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0年年全国各地高考物理实验题汇编.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611492 上传时间:2020-06-25 格式:PDF 页数:98 大小:11.7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近10年年全国各地高考物理实验题汇编.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8页
近10年年全国各地高考物理实验题汇编.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8页
近10年年全国各地高考物理实验题汇编.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8页
近10年年全国各地高考物理实验题汇编.pdf_第4页
第4页 / 共98页
近10年年全国各地高考物理实验题汇编.pdf_第5页
第5页 / 共9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近10年年全国各地高考物理实验题汇编.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近10年年全国各地高考物理实验题汇编.pdf(9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各地高考物理试题按章节分类汇编实验 第 1 题(2000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上海卷)) 第 2 题(2000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全国卷)) 第 3 题(2000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全国卷)) 第 4 题(2000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全国卷)) 第 5 题(2000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天津、江西卷)) 第 6 题(2000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天津、江西卷)) 第 7 题(2000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天津、江西卷)) 第 8 题(2000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

2、(广东卷)) 第 9 题(2000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广东卷)) 第 10 题(2000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广东卷)) 第 11 题(2000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吉林、江苏、浙江卷)) 第 12 题(2000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山西卷)) 第 13 题(2000 年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考试物理(京皖卷)) 第 14 题(2000 年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考试物理(京皖卷)) 第 15 题(2001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上海卷)) 第 16 题(2001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

3、理(上海卷)) 第 17 题(2001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上海卷)) 第 18 题(2001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全国卷)) 第 19 题(2001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全国卷)) 第 20 题(2001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广东、河南卷)) 第 21 题(2001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广东、河南卷)) 第 22 题(2001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广东、河南卷)) 第 23 题(2001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浙江、江苏等13 省卷) ) 第 24 题(2002 年普通高

4、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上海卷)) 第 25 题(2002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上海卷)) 第 26 题(2002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上海卷)) 第 27 题(2002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上海卷)) 第 28 题(2002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广东广西卷)) 第 29 题(2002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广东广西卷)) 第 30 题(2002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广东广西卷)) 第 31 题(2002 年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京皖蒙卷 ) 第 32 题(2003

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上海卷)) 第 33 题(2003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上海卷)) 第 34 题(2003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上海卷)) 第 35 题(2003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上海卷)) 第 36 题(2003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江苏、广东卷新课程卷)) 第 37 题(2003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江苏、广东卷新课程卷)) 第 38 题(2003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江苏、广东卷新课程卷)) 第 39 题(2003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新

6、课程卷)) 第 40 题(2003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旧课程卷)) 第 41 题(2003 年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旧课程卷)) 第 42 题(2004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上海卷)) 第 43 题(2004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上海卷)) 第 44 题(2004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上海卷)) 第 45 题(2004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上海卷)) 第 46 题(2004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广东卷)) 第 47 题(2004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

7、考试物理(广东卷)) 第 48 题(2004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江苏卷)) 第 49 题(2004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江苏卷)) 第 50 题(2004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全国卷 ) 第 51 题(2004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旧课程卷)) 第 52 题(2004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 第 53 题(2004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全国卷 ) 第 54 题(2004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旧课程卷

8、)) 第 55 题(2004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天津卷)) 第 56 题(2004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综合能力测试(广东卷)) 第 57 题(2004 年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旧课程卷)) 第 58 题(2005 年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 第 59 题(1996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全国卷)) 第 60 题(1996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全国卷)) 第 61 题(1996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全国卷)) 第 62 题(1996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

9、统一考试物理(上海卷)) 第 63 题(1996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上海卷)) 第 64 题(1996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上海卷)) 第 65 题(1997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全国卷)) 第 66 题(1997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全国卷)) 第 67 题(1997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全国卷)) 第 68 题(1997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全国卷)) 第 69 题(1997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上海卷)) 第 70 题(1997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上海卷))

