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培养基模拟灌装无菌生产工艺验证方案培养基模拟灌装无菌生产工艺验证方案目录1概述2验证目的3适用范围4验证小组成员与职责5文件资料及培训确认6编制依据7验证计划8风险评估分析9验证内容10验证结果的分析与评价11验证周期第1页共28页培养基模拟灌装无菌生产工艺验证方案 验证立项申请表立项部门申请日期年 月日立项题目验证原因验证要求及目的:车间主任:日期:年 月 日生产技术部意见:部门负责人:日期:年 月 日工程部意见:部门负责人:日期:年 月 日品管部意见:部门负责人:日期:年 月日验证小组意见:验证小组组长:日期:年 月日备注培养基模拟灌装无菌生产工艺验证方案 验证方案会签审批表验证项目验证方
2、案编号起草验证方案起草部门签名日期会签部门签名日期小容量注射剂车间生产技术部工程部品管部批准部门签名日期验证小组组长备注第3页共28页培养基模拟灌装无菌生产工艺验证方案1、概述1.1我公司小容量注射剂车间2号生产线,按GMP201版及其附录要求进行设计,是专用于 小容量注射剂非最终灭菌产品生产使用。维生素C注射液(5ml:0.5g )因无法进行F。8分钟湿热灭菌,以达到SA& 10-6,但处方可以通过微生物滞留过滤器过滤,故采用除 菌过滤和无菌工艺相结合的灭菌方法。1.2培养基灌装验证是用和实际生产工艺相同的条件与操作方法(包括生产环境),向安瓿内灌装经除菌过滤的培养基,然后将此模拟制品在适当
3、条件下培养,以确认工艺过程的 可靠性。对设备、环境以及人员操作的一种系统验证, 是判断无菌保证水平的关键手段。 在正式生产前必须按维生素 C注射液(5ml:0.5g )生产工艺进行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1.3验证次数按2010版GMP付录1要求,因该生产线为新建设施,本次为规格为 5ml培养基模拟灌装 试验首次验证,故需进行连续三个批次的验证活动。2、验证目的2.1证明无菌生产区的设计及其设备布局,环境及卫生状态、人员无菌操作等各方面因素均能保证产品的无菌性。2.2确定生产最差条件下仍能保证产品的无菌性。2.3通过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确保生产符合现行GMP法规要求。3、验证范围本验证方案适用于小容
4、量注射剂车间无菌灌装生产线(二线)正式投入使用前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的验证。4、验证小组成员与职责4.1验证小组成员部门与职务验证分工签名日期生产副总验证小组组长小容量注射剂车间主任验证小组副组长品管部长组员工程部长组员QC组员QA组员机修工组员配剂操作工组员洗瓶操作工组员灌封操作工组员统计员组员4.2职责验证小组:准备、检查和实施确认方案;设计、组织和协调验证试验;收集整理验证数据,偏差处理,编写确认报告;再验证周期的确定。验证小组组长:组织编写验证方案,领导协调验证项目的实施,协调验证小组的工作,对验证过程的技术负责,审核批准验证方案、偏差及验证报告。验证小组副组长:负责起草验证方案,编写验
5、证报告,负责协调确认方案的实施,相关操作规程的修订,协助收集整理验证数据,对偏差提出纠正措施建议。品管部长:审核验证过程的检测数据,验证数据的可靠性,负责验证过程检验方法的确定及安排相关检验工作,负责签发检验报告。QA负责验证过程中取样、监控。QC负责微生物项目的检测。机修工:负责验证过程中设备的维修,参与验证模拟维修活动,确保设备运行正常。配剂操作工:负责配料操作和除菌过滤操作。洗瓶操作工:负责洗瓶和安瓿灭菌操作。灌封操作工:负责灌封操作。统计员:负责验证所需物料的领取工作,负责验证资料、数据收集、记录、整理5、文件资料及培训确认5.1确认相关文件资料序号文件名称编号结果01人员进出C级洁净
