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三章空气与生命单元达标检测试卷.docx

上传人:奥沙丽水 文档编号:565343 上传时间:2025-07-30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411.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5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三章空气与生命单元达标检测试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2025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三章空气与生命单元达标检测试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2025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三章空气与生命单元达标检测试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2025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三章空气与生命单元达标检测试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2025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三章空气与生命单元达标检测试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空气与生命单元达标检测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1 .如图是小滨参加温州极地海洋馆潜水时的照片,他背上的“压缩空气瓶”所装气体成分与空气类似。瓶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氢气2 .下列关于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集气瓶中预先装有少量水以防集气瓶破裂B.将铁丝螺旋状缠绕在火柴上便于引燃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D.铁丝燃烧后生成一种红色的固体3 .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下列现象能证明空气中02的体积分数的是()B.瓶中液面最终上升至1处C.瓶中液面先下降,后上升D.水槽中的水在大气

2、压作用下被压入集气瓶中4 .水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物质。下列实验中关于水的作用解释不合理的是()A.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烧杯的水:通过水的体积变化得到氧气体细铁丝水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一一集气瓶中的水:防止瓶子破裂分解高镒酸钾制氧气一一集气瓶中的水:溶解氧气D.硫在氧气中燃烧一一集气瓶中的水:吸收二氧化硫5 .小明在做氯酸钾制取氧气实验时,绘制了某变量y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则纵坐标可能表示的是A.固体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B.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C.固体中Mno2的质量D.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6 .下列有关图像的描述中正确的是()内压外气差肺气与界压A.图表示树林里一天中二氧化碳浓度变化的情况B.图B点

3、显示,此时某绿色植物没有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C.图曲线AB段表示肺完成一次呼气过程D.图表示,果蔬储藏室内的温度调整到b点时的效果比a点好7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细铁丝在氧气里点燃后剧烈燃烧,火星四射,产生黑色固体8 .带火星的木条在氧气中复燃C.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并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8.进行肺部激光检测时,医生通常要求受检人深吸一口气,这样胸片上病灶更清晰。深吸气时人体的相应变化,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深吸气时肋间外肌处于舒张状态、膈肌处于收缩状态B.深吸气膈顶下降,胸腔容积扩大C.深吸气的过程中,肺内气压低于外界

4、大气压D.呼出气体中,氧气的浓度大于二氧化碳的浓度9.某农科所为了研究影响植物生长的外界因素,在大棚内种植了玉米、大豆等多种作物,如果紧闭大棚,大棚内(温度恒定)一昼夜空气中的CO2含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在C点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强度相同B.经过一昼夜,大棚内植物积累的有机物会增加C.植物积累有机物最多的点是E点D.图中AB段表示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不进行光合作用A.图甲表示血液流经人体肌肉组织细胞后,氧气含量的变化B.图乙表示菜豆种子萌发及幼苗长成植物体的过程中,有机物含量的变化C.图丙中A点显示此时某绿色植物没有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D.图丁曲线A-B段表示肺完成一次

5、吸气过程11.如图甲、乙、丙表示呼吸系统的组成及肺的结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图甲中的表示呼吸道,是气体交换的器官B.图乙中的表示肺泡,肺部有大量的肺泡C.图丙中的b表示氧气,a表示二氧化碳D.图丙中气体交换的原理是气体的扩散作用12.图甲为研究光照强度对某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影响实验示意图,图乙表示该植株的光照强度与光合速率的关系曲线,图丙表示夏季晴朗的一天,某种绿色植物在24小时内02吸收和释放速率的变化示意图(单位:mgh),A、B点对应时刻分别为点6时和19时,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乙图中限制AC段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B.丙图中24小时内不进行光合作用的时段是。5时和20

6、24时C.丙图中光合作用速率最高时,每小时利用CO2的量是56gD.丙图中测得该植物一昼夜02的净释放量为300mg,假设该植物在24小时内呼吸作用速率不变,则该植物一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02总量大于300mg13 .如图为四种植物(I、II、IIRIV)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光合速率曲线,其中最适于在荫蔽条件下生长的植物是()光照强度光合速率A.IB.IIC.IIID.IV14 .把A、B、C、D四种物质放在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并测得反应物和产物在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质ABCD反应前质量/g19.78.721.60.4反应后质量/g待测17.4O3

