40, N-14 Cl-35.5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6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 分) 题号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题号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B石油经炼制得到汽油等产品 C木炭使红墨水褪色 D用石墨制取人造金刚石 2. 下表是市场上销售的一种加碘食盐包装袋上的文字说明,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配料表精制海盐、碘酸钾(KIO

2、3) A.碘酸钾是化合物 含碘量 3515mg/kg B.碘酸钾不稳定、受热易分解 储藏方法通风、防潮 C.碘酸钾是一种氧化物 食用方法待食物熟后加入碘盐 D.在 KIO3中,碘元素化合价为+5 价 3下列对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铁丝在空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有黑色物质生成 B红热木炭放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产生白光 C石蜡在氧气中燃烧时,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 D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烟雾 4已知一个碳12 原子的质量为M,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N,则一个铝原子的质量为 A12M/N B12N/M CMN/12 D 12MN 5下图是表示气体粒子的示意图,其中“”和“”分别表示两

3、种不同元素的原子,那 么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6关于下列物质的转化过程:H2H2O COCO2 CCO2 ,说法都不正确的是 A都能通过化合反应实现 B都能通过氧化反应实现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 C都能通过和单质的反应实现 D变化前后元素化合价可能不改变 7agA 物质和 bgB物质发生化合反应,生成C物质,则 C物质的质量为: A. 等于( a+b)g B.小于( a+b)g C.不大于( a+b)g D.不小于( a+b)g 8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P + O22P2O5BC2H5OH + 3O2 2 CO2+ 3H2O CCaCO3+HCl=CaCl2+H2O+CO2D2KMn

4、O4 = K2MnO4 + MnO2 + O2 9根据下图粒子结构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错误的是 A、属于同种元素 B、属于离子 C、易失去电子成为阴离子 D、的结构不稳定 10在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的实验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选用红磷是因为反应可以消耗O2,生成固态的P2O5 B.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硫或木炭 C.燃烧匙中的红磷越多,水位上升越高 D.本实验可以证明空气含有N2、O2、CO2和稀有气体 11化学知识中有很多的“相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原子中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和中子数一定相等 B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 如钠原子和钠离子) 核外电子数相等 C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

5、量总和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D酒精与水混合前后的总体积相等 12在 H2、H2SO4、 H2O、H2O2四种物质中,都含有 A氢分子 B2 个氢原子 C氢气 D氢元素 13有一种氮的氧化物,氮与氧的质量比为7:4,则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AN2O B.NO2 C.N2O3D.N2O5 14下图为某反应的部分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种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点燃 + 4 X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1 个 X分子中有3 个原子 C反应物中分子的个数比为1:1 D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未改变 15通过化学式“ CO2”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表示二氧化碳这种物质表示

6、1 个二氧化碳分子二氧化碳属于氧化物 二氧化碳相对分子质量为44 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2 价 二氧化碳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二氧化碳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8 1 个二氧化碳分子由1 个碳原子和1 个氧分子构成 A B C D 16 2A + 3B= C +3D 中 A 和 C 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为3:38 ,D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 。已知 一定量的A和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34.2gC 和 0.6gD,则 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36.5 B63 C 98 D 294 17过氧化钠(化学式为Na2O2,其中Na 元素显 1 价)是潜水艇中的制氧剂,它是一种 淡黄色粉末, 能与物质R 反应

7、生成氧气,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 + 2R=2Na 2CO3 + O2, 则下列有关判断中,错误 的是 ( ) ANa2O2中氧元素化合价为 1 价BR 的化学式为CO2 CNa2C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06 DNa2O2中含有氧分子 18 、 在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物质a b c d 反应前质量(g)10 10 10 2 反应后质量(g)待测2 21 2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d 可能是催化剂 Ba、b 两种物质中元素种类一定与c 物质中元素种类相同 Cb 物质可能是单质 D反应后a物质的质量为3g 二

8、、填空题(共33 分) 19、 (5 分)根据要求,写出下表相应的化学符号: 名称 锰酸根 离子 2 个氮分子铵根离子两个铁离子大理石 化学符号 20、 (4 分)欢迎参加我们的化学俱乐部,请你写出符合与下列特征提示相关的物质符号: 提示 1 提示 2 提示 3 物质符号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 物质 1 液体银白色温度计 物质 2 空气植物根系保护气 物质 3 固体紫色制氧气 物质 4 氧化物呼吸作用生命之源 21 (4 分)在 H、 O 、C、S、Ca五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 将其化学式填入空格中。 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氧化物是: 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是: 可用于实验室