6、区净化更衣操作规程SOP-SC-WS3-00100有无02人员进出A/B级洁净区净化更衣操作规程SOP-SC-WS3-00200有无03物料、容器具进出C级洁净区净化操作规程SOP-SC-WS3-00300有无04物料、容器具进出A/B级洁净区净化操作规程SOP-SC-WS3-00400有无05称量岗位操作规程SOP-SC-1-01000有无06针剂配剂岗位操作规程SOP-SC-3-00100有无07安瓿理瓶岗位操作规程SOP-SC-3-00200有无08安瓿清洗、干燥火菌岗位操作规程SOP-SC-3-00300有无09B级区灌封岗位操作规程SOP-SC-3-00400有无10灯检岗位操作规程
7、SOP-SC-3-00800有无11脉动真空火菌柜的操作规程SOP-SB-3-00300有无12配液罐操作规程SOP-SB-3-00500有无13立式超声波洗瓶机操作规程SOP-SB-3-00700有无14隧道式灭菌烘箱操作规程SOP-SB-3-00900有无15立式灌装封口机操作规程SOP-SB-3-01100有无16A/B级、C级洁净区清洁消毒操作规程SOP-SC-WS3-00500有无17A/B级、C级洁净区容器具清洁灭菌操作规程SOP-SC-WS3-00600有无18洁净区卫生洁具清洁消毒操作规程SOP-SC-WS1-00300有无19A/B级、C级洁净工作服清洁消毒(灭菌)操作 规程
8、SOP-SC-WS3-00700有无20过滤器清洁灭菌操作规程SOP-SC-WS3-00800有无21立式超声波洗瓶机清洁操作规程SOP-SB-WS3-00100有无22隧道式灭菌烘箱清洁操作规程SOP-SB-WS3-00200有无23立式灌装封口机清洁操作规程SOP-SB-WS3-00300有无24脉动真空火菌柜清洁操作规程SOP-SB-WS3-00400有无25配液系统清洁灭菌操作规程SOP-SB-WS3-00500有无检查人日期5.2培训确认在进行培养基无菌灌装模拟试验验证之前,方案起草者对所有执行本方案人员进行了培训,使每个参与方案的执行人员都理解方案内容,具备确认的前提条件。培训结果
9、统计表培训日期授课人组织部门培训地点培训内容培训人员岗位培训情况备注组长生产副总合格口 不合格副组长小容量注射剂车间主任合格口 不合格组员品管部长合格口 不合格工程部长合格口 不合格QA合格口 不合格QC合格口 不合格统计员合格口 不合格机修工合格口 不合格岗位操作工合格口 不合格6、编制依据6.1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附录:无菌药品6.2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6.3药品GMP实施指南(无菌药品)7、验证时间计划: 年月日至年月日8风险评估分析通过风险评估,确认本次验证活动需要验证的项目风险描述可能性重性可 测 性风 险 指 数风险控制措施验证项目环境达不到相关 生产要求中
10、高高高建立厂房清洁消毒规程 定期环境监测培养基灌装全程对环境进 行动态监测人员造成污染中高高高人员培训并更衣考核上 岗,定期对进入无菌区人 员取样监控所有相关人员,模拟生产 实际活动后取样,对最多 允许人数进行挑战火菌后的衣服, 器具等发生二次 污染低高高高验证火困后储存方式和 有效期,操作人员培训考 核上岗,生产过程中进行 严格监控,生产结束后与 产品接触表面取样相关验证操作与正常生产 一致,生产结束后对关键 表面取样,储存方式和有 效期在相关清洁火困验证 中完成火困效果未达到低高中中所有火困装载和参数须 经过验证,按经验证的操 作方式火困在设备验证中完成配液/灌封超过 规定时限低中低中工艺
