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儒家文化与管理思想深圳大学管理学院吕元礼从新加坡经验说起:从新加坡经验说起:跟新加坡叫板,是汪洋最近说法;跟新加坡叫板,是汪洋最近说法;比新加坡更好,是小平原有精神比新加坡更好,是小平原有精神人才决定论人才决定论“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一树一获者,谷也;一树十获者,木也;一树百获者,人也。”天赋、基因天赋、基因如何长寿?头发比邓小平白为什么老要赢?“我不会领养小孩,除非知道他的父母是谁”:冒险人的智商和能力80%天赋决定同卵双胞胎宠物狗香港为什么能?台湾为什么能?智商比较:中国人为什么更聪明?比较中国与希腊新加坡小姑待嫁新加坡鼓励高素质人多生与外劳结婚文化决
2、定论文化决定论儒家文化与经济腾飞儒家文化与经济腾飞1.“从治理新加坡的经验,特别是1959年到1969年那段艰辛的日子,使我深深地相信,要不是新加坡大部分的人民,都受过儒家价值观的熏陶,我们是无法克服那些困难和挫折的。新加坡的人民有群体凝聚力,能够以务实的态度,来看待治理国家和解决社会的问题。”2.“新加坡成功的一个最强有力因素,就是50到70年代那一代人的文化价值观。由于他们的成长背景,他们肯为家庭和社会牺牲。他们也有勤劳俭朴和履行义务的美德。这些文化价值观帮助我们成功。我本身有了这种体验,所以我很重视维护华族新加坡人的文化价值观。”3.新加坡的经济发展表明,“国家的历史也促成了它们社会内部
3、强大的结合力,他们吸收了这样一个宝贵教训:在最短的时间里取得最大的进展,全国上下必须步伐一致,共同迈进,其中的含义是,个人必须为国家的利益和进步作出牺牲。个人可以期望最终从群体成功中获益而感到满足,这点已在实践中得到充分证明。”李光耀特别强调:“值得提一提的是,新加坡的华人,多数是移民的后代。这些移民大都很贫穷,没有受过什么教育。他们不象那些学者或知识分子,因为受到五四运动的影响,而抗拒儒家思想。因此,虽然多数人都没有受过正统的儒家思想教育,也就是说,没有所谓的高文化,可是,大家在日常生活里,却实行儒家的道德教义。他们所具有的,是从父母和亲人那里学来的、水平比较低的文化或民间风俗。这些包含在从
4、儒家、道家和佛教而来的谚语和俗语中。”(祭如在)儒家价值将在中国复兴儒家价值将在中国复兴1967年,中国的“文化大革命”如火如荼。当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向李光耀请教中国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和“文革”又是怎么一回事的问题时,李光耀回答说:“毛泽东是希望做秦始皇没有做到的事,那就是把中国的过去毁掉,从而重新塑造中国。秦始皇焚掉所有既存的书,是要使有记载的思想都从他开始。毛泽东希望通过那些小红书,他写的诗词与那些强有力的语录,做到同样的事。毛泽东好比要在精工镶嵌上画像,但他总有离开的一天,雨来了,就会把他的像冲掉,露出下面的镶嵌痕迹。毛泽东只能活一次,他不可能改变中国5000年历史。毛泽东虽然讲了许多名言,
5、但5000年来,中国智者所说的名言不计其数。”1974年,中国的经济正处于崩溃的边缘。李光耀在会见印度领导人时指出:“让我来谈谈经济增长眼下非常差劲的一个国家,那就是中国。我想我可以这么说我对中国人的心理有一定的洞察力。中国人也许像印度人,心理上有一种奇特的拘谨的道德观念和物质主义的混合体。毛泽东现在在中国所做的事,中国人民不会长期接受。中国人非常讲究实际,能刻苦耐劳,有智慧。他们所要的一切是政治稳定和有经济奖励的气候,使他们可以作出最大的贡献。”他进一步预言:“中国人民迟早会靠刻苦耐劳脱出身来。但中国当前面临的问题是,经济增长率低得可怜,只有2.5%。中国人总有一天会向全世界证明,他们不光能
6、同城市国家新加坡和香港等小地方竞争,甚至还能同日本竞争,取得高得多的经济增长率。这样的日子不很远了。他们不需要依赖国家的拐杖,问题只是我又回到自己的命题最重要的是政治稳定,官僚信赖得过以及自由企业以社会为依归。”1988年,具有彻底反传统倾向的电视专题片河殇风靡中国。李光耀看过该片后认为:“中国要实现工业化现代化,不一定就得把基本的文化价值观和信仰全都抛弃。看看台湾、韩国、日本、香港和新加坡,大家都在想方设法保留勤俭、刻苦的传统价值观,强调学问知识,效忠家庭、宗亲和国家,把社群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正因为有了这些儒家价值观,才有社会凝聚力、高储蓄、高投资,进而带来高生产力和高增长。中国需要改变
