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高中化学二轮复习探究实验专题复习1.doc.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626026 上传时间:2020-07-06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1.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高中化学二轮复习探究实验专题复习1.doc.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精】高中化学二轮复习探究实验专题复习1.doc.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精】高中化学二轮复习探究实验专题复习1.doc.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精】高中化学二轮复习探究实验专题复习1.doc.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精】高中化学二轮复习探究实验专题复习1.doc.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高中化学二轮复习探究实验专题复习1.doc.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高中化学二轮复习探究实验专题复习1.doc.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二轮化学专题复习资料 专题二十二探究实验专题复习 一、高考考试说明 : 3、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 (1)了解并初步时间化学实验研究的一般过程,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木方法和技能。 (2)在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过程中,运用科学的方法,初步了解化学变化的规律,并对化学现象提 出科学合理的解释。 二、高考考试说明相关样题: 2、(综合应用:中等难度)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SO?的制备及性质探究实验。 (1)根据反应Na2SO3(固)+H2SO4 (浓) =Na2SO44-SO2t+ H2O,制备SO?气体。 用下列简图,在答题卡的方框屮画岀制备并收集SO?的实验装置(含试剂)示意图。 _ 实验过程 中,使用分液

2、漏斗滴加浓硫酸的操作是_ O (2)将SO?气体分别通入下列溶液中: 品红溶液,现象是_ ; 滉水溶液,现象是_ ; 硫化钠溶液,现象是_ 。 (3)有一小组在实验中发现,SO?气体产生缓慢,以致后续实验现象很不明显,但又不存 在气密性问题。请你推测可能的原因并说明相应的验证方法(可以不填满)。 原因 _ ;验证方法 _ o 原因 _ ;验证方法 _ o 原因 _ ;验证方法 _ o 3、(理解:中等难度)某研究小组进行与NH3有关的系列实验。 从下图屮挑选所需仪器,画出制取干燥NHs的装置简图(添加必要的塞子、玻璃导管、 带孔橡胶塞锥形瓶集气瓶分液漏斗导管液体 固体 胶 皮管。固定装置和尾气

3、处理装置不用画),并标明所用试剂。 ? ? ? (2)为验证“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二该小组同学设计了如第6页右 上图所示的装置,图屮B管的 容积是A管的2倍,活塞Ki、心、K3、K4、K5均关闭(固定装置和尾气 处理装置略);HC1和NH3均不溶于石蜡油,也不与Z反应; 装置气密性好。 在A管小充满与大气压强相等的干燥HC1气体。操作是 控制活塞心、K5,调节C、使B管充满与A管同压的干燥NH3。 _ 缓缓 开启K3, A管中的现象是 _ o 要达到实验目的,当反应完成并恢复到室温时,B管中预期的现象 是 ; 若观察不到预期现彖,主要原因是 4、 (理解:中等难度

4、)某同学为了验证海带中含有碘,拟进行如下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1)第1步:灼烧。操作是将足量海带灼烧成灰烬。该过程中将使用到的硅酸盐质实 ? ? ? ? 验仪器有 _ (填代号,限填3项。 A、试管B、瓷堆蜗C、堆竭钳D、铁三角架 E、泥三角F、洒精灯G、烧杯H、墨筒 (2) _ 第2步: 溶 液的获取。操作是 _ o (3)_ 第3步:氧化。 操作是依次加入合适的试剂。下列氧化剂最好选用_ (填代号)。 A、浓硫酸B、新制氯水C、KMnO4溶液D、H2O2 理由是 _ O (4)第4步:碘单质的检验。操作是取少量第3步的溶液,滴加淀粉溶液,如果溶液显蓝色,则证明 海带中含碘。 5、 (理

5、解:屮等难度)氧化铜有多种用途,如用作玻璃着色剂、油类脱硫剂等。为获得纯净的氧化铜以探究 其性质,某同学用工业硫酸铜(含硫酸亚铁等杂质)进行如下实验: 制备氧化铜 工业CuSO4 ? ? CuSO4溶液一 * CUSO4-5H2O? ? CuO 步骤I的口的是除不溶性杂质。操作是_ O 步骤II的目的是除铁。操作是:滴加H2O2溶液,稍加热;当F0转化完全后,慢慢加入 CU2(OH)2CO3粉末,搅拌,以控制溶液pH=3.5;加热煮沸一段时间, 过滤,用稀硫酸酸 化滤液至pH=k 控制溶液pH=3.5的原因是 _ o 步骤III的目的是得到CUSO4-5H2O晶体。操作是 _ , 过滤,水浴