11、规程中明确规定时 限按照工艺规定工序最大时 间挑战进行验证灌封设备 故障并维修中中低中人员培训,使用前通过试 机,并定期设备维护保养模拟维修操作进行挑战验 证过滤系统 有效性和污染低高高高过滤后对除菌过滤器进 行起泡点测试,使用前进 行清洁和火菌处理在无菌过滤系统工艺验证 中完成,并取过滤后的药 液进行无菌检查取样工具,记录 等传入污染中低高高所有相关工具,记录等进 入无菌区随厂房消毒,临 时需要的用 75%乙醇消 毒在消毒效果验证中完成清洁工具和清洁 消毒剂使用带来 的污染低高高高清洁工具需火困,清洁剂 消毒剂需除困过滤后进 入无菌区在工器具清洁消毒效果验 证方案中元成灌封所用安瓿造 成污染
12、低高高高工乙规程规定安瓿的 火困参数和暂存时间在洗烘线验证中完成火菌 效果和单向流保护,动态 监测灌封前区域,对火困 后的安瓿进行取样生产过程中异常 操作造成的风险中低中中严格异常操作的要求,对 于可能污染的药品报废 处理模拟中控,倒瓶,倒液, 破瓶等情况进行挑战验证产品暴露时间过 长带来的风险中低高低严格控制允许的灌封速度挑战工艺规程中允许 的最慢速度进行灌圭寸9、验证内容9.1厂房设施、公用系统、关键设备的确认已经完成,并且合格厂房实施、公用系统、关键设备确认一览表序号验证项目确认结果1纯化水系统确认合格口不合格2注射用水系统确认合格口不合格3厂房与设施(HVAC系统确认合格口不合格4压缩
13、空气系统确认合格口不合格5氮气系统确认合格口不合格6小容量注射剂过滤系统确认合格口不合格7配液系统确认合格口不合格8ASMR620-4隧道式灭菌烘箱确认合格口不合格9QCL12C型立式超声波洗瓶机确认合格口不合格10AGF12立式灌装封口机确认合格口不合格11脉动真空灭菌柜确认合格口不合格12人员进出洁净区更衣程序确认合格口不合格检杳人日期9.2进入A/B洁净区人员资格确认第9页共28页培养基模拟灌装无菌生产工艺验证方案 进入A/B洁净区人员已按更衣程序进行确认,并且严格按人员进出A/B级洁净区净化更衣操作规程更衣,不会对洁净区及药品质量带来不良影响,消除了生产产品受更衣过程中人员所带来污染的
14、风险,符合 GMP规范要求。进入A/B洁净区人员资格确认姓名职位确认情况QA合格口不合格机修工合格口不合格灌封操作工合格口不合格灌封操作工合格口不合格灌封操作工合格口不合格确认人日期9.3验证可接受标准9.3.1按照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2010版附录无菌药品第47条相关规定:培养基灌 装容器的数量应当足以保证评价的有效性。批量较小的产品,培养基灌装的数量应 当至少等于产品的批量。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的目标是零污染,应当遵循以下要求:(一)灌装数量少于5000支时,不得检出污染品。(二)灌装数量在5000至10000支时:有1支污染,需调查,可考虑重复试验;有 2支 污染,需调查后,进行再验证。
15、三)灌装数量超过10000支时:有1支污染,需调查;有2支污染,需调查后,进行再验证。(四)发生任何微生物污染时,均应当进行调查。9.3.2综合上述标准,本次验证数量定在 8000-12000支之间,灌装量为5ml,且其污染数 不得超过1支。9.4验证活动准备工作9.4.1培养基准备经确认合格的胰蛋白胨大豆肉汤培养基(TSB)250gX 20瓶,经湿热灭菌并用橡胶塞封 口的无菌取样试管9支,接触碟60个,沉降菌培养皿15个,金黄色葡萄球菌、枯 草芽抱杆菌和白色念珠菌等各类菌种,经灭菌的具塞三角瓶 6个。9.4.2工器具灭菌和准备将模拟灌装活动中需要用到的生产工器具、洁净服和设备提前一天进行灭
