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常见疾病.ppt

上传人:李医生 文档编号:5652195 上传时间:2020-07-18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4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科常见疾病.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儿科常见疾病.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儿科常见疾病.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儿科常见疾病.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儿科常见疾病.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儿科常见疾病.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科常见疾病.ppt(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儿童常见病健康讲座,儿童佝偻病 儿童支气管哮喘 缺铁性贫血 儿童腹泻 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佝偻病,定义: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我国婴幼儿的常见病,遍布于全国各地,尤以北方各省、山区为多见。佝偻病是因缺乏维生素D引起体内钙磷代谢失调,造成骨骼钙化不良而致骨骼病变。佝偻病虽很少直接危及生命,但因生长发育受阻,免疫力降低,易并发肺炎、肠炎等感染,引起骨骼畸形。,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有骨骼改变,肌肉松弛及神经精神症状。临床上按活动程度分为活动早期(初期)、活动期(激期)、恢复期及后遗症期。 根据患儿常有出汗多、夜间啼哭、生长发育迟缓的表现,中医认为本病属于五迟、汗证、夜啼的范畴。,病因: 1.维生素D

2、摄入不足 2.日光照射不足 3.生长速度快:骨骼生长迅速,钙磷需要量大,相对容易缺乏维生素D。 4.其他疾病 中医认为本病发病与季节、气候、孕期情况、喂养方式生活习惯等有关。病变脏腑以肾、脾、肝有关,先天禀赋不足,出生后喂养失当,日照不足是本病的主要病因。,治疗: 1.一般疗法,加强护理,合理喂养,坚持经常晒太阳,并应积极防治并发症。 2.药物疗法:维生素D,并辅以钙剂。后遗症期不要用药物治疗,应加强体格锻炼,对骨骼畸形可采取主动或者被动运动的方法矫正。 中医治疗本病重在调补肝肾,先天不足者以补肾为主,后天喂养适当者以补脾为主。,预防: 1.首先要注意孕妇及乳母的饮食和多晒太阳,在孕期后三个月

3、可服用鱼肝油和钙制剂。 2.母乳喂养的婴儿要及时添加辅食。 3.小孩要坚持户外活动,即使在冬天也要注意户外锻炼,接触阳光。 4.小孩出生后一个月左右开始给维生素D预防,可用鱼肝油制剂。 5.定期儿童保健,及早发现佝偻病。,缺铁性贫血,定义:在医学上,6个月6岁的小儿血色素低于110g/L,6 14岁的小儿血色素低于120g/L为贫血。贫血的原因很多,儿童最常见营养缺铁性贫血。这种病主要发生于6个月3岁的小儿,它对小儿健康的危害很大。我国调查结果显示,学龄前儿童患病率约为23.25%。,临床表现: 烦躁不安、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不爱活动、反应减慢、食欲减退及异食物癖等现象时,就有可能缺铁了。

4、一旦发觉口唇、口腔粘膜、甲床、手掌、足底变得苍白,估计出现了缺铁性贫血。,病因: 1.出生后铁摄入量不足是导致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 2.婴儿期生长发育快,先天性储铁不足也是治病原因。 3.疾病的影响。 4.慢性出血性病等。 中医认为本病的病因为先天禀赋不足,喂养不当,腹泻,感染寄生虫等多种因素有关。,治疗: 1.合理喂养,适当添加辅食,补充铁剂。 2.积极治疗治疗母体患缺铁性贫血。 3防治肠道感染性疾病。 4.对中度以上贫血则需药物治疗,根据中医辨证采用益气养血,健脾开胃。中医常采用硫酸亚铁和富马酸铁等。 除非极严重的贫血,一般不需要输血。,支气管哮喘,定义:小儿支气管哮喘是由嗜酸性粒细胞、

5、肥大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多种炎性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变态反应性炎症。是儿童的常见病。,临床表现: 表现为反复发作性咳嗽和带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表现为胸闷、刺激性咳嗽,伴以带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烦躁不安,端正位,常在夜间或清晨发作、加剧,通常是可逆的,可自行缓解或治疗后缓解,但也可能症状加重,甚至死亡。,病因: 病因复杂,与遗传和环境有关,常见诱因有外在的过敏原、感染、空气中的刺激物、气候变化、药物、食物等。患儿具有过敏体质,多数患儿以往有婴儿湿疹、变应性鼻炎、食物或药物过敏史,不少患儿患有家族史。 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病与感受外邪、饮食不当、接触异物等有关,肺脾肾三脏的虚损,顽痰内体是本病

6、发病的内在因素。,治疗: 哮喘的疗程较长,要坚持长期、规范、个体化的治疗。去除病因,控制发作和预防复发。 1.饮食起居知道。 2.坚持糖皮质激素的吸入治疗。 3.适当的体育锻炼。,腹泻病,定义:儿童腹泻是由多种病原、多因素引起的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本病是儿科常见病,以6个月2岁儿童发病最多,严重时可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并可造成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和死亡。,临床表现: 大便次数增多,性状发生改变。表现为大便稀糊样、水样、部分夹有粘液脓血,腹泻严重,可出现脱水症状,如皮肤干燥,精神疲倦,小便减少等。,治疗: 一般不主张禁食,可减少进食量,以减轻肠道负担;限制脂肪及

7、碳水化合物的摄入。 当小孩患急性胃肠炎后,家长应视具体情况而做出不同处理。若患儿出现发热持续、呕吐不止、腹痛持续加剧、口渴少尿的情况,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家庭护理方面应注意以下问题: 1.及时给小儿补充水分与电解质。 2.清淡饮食。 3.观察小孩大便的次数、形状及颜色,精神情况。 4.可配合药物敷脐等外治法进行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定义: 02岁,每年上呼吸道感染超过7次或者下呼吸道感染超过3次。 35岁,每年上呼吸道感染超过6次或者下呼吸道感染超过2次。 612岁,每年上呼吸道感染超过5次或者下呼吸道感染超过2次。,临床表现: 大多数是又病毒引起,也可继发细菌感染。主要表现为发热、鼻塞、流

8、涕、咽部不适、咳嗽、严重者可出现高热、畏寒、纳差、乏力等。它包括可以急性鼻咽炎为主的普通感冒、急性鼻窦炎、中耳炎、扁桃体炎、喉炎、会咽炎等。,病因: 1.原发性或者继发性免疫缺陷症。 2.维生素、微量元素缺乏,营养不良。 3.先天性畸形、慢性病灶。 4.其他疾病影响。,治疗: 控制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重在预防。 提倡母乳喂养。母乳喂养儿发生RRT的几率较人工喂养儿低。混合喂养儿RRT的几率也低于人工喂养儿,提示母乳喂养是RRT的保护因素。,平日注意多吃富含维生素、精纤维的食物,饮水量要充足,少吃甜食、冷食,少喝饮料,控制油炸食物,做到营养均衡。此外,注意口腔清洁,幼儿每日刷牙早、晚各1次,每餐后用清水漱口,以预防咽部感染。可使用免疫调节剂,如左旋咪唑、胸腺肽等。 也可 采取适当的中医治疗。,Thanks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