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2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与近代民主革命专题过关检测人民版.docx.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613796 上传时间:2020-06-30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20.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2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与近代民主革命专题过关检测人民版.docx.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2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与近代民主革命专题过关检测人民版.docx.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2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与近代民主革命专题过关检测人民版.docx.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2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与近代民主革命专题过关检测人民版.docx.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2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与近代民主革命专题过关检测人民版.docx.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2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与近代民主革命专题过关检测人民版.docx.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2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与近代民主革命专题过关检测人民版.docx.pdf(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专题2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与近代民主革命 (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有西方学者这样概括鸦片战争:“英国决心迫使中国违背自己的意愿而进入现代的、工业化 的全球经济, 并且向中国出售鸦片, 以此换取中国的丝绸和茶叶。这一做法遭到了中国的强烈反对。 最后,英国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据此,下列陈述正确的是() A.“违背自己的意愿”反映了中国人对鸦片走私的不满 B.“现代的、工业化的全球经济”指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换取中国的丝绸和茶叶”表明英国对华严重经济依赖 D.“向中国11!售鸦片”是英国发动这场战争的重要目的 解析:选B

2、。“自己的意愿”是中国独立发展的道路,“违背自己意愿”是中国是彼迫卷入资 本主义世界市场,而酋方学者的说法是美化英国侵华的史实,故A项错误;“现代的、工业化的全 球经济”是资本主义国家引导的世界市场,故B项正确;“严重经济依赖”的表述言过其实,故C 项错误;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掠夺原材料,故D项错误。 2.对于被迫签订的条约,咸丰的态度是“自古要盟不信,本属权宜”,表示不必严格守约。第 二次鸦片战争后,恭亲王奕提岀办理中外交涉,要“以守约为主,以践言为先”。这种变化客观上 说明清政府() A.外交政策由灵活逐渐转向僵化 B.由保卫主权转向了卖国立场 C.外交政策正

3、逐步接轨国际规则 D.始终利用国际规则维护主权 解析:选C。信守条约不能说明清政府外交政策僵化,该说法不正确,故A项错误;材料中恭 亲王主张信守条约,并不能证明他转向了卖国立场,故B项错误;通过材料可知咸丰的态度是不必 严守条约, 但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后恭亲王意识到,遵守条约才不会同列强为敌, 从客观上也可 以看出信守条约是世界外交中各国所遵守的准则,故C项正确;据所学可知,这些条约均为不平等 条约,中国丧失了主权,故D项错误。 3.(2018 -合肥高三质检)史载,清朝中期以前,满人官员在政权结构中占绝对的优势。然而 到了1866年,满汉总督比例为1 : 6.5,满汉巡抚比例为1 : 1

4、2,汉人在国家政权结构中逐渐占绝对 多数,与之前形成鲜明的对比。11!现上述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A.鸦片战争B.太平天国运动 C.洋务运动D.甲午中日战争 解析:选B。鸦片战争没有导致清政府满汉官员人数变化,故A项错误;为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清政府提拔汉族地主,导致汉族官僚数量激增,故B项正确;洋务运动是汉族地主主导的,但不是 导致汉族地主官僚数量增加的原因,故C项错误;甲午屮日战争爆发于1894 年,与材料时间不符, 故D项错误。 4.(2018 ?张家口高三期末)甲午战争时,日本以“文野战争”之名,举国之力上下整体动 员起来对中国作战。而黄海海战后,李鸿章曾试图调南洋舰队北上,没有成功。

5、李鸿章说: “以北洋一隅之力,搏倭人全国之师。”郭嵩庶也说:“中国官民之势,隔悬太甚,民气常郁结不 能上达。”这反映出() A.日本己经成为资本主义强国 专题过关检测 经线交织:中外关联 B. +FIZ间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备战上 C.中国缺乏现代民族国家意识 D.洋务运动未能实现中国的富强民主 解析:选C。材料中并没有日本已成为资本主义强国的相关信息,故A项错误;备战方面的差 距必然不是中日之间的主要差异,故B项错误;日本的侵华战争得到了举国一致的大力支持,而屮 国非但政府军不能实现协调作战,官民也隔悬太其, 民众对于政府对外政策持一种漠视的态度, 这是 一种民族意识极其淡薄的表现,故C项正确;

6、洋务运动对近代川国的影响,材料中并没有相关的体 现,故D项错误。 5.某一事件爆发后,天津大公报发表闻评评论:“粤乱甫平,川乱旋起;川乱未己, 鄂乱又生。乱机之伏,几如遍地火星,随处可触发。”这一事件是() A.武昌起义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D.南昌起义 解析:选A。材料中反映的事件爆发后广东、四川、湖北等地区先后发生动乱,并且有迅速扩展到 全国之势,可知这一事件为武昌起义,故A项正确;从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以 及南昌起义发生的区域来看与材料不符,故B、C、I)项错误。 6.(2018 ?太原高三期末)漫画是一个时期历史的特殊表达。下图漫画屮反映的时局岀 现在() A.太平天国时期 C.