16、菌,按相 关SOP要求储存,将需要使用的消毒剂提前一天进行无菌过滤准备,将无菌操作区 提前一天按清洁SOF要求进行清洁消毒。第#页共28页培养基模拟灌装无菌生产工艺验证方案9.5配料:按针剂配剂岗位操作规程操作,取适量(约20kg)注射用水,加入已清洁灭菌的稀配罐中,注射用水温度冷却至 20-25 C,另取注射用水约3kg,加入已清洁灭 菌的不锈钢容器中,再缓缓加入胰蛋白胨大豆肉汤培养基(TSB)1650g搅拌使其溶解加入稀配罐内,再补加注射用水至 55kg,搅拌20分钟使溶成均匀溶液。QA人员在稀配 室取样口用2个灭菌的具塞三角瓶分别取样 50ml,盖塞,包好在瓶身标明取样位置、 取样数量、
17、取样时间和样品名称后送化验室检测微生物。9.6除菌过滤用经灭菌的0.22卩m聚醚砜除菌过滤器,过滤上述培养基溶液,在 A级层流保护下,取 经除菌过滤的培养基200ml分装于9支10ml的无菌试管和4个无菌三角瓶中,盖塞, 包好送化验室进行培养基的微生物生长实验和培养基无菌性检查。9.7洗烘瓶灌封按安瓿清洗、干燥灭菌岗位操作规程进行洗瓶。将经隧道烘箱灭菌合格的安瓿送入 灌装线,按灌封岗位操作规程、立式灌装封口机操作规程开启灌装机,在与实际 生产环境相同的条件下,将过滤后的培养基溶液灌入安瓿内,并封口,调节装量为5ml/ 支,用洁净区无菌空气代替惰性气体。无菌灌装最长时间9小时(根据生产工艺规程制
18、定)。全过程设备慢速运行(灌装速度 80-100支/分钟)增加灌装时间,增大受污染的 几率。灌装设置前中后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约灌装3500支,其余时间设备正常运行(不走瓶),灌封完的样品通过传送带及时传出无菌区,每灌封一盘及时记录好灌封时间和 盘号放在装中间产品的盘内。9.7.1最差灌装条件的模拟9.7.1.1设备模拟维修在灌封正常运行过程中,停灌 30分钟,进行设备模拟维修,保持现有人员在操作 间内,维修结束按立式灌装圭寸口机清洁操作规程的清洁SOP青洁消毒,标记设备再次运行灌装的样品(约800支),并在记录上做好备注。9.7.1.2模拟现场人员最大控制数根据无菌灌封室正常生产最多人数控制,
19、在灌装正常运行过程中,模拟现场允许进 入5人,标记该过程中生产出的样品(约 800支),并在记录上做好备注。9.7.1.3模拟灌装针/管调整、更换在灌装正常运行过程中,进行紧急停机,模拟调整、更换灌装针/管2支或以上,标记更换针/管后灌装的样品(约800支),并在记录上做好备注。9.7.1.4模拟空瓶倒瓶、破瓶在灌装正常运行过程中,模拟倒瓶,破瓶情况,停灌处理,处理结束后继续灌装, 标记此后灌装的样品(约800支),并在记录上做好备注。9.7.1.5模拟抽样处理的过程第11页共28页培养基模拟灌装无菌生产工艺验证方案 在灌装正常运行过程中,模拟三次抽样测定可见异物和装量的过程,标记抽样过程 中
20、进行灌封的样品(约800支),并在记录中做好备注。9.7.2灌装过程的动态监测洁净区对动态的空气悬浮粒子的标准洁净度级别动态悬浮粒了最大允许数/立方米 0.5um 5.0umA级352020B级3520002900洁净区微生物监测的动态标准如下洁净级别浮游菌cfu/m3沉降菌(帕0mm cfu /4 小时表面微生物接触(55mm cfu / 碟5指手套 cfu /手套A级1v 1v 1v 1B级v 10v 5v 5v 59.7.2.1人员表面微生物取样:对进入灌装区域的所有人员离开无菌区前进行不少于5个位置的用接触碟进行表面微生物取样,取样部位:口罩、帽兜额头处、袖口、 胸口(拉链中心位置)、
21、前臂、手套。9.7.2.2沉降菌的动态监测:灌装全过程中应对灌装 A级区和灌封室进行全程动态沉降菌监测,每过4h更换取样碟,取样位置设为灌装针头处、出瓶口处、灌封室。9.7.2.3对A级灌装区和灌封室悬浮粒子的全程动态监测。9.7.2.4对A级灌装区域的动态浮游菌取样:灌封过程中选定灌装针头处每4小时进行浮游 菌取样检测一次,B级区每班检测一次。9.7.2.5操作完成后对关键设备表面取样: 相关操作程序结束后,对关键设备表面用灭菌的0.9%氯化钠溶液润湿棉球(棉签),然后用棉球(棉签)擦拭以下各点,取样面积 为5 cmx 5cm /个,再棉球放入20ml灭菌的0.9%氯化钠溶液中,充分振摇,再
