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苍术」不传之秘.doc

上传人:李医生 文档编号:5651080 上传时间:2020-07-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苍术」不传之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药「苍术」不传之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药「苍术」不传之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药「苍术」不传之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药「苍术」不传之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药「苍术」不传之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苍术」不传之秘.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药苍术不传之秘 公众号内回复“唯象”即可得到唯象中医学七篇视频讲座(全套)苍术,是菊科苍术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状茎入药,有燥湿、化浊、止痛之效。那么,苍术在临床上主要适用于哪些病证呢?临床应用又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呢?临床中药学专家郑虎占教授今天就来讲解中药苍术的临床应用感悟!苍术味辛、苦,性温,归脾、胃经,功能燥湿运脾,发汗解表,明目。临床常用于治疗各种湿证、痰饮病、夜盲症、外感风寒兼有湿邪等病证。 苍术性温燥,为除湿要药,可以治疗一身上下内外之湿证。湿在上焦之头重如裹,湿在下焦之脚气肿胀,湿在体表之肢体困重,湿在中焦之脘闷腹胀、纳呆泄泻等,皆可用苍术。而其中苍术尤擅除中焦湿邪,每与陈皮、厚

2、朴、甘草同用,组成平胃散。若平胃散与五苓散合用,前方燥湿,后方利湿,组成胃苓汤,治疗寒湿阻滞之脘腹胀满、纳呆、泄泻、小便不利、头身困重、舌苔白厚腻等,作用较好。 湿为有形之邪,易于阻滞气机,导致腹胀。昼为阳而夜属阴,素体阳虚湿盛者,入暮之后,因自然界阴气渐重,使患者体内湿气流通更为不利,气滞因而更甚,于是出现腹胀或加重腹胀。对此类腹胀,以及气滞腹胀,得矢气则减者,我视苍术为除胀要药,每重用至30g,以芳香化湿,宣利气机,常收显效。 苍术有显著的除湿作用,也可运脾以化痰饮,因此临床用苍术治疗痰饮病。宋代医家许叔微夜读饮酒,久成饮癖,证见胁痛,肠鸣,饮食殊减,十数日必呕吐酸苦水数升,半身汗出,遍药

3、不效,后用苍术一味,三月而疾除。现代名医朱良春医师,用苍术20g,开水泡服,结合补气升阳之剂,治疗胃下垂有良效(朱良春用药经验集茅苍术升清气、除癖囊),供参考。 夜盲症,又称雀目。清阳出上窍,浊阴归下窍,患者如果湿浊内盛,浊邪上蒙清窍,可致入夜则视力减退。临床可用苍术一味来化饮,引导上蒙清窍之湿浊由下窍小便而出,从而明目。本草纲目第十二卷记载了治疗夜盲症的方法:“青盲雀目,用苍术四两,为末,泔浸一夜,切,焙,研末。每服三钱,猪肝三两,劈开,掺药在内,扎定,入粟米一合,水一碗,砂锅煮熟,熏眼,临卧食猪肝、饮汁,不拘大人、小儿,皆治。” 苍术有发汗解表胜湿之功,发汗而不伤正气,因此可以治疗风寒夹湿

4、的病证。本草新编卷之一记载:“虚人感邪,欲用风药散之者,不若用苍术为更得。盖邪出而正又不大伤,汗出而阳又不甚越也。”对于风寒夹湿之感冒,见头身重痛、恶寒无汗等,可用苍术配伍羌活、白芷、细辛、防风、川芎、黄芩、生地等,如九味羌活汤。 此外,我用升麻、苍术、荷叶为方,治疗脾虚湿盛之痤疮,有较好的疗效。正是依据医方集解卷之十四所记载:“清震汤,治头面疙瘩肿痛,憎寒壮热,状如伤寒(雷头风)。升麻、苍术各五钱,荷叶一枚。” 古人认为,苍术有去秽辟疫之功,在本草纲目第十二卷中就曾记载:“今病疫及岁旦,人家往往烧苍术以辟邪气。”而现代研究表明,苍术烧之,烟熏室内,确实能杀灭部分致病菌。可见,古人对于长期不居

5、住的房屋,入住前用苍术烟熏,云其祛邪,实是杀灭致病微生物以净化环境。其法可拓宽当今预防传染病的用药途径。 中国药典规定,苍术常用量为39g。宜米泔水制以缓解燥性,阴虚燥热者慎服。 药理研究表明,苍术有抗溃疡,促进胃运动,保肝,抗缺氧,镇静,抗菌,抗病毒,抗肿瘤,降血糖等作用。中药绝学:一味苍术,国医大师妙用化神奇!导读中医名方二妙散,仅由苍术、黄柏两味药组成,但功效卓著,因而取名“二妙散”,一个“妙”字,意蕴深沉。其中的苍术,可是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的良药。国医大师颜德馨对苍术也是钟爱有加,并总结了苍术的四大妙用,具体有哪些呢?且看正文分解!元朱震亨曰:“苍术治湿,上中下皆有可用,又能总解

6、诸郁,痰、火、湿、食、气、血六郁,皆因传化失常,不得升降,病在中焦,故药必兼升降,将欲升之,必先降之,将欲降之,必先升之,故苍术为足阳明经药,气味辛烈,强胃健脾,发谷之气,能径入诸药”确是高见。金刘守真谓“苍术一味,学者最宜注意”,亦言其效验之广。笔者临床擅用此品。总结其用有四:1.运脾醒脾人体脏腑组织功能活动皆依赖于脾胃之转输水谷精微,脾健则四脏皆健,脾衰则四脏亦衰,苍术燥湿而不伤阴,湿去脾自健,脾运湿自化,笔者治慢性病,以“脾统四脏”为宗旨,习以苍术为君,振奋生化之权,起废振颓,如合升麻治疗内脏下垂、低钾症、肺气肿、冠心病、肺心病之消化不良者应手而效,治老年之脾胃病独擅胜场。2.制约纠偏余

7、常于滋腻的大补气血方药加此一味(如常用之归脾汤、补中益气汤皆辅以本品),服后从无中满之弊。曾治一“再障”患者,前医投大补阴阳之品,血象不见好转,乃加苍术一味,豁然开朗。用于寒凉药中,可防伤胃,均属得意之笔。3.化阴解凝痰瘀俱为黏腻之邪,赖阳气以运化,苍术运脾,化湿祛痰逐饮均其所长;化瘀固须行气,余据痰瘀同源以及脾统脏腑的观点,在瘀浊久凝时亦常加苍术以速其效,事半功倍。又如用苍术入泽泻汤治耳源性眩晕;与苓桂术甘汤防治哮喘;单味煎服治悬饮、消渴、夜盲皆验。4.治肝取脾据“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之义,治脾以防治肝病,颇有所获,忆1962年秋,余肝病急发,除输液外,复投葆肝一类腻品,造致湿困成饮,白沫痰盈碗,转氨酶高至500以上,BSP试验高出10%,乃按土壅侮木例投苍术合五苓散,一月痊愈。二十年来从未复发。旋悟保肝不如健脾之义,历年来遵此旨治愈肝病多例。苍术之施用,应善于配伍,家严亦鲁主任医师对寒湿重者常与附桂同用;湿热交重与甘露消毒丹、黄连并投;伤及胃阴可与石斛、元参、麦冬配伍;湿热流注经络则与石膏、桂枝齐施;肝阳夹湿,目糊便燥常与黑芝麻入煎;气虚者益以黄芪、升麻等等,习为常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