7、6A.物质C一定是化合物,物质D可能是单质B.反应后密闭容器中A的质量为19.7gC.反应过程中,物质B和物质D变化的质量比为87:36D.若物质A与物质C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94:216,则反应中A和C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415.某仓库工作人员违章操作在雨天转运“保险粉”引起爆炸。“保险粉”化学名为连二亚硫酸钠(Na2S2O4),主要用于印染工业。该化学品在潮湿空气中极不稳定,易分解并引起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S2O4=Na2S2O3+Na2SO3+X.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X的化学式为S02B.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C.该反应需要吸收大量的热D.Na2S2O4通常要在干

8、燥阴凉处密闭贮存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13分)16 .下列图示中,图一为小科胸腔底部膈肌所处的、两种状态示意图;图二是他的肺与外界、肺泡与血液气体交换示意图,图中甲、乙、丙表示不同的血管,a、b、c、d表示气体进出的过程;图三是他进行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与外界气压差值的变化曲线,图中A、B、C、D、E是曲线上的五个点。据图回答:界气压差值肺内气压与外(1)图一中膈肌由状态向状态转变时,对应图二中气体进出的过程是(填字母编号)。(2)小科在下列四种生活状态中,对应图三内A点到E点之间距离最短的是(填字母编号)oA.漫步B.静坐C.打篮球D.睡觉17 .天工开物中记载古人挖煤时的情

9、景“初见煤端时,毒气灼人”。指挖煤时发现一种“毒气”(现俗称瓦斯)。瓦斯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含少量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气体,无色、易燃、有毒、密度比空气小。(1)古人挖煤时,先打通竹子中的节,并将一端削尖,插入煤层中,待“毒气”沿竹子内部通向高空后,矿工再下到煤井挖煤。这种做法主要利用的瓦斯的性质是O(2)在现代,人们用氢氧化钠来吸收“毒气”中的硫化氢气体,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oH+H2S=+2H2,请将空格处补充完整。18 .目前有些人热衷于利用高压氧舱、氧吧、氧气袋等进行吸氧,以增加大脑供氧量,消除脑疲劳。医生建议吸氧要适量,因为高浓度的氧可能会对人造成伤害。A.食品防腐B.

10、供给呼吸C.帮助燃烧D.人工降雨(2)如图所示,“氧气”要穿过迷宫,从进口顺利地走到出口,途中遇到不反应的物质才能通过(反应条件省略)。“箭头”画出了“氧气”可行走的路线,“氧气”不能从甲处通过,你认为甲处放的物质可能是(填字母)。A.木炭B.二氧化镒C.氯气氧气在走述宫中,碰到了几种阻止它前进的物质,请写出其中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O19 .科学课上,某小组制作了如图所示的呼吸模型。(1)图中气球模拟的人体器官是o(2)若要用该模型演示呼气的过程,则同学对橡皮膜的操作为o(3)老师认为,该模型能帮助我们直观地认识呼气和吸气的原理,但在材料选择上也对我们形成正确的人体结构特征造成了影响,请指出一

11、处不合现的地方,并说明理由O吸管20.某科学小组欲为蔬菜大棚设计“二氧化碳补充装置”,进行了项目化学习。(1)设计气体发生装置。为更灵活地控制反应,小组成员利用大小不同的矿泉水瓶、多孔塑料板设计了如图甲装置,其中可通过盖紧瓶盖使反应停止的是O(2)设计自动报警器。为防止大棚内CO2浓度过高,他们设计了报警电路。当CO2浓度超过设定值时,红灯亮,反之不亮。其中气敏电阻RX的阻值随CO2浓度的增大而减小。则红灯应该接在图乙abed中的位置。三.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每空2分,共20分)21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得知农户家的大棚菠菜长势不好,开展调查,先在大棚中选取长势相同的新鲜菠菜苗若干,构建如图一