10、 第 71 题(1997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上海卷)) 第 72 题(1997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上海卷)) 第 73 题(1998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全国卷)) 第 74 题(1998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全国卷)) 第 75 题(1998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全国卷)) 第 76 题(1998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上海卷)) 第 77 题(1998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上海卷)) 第 78 题(1999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全国卷)) 第 79 题(1999

11、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全国卷)) 第 80 题(1999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全国卷)) 第 81 题(1999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上海卷)) 第 82 题(1999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上海卷)) 第 83 题(1999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上海卷)) 1(10 分)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关系的实验他先测出不挂砝码时 弹簧下端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然后在弹簧下端挂上砝码,并逐个增加砝码,测出 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所得数据列表如下:(重力加速度g=9 8ms2) (05 江苏) (1)根据所测数据

12、, 在答题卡的坐标纸上作出弹簧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底与砝码质量 的关系曲线 (2)根据所测得的数据和关系曲线可以判断,在范围内弹力大小与弹簧伸长关 系满足胡克定律这种规格弹簧的劲度系数为Nm 2(12 分)将满偏电流Ig=300A内阻未知的电流表 G 改装成电压表并 进行核对 (1)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测量电流表 G 的内阻 (图中电源的电动势 E=4V ) :先闭合 S1,调节 R,使电流表指针偏转到满刻度;再闭合 S2,保 持 R 不变,调节R, ,使电流表指针偏转到满刻度的 3 2 ,读出此时R的阻值为200 , 则电流表内阻的测量值Rg= 砝码质量 m/10 2 g 0 100 200 3

13、00 400 500 600 700 标尺刻度 x/10 2 m 15 00 18 94 22 82 26 78 30 66 34 60 42 00 54 50 (2)将该表改装成量程为3V 的电压表,需(填“串联”或“并联”)阻值为 R0= 的电阻 (3)把改装好的电压表与标准电压表进行核对,试在答题卡上画出实验电路图和实物连 接图 3 ( 17 分) (1)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需要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 木板上,另一端系上两根细绳,细绳的一另一端都有绳套(如图)。实验中需用两个弹簧秤 分别勾住绳套, 并互成角度地拉像皮条。某同学认为在此过程中必须注意以 下几项:(05 全

14、国) A两根细绳必须等长 B橡皮条应与两绳夹角的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 C在使用弹簧秤时要注意使弹簧秤与木板平面平行。 其中正确的是。 (填入相应的字母) (2)测量电源B 的电动势E 及内阻 r(E 约为 4 5V,r 约为 15) 。 器材:量程3V 的理想电压表 V ,量程 05A 的电流表 A (具有一定内阻) ,固定电 阻 R=4,滑线变阻器R,电键K,导线若干。 画出实验电路原理图。图中各无件需用题目中给出的符号或字母标出。 实验中,当电流表读数为I1时,电压表读数为U1;当电流表读数为I2 时,电压表读数为U2。则可以求出E= , r= 。 (用 I1,I2,U1,U2及 R 表示

15、) 4 ( 17 分) (1)用游标为50 分度的卡尺(测量值可准确到002mm)测定某圆柱的直径时,卡尺 上 的 示 数 如 图 。 可 读 出 圆 柱 的 直 径 为 mm。 (05 全国) (2)利用图 1 所示的电路测量电流表mA 的内阻 RA。 图中 R1 R2为电阻, K1K2为电键, B 是电源(内 阻可忽略)。 根据图 1 所给出的电路原理图,在图 2 的实物图上 连线。 已知 R1=140,R2=60。当电键K1闭合 K2断开时,电流表读数为 64mA;当 K1K2均闭合时,电流表读数为 85mA 。由此可以求出RA= 。 (保留 2 位有 效数字) B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分