22、按薄 膜过滤法进行微生物检查。以排除设备污染,取样部位包括:A级安瓿转盘、A级 操作台面、B级传送带表面,B级灌装间墙面。9.7.2.6对安瓿的取样:在验证过程的前、中、后期用灭菌的镊子在隧道烘箱出瓶口处随机 抽取安瓿2支X 2,分别装入足量已灭菌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与改良马丁培养基 的三角瓶内,用硅胶塞盖住,立即送化验室按无菌检测操作规程 进行无菌检测, 分别在23-28 C与30-35 C培养14天,要求无菌生长。9.8灯检检查将已灌封完毕的产品传入灯检区域,翻转三次确保培养基与包材内壁充分接触,剔除破培养基模拟灌装无菌生产工艺验证方案 瓶,将其余产品按原灌装盘号分别装盘送培养区域,每盘内
23、放入原灌封物料标签和灯检 合格数量。9.9培养基无菌性检查991方法:将除菌过滤后的培养基装于 4个无菌三角瓶中,其中2个三角瓶在2328C 培养14天;另2个三角瓶在3035C培养14天。9.9.1.2可接受标准:4个三角瓶中的培养基在14天内应无任何微生物生长。9.9.2 培 养基 的微生物生长试验:9.9.2.1方法:质检中心QC人员将QA所取的9支样品,在2支10ml试管中接种枯草芽 抱杆菌,接种量v 100cfu/管,另取一支作为空白对照;在 2支10ml试管中接种 白色念珠菌,接种量v 100cfu/管,另取一支作为空白对照。在 2支10ml试管中 接种金黄色葡萄球菌,接种量v 1
24、00cfu/管,另取一支作为空白对照。接种后盖塞、 封口并分别在3035C(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 2328C(白色念珠 菌)培养72小时。9.9.2.2可接受标准:72小时内接种各试管的TSB培养基中应出现明显浑浊现象,且空白 对照管应澄清则判定该培养基微生物性能生长试验符合要求。9.10微生物培养9.10.1将灯检完的产品先放置在23-28 C环境内培养7天,其后转入30-35 C环境中内培养 7天,期间每天观察并统计污染数。9.10.2培养基阳性对照试验因培养基灌装过程中,所有样品无菌过滤后进行了时限储存操作,为确保这些操作 不影响培养基的促生长性,故从灯检完产品抽取30支进行样
25、品阳性对照试验,分为3组,每组10支,其中一组接种大肠埃希菌(30-35 C培养),一组接种金黄色葡萄 球菌(30-35 C培养),一组接种白色念珠菌(23-28 C培养),接种浓度均小于100cfu/ 支,分别在相应温度下培养72小时。接种安瓿培养基中应有明显的接种微生物生长。9.11洁净工作服及工器具转运方法验证已灭菌的工衣,在层流保护下装入灭菌过的洁净袋内标识后,送至三更;器具、维修工具通过脉动真空灭菌柜灭菌后转入到B级区,取样方法洁净服内袋、灌注针头、活塞用接触法取样,维修工具、缓冲瓶外壁用测试法取样。9.12生产结束配液系统按配液系统清洁灭菌操作规程清洁,取终洗水检测PH电导率、 T
26、OQ微生物限度。可接受标准:PH 5.0-7.0 电导率:v 1.0 卩 s/ cm (温度 25C) TOC v 0.50mg/L微生物限度:v 5cfu/100ml9.13检验记录培养基模拟灌装无菌生产工艺验证方案洁净区洁净服检测记录(一)培养基灌封验证批号规格生产日期人员姓名取样部位左手指右手指帽兜额头处口 罩胸口(拉链中心位置)左前臂右前臂左袖口右袖口取样人日期检验人日期复核人日期洁净区洁净服检测记录(二)培养基灌封验证批号规格生产日期7-*人员姓名取样部位左手指右手指帽兜额头处口 罩胸口(拉链中心位置)左前臂右前臂左袖口右袖口取样人日期检验人日期复核人日期培养基模拟灌装无菌生产工艺验
