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车间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为加强车间消防安全管理,保障员工生命安全和公司财产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企业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建筑内部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及其他相关法规,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本制度旨在规范车间内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确保员工熟知消防安全知识,提高消防安全意识,防范火灾事故的发生,及时消除火灾隐患,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与稳定。第二章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车间及与其相关的工作区域,包括但不限于生产车间、仓库、检验室等场所。所有员工、管理人员及相关责任人均需遵守本制度。第三章消防安全管理目标1 .保障员工及相关人员的生命安全,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2 .保护公司财产安全
2、降低火灾损失。3 .建立健全消防安全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消防安全职责。4 .加强消防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5 .定期开展消防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并消除火灾隐患。第四章消防安全管理规范6 1节消防安全责任制1 .消防安全责任人:-确定车间消防安全责任人,负责辖区内消防安全工作的组织、实施和监督。-每季度组织一次消防安全自查,及时整改隐患,确保安全标准的落实。2 .班组长责任:一班组长需负责本班组内的消防安全工作,定期组织班组员工进行消防安全培训。-发现火灾隐患及时上报消防安全责任人,确保及时处理。3.员工责任:所有员工应熟悉本车间消防安全知识,主动参与消防安全培训
3、并自觉遵守消防安全规定。-发现火灾隐患应立即报告,配合检查和整改工作。第2节消防设施配置1 .消防器材配置:各车间应配备足够的灭火器、消防栓和其他消防设备,并定期检查其完好性。配置位置应显眼,便于员工快速取用。2 .安全通道:确保消防通道畅通无阻,并定期检查安全出口的标识和照明设施,确保其正常运作。3 .消防标识:一在车间内明显位置设置消防安全标识,包括灭火器位置、安全出口和紧急疏散指示标志。4 3节消防安全培训1 .培训内容:定期开展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包括火灾预防、灭火器使用、应急疏散等内容。-新员工入职时必须参加消防安全培训,确保其掌握基本的消防安全知识。2 .培训频率:-每半年组织一次
4、全员消防安全培训,特殊岗位人员应根据工作需要进行专项培训。3 .培训记录:需建立培训记录,列明参加人员名单、培训内容及时间,记录由人力资源部保管。第五章消防安全操作流程第1节火灾隐患排查1 .定期检查:每月进行一次全面的消防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并记录在案。-检查内容包括消防器材、疏散通道、用电设备等。2 .隐患整改:-对发现的隐患应及时制定整改计划,落实整改责任人,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整改。第2节火灾应急预案1 .制定预案:-各车间应制定详细的火灾应急预案,包括报警、灭火、疏散等具体措施。-预案需经过消防安全责任人审核,确保其可操作性。2 .应急演练:-每年至少组织一次消防应急演练,提高
5、员工的应急反应能力和自救能力。第3节火灾报警与灭火1 .报警流程:一旦发现火灾,应立即按下火灾报警器,拨打119报警,并通知车间消防安全责任人。报警后应迅速判断火势,选择适当的灭火器材进行灭火。2 .灭火措施:-对初期火灾应采取灭火措施,如火势较大应立即疏散人员,确保生命安全。-灭火后应立即对火灾现场进行勘查,确保火源彻底扑灭。第六章消防安全监督机制第1节监督检查1 .日常检查:-消防安全责任人应定期对车间内的消防安全设施、器材进行检查,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检查后需填写消防安全检查记录表,记录检查内容及整改情况。2 .专项检查:针对特殊时期(如节假日、生产高峰期等),可增加消防安全专项检查,确
6、保特别时期的安全工作。第2节事故报告1 .报告流程:在发生火灾事故后,立即向公司领导报告,并协助消防部门进行现场勘查。事故处理完毕后,需撰写事故报告,分析事故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2 .事故复盘:事故发生后,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复盘,总结经验教训,完善消防安全管理机制。第七章附则1 .解释权:本制度由公司安全管理部负责解释,若有未尽事宜,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执行。2 .生效日期: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所有员工需遵守执行。3 .修订流程:-本制度根据实际情况和法规变化适时进行修订,修订内容应经过公司管理层审核并公告。通过制定上述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级人员的职责和工作流程,有助于提高整个车间的消防安全管理水平,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企业的财产安全。希望各部门能切实落实本制度,确保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