7、辛亥革命时期 解析:选D。太平天国是农民阶级战争,故A项错误;北伐战争是国共第一次合作,不可能将 人民踩在脚下,故B项错误;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掀起的,主张民权,所以也不可能将人民踩在脚 下,故C项错误;据材料图片人物服装可知,这是欧美帝国主义与日本帝国主义的角逐,双方在中 国都有代理人, 代理人之间的对抗也是帝国主义国家对抗的表现,并且 还不顾人民的死活, 结合所学 可知是北洋军阀时期,故D项正确。 7. (2018 ?蚌埠高三质检)中共在1926年提出,“中国的革命,工人固然占着领导的地位, 然非取得更广大的农民群众起来参加,不会成功。全国农民现已走到一个准备暴动的时期,所需要 的就是我们去

8、组织”。这表明中共() A.把发动农民当作当时的中心工作 B.认识到了国民党右派的分裂倾向 C.准备发动农民运动配合北伐战争 D.开始将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 解析:选C。根据材料“然非取得更广大的农民群众起来参加,不会成功”可知,共产党认识 到了农民阶级的重要性,但非工作中心,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了农民对国民革命的重要性,未涉 及国民党右派相关信息,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1926年”“非取得更广大的农民群众起來参加, 不会成功”可知,共产党希望发动农民,來争収国民革命的胜利,故 C项正确;根据所学可知,1927年后共产党逐渐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农村,时间不符,故D 项错误。 8.按照一级标题,二

9、级标题,三级标题的逻辑顺序,下图空白处应该填入的是() 国民革命时期 P 工农武装割据 新民主主义革命 - 1 -1(略) B.北伐战争时期 D.北洋军阀时期 L(略) L 红军长征 A.南昌起义B.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C.遵义会议D.抗日战争时期 解析:选B。工农武装割据和红军长征发生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故B项正确。 9.(2018 ?晋中调研)朱汉国教授指出:“屮华民族是近代屮国遭受外来侵略,为团结国民 进行抗争提出的一个政治概念。”这一概念出现在20世纪初但最终为全体中国人所接受是在() A.辛亥革命时期B.国民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 解析:选C。据材料“中华民族是近

10、代中国遭受外来侵略,为团结国民进行抗争提出的一个政 治概念”可知抗口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合作抗日, 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并发展成 为有工、农、兵、 学、商各界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抗FI团体、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和海外侨胞共同参加的全民族 共同抗战,“屮华民族”的概念最终为全体屮国人所接受,故C项 正确。 10.美国军事史学家塞缪尔 ?格里菲斯曾指出;“他们(中国共产党人) 能够忍耐难以言状的艰 难困苦边行军边打仗;同样解决了可能造成分裂的内部争端;同样生存下來了。 ” 材料所述的历 史事件是() A.工农红军的战略转移 B.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 C.东北抗日联军艰苦抗战 D.八路军开辟敌后战场

11、 解析:选A。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围剿”,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长征一 结束,革命新局而就开始了,与材料相符,故A项正确。 11. 1938年7月,国民政府组建“国民参政会”,吸收中共及其他各种政治见解的党派参 加,并庄严宣誓,所有中国人,无论其党派、宗教、信仰和职业,皆有支援抗战之责任。 “国民参政会”的建立,主要目的是() A.笼络中共和其他民主党派 B.实现孙屮山建立民主宪政的主张 C.缓和国内人民的不满情绪 D.团结国内一切抗日力量共赴国难 解析:选Do根据材料“1938年7月”“所有中国人,无论其党派、宗教、信仰和职业,皆有 支援抗战之责任”可得出其主要目的是团结国内一

12、切抗日力量共赴国难,故D项正确。 12.在解放战争后期,国民党在四川大量吸收民间帮会组织“袍哥会”成员加入武装反抗军, 其中第五期“游击干部训练班”学员儿乎全部是“袍哥会”成员。这表明() A.国民党企图在部分区域内长期抵抗 B.地方民间组织不了解共产党政权 C.四川成为国民党抵抗的最后堡垒 D.国民党发动民众与解放军对抗 解析:选A。国民党吸收“袍哥会”成员加入武装反抗军,并进行培训, 说明国民党企图在四川 负隅顽抗, 故A项正确;“袍哥会”成员加入武装反抗军并不代表不了解共产党政权,故B项错误; 台湾是国民党抵抗的最后堡垒,故C项错误;国民党吸收的是帮会组织“袍哥会”的成员,并不是 一般民

