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的心理适应.doc

上传人:苏美尔 文档编号:5681857 上传时间:2020-07-22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的心理适应.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生的心理适应.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的心理适应.doc(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小学生的心理适应从上幼儿园到小学,对于儿童来讲,是他们生活的一个重大转折。他们的社会角色、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和活动环境都讲发生巨大的变化。一般来讲,小学新生对于小学生活都充满期盼和憧憬,但同时也存在着对小学生活变化的心理不适应。帮助小学新生适应小学生活,解决好他们的心理适应问题,是完成从幼儿园到小学教育衔接的重要途径。影响完成这一心理适应过程的因素较多,主要包括几点:(1)逐步熟悉学习环境和人际关系,消除陌生感;(2)对学校和教室环境以及对老师和同学产生亲近感;(3)对新的学习生活不感到压力,能适应其节奏,感到愉悦的心理体验;等等。鉴于小学新生的心理特点,他们待人处世易情绪化,因此我们应注重培

2、养学生对学校生活的情感。这是解决小学新生心理适应的重要途径。分享给家长朋友的话小学生活明显不同于幼儿园生活,所以家长要协助孩子做好心理准备,逐步帮助他们适应小学生活。首先,帮助孩子正确面对上学之初心理产生的孤独感。孩子刚到小学的新环境中,面对不熟悉的老师、同学,内心容易产生孤独、寂寞的情绪。父母要告诉孩子这种情绪是正常的,不必害怕。同时要辅导孩子树立健康良好的情绪,如可以让孩子将这份孤独转化为主动与他人交往的动力或者变为独处默想,学会享受独处的快乐。其次,帮助孩子树立起对小学生身份的认同感。上学之初,有些孩子还游离在小学生身份之外。父母要由衷的祝贺孩子成为一名小学生,奠定孩子自信的心理基础,令其愿意成为小学生。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有意识地与孩子聊聊在学校一天发生的事情,建立孩子与其显示小学生活的联系,让孩子从家长口中体会到关心和重视。最后,切忌家长给孩子的小学生活增添压力。平常,有些家长习惯用“学校的老师可厉害了”“你再不听话,就让学校的老师管你”等话语约束孩子的不良行为,希望对其有威慑力。殊不知,这样的批评如同恐吓一般,会使学生心理上对小学生活产生恐惧感,更不愿意上学。因此,家长不要片面强调小学生活的严厉,而应采取正确的方式纠正孩子的行为,让孩子体会上学的乐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