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水教学设计及反思.doc

上传人:李医生 文档编号:5661175 上传时间:2020-07-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跳水教学设计及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跳水教学设计及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跳水教学设计及反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跳水教学设计及反思.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跳水教学设计及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跳水教学设计及反思.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跳水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的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抓住课文中人与猴子之间的关系,理清课文层次。2、在自主预习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感知文章内容,利用合作学习的优势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3、体会船长沉着、冷静,果断的性格,学习他处理问题的方法。4、通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船长在危急关头果断处理问题的方法;明白遇事应该想想后果,不要一时冲动。 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孩子、水手和船长在同一件事发展过程中的不同表现,体会船长处理问题的方法。 2、弄清孩子是怎样一步步走上桅杆顶端的横木上的以及得救的过程。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交流资料。同

2、学们,你们喜欢看跳水吗?奥运会上,我国的体育健儿在跳水项目上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每一个中国人都感到无比自豪。今天我们要欣赏的不是体育比赛,而是一个惊险的故事。(板书:跳水。)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进行预习反馈。 1、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自学生字新词,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或读不懂的句子。 3、再读课文,直到把课文读熟读通顺。 4、检查自学情况。交流字、词的掌握情况。 三、解读本课的学习目标四、出示自学要求,自主完成导学案中的三个探究点。(1)速度课文,了解故事的经过,完成探究点一。(2)学生品读课文中的段落,教师重点指导学生品读以下段落。 探探究点二、孩子为

3、什么会走到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去? 1、猴子摘下孩子的帽子戴在自己头上,爬上了桅杆,坐在第一根横木上,摘下帽子来用牙齿和爪子撕。(猴子逗孩子,水手们在一旁“都笑起来”,孩子“哭笑不得”,很尴尬。) 2、猴子不怕孩子的吓唬和喊叫,撕得更凶了。水手们反而“笑的声音更大了”。孩子气得脸都红了。他脱了上衣,爬上桅杆去追猴子。(这时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很生气,于是爬上桅杆去追猴子,想制服它。) 引导:此刻,孩子心里想的是什么?(我要是拿不回帽子,也太丢面子了。)(我一定要追上这只可恶的猴子,夺回帽子,绝不能轻易便宜了它。) 3、猴子一边不断往上爬,一边回过头来逗孩子。爬到了桅杆的顶端,把帽子挂在最高的横木

4、的一头,然后扭着身子,龇着牙做着怪样。孩子气极了,走上横木去取帽子。(猴子越来越放肆,竟然将孩子的帽子挂在最高的横木的一头,孩子忍无可忍,气愤到了极点,于是走上了最高的横木去取帽子。 引导:区分“气急了”与“气极了”,体会孩子“气极了”的心情,也就是孩子走上桅杆顶端横木的原因。(3)探究点三:从哪些地方看出孩子的处境十分危险? (1)孩子的处境十分危险: 从水手们的表情可以看出“全都吓呆了”;“有个人吓得大叫一声”。 从“桅杆到挂帽子的横木的一头有一米多”、“摇摇晃晃”、“只要孩子一失足,他就会跌到甲板上,摔个粉碎。即使他不失足,拿到了帽子也难以转身走回来”、“脚底下就摇晃起来”等词句的描述中

5、看出孩子的处境十分危险。五、小组展示,点评,补充,拓展,教师及时评价。六、课堂小结 学完本课,你最佩服谁,为什么?教学反思这篇课文情节紧张、惊险,描写生动。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抓住“情况危急”和“急中生智”两点内容来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教师首先要抓住学生的心,让学生能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怎样才能抓住学生的心呢?这就要靠教师新颖的导入了。在这节课中,我是这样导入的:奥运会我国奥运健儿田亮、郭晶晶等跳水运动员曾多次为国争光。今天,我们所学的跳水一文比一般的跳水运动还要惊险。学生听了老师的导入语,就很想知道本文到底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怎样惊险的故事,从情感上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课的教学我紧紧围绕三个探究点来展开,在完成探究点二、三时,出示这两个自然段的内容,让学生通过反复研读理解重点的语句。如抓住“逗 钩 挂”动词,理解反映孩子 危险处境的句子。并把这些重点的词语、句子以动画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加深印象。. 在教学前,教师一定要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精心设计自己的教学过程。这样我们的教学才会收到意不到的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