12、所示装置(CO2缓冲液能吸收和释放CO2,维持密闭装置内CO2浓度的稳定),开展探究活动,记录数据如表所示。为更好地帮助农户家提高产量,该小组的同学还测定了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情况,绘制如图二所示曲线。请分析:可调白光源密闭小室菠菜苗启目J-CO2缓冲液图一组别光照强度(勒克斯)液滴移动(毫升/小时)1O左移2.22100OO右移1.1320000右移3.4430000右移1.8(1)为了防止光照引起装置内气体的膨胀或收缩所造成的误差,必须要设置对照。那么对照组装置内应放置O(2)若要更精确地探知菠菜生长的最适宜光照强度,应怎样操作O(3)图二中有机物积累最多的点是O22 .光抑制是指光能超过光

13、合系统所能利用的数量时,光合功能下降的现象。为了探究植物光抑制的影响因素,小平设计了如下实验:分组步骤A组B组C组D组E组F组G组H组I组取材用打孔器从生长旺盛的某植物叶片上打出直径为Icm的小圆形叶片100片。预处理使小圆形叶片内部的气体全部逸出,放入黑暗处盛有蒸储水的烧杯中待用。实验分组在编号为A-I的9个烧杯中分别倒入等量富含CO2的清水后,分别加入10片小圆形叶片,观察到所有小圆形叶片都沉在水底。环境条件温度/101010303030505050光照强度适中较强强适中较强强适中较强强相同时间后,小圆形叶片上浮数目/片6311063000(1)用打孔器打取小圆形叶片时应避开叶的部位,否则

14、会因为该小圆形叶片的光合作用能力比与其他的要弱很多而干扰实验。(2)通过比较组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强光下低温增加了光抑制。(3)实验发现,当温度为50。C时小圆形叶片的上浮数量为零,其原因可能是O23 .如图是小金在进行研究性学习课题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的研究的过程。【提出问题】氧化汞(Hgo)加热时,会生成汞和氧气(常温常压下,氧气密度为P氧)。反应结束后,所生成的汞和氧气的质量总和与参加反应的氧化汞的质量是否相等呢?【资料信息】局源信息一:氧化汞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g02Hg+02t0信息二:测量气体体积需要在标准大气压下测量才是准确数值。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在试管中加入适量的药品,测得反

15、应装置、滤毒器与物质总质量为mi。待反应完全后,再测量反应装置、滤毒器与剩余物质总质量为m2,并测出产生气体体积记为V。(1)实验时,小金在量筒中加入一些煤油的目的是0(2)固体HgO加热时,为什么试管口略向上倾斜,请说明理由:0(3)若本实验能正确反应化学变化中的质量守恒关系,则上述测量结果存在的关系式是o【实验分析】小金根据数据计算发现质量并不守恒,其原因可能是OA.试管中氧化汞没有完全分解B.导管口连续且均匀冒气泡时开始收集气体C.未调节量筒内外液面相平就读数四.解答题(共3小题)24. (6分)1771年英国化学家普利斯特里,(有光照)把一只小白鼠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小白鼠很快窒息晕倒

16、将小白鼠与绿色植物一起放在玻璃罩内,小白鼠不容易窒息晕倒。他由此认为植物能够改善因小白鼠呼吸而变浑浊的空气,就是能净化空气。当时的普利斯特里开创了动植物生理活动研究的新领域但还不能很好地解释实验现象。(1)按照顺序写出氧气进入小白鼠呼吸系统所经过的器官.(2)请用初中所学的知识解释有植物的玻璃罩内的白鼠为什么可以存活更久。25. (8分)为了测定某石灰石的纯度,某兴趣小组同学取用了12.5g这种石灰石样品,用实验室现有的未知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100g分5次加入(假设杂质不参加反应,也不溶于水),充分反应后,经过滤、干燥等操作后称量,得到如表数据: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所加稀盐酸的质

17、量/g2020202020剩余石灰石样品的质量/g107.552.52.5(1)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纯度为(用质量百分数表示)。(2)此过程中放出二氧化碳的质量为go(3)当稀盐酸和大理石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计算结果精确到0.1%)26. (8分)二氧化碳是引起全球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我国政府承诺:中国将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阅读温室效应是什么科普短文(节选),回答问题。世界上,宇宙中任何物体都辐射电磁波。物体温度越高,辐射的波长越短。太阳表面温度约6000K,它发射的电磁波长很短,称为太阳短波辐射(其中包括从紫到红