7、的,是过度的中央集权管理制度以及人们的态度和观念,使中国人更愿意接受新想法、新点子,中国的、外国的都好,愿意把新点子付诸试验,使它们更符合中国的国情。”一、人性学说一、人性学说孔子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孟子孟子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恭敬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性恶说性恶说荀子: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化性起伪韩非性恶说性恶说韩非君与臣:主卖爵位,臣卖智力。人与人:舆人成舆,则欲人之富贵;匠人成棺,则欲人之夭死也。夫与妻:故事父与子:产男则相贺,产女则杀之。儒家:德治与礼治儒家:德治与礼治道之
8、以德,齐之以礼,民免而无耻;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有耻且格。政者正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法家:法术势法家:法术势法:轻罪重罚,信赏必罚。术:阴谋诡计,权术。势:权势。飞龙乘云,腾蛇游雾,云罢雾霁,与蚯蚓同,失其所乘者也;尧为匹夫,不能使邻人;桀为天子,可以乱天下。故德贤不足羡,势位足可恃。苏秦的故事:以子位高而多金。人之初,性本善.人之初,如玉璞,性与情,俱可塑.二、仁二、仁(1)二人为仁:推己及人。忠(中心、尽己)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恕(如心,推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上下两横:爱有差等亲亲而后仁民,仁民而后爱物。墨家主张爱无差等,儒家主张爱有差等。换句
9、话说,在爱人的问题上,墨家强调同等,儒家强调差等。墨子里有段话说明了这个分歧,有个巫马子对墨子说:“我不能兼爱。我爱邹人于越人,爱鲁人于邹人,爱我乡人于鲁人,爱我家人于乡人,爱我亲于我家人,爱我身于吾亲。”(3)以天地万物为一体。麻木不仁见孺子之人井,而必有怵惕恻隐之心焉。是其仁与孺子而为一体也。孺子犹同类者也,见鸟兽之哀鸣觳觫而必有不忍之心焉,是其仁之与鸟兽而为一体也。鸟兽犹有知觉者也,见草木之摧折,而必有悯恤之心焉,是其仁之与草木而为一体也。草木犹有生意者也,见瓦石之毁坏,而必有顾惜之心焉,是其仁之与瓦石而为一体也。通书通书中说:中说:“无欲则静虚动直。静虚则明,明无欲则静虚动直。静虚则明
10、明则通。动直则公,公则溥。明通公溥,庶矣乎!则通。动直则公,公则溥。明通公溥,庶矣乎!”(周濂溪集周濂溪集卷五卷五)。新儒家的“欲”字常指私欲,或径指自私。有时候在“欲”字前面加上“私”宇,是为了使意义更明白些。存天理,去人欲。夫妻,天理也;三宫六院,人欲也。饮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人性本善,有如明净的镜子。修养,就是把镜子上的灰抹去周敦颐这段话的意思,可以以孟子的一段话为例来说明,这个例子是新儒家常常引用的。孟子这段话是:“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休惕测隐之心,非所以纳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孟子公孙丑上)照新儒家的说法孟子在这里所描述的是,
11、任何人在这种场合的自然自发的反应。人在本性上根本是善的。因此,他固有的状态,是心中没有私欲的状态,或如周敦颐说的“静虚”状态。应用到行动上。它会引起立即要救孺子的冲动,这类直觉的行动就是周敦颐所说的“动直”。可是如果这个人不按照他的“第一冲动”而行动,而是停下来想一想,他可能想到,这个孺子是他的仇人之子,不该救他;或者这个孺子是他的友人之子,应该救他。不论是哪一种情况,他都是受“第二私念”即转念所驱使,因而丧失了固有的静虚状态以及随之而有的动直状态。照新儒家的说法,心无欲,则如明镜,总是能够立即客观地反映面前的任何对象。镜的明,好比心的“明”;镜的立即反映,好比心的“通”。心无欲,则对于外来刺
12、戟的自然反应,落实在行动上都是直的。由于直,所以“公”;由于公,所以一视同仁,也就是“溥”。这就是周敦颐提出的怎样成为圣人的方法,也就是像禅僧的方法一样:自然而生,自然而行。三、礼法互用三、礼法互用礼治:无讼。称谓:礼。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兄弟官司。苏轼:刑赏忠厚之至论苏轼:刑赏忠厚之至论传曰:“赏疑从与,所以广恩也;罚疑从去,所以慎刑也。”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故天下畏皋陶执法之坚,而乐尧用刑之宽。四岳曰“鲧可用”,尧曰:“不可,鲧方命圯族”,既而曰“试之”。何尧之不听皋陶之杀人,而从四岳之用鲧也?然则圣人之意,盖亦可见矣。书曰:“罪疑惟轻,