13、众,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 13. 2017年12月13日是国家公祭日,为了哀悼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南京全城鸣笛致哀,并组 织开展青少年公祭诗歌朗诵活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32年1月7日,美国政府宣布了所谓的“史汀生主义”,它规定,凡有损屮国独立 和领土完整、违背“门户开放”政策的条约,凡使用违反巴黎公约的手段而造成的条约,美国一 概不承认。 这一规定儿乎没有产生实际效果,因为日本军队只对优势力量起反应, 而当时没有一个国 家强大得可以勇敢地与在远东的日本相对抗。此外,所有西方政府都为紧迫的国内问题所烦扰。 全球通史 材料二

14、这些陆军医院都非常简陋,不卫生,完全谈不上舒适。伤兵们就穿着他们肮脏的烂军衣 躺在硬邦邦的木板上,有的就只能在地上躺着。被单是稀有的珍品,蚊帐在夏秋季应该是必需品,但 几乎没有。食物也非常差。有许多地方,米不多是唯一可食的东西。伤兵每人每天有两角钱的给养, 完全可以买來一些较好的食物,而且有些医院确实这样做了,可 是更多的医院都在想方设法克扣这两 角钱。到了天气寒冷的时候,连足够暧和的毛毯或睡褥也没有。 (英)弗雷达 ?阿特丽扬子前线(外国人看屮国抗战系列)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材料一中“史汀生主义”提出的相关中国和世界历史背景各是什么。 (13分) (2)据材料二,概括弗雷达

15、 ?阿特丽眼屮的中国的抗战有何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 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怎样的贡献。(12分) 解析(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2)第一小问特点,由材料二逐条概括;第二小问贡 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答案(1)中国:蒋介石多次发动对红军的“闱剿”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中国 东北,民族危机严重。 世界:源自美国的大箫条在世界蔓延,日本为了掠夺屮国的资源、摆脱经济危机而发动侵略战 争,欧美列强忙于国内事务无暇顾及口本侵略。 (2)特点:中国作为经济军事落后、社会政治腐败的国家,人民和军队在英勇抗击一个强大的 FI本帝国主义,伤亡巨大。 贡献:中国战场是亚洲反

16、法西斯战争的主战场,牵制了日军的大量兵力,中国付出了巨大的民 族牺牲。 14. (2018 ?武汉高三调研)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提取材料信息, 围绕“晚清中国外交”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清朝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12 分)(要求:观点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解析依据材料信息可以先拟定这一观点:晚清外交艰难走向近代化。论证部分是论述的主体部 分,先从儒家的夷夏观念入手,分析鸦片战争之前,中国外交方面推行闭关锁国政策,转型艰难的原 因;然后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为顺应现实的需要,清政府外交政策调整的表现,以此说明晚清外 交开始走向近代化。最后再升华结尾部分,可以简单提及晚清外交,如专业性

17、缺乏、地方官员在外交 川占有重要地位等局限性,同时主要肯定晩清外交逐步走向近代化的进步性。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改 原五口通商大臣为南洋通商大臣. 脏南京 . 由两江总督兼任 . 办理南部 沿海岸对外交涉、通商、海防等專 务。 1861年清政府设立总理衙门, 办理洋务和外交事务. 管辖南、北 洋通商大臣。 第二次聘片曲争JG,北京驻有 英法关俄公使,但消政府不总让别 国人进京,坚持新来国家代表去天 汗办事 . 谈判,于足庄天津设通商大 臣,并授予办理外交大权。际改为 北洋通商大臣,由比玻总督廉任e 第 ?任北洋大臣李河章专旬外交之贵 28年,参与清廷后来-系列贾大外 交活动的主旻决策和执行。 答案可以从“晚清外交逐步走向近代化”“晚清外交仍受传统观念影响”“晚清外交有转型期 的特点”(既走向近代化又受传统观念影响)、“晩清外交专业性缺乏” “地方官员在外交中占有 重要地位”等观点展开论述。 示例 观点:晚清外交逐步走向近代化。 论述:鸦片战争之前,清政府没有专门的外交机构,外交事务由礼部、理藩院兼管:第二次鸦 片战争后,为顺应现实的需要,清政府设立总理衙门,专门负责外交事务,标志着传统的朝贡外交开 始向近代外交转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