18、的可见光)。地面在接受太阳短波辐射而增温的同时,也时时刻刻向外辐射电磁波而冷却。地球发射的电磁波长因为温度较低而较长,称为地面长波辐射。短波辐射和长波辐射在经过地球大气时的遭遇是不同的:大气对太阳短波辐射几乎是透明的,却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大气在吸收地面长波辐射的同时,它自己也向外辐射波长更长的长波辐射(因为大气的温度比地面更低)。其中向下到达地面的部分称为逆辐射。地面接受逆辐射后就会升温,或者说大气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这就是大气温室效应的原理。大气中每种气体并不是都能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地球大气中起温室作用的气体称为温室气体,主要有二氧化碳(CO2)和甲烷(CH4)等。它们几乎吸收地面

19、发出的所有的长波辐射,其中只有一个很窄的区段吸收很少,因此称为“窗区”。地球主要正是通过这个窗区把从太阳获得的热量中的70%又以长波辐射形式返还宇宙空间,从而维持地面温度不变,温室效应主要是因为人类活动增加了温室气体的数量和品种,使这个70%的数值下降,留下的余热使地球变暖的。(1)小乐根据科普短文建立了大气温室效应的模型,如图甲所示,其中表示逆辐射的是(选填“”或”)。(2)小乐设计了如图乙所示实验验证Co2为温室气体。辐射源通过装有不同气体的扁玻璃瓶后,在热成像仪上成像,测量得到热成像图的温度结果如表所示:待测气体干燥的CO2干燥的02干燥的空气湿润的空气干燥的甲烷热成像图的温度64.08

20、1.682.672.4X由表可知,CO2、02、H2O三种气体,吸收长波辐射的能力最弱的是O甲烷是温室气体,则X可能是A.81.2B.84.3C.62.8参考答案20242025学年八年级科学下册单元测试卷(浙教版)第3章空气和生命(A卷考点达标卷)(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测试范围: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3章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1 .如图是小滨参加温州极地海洋馆潜水时的照片,他背上的“压缩空气瓶”所装气体成分与空气类似。瓶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氢气【解答】解:“压缩空气瓶”所装气体成分与空气类似,氮气约占空气总体

21、积的78%,则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故瓶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故选:Ao2 .下列关于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集气瓶中预先装有少量水以防集气瓶破裂B.将铁丝螺旋状缠绕在火柴上便于引燃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D.铁丝燃烧后生成一种红色的固体【解答】解:A、实验中,集气瓶中放水的作用是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使瓶底炸裂,故该选项说法正确;B、将铁丝盘成螺旋状是为了增大铁丝与氧气的接触面积,燃烧时能尽快提高铁丝的局部温度,故该选项说法正确;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故该选项说法正确;D、根据C选项表述的实验现象可知,该反应

22、生成的是黑色固体,而不是红色固体,故该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o3 .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下列现象能证明空气中02的体积分数的是()B.瓶中液面最终上升至1处C.瓶中液面先下降,后上升D.水槽中的水在大气压作用下被压入集气瓶中【解答】解:瓶中液面最终上升至1处,说明空气中氧气含量约为五分之一。故选:Bo4.水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物质。下列实验中关于水的作用解释不合理的是()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一一集气瓶中的水:防止瓶子破裂分解高镒酸钾制氧气一一集气瓶中的水:溶解氧气D.硫在氧气中燃烧一一集气瓶中的水:吸收二氧化硫【解答】解:A、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实验小号装置内的氧气,装置冷却后打开弹簧夹,

23、烧杯中的水沿导管浸入瓶中,进入瓶中水的体积就是原装置中氧气的体积,则烧杯的水的作用是通过水的体积变化得到氧气体积,故A正确;B、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装置中的水能够吸收生成物的热量,防止集气瓶受热不均发生炸裂,则集气瓶中的水的作用是防止瓶子破裂,故B正确;C、分解高镒酸钾制氧气,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水排出,氧气进入集气瓶中,即用水来收集气体,而不是溶解氧气,故C错误;D、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有毒,易溶于水且与水反应,则集气瓶中的水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硫,故D正确;故选:Co5 .小明在做氯酸钾制取氧气实验时,绘制了某变量y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则纵坐标可能表示的是(A.固体中氯元素的质量

