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学管理常规.docx

上传人:randyorton 文档编号:567337 上传时间:2018-11-2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4.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教学管理常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学校教学管理常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校教学管理常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教学管理常规.docx(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学校教学管理常规 特征码 MwggjBHaJxXgSKIjQiFM 学校教学管理常规 一、备课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也 是教师自身业务进修的有效途径,因此任课教师必须精心备课。 1、制定教学计划。教学计划是进行教学的依据,是全面完 成教学任务的重要保证。每学期开学后一周内,各科教师要制 定出本学期的教学计划。制定计划前,教师应熟悉本科课程标 准,明确本科的教学目的和任务,了解教学内容的安排,理解 教材的内在联系,明确本学期的教学要求和教学的重点、难点。 同年级同学科的教师一定要共同研究后按周次排出课时进度, 单独任一个年级课的教师按周排出课时进度后,要交

2、组长审查。 教学计划一式二份,由教务科和本人分别保存。教学计划一般 第 2 页 不得更改,如需要变动,应通过教研组长和教务科。 2、教师在开学前至少要备好两周新课,并写好教案,平时 要提前一周备好课,并写好教案。 3、教师备课时要做到“六备”:一要备课程标准,以解课 程标准对讲授内容的目的要求,课程标准对教材内容编排的处 理意见,明确本学科教学特点和课程标准对教法的要求,在备 课中做到纵观全局,主次清楚,居高临下;二要备教材,掌握 教材的重点、难点,基本功训练点,知识和思想教育的结合点; 三要备学生,使教学适合学生的智力水平和接受能力;四要备 好教法;五要备好教具、器材、场地、实验;六要备板书

3、。 4、同一个备课组的教师要坚持每周集体备课一次,做到 “五统一” ;统一进度;统一内容;统一重点、难点、训练点、 教育点;统一作业练习;统一测验考核。 5、教案要书写工整,文字规范,排列恰当,作图准确,内 容翔实,条理清晰。一般课教案的内容必须写明:课题;教学 目的要求;教学重点、难点、训练点、教育点;教具;教学过 程(包括组织教学、复习提问、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巩固新 课等环节) ;布置作业。 第 3 页 对体、音、美、口语、写字、理、化、生实验等技能课教案的 书写,除参照普通课教案内容外,要突出本学科以及实验课特 点,写明训练目的、要求、内容、方法要领、实验操作方法、 数据记录、处理、结

4、论等。 作文课的教案应简要写明:命题;命题目的;体裁;中心思想; 写作方法;作文过程应注意的问题。 6、各学科、各类型教案写成后,在其后面留一页空白纸, 以便在授课和批改作业后写“课后感”及学生作业存在的问题, 作为下次备课,写好详细教案的借鉴。 7、凡刚从大学毕业分配来校的青年教师,在其试教期间, 必须做到提前一周认真备课,写好详细教案,经教研组长(或 组长委托的老教师)审阅批准后方准上课。 8、对全体教师每学期不定期进行两次教案检查记录评比, 做为教学质量检查的部分。 二、上课 第 4 页 1、上课铃响前两分钟,教师必须到教室门口等候上课,上 课铃响后、教师应立即进入教室上课。 2、教师上

5、课时要衣着整洁,仪表端庄,举止大方,精神饱 满,表情谦和,言谈文雅,教态自然。 3、教师讲课时要口齿清楚,普通话准确、流畅,语言准确 精炼,逻辑性强,抑扬顿挫、有节奏感,形象生动,有感染力。 4、教师要严密组织课堂教学,努力提高 45 分钟的质量和 效益,不讲与教学无关的话。上课不能中途离开教室,不能拨 打、接听手机,按时上下课、连排两节者中间下课要按时休息。 5、教师上课要贯彻正确的教学指导思想,要有严谨的治学 态度,遵循教学规律,讲究教学艺术,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 积极改革教学方法,开发学生智力,培养能力,增强学生从事 小教或幼儿教育教学的基本功。 6、教师要尊重学生,注意教学观念和方式的

6、不断更新,不 但要教会学生学,还要教会学生教和用。 第 5 页 7、板书应符合下述要求:要有明确的目的性;条理清楚, 层次分明,重点突出;文句简洁,书写规范,字体端正;重要 内容用彩色笔标出,使之醒目。 8、教书育人,课堂教学要依据教材内容与思想教育的结合 点,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品质、师德、专业思想等方面 的教育。 9、教师必须严格执行学期教学的进度计划,不得随意提前 或推延新课的时间,若有特殊情况,必须事先经教务科批准。 10、教师要严格按教务科排定的课表按时上课,不得私自 调课、替课、缺课,如果特殊情况,必须事先经教务科同意。 11、课堂教学对内公开,本校干部、教师可随时到班听课,