13、功疑惟重。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呜呼,尽之矣。可以赏,可以无赏,赏之过乎仁;可以罚,可以无罚,罚之过乎义。过乎仁,不失为君子;过乎义,则流而入于忍人。故仁可过也,义不可过也。想当然法理人情之间法理人情之间儒家在处理法理人情的关系时,就很现实地提出了亲亲相隐的原则。举例来说,有个叫叶公的人对孔子说:我们这里所谓正直的人,是“其父攘羊,其子证之”,即父亲偷了别人的羊,儿子便出来作证,证明父亲是偷了别人的羊。孔子听后反对说:我们这里所谓正直的人不是这样。我们这里所谓正直的人,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即父亲替儿子隐瞒,儿子替父亲隐瞒,正直就在其中。叶公所说的“其父攘羊,其子证之”不是大
14、义灭亲、大公无私吗?为什么孔子并没有赞成这种做法呢?孔子所说的“父为子隐,子为父隐”不是以情枉法、以私废公吗?为什么孔子会说“直在其中”呢?这其实就是法理与人情的一种冲突。因为叶公的立足点是法理,是以“法的公平性”、“法无例外”的观点说“直”。孔子的立足点是人情,是从人情之本然恻隐之处论“直”。就像看到小孩往井里掉,会很自然地要去救他,看到父亲犯了罪,出了错,也会很自然地会去救父亲,从而替父亲隐瞒。话说回来,孔子的上述观点并不代表他主张要人情而不要法理。因为“父为子隐,子为父隐”仅仅限制在举证的层面。即父亲偷了羊,儿子可以不出来举证。在执法层面,儒家又主张不隐于亲、大义灭亲。例如,同是孔子,就
15、赞扬作为执法者的叔向治他弟弟叔鱼的罪,并说叔向的做法“可谓直矣”表现的正是一种正直。那么,在实际操作中,法理与人情那么,在实际操作中,法理与人情该如何协调呢?该如何协调呢?桃应问曰:“舜为天子,皋陶为士,瞽瞍杀人,如之何?”孟子曰:“执之而已矣。”“然则舜不禁与?”曰:“夫舜恶得而禁之,夫有所受之也。”“然则舜如之何?”曰:“舜视弃天下,犹弃敝屣也。窃负而逃,遵海滨而处,终身欣然,乐而忘天下。”四、中和思维四、中和思维毛泽东:两级思维1.非此即彼: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2.由此无彼:不是武松打死老虎,就是老虎吃掉武松,二者必居其一。凡是敌人反对的,第三条道路是没有的。兴无灭资、大
16、公无私、人定胜天。杨献珍:合二而一杨献珍:合二而一1962 年 1月,杨献珍和党校的一些教师到西安参观。在阅览蓝田县志时,杨献珍得知宋朝吕公临著有老子注一书,阐述了老子“合有无谓之元”的思想。他为此受到启发。后来他读明朝方以智的东西均,发现有“合二而一”的提法,进一步引发了他对于辩证法的思考。毛泽东一生习惯了“对立统一”、“一分为二”的思维方式,特别强调矛盾的普遍性、对抗性,将社会的一切事物都分为对立的两极。这种极端的“一分为二”观点,一切都从对立的立场看待统一,视一切事物为相互对立的两方面“不是黑就是白”,没有折衷,没有选择,没有第三条道路。只讲斗争性,不讲妥协性;只讲绝对性,不讲相对性;只
17、讲矛盾双方的相互排斥性,不讲矛盾双方的相互融合性。大批“调合论”,反对“折衷主义”,将公民划分为红黑两类,即把“人民”和“敌人”作为政治制度的基础,“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拥护,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就反对”,强调“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没有第三条道路可走。毛泽东认为即使在社会主义社会,也存在阶级斗争,社会的发展阶段始终存在着社会矛盾和社会斗争,只有进行“不断革命”,才能使社会发展。他认为斗争是绝对的,矛盾的解决是暂时的,融冲论是“形而上学”。而这时的杨献珍则认为,不应当只讲斗争性,不讲同一性;不应当只讲“一分为二”,不讲“合二而一”,“一分为二”和“合二而一”都是对对立统一规律的不
