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论中的利他主义.docx

上传人:韩长文 文档编号:562106 上传时间:2018-11-2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博弈论中的利他主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博弈论中的利他主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博弈论中的利他主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博弈论中的利他主义.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博弈论中的利他主义 特征码 gUqEOuCgwDjLQmWNkKuR 博弈论中的利他主义 对博弈论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还是在学习经济学研究生 课程的时候。记得当时,被博弈论分析问题的独特方法所吸引, 并对一些经典的案例记忆犹新。而对博弈论有相对深入了解则 是在撰写硕士学位论文的时候在对利他行为进行理论研究 之时,博弈论的引入,使研究目的更加明朗,研究结果更为清 晰,其间也深刻体会到博弈论中所隐藏的利他主义奥秘。 作为经济学的分支学科,博弈论中的许多经典案例,事实 上并不完全符合传统经济学的理性人假设。譬如在经典的囚徒 博弈中,参与博弈双方的均衡结果虽然整体看来,是相对次优 的,然而

2、对每一方而言都是最优的,这便出现了传统经济学理 论难以充分解释的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冲突。 最后通牒博弈则在很大程度上难以用标准的理性人假设进 行解释按照人都是理性、自利的假设,最后通牒博弈的结 第 2 页 果必然是提议者分得无限多的钱,而表决者则分得无限少的钱。 然而,众多实验的结果表明,根据理性人假设推出的极端不公 平的分配结果出现的概率极低,在绝大多数时候,最后通牒博 弈的实验结果都是趋向于相对公平的,虽然这并不能证明提议 者的动机一定是利他的。 即便是在更为极端的独裁者博弈中,实验最后的分配结果 也很少符合理性人假设下的分配结果。这体现了在这类博弈中, 提议者在绝对掌握主动权的情况下,

3、仍会考虑自身利益以外的, 诸如对公平、公正的普世价值,或是一些基本的道德准则的考 量,致使分配结果并非完全理性,尽管其真实目的是否为利他 仍有待商榷。 当以利己假设为前提的传统经济学已经形成牢固的理论体 系后,利他行为成为许多经济学者日益关注的话题,并通过理 论或实证研究,在许多方面得出了与传统经济学截然不同的结 果。 从理论逻辑上看,诸如“囚徒困境” 、 “搭便车者”等问题 表明个人理性行为与集体的理性结果之间的冲突,这对经济学 的基本教义构成强有力的挑战。在实践上,进入 20 世纪 80 年 代之后,英美等国都出现富人与穷人之间在财富上不均等的差 第 3 页 距加大的趋势,而且这种日益扩大

4、的不平等并没有促进财富的 创造。 对于如何解决这种问题的广泛探讨,又再次把经济学家的 目光引向利他主义自利模型虽然能够解释某些再分配活动, 但肯定不能解释其中的所有的活动。种种因素,使经济学家不 得不重新审视经济生活中存在大量利他主义行为这一事实。虽 然经济学家对于利他主义经济学直至目前都尚未形成统一的理 论分析框架,甚至时常陷入“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窘 境,但不可否认,对利他主义经济学的研究,势必会成为未来 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而博弈论在其中所扮演角色的重 要性不言而喻。 近年来行为经济学的不断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挑战着传 统经济学理论的基本假设因经济学研究的主体终究是人, 而人

5、的行为存在许多共性,却也有许多个性,并非是传统经济 学可以完全解释的,这也迫使利他的概念在经济学中被提及得 越来越频繁。 即便是在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理论框架的利他主义经济学领 域,利他概念本身也是很广泛的,譬如,利他本身也至少可以 区分为手段利他及目的利他两种,其出发点与致使的结果有时 第 4 页 也是大相径庭的。绝对的理性与自利,在社会实践中并非总是 能达到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同时最大化,而在一定的约束条件 下,利他行为的存在,反而可能使两者的结果都更好。 博弈论中的利他主义,为未来的经济学研究,尤其是利他 主义经济学的研究,打开了一扇全新的窗,广大经济学爱好者 必然能透过这扇窗,洞悉其中更普遍的真理。 稿件:桐庐新闻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事务文书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