7、任课教师不得拒绝。 12、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由教务科制定评教方案,组织 有关教师进行听课打分和由学生进行评判,记入教学档案,作 为评职、调资、奖励的依据。对于课堂教学效果差的老师指定 专人辅导,限期提高课堂质量。 第 6 页 三、作业 1、各类课程都必须有作业,作业类型可多样,如书面作业, 背诵作业,技巧作业,复习旧课和预习新课作业等。具体形式 由任课教师自定。 2、作业量要适度,一般由同课教师研究确定。作文必须每 两周一篇。教务科也可根据学科特点作出规定。 3、凡教师布置的作业(含作文) ,必须及时认真批改,其 方法可以多样,如教师亲自批改,学生相互对改,课堂提问, 教师宣讲答案学生集体对

8、改,实际操作表演等,其中教师亲自 批改者不得少于自己所教课程作业总量的三分之一,一般以二 分之一左右为宜。 4、教师批改作业时要认真审查作题过程步骤是否完整,结 果是否正确,严禁只看结果走马观花圈阅作业的批改方法,对 于字迹潦草、排列零乱,差错率高的作业责令其重做。批改作 业要有眉批,总批,对于不规范字、错字、别字要逐一指出正 确的写法。批改时按是否认真、准确、文字是否规范批出优秀、 良好、及格、不及格四个等级,或按百分制打分,签署批改日 第 7 页 期(不签者以一次批论) 。 5、每次作业批改后,教师要认真进行作业评讲。 6、教务科每学期的期中、期末分两次检查各科作业。 7、寒暑假前,各科(

9、特别是语、数两科)都要布置寒暑假 作业。下学期开学初收阅检查。 四、辅导 1、各科教师均应辅导,一般采用个别辅导形式,每周辅导 时间不少于两次,每次辅导后在教学日志上登记,教师因故不 能在当天辅导的,须在近日内补上, 2、为认真执行新方案,各科都要组织不同形式的课外小组。 3、课外小组指导教师要制定活动计划,内容,并有具体要 求,要按规定时间辅导,并要有活动记录。 4、课外活动要体现“课外”特点,以自愿参加为原则,要 第 8 页 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每次活动要考勤,期末要考绩。 5、体育课课外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每个学生必 须保证每周两次活动,指导教师要有系统的训练计划、内容, 要注意

10、考勤考绩。 6、各学科课外活动,兴趣小组、代表队的活动计划,要在 开学一周内报教务科,以便统筹活动的时间、地点。 7、指导教师按规定计工作量,教务科定期统计公布,对成 绩突出的学生给予表彰,对成绩突出的教师年终给予奖励。 五、考试 1、在每次考前复习时,教师应严格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和教 学计划规定,辅导学生全面复习巩固所学内容,不得暗示,泄 露试题内容,也不得圈划考试范围或重点。 2、命题 (1)凡正式考试的试题,必须经同类课全体教师集体研究 统一命题范围、试题、评分标准和评分办法。教务科每学期要 第 9 页 有计划地直接命题、抽考某些学科。凡执行“考教分离”的科 目按我校制定的“考教分离”实施

11、细则实行。 (2)命题应遵循下列基本原则: 该科考试目的、性质和重点难点,命题要以课程标准为准 绳,以教材为依据,试题的难度根据所教学生的现状、水平而 定,分量适中。 考试的内容和取样要有代表性,考查的知识点要广,覆盖 面要宽,各部分内容的比例要适当。 题目格式要明确,试题的语言文字要简明扼要,意思准确, 符合语言规范,避免使用偏词怪字和教师自己的乡土习惯用语。 试题中避免出现错别字,所用字、符号、图、标号必须以 现行教科书为准。 各试题要注意彼此独立,不可互相牵连,尽可能不要使一 个题目的解答影响到另一个题目的解答,以致给评分带来困难。 第 10 页 题目中不可含有可供解题的暗示,前后题不可

12、出现可供利 用的公式或其它条件。 题型应该注意采用客观性试题(如填空、选择、是非等) 和主观性试题(如论述、计算、作文等) ,并适当确定两者的比 例。 试题要另附答案和评分标准,题目要求明确,答案要确定。 对一题多解的试题要写出种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3)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结业考试、毕业考试等重要考 试,试题要紧扣课标和教材。闭卷试题要具有一定的覆盖面和 综合性,考查学生最基础的知识和技能,并注重引导学生把精 力放在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要有适量的稍有难 度的试题,突出重点,拉开差距。 (4)试题要经教研组长审查签字后,在规定时间(一般为 考前一周)送教务科。 3、制卷 第 11

13、 页 (1)各科试题需在指定日期前交送教务科,由主管科长审 查签字后送文印室,由文印室负责人收后负责打印。 (2)试题打印完毕后,文印室通知命题教师前来校对。校 对须在文印室内进行,不得将试题打印底稿带出,他人不得向 文印室工作人员打听试题情况。 (3)试题校对更正无误后,应尽速安排印制,印制时要注 意核对科目、年级、班次、份数,各科各班试卷分档封存,交 教务员保管。印完后底版、废卷立即销毁。 4、阅卷 (1)期中、期末考试阅卷由教研组长负责组织进行。 (2)同学科同年级试卷一般采服流水作业方式阅卷。 (3)阅卷前由组长负责组织,阅卷教师明确标准答案,统 一评分标准,集体进行试评。阅卷中出现新