16、子的平均动能减少D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分子的平均 动能减少 5 ( 17 分) ( l )用螺旋测微器测圆柱体的直径时,示数如图所示, 此示数为 _mm。 图 2 R1 R2 K1 K2 mA B 图 1 (05 全国) ( 2 )利用图中给定的器材测量电压表V 的内阻 Rv。图中 B 为电源 (内阻可忽略不计), R 为电阻箱, K 为电键。 将图中实物连接为测量所用的电路。 写 出 实 验 中 必 须 记 录 的 数 据 ( 用 符 号 表 示 ) , 并 指 出 各 符 号 的 意 义 : _ _ 用中记录的数据表示RV的公式为RV=_。 6现将电池组滑线变阻器带铁芯的线圈A线圈B电流计

17、及开关如下图连接,在开 关闭合线圈A 放在线圈B 中的情况下,某同学发现当他将滑线变阻器的滑动端P向左 加速滑动时,电流计指针向右偏转。由此可以判断(05 北京) A线圈 A 向上移动或滑动变阻器滑动端P 向右加速滑动,都能引起电流计指针向左偏转 B线圈 A 中铁芯和上拔出或断开开关,都能引起电流计指针向右偏转 C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端P 匀速向左或匀速向右滑动,都能使电流计指针静止在中央 D因为线圈A线圈 B 的绕线方向未知,故无法判断电流计指针偏转的方向 7 “黑盒子”表面有abc 三个接线柱,盒内总共有两个电子元件,每两个接线柱之间只 可能连接一个元件。为了探明盒内元件的种类及连接方式,某位

18、同学用多用电表进行了如下 探测: (05 北京) 第一步:用电压挡,对任意两接线柱正反向测量,指针不发生偏转 第二步:用电阻1000 挡,对任意两个接线柱正反向测量,指针偏转情况如图1 所示。 (1)第一步测量结果表明盒内_。 (2)图 2 示出了图11和图 12中欧姆表指针所处的位置,其对应的阻值是_ ,图 3 示出了图13中欧姆表指针所处的位置,其对应的阻值是_。 (3)请在图4 的接线柱间,用电路图符号画出盒内的元件及连接情况。 (4)一个小灯泡与3V 电池组的连接情况如图5 所示。如果把图5 中 ef 两端用导线直接 相连,小灯泡仍可正常发光。欲将e f 两端分别与黑盒子上的两个接线柱

19、相连,使小灯泡 仍可发光。那么,e端应连接到 _接线柱, f 端应连接到 _接线柱。 8 ( 16 分)现有毛玻璃屏A双缝 B白光光源C单缝 D 和透红光的滤光片E 等光学元 件,要把它们放在图1 所示的光具座上组装成双缝干涉装置,用以测量红光的波长。 ( 05 天津) 将白光光源C 放在光具座最左端,依次放置其他光学元件,由左至右,表示各 光学元件的字母排列顺序应为C_A。 本实验的步骤有: 取下遮光筒左侧的元件,调节光源高度,使光束能直接沿遮光筒轴线把屏照亮; 按合理顺序在光具座上放置各光学元件,并使各元件的中心位于遮光筒的轴线 上; 用米尺测量双缝到屏的距离; 用测量头(其读数方法同螺旋

20、测微器)测量数条亮纹间的距离。 在操作步骤时还应注意_和_。 将测量头的分划板中心刻线与某条亮纹中心对齐,将该亮纹定为第1 条亮纹, 此 时手轮上的示数如图2 所示。然后同方向转动测量头,使分划板中心刻线与第6 条亮纹 中心对齐,记下此时图3 中手轮上的示数_mm,求得相邻亮纹的间距x 为 _mm。 a b c 图 4 e f 图 5 遮光 筒 图 1 图 2 0 35 30 10 40 35 图 3 已知双缝间距d 为 2010-4m,测得双缝到屏的距离 l 为 0700m,由计算式 =_,求得所测红光波长为_nm。 9 (6分)一根长为 1m的均匀电阻丝需与一 “10V, 5W” 的灯同时