24、分数B.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C.固体中MnO2的质量D.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解答】解:A、氯酸钾在二氧化镒的催化作用下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前后氯元素的质量不变;加热到一定温度氯酸钾才能分解,随着反应的进行,氧气逸出,剩余固体的质量减少,则氯元素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至完全反应不再发生改变,故选项图像错误。B、氯酸钾在二氧化镒的催化作用下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加热到一定温度氯酸钾才能分解,随着反应的进行,氧气逸出,剩余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减少,则氧元素的质量分数逐渐减少,最终剩余固体为氯化钾和二氧化镒的混合物,至完全反应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不再发生改变,故选项图像正确。C、

25、氯酸钾在二氧化镒的催化作用下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二氧化镒作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故选项图像错误。D、氯酸钾在二氧化镒的催化作用下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前后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不变,故选项图像错误。故选:Bo6 .下列有关图像的描述中正确的是()内压外气差肺气与界压A.图表示树林里一天中二氧化碳浓度变化的情况B.图B点显示,此时某绿色植物没有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C.图曲线AB段表示肺完成一次呼气过程D.图表示,果蔬储藏室内的温度调整到b点时的效果比a点好【解答】解:A、如果图表示树林里一天中二氧化碳浓度变化的情况,则二氧化碳浓度在夜间由于呼吸作用的积累持续升高,到清晨最

26、高,白天由于光合作用的消耗持续降低,傍晚浓度最低,A错误。B、根据图所知,在B点光合作用强度=呼吸作用强度,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正好全部用于光合作用,不是表示此时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B错误。C、图A-B段肺内气压低于外界气压,表示吸气的过程,C错误。D、由图可知氧气浓度与二氧化碳释放量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曲线,二氧化碳的释放量b点时最低,表明b点温度时果蔬的呼吸作用最弱。因此,果蔬储藏室内的温度调整到b点时的效果比a点好,D正确。故选:Do7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细铁丝在氧气里点燃后剧烈燃烧,火星四射,产生黑色固体8 .带火星的木条在氧气中复燃C.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

27、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并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解答】解:A、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B、带火星的木条在氧气中复燃,故选项说法正确。C、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故选项说法错误。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o8.进行肺部激光检测时,医生通常要求受检人深吸一口气,这样胸片上病灶更清晰。深吸气时人体的相应变化,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深吸气时肋间外肌处于舒张状态、膈肌处于收缩状态B.深吸气膈顶下降,胸腔容积扩大C.深吸气的过程中,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D.呼出气体中,氧气的浓度大于二氧

28、化碳的浓度【解答】解:A、深吸气时肋间外肌和膈肌都处于收缩状态,A错误。B、深吸气时,膈肌收缩,膈顶端下降,胸腔容积扩大,B正确。C、深吸气过程中,胸腔容积扩大,肺容积增大,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气体进入肺,C正确。D、无论是呼出的气体还是吸入的气体都是氧气含量高于二氧化碳的含量,D正确。故选:Ao9.某农科所为了研究影响植物生长的外界因素,在大棚内种植了玉米、大豆等多种作物,如果紧闭大棚,大棚内(温度恒定)一昼夜空气中的CO2含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在C点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强度相同B.经过一昼夜,大棚内植物积累的有机物会增加C.植物积累有机物最多的点是E点D.图中A

29、B段表示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不进行光合作用【解答】解:A.在C点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错误;B.经过一昼夜,E点C02含量低于A点,说明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多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因此经过一昼夜后,大棚内植物有机物的含量会增加,正确;C.这株绿色植物在一天内积累了有机物,在D点时有机物总量最多,错误;D.AB段植物进行呼吸作用,在有阳光以后的后边阶段进行光合作用,错误。故选:Bo10 .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表示血液流经人体肌肉组织细胞后,氧气含量的变化B.图乙表示菜豆种子萌发及幼苗长成植物体的过程中,有机物含量的变化C.图丙中A点显示此时某绿色植物没有进行光合