14、问题,要及时研究, 统一标准。 (4)阅卷中如发现学生抄袭、雷同试卷等作弊行为,要查 第 12 页 实情节,及时上报,按我校制定的学生考试作弊处罚规定 处理。 (5)阅完卷并经复查后立即登分,教师亲自登分,登分时 不得随意提分或降分。 (6)登分完毕,要统计各班成绩情况,认真填写试卷分 析表 。 (7)各科教师在教务科规定的时间内,将试卷、记分册 (评出学期总分) 、试卷分析、补考名单一齐送交教务处。 5、成绩评定 根据中师生学籍管理规定 ,特订出如下制度。 (1)评分标准要合理,不宜过宽过严,评分要客观公正, 严禁凭主观印象给分,避免评分的随意性。 (2)学生每学期各科学业成绩,包括平时成绩

15、和期中考试 成绩、期末考试成绩,一律采用百分制,平时成绩占 30%,期 中考试成绩占 30%,期末考试成绩占 40%。如果学校因故未举行 第 13 页 期中考试,或学生因病因事未参加期中考试,则其学期成绩计 算平时成绩与期终考试成绩各占 50%。 (3)平时考查成绩包括单元测验,实验报告和各种操作考 核、基本功考核、作业考查、实际操作考核及学习表现。 (4)教育实践包括参观、访问、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教 育见习可依据学生调查报告,听课笔记,结合考勤,由班主任 评出等级,报教务科,存入学生档案。 (5)学生的操行成绩,每学期由班主任依据学生德、智、 体、美、劳诸方面的表现,征求任课教师和学生意见

16、,写出评 语。德育考核依据学生在校内外的表现,由班主任评出等级。 毕业鉴定由班主任实事求是地写出评语,校长审批后装入本人 档案。 (6)基本功考核采取等级记分制,一般随着教学内容同步 进行,由任课教师依据中师学生基本功训练手册所列考核 内容、标准及考核办法认真评定。 6、补考 第 14 页 (1)文化课补考,按学籍管理规定执行。 (2)因事、因病或因公缺考的学生,在下一学期开学初参 加补考。学生补考的试卷要认真批阅。作弊补考和旷课补考者, 成绩 60 分以上记“补考及格” ,不足 60 分记“补考不及格” , 并加盖“作弊补考” 、 “旷考补考”或“因公补考”专章。 (3)学校规定的基本功是学

17、生职前教育的重要内容,每项 相当于一门课程,实习前考试不及格,可参加补考,仍不及格 者,不发毕业证书。 (4)音乐、美术、体育成绩不合格,一律在毕业前参加补 考、补考仍不及格,只发肄业证书。 六、监考 1、期中、期末考试或其它重要的全校统考,由教务科统一 安排,确定各科考试的时间、考场和监考教师,提前制表通知 有关教研组、班级和监考教师。 2、凡经教务科排定的监考教师名单,末经教务科同意,不 得私自调动。如有特殊情况不能按时监考者,须事先请假,其 第 15 页 缺额由教务科调整。 3、监考人员必须在考前十分钟到教务科领取试卷,同时核 对考试科目、时间、班级和地点,清点试卷份数。 4、监考人员须

18、提前进入考场,在发放试卷前向考生重申考 场纪律。 5、监考人员必须于答卷开始时间 5 分钟前发卷,发卷后要 清点人数,收卷时要清点份数,然后交教务科。 6、监考人员对试题只负责解释字迹不清的问题,不得做任 何提示、暗示或诱导性解释。 7、监考时不准看书看报、阅卷、闲谈、拨打和接听电话或 做其它与监考无关的事务,要经常巡视考场,检查考场情况。 8、监考时发现学生作弊,要查明作弊情况,并立即将学生 姓名、班级、科目和作弊情节如实填入考场记录 ,收卷后将 记录和作弊证据上报教务科,不得隐情不报或自行处理。 七、教研 第 16 页 称职的师范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教育教学科研能力。科教 兴国,教研兴教,以

19、教学为基础,以教研为先导,力争教学、 教研双丰收。 1、在学生见习、实习期间,教学人员要自觉服从学校安排, 进入相关小学、幼儿园参与听课等活动。 2、每学期听课,校长、书记和一般教师不少于 8 节,教研 组长不少于 12 节,业务处室(教务、师训、教研)主任不少于 15 节,听课记录记入学校每学期发放的听课笔记本,学期 末上交教科室。 3、新教师除须参加岗位培训外,还要经常听中、老年骨干 教师的课,虚心学习。学校实行“新优结对” ,以优带新,以新 促优,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4、各教研组必须正常化、多渠道、多途径地开展教学研究 活动,教师必须积极参加。教研组除组织好教师集体备课、听 课、评课外、还须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教改经验和教育的 热点话题等。教研组每学期必须制定集体的教研计划,每次教 研活动做详细纪录,期终写好教研组工作总结。 第 17 页 5、教师应该勇于探索,勤于实践,善于总结,把自己的教 学、教研实践升华到理论高度,凝聚成教育教学科研论文。教 师必须每人每学年撰写一篇教育教学论文。在任职期内,高讲 每两年必须公开发表一篇教育教学论文 6、教师每学年开设校内外公开课不能少于一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事务文书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