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为切实加强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管理,确保在突发环境事件发生时能迅速、高效地应对,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生态环境,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制定本制度。第二章制度目标1 .明确责任:理清组织内各部门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中的职责。2 .规范流程:建立健全突发环境事件的隐患排查与治理流程,确保每一步骤有据可依。3 .提高响应能力:通过定期演练和培训,提高全员对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响应能力。4 .保障安全:通过隐患排查和治理,最大限度减少突发环境事件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的影响。第三章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组织内所有涉及突发环境事件的相关活动,包括但不限于:
2、 环境污染事件- 自然灾害引发的环境问题- 其他可能导致突发环境事件的情况第四章法律依据本制度依据以下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定: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3 .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理办法第五章隐患排查与治理规范4 1节隐患排查1 .排查频次:-每年定期组织隐患排查,排查频次不少于两次。-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立即开展专项隐患排查。2 .排查内容:- 环境设施的完好性- 环境监测设备的正常运转- 相关储存材料的安全性- 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3 .排查责任:各部门应指定专人负责隐患排查,并形成书面记录。-隐患排查结果应及时上报至应急管理部门。第2节隐患治理1 .
3、治理措施:对于发现的隐患,需制定详细的治理方案,明确治理目标、措施及责任人。治理方案应经过评审,并报相关管理部门备案。2 .治理进度:-治理工作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治理进度需定期汇报。-对于重大隐患,要制定专项治理计划并严格执行。3.治理效果评估:-完成治理后,应对治理效果进行评估,确保隐患得到有效消除。-评估结果应形成书面报告,并纳入年度总结。第六章操作流程第1节应急响应流程1 .事件发生:-发生突发环境事件后,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成立应急指挥小组。2 .信息收集:-应急指挥小组负责收集事件相关信息,评估事件影响范围和严重程度。3 .隐患排查:-组织相关部门进行现场隐患排查,形成排查报告
4、4 .治理措施:-根据排查结果,迅速制定应急治理措施,并落实到位。第2节定期演练流程1 .演练计划:每年制定演练计划,明确演练内容、时间、地点及参与人员。2 .演练实施:-按照计划组织演练,确保所有参与人员熟悉应急响应流程。3 .总结反馈:-演练结束后,进行总结评估,提出改进措施,形成反馈报告。第七章监督机制1 .定期审查:-每年对本制度的实施情况进行审查,确保其适用性和有效性。2 .建立档案:-所有隐患排查、治理及演练活动需建立档案,记录相关信息,便于后续检查和追溯。3.责任追究:对于在隐患排查和治理过程中失职、渎职的人员,依据组织相关规定进行处理。第八章附则1 .解释权限:-本制度由组织应急管理部门负责解释。2 .适用条件:-本制度适用于所有涉及突发环境事件的部门和人员。3 .生效日期:-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4 .修订流程:-本制度的修订需经过组织相关部门讨论,并报管理层批准。总结通过建立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隐患排查治理制度,能够有效提升组织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保障生态环境的安全,减少环境事件对社会和公众的影响。希望各部门严格遵守本制度,确保有效执行,共同维护我们的环境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