30、作用和呼吸作用D.图丁曲线A-B段表示肺完成一次吸气过程【解答】解:A、血液流经人体组织细胞时血液中的氧气经气体扩散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内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因此血液中的氧气减少。故图甲不能表示血液流经人体组织细胞氧气含量变化含量变化,可以表示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A错误。B、种子萌发时,将储藏在子叶或胚乳内的营养物质逐步分解,所以种子萌发时,有机物的含量逐渐减少,幼苗长成植物体后,通过光合作用制作有机物,所以有机物的含量又逐步增加,并且达到一定程度后,不再增加,B错误。C、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图丙纵坐标表示二氧化碳吸收的相对值,则A点表示此时植物通过光合作用

31、吸收的二氧化碳和通过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的量相等,C错误。D、曲线发生AB段变化时,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是吸气过程,此时呼吸肌收缩,肋骨上升,膈顶下降,导致胸廓的前后、左右、上下径都增大;曲线发生BC段变化时,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肺内气体排出,是呼气过程,此时呼吸肌舒张,肋骨由于重力作用而下垂,膈顶上升,导致胸廓的前后、左右、上下径都减小。因此图丁中曲线A-B段表示肺完成一次吸气过程,D正确。故选:Do11 .如图甲、乙、丙表示呼吸系统的组成及肺的结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甲乙丙A.图甲中的表示呼吸道,是气体交换的器官B.图乙中的表示肺泡,肺部有大量的肺泡C.图丙

32、中的b表示氧气,a表示二氧化碳D.图丙中气体交换的原理是气体的扩散作用【解答】解:A、图甲中的表示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A正确。B、图乙中的表示肺泡,肺部有大量的肺泡组成,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B正确。C、当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所以图丙中的a表示氧气,b表示二氧化碳,C错误。D、血液流经肺泡外的毛细血管网时,由于气体的扩散作用,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所以图丙中气体交换的原理是气体的扩散作用,D正确。故选:Co12.图甲为研究光照强度对某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影响实验示意图,图乙表示该植

33、株的光照强度与光合速率的关系曲线,图丙表示夏季晴朗的一天,某种绿色植物在24小时内02吸收和释放速率的变化示意图(单位:mgh),A、B点对应时刻分别为点6时和19时,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乙图中限制AC段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B.丙图中24小时内不进行光合作用的时段是。5时和2024时C.丙图中光合作用速率最高时,每小时利用C02的量是56gD.丙图中测得该植物一昼夜02的净释放量为300mg,假设该植物在24小时内呼吸作用速率不变,则该植物一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02总量大于300mg【解答】解:A、在一定范围内,光照强度逐渐增强光合作用中光反应强度也随着加强,乙图中限制AC段光合速

34、率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A正确;B、图丙中表示图夏季晴朗的一天,某种绿色植物在24小时内02吸收和释放速率的变化,24小时内不进行光合作用时氧气的释放量会最小,吸收率最大.所以不进行光合作用时段是0-5和20-24,B正确;C、图丙中阴影部分所表示的02释放量表示白天(AB段)光合作用积累量,故该值大于300mg.呼吸速率为12,故24小时呼吸量为288,实际光合量=净光合量+呼吸量=300+288=588mg.光合作用速率最高时,释放氧气为44+12=56(mgh).据光合作用反应式中:6CO26O2,每小时利用CO2的量是(44+12)X笠=77mg,C错误;D、丙图中测得该植物一昼夜02

35、的净释放量为300mg,假设该植物在24小时内呼吸作用速率不变,该植物一昼夜的02净释放量为30Omg=白天光合作用量一昼夜呼吸作用量,图中阴影部分所表示的02白天光合作用释放量大于300mg,D正确。故选:Co13 .如图为四种植物(I、II、HI、IV)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光合速率曲线,其中最适于在荫蔽条件下生长的植物是()光合速率D.IV【解答】解:图中可以看出:光照弱时,植物IV的光合作用速率最高,并且该植物的光饱和点最低,光照过强反而抑制该植物的生长,因此可以确定植物IV最适于在荫蔽条件下生长,D正确。故选:Do14 .把A、B、C、D四种物质放在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并测