21、工作, 电源电压恒为 100V, 电阻丝阻值 R100( 其阻值不随温度变化)现利用分压电路从电阻丝上获 取电能,使灯正常工作(1)在右面方框中完成所需电路;(2)电路中电流表 的量程应选择(选填:“006A”或“03A ”);(3)灯正常工作时, 与其并联的电阻丝长度为m(计算时保留小数点后二位) (05上海) 10(7分)两实验小组使用相同规格的元件,按右图电路进行测量他们将滑动变阻器的 滑片P分别置于 abcde五个间距相同的位置(ae为滑动变阻器的 两个端点 ),把相应的电流表示数记录在表一表二中对比两组数据, 发现电流表示数的变化趋势不同经检查,发现其中一个实验组使用的 滑动变阻器发

22、生断路(05上海) (1)滑动变阻器发生断路的是第实验组;断路发生在滑动变阻器段 (2)表二中,对应滑片P在X(d e之 间的某一点 )处的电流表示数的可 能值为:(05上海) (A)0 16A (B)026A (C)036A (D)0 46A 11(7分)科学探究活动通常包括以下环节: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制定计划, 搜集证据, 评估交流等一组同学研究“运动物体所受空气阻力与运动速度关系”的探究过程 如下:( 05上海) A有同学认为:运动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可能与其运动速度有关 表一 (第一实验组 ) P的位置a b c d e A 的示数 (A) 084 048 042 048 084 表

23、二 (第二实验组 ) P的位置a b c d X e A的示数 (A) 084 042 028 021 0 84 B他们计划利用一些“小纸杯”作为研究对象,用超声测距仪等仪器测量“小纸 杯”在空中直线下落时的下落距离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以验证假设 C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同学们首先测量了单只“小纸杯”在空中下落过程中不 同时刻的下落距离,将数据填入下表中,图(a)是对应的位移一时间图线然后将不 同数量的“小纸杯”叠放在一起从空中下落,分别测出它们的速度一时间图线,如 图(b)中图线 l2345所示 D同学们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后,证实了他们的假设回答下列提问: (1)与上述过程中 AC步骤相

24、应的科学探究环节分别是 (2)图(a)中的 AB段反映了运动物体在做运动,表中X处的值为 (3)图(b)中各条图线具有共同特点, “小纸杯” 在下落的开始阶段做运动, 最后“小纸杯”做:运动 (4)比较图 (b)中的图线 l和5,指出在 1015s时间段内,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 差异: 。 12 (9 分)如图6 所示,在“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实验中,光具座上放置的光学元 时间 (s) 下落距离 (m) 0.0 0.000 0.4 0.036 0.8 0.469 1.2 0.957 1.6 1.447 2O X 件依次为光源_遮光筒光屏。对于某种单色 光,为增加相邻亮纹(暗纹)间的距离,可采

25、取 _或_的方法。 (05 广东) 如图 7 所示, 某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由打点计时器得到表示小车运 动 过 程 的 一 条 清 晰 纸 带, 纸 带 上 两 相 邻 计 数 点的 时 间 间 隔 为T=0 10s, 其 中 S1=705cm S2=768cmS3=833cmS4=895cmS5=961cmS6=1026cm, 则A 点 处 瞬 时 速 度 的 大 小 是 _m/s, 小 车 运 动 的 加 速 度 计 算 表 达 式 为 _,加速度的大小是_m/s 2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3 (11 分)热敏电阻是传感电路中常用的电子元件。现用伏安法研究热敏

26、电阻在不同温度 下的伏安特性曲线,要求特性曲线尽可能完整。已知常温下待测热敏电阻的阻值约45 。热敏电阻和温度计插入带塞的保温杯中,杯内有一定量的冷水,其它备用的仪表和 器具有:盛有热水的热水杯(图中未画出)电源( 3V内阻可忽略) 直流电流表(内 阻约 1) 直流电压表(内阻约5k) 滑动变阻器( 020) 开关导线若干。 ( 05 广东) 在图 8(a)的方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要求测量误差尽可能小。 根据电路图,在图8(b)的实物图上连线。 简要写出完成接线后的主要实验步骤_ 。 S1S2S3S4S5 A 图 7 图 8(a) 图 8(b) A 3 0.6 V 3 15 14( 18 分)