9、制取二氧化碳的固体原料是: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22 (8 分)已知铜绿 Cu2(OH)2CO3 在加热时分解生成A、B、C三种常见的氧化物,下面是有 关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图示。 (1) 试通过分析推断,确定下列物质: D_, E _, F _, X _。 (2) 写出铜绿加热时发生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_ 。 写出 CH的化学方程式:_ 。 23、 (8 分)铁暴露在空气中会生锈。不知你注意了没有,将苹果切开不久,果肉上就会产 生一层咖啡色的物质,也好象是生了“锈”一样。某化学活动小组对此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 】切开的苹果“生锈”与什么因素有关? 【猜想与假设 】 猜想:可能与空气没有关

10、系,只是果肉内的物质自身相互反应而“生锈”。 猜想: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作用而“生锈”; 猜想: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氮气作用而“生锈”; 猜想: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作用而“生锈”;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 猜想: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作用而“生锈”,并且苹果“生锈”的速度还 可能与温度有关。 【收集证据 】 (一)查阅有关资料:已知苹果“生锈”是果肉里的物质(酚和酶)与空气中的一种物质发 生反应,生成咖啡色的物质。 (二) 实验探究:针对上面的猜想至猜想,化学活动小组依次设计了实验方案,进行了 实验验证, 并依次观察到下列实验现象。请你将他们设计的可行

11、的实验探究方案,填写在下 表中。 【得出结论 】: 【反思与评价 】 (2)在验证猜想时,同学们发现,如果水不与空气隔绝,果肉放在水中时间长了也会变 色,其可能的原因是 【应用 】根据上述结论,要防止果汁变质,果品加工厂加工和保存果汁时可采取的措施是 24、 (4 分)自然界生命体的有机物组成除C、H、O 外还有其他元素,如藻类物质(化学式 可表示为C106H263O110N16P)的组成中就含有N和 P 。丙氨酸是组成 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之一,其分子结构如图所示: (1)写出 丙氨酸的化学式: 猜想可行的实验方案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猜想 将一小块果肉浸入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观察 现象。 果肉表

12、面不变色。 猜想 将一小块切开的苹果放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现 象。 果肉表面变色。 猜想 将切开的苹果放入盛有氮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果肉表面不变色。 猜想 将切开的苹果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观察现 象。 果肉表面不变色。 猜想温度高的先变色。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 (2)丙氨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三、实验题(共17 分) 25、 (7 分)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 1 ) 实 验 室 常 用 稀 盐 酸 和 石 灰 石 制 取 二 氧 化 碳 , 该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为。 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下同)。 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 2 ) 实

13、验 室 常 用 加 热 高 锰 酸 钾 的 方 法 制 取 氧 气 , 该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为;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26、 (6 分)根据下列数据及实验装置图(所有夹持仪器均省略),回答下列问题: (1)在铜片上,A 和 C 点为白磷; B点为红磷,用酒精灯对准A 加 热,最先发生燃烧的是(填字母,下同);一定不会发生燃烧的是。 (2)将一支装满氧气的试管倒扣在(1)中“一定不会燃烧”的物质上面,现象是 ;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 (3)烧杯中热水的作用。 27、 (4分)实验室有一瓶黑色粉末和一瓶标签已被腐蚀的无色液体 (如左图)。 将二者混合会产生无色气体。为了确定它

14、们的成分,甲、乙两位同学进行了探究。 【假设猜想1】 物质着火点 酒精灯的 火焰温度 白磷40 500 红磷240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 甲同学认为无色气体是氧气,其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乙同学认为单从产生无色气体不能确定一定是氧气,需要进一步进行实验,请你设计实验 进行验证。 三、计算题(共14 分) 28、 (6分)某补钙品(有效成分为碳酸钙,其它成分不含钙元素)的说明中标明含钙量 为30%。李琳同学为了检验该产品,取l0g补钙品放入 100g稀盐酸中, HCI 与补钙品的有 效成分刚好完全反应(其它成分不与盐酸反应)。反应后剩余固体和液体的总质量比反 应前减少了 2.2g.求:

15、(1)补钙品中实际含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2)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X|k |B | 1 . c|O |m 29、 (4 分)石灰厂为了测定一批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用 4 g 石灰石样品, 把 20 g 稀盐酸分4 次加人样品中 (样品中除碳酸钙外,其余的成分既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于 水),充分反应后经过滤、干燥等操作,最后称量,得实验数据如下表: 稀盐酸的用量第一次加入 5 g 第二次加入 5 g 第三次加入 5 g 第四次加人 5 g 剩余固体的质量3 g 2 g l g 1 g (1)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是; (2)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多少?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与结论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 25 (4 分)测定大理石含CaCO3的质量分数,取大理石12.5g ,加入盛有100g 稀盐酸的烧 杯中,两者恰好完全反应(假设其他杂质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解)。烧杯内物质的质 量变为 108.1g 。试计算大理石样品中CaCO 3的质量分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