36、得反应物和产物在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反应前质量/g8.70.4反应后质量/g待测17.4O3.6A.物质C一定是化合物,物质D可能是单质B.反应后密闭容器中A的质量为19.7gC.反应过程中,物质B和物质D变化的质量比为87:36D.若物质A与物质C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94:216,则反应中A和C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4【解答】解:A、该反应中C发生分解,则物质C一定是化合物,物质D是分解反应的产物,可能是单质,故选项说法正确。B、由表中数据可知,待测值=19.7+8.7+21.6+0.4-17.4-0-3.6=29.4,则反应后密闭容器中A的质量为29.4g,

37、故选项说法错误。C、反应过程中,物质B和物质D变化的质量比为8.7g:3.2g=87:32,故选项说法错误。D、若物质A与物质C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94:216,设物质A的化学计量数为a,物质C的化学计量数为c,则由题意可得:孚=?煞,解得:a:C=L2,所以反应中A和C的化学194a9.7g计量数之比为1:2,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o15.某仓库工作人员违章操作在雨天转运“保险粉”引起爆炸。“保险粉”化学名为连二亚硫酸钠(Na2S24),主要用于印染工业。该化学品在潮湿空气中极不稳定,易分解并引起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S24=Na2S2O3+Na2SO3+X.下列有关说法错误

38、的是()A.X的化学式为S02B.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C.该反应需要吸收大量的热D.Na2S2O4通常要在干燥阴凉处密闭贮存【解答】解:A、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则每个X分子由1个硫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S02,故选项说法正确。B、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形式,符合分解反应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C、该化学品在潮湿空气中极不稳定,易分解并引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故选项说法错误。D、该化学品在潮湿空气中极不稳定,Na2S2O4通常要在干燥阴凉处密闭贮存,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o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13分)16.下列图示中,图一

39、为小科胸腔底部膈肌所处的、两种状态示意图;图二是他的肺与外界、肺泡与血液气体交换示意图,图中甲、乙、丙表示不同的血管,a、b、c、d表示气体进出的过程;图三是他进行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与外界气压差值的变化曲线,图中A、B、C、D、E是曲线上的五个点。据图回答:界气压差值肺内气压与外C(1)图一中膈肌由状态向状态转变时,对应图二中气体进出的过程是(填字母编号)。(2)小科在下列四种生活状态中,对应图三内A点到E点之间距离最短的是(填字母编号)oA.漫步B.静坐C.打篮球D.睡觉【解答】解:(1)图一表示膈肌不同的状态。当膈肌由状态向状态转变时,即膈肌下降,表示吸气。即图二中a吸气过程。(2)

40、选项中的打篮球状态,呼吸频率快,图三中A到E的距离最近。故答案为:(1)吸气;a;(2)Co17.天工开物中记载古人挖煤时的情景“初见煤端时,毒气灼人”。指挖煤时发现一种“毒气”(现俗称瓦斯)。瓦斯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含少量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气体,无色、易燃、有毒、密度比空气小。(1)古人挖煤时,先打通竹子中的节,并将一端削尖,插入煤层中,待“毒气”沿竹子内部通向高空后,矿工再下到煤井挖煤。这种做法主要利用的瓦斯的性质是0(2)在现代,人们用氢氧化钠来吸收“毒气”中的硫化氢气体,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OH+H2S=+2H2,请将空格处补充完整。【解答】解:(1)古人挖煤时,先打通

41、竹子中的节,并将一端削尖,插入煤层中,待“毒气”沿竹子内部通向高空后,矿工再下到煤井挖煤。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会往上升,则这种做法主要利用的瓦斯的性质是:瓦斯的密度比空气小。(2)在现代,人们用氢氧化钠来吸收“毒气”中的硫化氢气体,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则空格处的物质是硫化钠,发生的反应是氢氧化钠和硫化氢反应生成硫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OH+H2S=Na2S+2H2Oo故答案为:(1)瓦斯的密度比空气小;(2)Na2So18.目前有些人热衷于利用高压氧舱、氧吧、氧气袋等进行吸氧,以增加大脑供氧量,消除脑疲劳。医生建议吸氧要适量,因为高浓度的氧可能会对人造成