27、证方案 洁净区洁净服检测记录(三)培养基批号规格生产日期开始时间结束时间位置沉降菌标准(CFU/4 小时)实测结果结论出瓶口V 1灌封段V 1出瓶口V 1灌封段V 1灌封室1V 5灌封室2V 5灌封室1V 5灌封室2V 5取样人日期检测人培养基灌封验证批号规格生产日期人员姓名取样部位左手指右手指帽兜额头处口 罩胸口(拉链中心位置)左前臂右前臂左袖口右袖口取样人日期检验人日期复核人日期沉降菌动态监测记录(一)培养基模拟灌装无菌生产工艺验证方案 沉降菌动态监测记录(二)培养基批号规格生产日期开始时间结束时间位置沉降菌标准(CFU/4 小时)实测结果结论出瓶口V 1灌封段V 1出瓶口V 1灌封段V
28、1灌封室1V 5灌封室2V 5灌封室1V 5灌封室2V 5取样人日期检测人培养基批号规格生产日期开始时间结束时间位置沉降菌标准(CFU/4 小时)实测结果结论出瓶口V 1灌封段V 1出瓶口V 1灌封段V 1灌封室1V 5灌封室2V 5灌封室1V 5灌封室2V 5取样人日期检测人日期沉降菌动态监测记录(三)培养基模拟灌装无菌生产工艺验证方案浮游菌动态检测记录(一)培养基批号规格生产日期级别开始时间结束时间标准浮游菌(cfu/m3)实测结果结论A级V 1V 1B级V 10取样人日期检测人日期浮游菌动态检测记录(二)培养基批号规格生产日期级别开始时间结束时间标准浮游菌(cfu/m3)实测结果结论A级
29、V 1V 1B级V 10取样人日期检测人日期浮游菌动态检测记录(三)培养基批号规格生产日期级别开始时间结束时间标准浮游菌(cfu/m3)实测结果结论A级V 1V 1B级V 10取样人日期检测人日期第19页共28页培养基模拟灌装无菌生产工艺验证方案设备表面微生物检测记录(一)培养基批号规格生产日期取样部位合格标准(CFU/25crfi)实测结果结论A级安瓿转盘V 1A级操作台面V 1B级传送带表面V 5B级灌装间墙面V 5取样人日期检测人日期设备表面微生物检测记录(二)培养基批号规格生产日期取样部位合格标准(CFU/25crfi)实测结果结论A级安瓿转盘V 1A级操作台面V 1B级传送带表面V
30、5B级灌装间墙面V 5取样人日期检测人日期设备表面微生物检测记录(三)培养基批号规格生产日期取样部位合格标准(CFU/25crfi)实测结果结论A级安瓿转盘V 1A级操作台面V 1B级传送带表面V 5B级灌装间墙面V 5取样人日期检测人日期TSB培养基过滤前微生物限度检查(一)培养基灌封验证批号生产日期试验方法将 ml的TSB分别在2328C培养120h,在3035C培养72h,观察培养基是否浑浊。培养时间24h48h72h96h120h23-28 C培养30-35 C培养备注(打“-”表示不长菌,打“ +”表示长菌)结论合格不合格检验人检验日期复核人复核日期TSB培养基过滤前微生物限度检查(
31、二)培养基灌封验证批号生产日期试验方法将 ml的TSB分别在2328C培养120h,在3035C培养72h,观察培养基是否浑浊。培养时间24h48h72h96h120h23-28 C培养30-35 C培养备注(打“-”表示不长菌,打“ +”表示长菌)结论合格不合格检验人检验日期复核人复核日期TSB培养基过滤前微生物限度检查(三)培养基灌封验证批号生产日期试验方法将 ml的TSB分别在2328C培养120h,在3035C培养72h,观察培养基是否浑浊。培养时间24h48h72h96h120h23-28 C培养30-35 C培养备注(打“-”表示不长菌,打“ +”表示长菌)结论合格不合格检验人检验