18、同表述。庞朴:一分为三庞朴:一分为三锤子、剪刀、布。左中右敌我友两级两端中:极。超越两端、统领两端。不A不B中和意味着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即毋过毋不及),所以,尚书指出:“无偏无颇,遵王之义”,孔子说:“无过不及。”上文中的“无偏无颇”、“无过不及”等等,就是无过无不及的范例。从“无偏无颇”等范例出发,我们可以将中和思维概括为不A不B。这里,A与B是对立着的两个极端。不A不B强调的是对立双方的互相节制:不要左,也不要右;不要过之,也不要不及。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而侥幸。中心为中,如心为恕;尽己为忠,推己为恕。松下:忠,就是想陀螺旋转那样不偏不倚。亦A亦B中和意味着对立事物的和平共处,互相
19、补充。因此,孔子云:“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这里,张谓张弦,弛谓落弦。弓弦只张不弛,则绝其弓力,所以,“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弓弦只弛不张,则失其往来之体,所以,“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从“一张一弛”的范例出发,我们可以将中和思维概括为亦A亦B。这里,A与B分别代表矛盾不同的两个方面。二者既互相对立,又互相补充,从而达到中和的境界。文胜质则史,质胜文则野,文质彬彬,然后君子。A而B中和意味着对立事物的和而不同,相辅相成。因此,尚书列举的“九德”就是“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上文中的“宽而栗”等,表明仅有宽弘,不足以庄严;必得严栗以相济,方
20、成一德。其它八德,也复如此。论语对孔子态度的描述也是“温而厉”。它表明仅有温和,不足以庄重,必得严厉以相济,方为完美。从“宽而栗”或“温而厉”等范例出发,我们可以将中和思维概括为A而B。这里,A为一端,是基本的;B为另一端,是辅助的。如果光有A或总是A,就是同。只有以B辅A,即A而B,才能济A之不足,以至于和。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A而不A中和强调适中而不过头,因此,儒家文化强调“威而不猛”、“泰而不骄”、“周而不比”、“和而不同”。从“威而不猛”等范例出发,我们可以将中和思维概括为A而不A。这里,A是指A的极端形式。不A就是要避免走向A的极端。作为中华文化集大成者的曾国藩,其立身行
21、事就是A而不A的典范,即有宗教家之信仰,而无其迷妄;有道德家之笃实,而无其迂腐;有艺术家之文采,而无其浮华;有哲学家之深思,而无其凿空;有科学家之条理,而无其支离;有政治家之手腕,而无其权诈;有军事家之韬略,而无其残忍。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音希声,大辨若讷。威而不猛大勇若怯;A中有BA中有B中和强调对立双方调和整合。周易中的六十四卦中开头两卦是乾 和坤 。这里,乾卦中的每条实线都代表阳,所以,乾卦意味着纯阳;坤卦中的每条虚线都代表阴,所以,坤卦意味着纯阴。它表明,过程从简单的阴阳对立、奇偶对立开始。中间经过六十四卦的反复变化,或者说,经历了所有可能形式的矛盾,最后以既济 和未济 结束了整个行
22、程。这结尾的两卦,从图象看,正好是开头两卦的交合错综,调和整合;或者说,是乾坤两卦各以己之所有,济彼之所无,各以己之所过,济彼之不及,从对立走向统一。北宋张载指出:“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根据上述思想,调和整合的中和思维可以概括为A中有B。它强调相互融合,也代表相反相成 五、儒道互济五、儒道互济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为者失之,执者败之。浑沌: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画蛇添足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之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儒道互济:认真又看破儒道互济:认真又看破傻瓜的故事;认真是儒家精神,它是
23、要解决问题;看破是道家风采,它是要取消问题。什么叫问题。儒家设想的理想社会是“老者安之,少者怀之,远者来之”。道家设想的理想社会是“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苏东坡有词云:“大江东去,浪涛尽千古风流人物。”“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辛弃疾有词云:“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这是认真。“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味无味处有真乐,材不材间过一生。”西方:埋头向前;纵欲印度:掉头向后;禁欲中华:持中调和;节欲西方:比快,快跑,短跑中华:比慢,慢跑,长跑印度:比静,不跑,中华文明的核心:养六、政