42、伤害。(1)氧气有很多用途,下列属于氧气用途的是oA.食品防腐B.供给呼吸C.帮助燃烧D.人工降雨(2)如图所示,“氧气”要穿过迷宫,从进口顺利地走到出口,途中遇到不反应的物质才能通过(反应条件省略)。“箭头”画出了“氧气”可行走的路线,“氧气”不能从甲处通过,你认为甲处放的物质可能是(填字母)。A.木炭B.二氧化镒C.氯气氧气在走述宫中,碰到了几种阻止它前进的物质,请写出其中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解答】解:(1)A、氧气具有氧化性,不能用于食品防腐,故选项不符合题意;B、氧气能供给呼吸,故选项符合题意;C、氧气具有助燃性,能帮助燃烧,故选项符合题意;D、固态二氧化碳叫作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43、故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Co(2)“箭头”画出了“氧气”可行走的路线,“氧气”不能从甲处通过,说明甲处的物质能和氧气反应,木炭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镒、氨气都不能和氧气反应,故选:A0氧气在走迷宫中,碰到了几种阻止它前进的物质,发生的反应是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点燃四氧化三铁、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3Fe+202-点燃Fe3O4、4P+5O22P2O50故答案为:(1)BC;(2)A;占燃占燃3Fe+22-Fe34(或4P+5O2-2P2O5)。19.科学课上,某小组制作了如图所示的呼吸模型。(1)图中气球模拟的人体器官是。(2)

44、若要用该模型演示呼气的过程,则同学对橡皮膜的操作为0(3)老师认为,该模型能帮助我们直观地认识呼气和吸气的原理,但在材料选择上也对我们形成正确的人体结构特征造成了影响,请指出一处不合现的地方,并说明理由【解答】解:(1)气球能收缩和舒张,因此模拟人体的肺。(2)橡皮膜模拟膈肌,呼气时膈肌舒张,膈的顶部上升,若要用该模型演示呼气的过程,则同学对橡皮膜的操作为向上推橡皮膜。(3)玻璃瓶不能收缩和舒张,因此,此模型不能模拟胸廓的前后径、左右径的变化。故答案为:(1)肺;(2)向上推橡皮膜;(3)此模型不能模拟胸廓的前后径、左右径的变化;因为玻璃瓶不能收缩和舒张。20.某科学小组欲为蔬菜大棚设计“二氧

45、化碳补充装置”,进行了项目化学习。图甲图乙(1)设计气体发生装置。为更灵活地控制反应,小组成员利用大小不同的矿泉水瓶、多孔塑料板设计了如图甲装置,其中可通过盖紧瓶盖使反应停止的是O(2)设计自动报警器。为防止大棚内CO2浓度过高,他们设计了报警电路。当CO2浓度超过设定值时,红灯亮,反之不亮。其中气敏电阻RX的阻值随CO2浓度的增大而减小。则红灯应该接在图乙abed中的位置。【解答】解:(1)应该选择D选项去底小矿泉水瓶,在装置中,固体药品放在多孔塑料板上,反应开始后,盖紧瓶盖时,试管中的气体增多,压强增大,把液体压入大矿泉水瓶瓶底,固体和液体分离,反应停止,故该装置可以控制反应的停止。(2)a点在静触点附近,当CO2浓度超过设定值时,气敏电阻RX的阻值减小,通过电磁铁的电流增大,电磁铁的磁性增强,吸引衔铁,使动触点与静触点接通,a处灯泡亮,反之不亮,灯在a处符合题意;b点在电磁铁所在电路上,只要开关闭合,无论电流大小,都有电流通过b点,b处的灯泡即会发光,不符合题意;Cd在干路上,只要有电流,Cd处的灯泡即会发光,不符合题意;故红灯应该接在图乙abed中的a位置。故答案为:(1)D;(2)a0三.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每空2分,共20分)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