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心得体会.docx

上传人:椰子壳 文档编号:562215 上传时间:2018-11-2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6.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心得体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心得体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心得体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心得体会.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心得体会 特征码 UHeUYpDZXOiJpbxHRDvJ 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心得体会 青年时代的习近平,响应祖国的号召,同全国广大知识 青年一起到农村去,接受再教育。七年的时间,完成了从一名 学生到农村党支部书记的转变,在艰苦的环境中百炼成钢,为 成就一代领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 月一书,我深深为朴实、平易近人、爱学习、善于思考、勇 于实践、敢于担当的青年习近平所鼓舞、感染,以下几点体会 与大家共勉。 首先是与民同甘共苦、打成一片的革命情怀。知识青年 上山下乡是那个特定年代的印符,只有彻底完成从青年学生到 农村行家里手的蜕变,才能

2、在农村生活中得到认可与尊重,才 能有资格带领农民兄弟投入到改良土壤、兴修水利的战天斗地 的革命洪流中。凡是经过那个年代的人都会想象到一名大都市 学生到农民领头雁的辛酸与艰难。今天看来从人民群众实际出 发,从我们的国情出发,让我们党的大政方针政策在群众中落 第 2 页 地生根、开花结果,只有去与群众“打成一片” ,同甘苦、共患 难,才能在人民的心里有我们基层干部的位置,这就是平易近 人的效果。 其次是真正为群众办点实事,用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 干事作风,为当地群众真正干出一点事情来,说的住嘴,记得 住的“民心小事” 。我们伟大的领袖习近平在担任梁家河村党支 部书记时,办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建沼气池,这

3、在当时是真正的 民心工程、造福子孙后代的工程。为什么?在特定历史时期的 开山造田、全国农业学大寨的特殊历史时期,农民做饭烧水所 需的柴草极为短缺,建设沼气池,一则解决缺柴烧的困境,二 则有利于减少砍柴割草,绿化荒山,涵养水分、减少水土流失, 三则改善人畜粪便污染环境,开启农村美好幸福生活。但从第 一点来讲,是解决当时制约农村生活的关键问题和困难,是迫 在眉睫的民心工程。真抓实干,让当地群众受益,真正为了群 众而真干事情,人民至今不能忘怀。 再次是坚持学习。时年 15 岁的习近平,到农村时带的 最贵重的行李是书本。尽管农村的环境很艰苦,小小身板常常 不堪重负,一天劳作之余,仍然坚持读书学习至深夜。同时, 他更重视农民的文化学习,一边劳动,一边教村民学习,全村 人都会书写自己的名字,更有一大批农民因文化而受益终生。 教学文化化为启智、致富动力。正是由于习近平勤学苦干和农 民兄弟的普遍认可,才得到村、公社的推荐到大学学习。通过 第 3 页 7 年的“上山下乡”的知青生活,锻造了自己,提升了自己, 为以后的人生走向奠定下了无比坚实的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事务文书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