24、府是必要的善六、政府是必要的善华文课文的第一课是“爸爸早,妈妈早”这类富有伦理的内容。英文第一课则是“A是Apple”的知识灌输。左图:含饴弄孙含饴弄含饴弄“狗狗”中西文化中的不同政府观中西文化中的不同政府观西方:政府观:“必要的恶”目标:有限政府观念:“最好的政府,最少的干预”角色:守夜警察中华:政府观:“必要的善”目标:强大政府理念:“最好的政府,最多的关爱”角色:操心父母新加坡视政府为新加坡视政府为“必要的善必要的善”的观念的观念以新美解决毒品问题为例以新美解决毒品问题为例美国:美国解决可怕的毒品问题的方法是跑到世界其他地区,帮助别国的反毒品机构尽力制止毒品供应。它提供直升飞机,打击贩毒
25、集团,如此等等。当它遭到挑战,他就逮捕巴拿马总统,并把他押解到佛罗里达接受审判。新加坡不可能作出这样的选择。它不可能去缅甸把那里的军阀抓起来。新加坡:新加坡所能做到的是通过一条法律,规定在新加坡的任何海关官员或警察,当他发现任何人行为可疑,有理由认为是处于吸毒状态时,就可以要求此人进行尿检。一旦尿样中发现有毒品,此人立即被送入医院。而在美国,如果某人这样做了,那就是对个人权利的侵犯,他也将遭到起诉。美国:辛普森无罪释放美国:辛普森无罪释放新加坡:预防性监禁新加坡:预防性监禁即使能找到新证据,能100%确信是辛普森杀人,也不能将他治罪。美国法律规定:公民不能因为同一件事两次被起诉。预防性监禁:刑
26、期介于7年至20年。被判此刑罚的被告即使在服刑期间表现良好,也不会获提早释放。其目的是要给予奉公守法的人的最大保护,防止有过“辉煌”犯罪记录者再去犯罪危害社会。中国视政府为中国视政府为“必要的善必要的善”的观念的观念以中美救灾比较为例以中美救灾比较为例以下图片见 中华网论坛中“我终于明白,什么叫人民军队”中国:汶川大地震中国:汶川大地震美国:飓风袭击新奥尔良美国:飓风袭击新奥尔良不惧艰险,携带最有效的救灾工具奔赴抗不惧艰险,携带最有效的救灾工具奔赴抗灾前线灾前线(带铲,救人)(带铲,救人)灾难过后,混乱的新奥尔良,似乎只能用灾难过后,混乱的新奥尔良,似乎只能用这种方式进行这种方式进行“救灾救灾
27、带枪,防爆)(带枪,防爆)军人的自责,他们必须维持秩序;血浓于军人的自责,他们必须维持秩序;血浓于水的感情,他们的脸上写着忧伤水的感情,他们的脸上写着忧伤冰冷的铁栅栏,傲慢的背影冰冷的铁栅栏,傲慢的背影(铁栅栏隔开军与民)(铁栅栏隔开军与民)孩子,担架孩子,担架因为是孩子,还是因为肤色?因为是孩子,还是因为肤色?救人,还是抓人?救人,还是抓人?一样的忧郁的眼中,一样的忧郁的眼中,有着共同的心情有着共同的心情一样木然的眼神,一个是对失去家园的悲一样木然的眼神,一个是对失去家园的悲痛,一个是因为傲慢痛,一个是因为傲慢抢救生命抢救生命耀武扬威耀武扬威既然政府是既然政府是“必要的善必要的善”,那么
28、新加坡,那么,新加坡政府是怎样积极行善的呢?政府是怎样积极行善的呢?做法贴心,感动中国:1、购房优惠三世同堂2、三室一厅与一室一厅相连3、离父母5公里内政府补贴5万元4、看父母半价停车月票5、幼儿园与老人日托所毗邻而建正义之神泰美丝:正义之神泰美丝:蒙面、握剑,持天平蒙面、握剑,持天平灋:灋:三点水廌 去廌,独角兽,相当于正义女神三点水,端平一碗水,相当于天平去是去除,相当于剑中西方对法的理解,既有形式的不同,也有实质的相通。东海西海,心理攸同;南学北学,道术未裂。七、实用理性七、实用理性孔子说仁、政、孝孔子说鬼神。邓小平与李光耀的思维比较邓小平与李光耀的思维比较:邓小平邓小平1、实用理性:实用理性:“不管白猫、黑猫,捉住老鼠就是好猫”的“猫论”2、渐进理性:渐进理性:“摸着石头过河,走一步,看一步”的“摸论”3、实践理性:实践理性:“抓紧时间干”,在“姓社姓资”问题上的“不争论”李光耀李光耀1、实用理性:实用理性:一切以行得通为原则的“行得通论”2、渐进理性:渐进理性:认为演进而来的制度比制造出来的制度更优秀,提出鞋子“穿得越久,就越觉得合适”的“鞋论”3、实践理性:实践理性:“让我们培养这些技能和这种工业生产能力,是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将来怎样,让下一代去决定”的“存而不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