32、日期复核人复核日期TSB培养基无菌性检查记录(一)培养基灌封验证批号生产日期培养天数123456789101112131423-28 C培养30-35 C培养备注(打“-”表示不长菌,打“ +”表示长菌)结论合格(培养14天后均无任何微生物生长)不合格检验人检验日期复核人复核日期TSB培养基无菌性检查记录(二)培养基灌封验证批号生产日期培养天数123456789101112131423-28 C培养30-35 C培养备注(打“-”表示不长菌,打“ +”表示长菌)结论合格(培养14天后均无任何微生物生长)不合格检验人检验日期复核人复核日期TSB培养基无菌性检查记录(三)培养基灌封验证批号生产日期
33、培养天数123456789101112131423-28 C培养30-35 C培养备注(打“-”表示不长菌,打“ +”表示长菌)结论合格(培养14天后均无任何微生物生长)不合格检验人检验日期复核人复核日期第21页共28页培养基模拟灌装无菌生产工艺验证方案培养基微生物生长试验(一)培养基灌封验证批号生产日期菌种名称菌种信息培养条件试管1试管2空白结论大肠埃布菌白色念珠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备注“ +”表示阳性,“-”表示阴性结论合格(所有接种管出现明显的所接种的微生物的生长,空白管显阴性) 不合格检验人检验日期复核人复核日期培养基微生物生长试验(二)培养基灌封验证批号生产日期菌种名称菌种信息培养条件试
34、管1试管2空白结论大肠埃布困白色念珠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备注“ +”表示阳性,“-”表示阴性结论合格(所有接种管出现明显的所接种的微生物的生长,空白管显阴性) 不合格检验人检验日期复核人复核日期培养基微生物生长试验(三)培养基灌封验证批号生产日期菌种名称菌种信息培养条件试管1试管2空白结论大肠埃布困白色念珠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备注“ +”表示阳性,“-”表示阴性结论合格(所有接种管出现明显的所接种的微生物的生长,空白管显阴性) 不合格检验人检验日期复核人复核日期第23页共28页培养基模拟灌装无菌生产工艺验证方案安瓿无菌检查记录(一)培养条件:将三角瓶分别在至 23-28 C与30-35 C培养14天。
35、培养观察(天)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改良马丁培养基阴性对照供试品阴性对照供试品1234567891011121314培养温度备注(打“-”表示阴性,打“ +”表示阳性)结论合格不合格检验人日期复核人日期安瓿无菌检查记录(二)培养条件:将三角瓶分别在至 23-28 C与30-35 C培养14天。培养观察(天)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改良马丁培养基阴性对照供试品阴性对照供试品1234567891011121314培养温度备注(打“-”表示阴性,打“ +”表示阳性)结论合格不合格检验人日期复核人日期安瓿无菌检查记录(三)培养条件:将三角瓶分别在至 23-28 C与30-35 C培养14天。培养观察(天)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改良马丁培养基阴性对照供试品阴性对照供试品1234567891011121314培养温度备注(打“-”表示阴性,打“ +”表示阳性)结论合格不合格检验人日期复核人日期第25页共28页培养基模拟灌装无菌生产工艺验证方案模拟灌封样品培养检测记录(一)培养基灌封验证批号生产日期培养日期至盘号长菌数发现日期盘号长菌数发现日期16273849510检验人检验日期复核人复核日期评价本次验证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