27、 (1)图 1 中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为。 (2)原始的电话机将听筒和话筒串联成一个电路,当自己对着话筒讲话时,会从话筒中听 到自己的声音,导致听觉疲劳而影响通话。现代的电话将听筒电路与话筒电路分开, 改进的电路原理示意图如图2 所示,图2 中线圈与线圈匝数相等,R0=12k, R=36k,Rx为可变电阻。当 Rx调到某一值时, 从听筒中就听不到话筒传出的声音了,这时Rx= k。 (3)在测量电阻的实验中,提供的器材有:3V 稳压电源E滑线变阻器R电压表 V电 流表 A待测电阻Rx,以及开关S导线等。要求:电流表内接;调节滑线变 阻器可使电压表的示数在0V3V 间变化。 在实验中,有的同学连成图3

28、图 4 所示的电路,其中a, b, c,, k 是表示接线柱的 字母。请将图 3 图 4 中接线错误 (用导线两端接线柱的字母表示) 引起的后果 改 正的方法(改接撤消或增添),分别填在图下面相应的表格中。 接线错误引起的后果改正的方法 接线错误引起的后果改正的方法 15图 3 中 B 为电源, R1R2为电阻 K 为电键。现用多用电表测量流过电阻 R2的电流。 将多用电表的选择开关调至直流电流挡(内阻很小) 以后,正确的接法是 (05 辽宁) () A保持 K 闭合,将红表笔接在a 处,黑表笔接在b 处 B保持 K 闭合,将红表笔接在b 处,黑表笔接在a 处 C将 K 断开,红表笔接在a 处

29、,黑表笔接在b 处 D将 K 断开,红表笔接在b 处,黑表笔接在a 处 1 ( 1) (2)04.9250 2 ( 1)100 ( 2)串联9900 (3) 三 3 ( 17 分) (1)C (2)实验电路原理图如图。 R II UU II UIUI 21 12 21 1221 4答案:(1)4212(2)43 电路见图 58116( 5 分,在 8116 0 002 范围内都给5 分) G V E r S R0 R 连线如图所示。 R1R2,它们是电阻箱的两次读数; U1U2,它们 是相应的电 压表的两次读数。 U 2R2U1R1 U1U2 6 B 7 (18 分 )(1)不存在电源 (2)

30、1200, 500 (3)如下图所示 (4)ca 8 E D B 单缝和双缝间距5cm10cm,使单缝与双缝相互平行 13870 2310 x l d ,66102 9(6分) (1)如答图 1(2)0-3A(3)0 17(或 3 55 10 ) 10 (7分) (1)二; d e (2)D 11 (7分) (1)作出假设搜集证据 (2)匀速运动, 1937 (3)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匀速运动 (4)图线 1反映速度不随时间变化,图线 5反映速度随时间继续增大(或图线 1反映纸杯做匀速运 动,图线 5反映纸杯依然在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 四计算题 (共58分) 12 (9 分) 滤光片

31、单缝双缝减小双缝间距离,增大双缝到屏的距离。 086, 2 123654 9T SSSSSS a ,064 13 (11 分) a b c 答图 1 A 3 0.6 V 3 15 答图 2 (1)如答图1 (2)如答图 2 所示。 (3)往保温杯中加入一些热水,待温度稳定时读出温度计值; 调节滑动变阻器,快速测出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值; 重复 ,测量不同温度下的数据; 绘出各测量温度下热敏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 14 (18 分) (1)2 720mm ( 2)18 (3)图 3 对应的表格 接线错误引起的后果改正的方法 ce 电源可能短路,损坏电源撤销 ce 连线 fi , hj 电流表指针反偏,损坏电流表fi fh , hi ij 图 4 对应的表格 接线错误引起的后果改正的方法 缺 db(或 dg 或 dk)连线电压表的示数无法调到OV 增添 db(或 dg 或 dk)连线 hj 电流表短路,指针无示数撤销 hi 连线 15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