6、加热烘干。水浴加热的特点是_ o 探究氧化铜的性质 取A、B两支试管,往A中先加入适量CuO粉末,再分别向A和B中加入等体积的3%H2O2 溶液,只观察到A中有大量气泡。结论是_ o 为探究试管A中反应的速率,收集气体并测定其体积必需的实验仪器有: 三、课前训练 : 1.国家环保总局规定,从2005年1月1日起将各类实验室纳入环保监管范围。某屮学A、B两个班同学分别 做Mg、Al与HC1、NnOH反应的实验,实验后废液分别集中到各班的一个废液缸屮。研究小组对两个班的 废液进行检测,结果如下表。 分析废液中的成分,填写下表中的空格: 废液來源 检测方法与结果 推断废液成分(填物质化学式,水不填)

7、 A班观察废液呈无色,测pH=l 废液中含有 B班观察废液屮有白色沉淀废液中没有,含有 B班废液中的口色沉淀,我的假设是(写两个): _ 证明我的假设的实验方法是: 验证的方法是 _ O 验证的方法是 _ 。 据悉,目前许多高校、中学以及科研单位的化学实验室排放的各类废液大都未经严格处理便进入了下水道。 A班的废液若直接排入铸铁管下水道,会造成什么危害?_ _ O 你建议如何处理这些废液?_ 2.(2002年上海)为探究乙烘与溟的加成反应,甲同学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先取一定量工业用电石与水 反应,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溟水中,发现溶液褪色,即证明乙烘与溟水发生了加成反应。 乙同学发现在甲同学的实验

8、中,褪色后的溶液里有少许淡黄色浑浊,推测在制得的乙烘小述可能含有少量 述原性的朵质气体,由此他提出必须先除去Z,再与溟水反应。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甲同学实验中两个主要的化学方程式_ o (2) _ 甲同学设计的实验(填能或不能)验证乙块与澳发生加成反应,其 理由是 (多选扣分)。 (a)使浪水褪色的反应,未必是加成反应 (b)使混水褪色的反应,就是加成反应 (c)使溟水褪色的物质,未必是乙烘 (d)使渙水褪色的物质,就是乙烘 (3) _ 乙同学推测此乙烘中必定含有 的一种杂质气体是 _ , 它与漠水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是 _ ; 在骑证过程屮必须全部除去。 (4)请你选用下列四个装置

9、(可重复使用)来实现乙同学的实验方案,将它们的编号填入方框,并写 出装置内所放的化学药品。 (5)为验证这一反应是加成而不是取代,丙同学提出可用pH试纸来测试反应后溶液的酸性,理由是 _ o 3. (2005年天津理综28)根据侯德榜制碱法原理并参考下表的数据,实验室制备纯碱NazCO? 的主要步骤 是: 将配制好的饱和NaCl溶液倒入烧杯屮加热,控制温度在3035 C,搅拌下分批加入研 细的NH4HCO3固体,加料完毕后,继续保温30分钟,静置、过滤得NaHC03晶体。用少量 蒸谓水洗涤除去 杂质,抽干后,转入蒸发皿屮,灼烧2小吋,得NazCCh固体。 (c) (d) ) (混水) 四种盐在

10、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g/100g水)表 温度 盐溶解度 0 C10 C20 C30 C40 C50 C60 C100 C NaCl35.735.836.036.336.637.037.339.8 NH4HCO311.915.821.027.0 NaHCOs6.93%的H2O2溶液; 少量Mg粉末 (3)如下图匕 3 (4)浓盐酸;KMnO 4; NaBr溶液; 溶液由无色变橙色 评析本题以考试人纲规定属于“理解”和“综合应用”层次的如下知识点:常用仪器的用途、常见气体 实验室制法、实验现象等为核心命题综合考查考生“设计实验、改进实验装置” 的能力、能绘制和识别典型 实验仪器装置图的能力。解答本

11、题可以从如下三个方面展开思路: (1)由装置I可知该气体发生装置为液固反应要加热装置利用木装置可制备CO2、H2、02(用 出。 2和MnCh为原料)SO2、H2S. NO、C2H2等(2)装置II为气体收集装置,若 该装置导气管“短进长出”, 则可收集H2、NH?、CH4等比空气轻的气体,若将导气管改为 “长进短出”则可收集比空气重的气体如O?、SO2、Cb、HC1等。(3)装置III既可作尾气吸收装置 乂可作反应器,解题时抓住上述三点,再紧扣“探研该装置用途的多功能性”进行思考则全题可解。 4?(1) 2A1+6H +=2A13+3H 2T (2) Al在c(Hj相同的盐酸中反应比在硫酸中快得多。 (3)C I对铝与H+反应有促进作用;SO 4?对铝与H+反应有抑制作用。 (4)向以上稀硫酸中加入少量的氯化钠或氯化钾(或其他可溶性氯化物)固体,如果都能使反应 速率加快,则假设成立;向以上稀盐酸中加入少量的硫酸钠或硫酸钱(或其他可溶性硫酸盐)固体,如 果都能使反应速率减慢,则假设成立。 (5)加入含有C的可溶性氯化物;增加H+浓度;加热;将铝片改换成铝丝利用不活泼 金属或不活泼金属可溶性盐形成原电池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