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小学的管理现状及策略.doc

上传人:苏美尔 文档编号:5689191 上传时间:2020-07-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农村小学的管理现状及策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浅谈农村小学的管理现状及策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浅谈农村小学的管理现状及策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浅谈农村小学的管理现状及策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浅谈农村小学的管理现状及策略.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农村小学的管理现状及策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农村小学的管理现状及策略.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浅谈农村小学的现状及管理策略在新一轮城镇化建设热潮中,农村人口和劳动力迅速向城镇转移,农村人进城务工、购房不断增多,致使农村学龄儿童的不断减少,农村学校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呈现了举步维艰的局面。使学校管理越来越难。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目前农村新的“读书无用”论有所抬头,知识改变命运的功能在农村难以体现,农民感受不到教育的重要性,因而缺乏追求教育的动机。再加上各级政府对学校投入不足,学校难以发展,教学质量较差,引起了部分学生及家长的强烈不满,辍学、转学、转校现象频频出现。此种现象往往造成教师的敬业精神不足,追求新思想、获取新知识的兴趣锐减;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能力下降;为人师表观念淡化等

2、问题。二、农村小学大部分规模较小,生源较少,班级不多。大部分学校一个年级只有一个班,但麻雀虽小,肝胆齐全。一个学校只有那么几个老师,教师任务重,一个人要上好几门课,既要备课、批改作业,还要辅导学生。就拿我们学校来说,现有学生324人,8个教学班级,教师只有13名。每人一周20多节课,每天上完课后身心疲惫。很少有时间在教学中提高自身素质。而且大部分教师年龄较大,知识老化,音、体、美、英语、计算机等专职教师基本没有,至使课程落实名存实亡。教师的教育观念陈旧,影响了农村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三、由于外出打工父母的增加,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数量不断增加,大部分学生跟随爷爷奶奶生活。加上现在孩子又少,家长溺爱

3、孩子,学生学不学习家长从不过问。导致孩子学习的随意性较大。另外随着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普及完善,导致老师在管理学生上畏手畏脚,但又碍于上级每年的各种评比。甚至现在农村小学中出现了老师在哄着学生学习,不敢布置作业。四、学校基础设施薄弱、办学条件仍较差,学校办学经费紧缺,再加上各级政府对学校投入不足,没钱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学校谈何均衡发展。学校教师的编制紧,每位教师既要完成教学任务,还要应付各种检查,有的与课改精神也不一致。例如为了抓安全教育,大部分学校限制了学生的社会实践。综上所述,加强农村小学的管理任重而道远。但在实际中如何提高管理水平,使学校管理务实、有效,根据几年来的学校管理经验,下面我谈谈自

4、己在学校管理上的一些感受和策略。一、完善各种制度,用好制度,兼顾人性化管理。一个学校的管理离不开制度的约束,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是对全体师生常规管理的准则和依据,常言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规范着学校每一位教师和学生的言行,它具有共性和强制性要求。但在制定和实施规章制度时要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制定的制度要有利于学校的发展,要能够促进搞好学校的各种工作,有利于提高学校教学质量,要能够提高全体师生的工作积极性。制定的规章制度要能够禁得起实践的检验,学校领导要模范遵守规章制度并起到带头作用。制度要适合自己的校情,制定适合自己校情的制度,是至关重要的。制度针对的对象是全体成员,而不是针对个别人,学校

5、的管理者必须让全体教师都明白这一点。根据自己的校情,特别是农村的学校在标准上有一个自己的尺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管理者应该以身作则,管理者是制度的执行者和监督者,一个好的制度如果没有认真执行,没有认真的监督贯彻,那就形同虚设。学校的主要工作是教学工作,那么学校制度就是主要用来考核和评价教师教学业绩和工作作风的。制度的贯彻执行也要讲究艺术性,学校的人性化管理就是管理者在制度管理以外的空间对员工的关心、帮助和照顾,促进学校的和谐。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学校内涵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人具有理想的高素质的人,既包括个体,也包括团队。个体的文化素养,团队的文化精神,构建了教师队伍的价值追求。目前,我们所具

6、备的师资队伍的基础不是很好,但学校发展仅靠校长或校领导班子是不行的,必须要搞好教师队伍的建设。学校的一切教学活动和教学任务都要靠教师来完成。所以说一所好的学校必须要有一批过硬的教师队伍。特别是农村学校,师资薄弱,教师短缺,并且有一大部分教师都是以前民办老师转正的老教师。他们知识老化,教育观念陈旧,这种陈旧的教育观念影响了教育质量的提高。因此必须加强教师的政治思想学习,加强他们的业务能力的培训。要结合学校实际,鼓励教师不断学习,提高学历和教学业务水平。学校要给他们多鼓励,多支持,为他们提供好学习成长的机会,多多关心他们的一点一滴,多为他们做实事,使他们能够安心下来专心搞教学,发挥他们的长处和优点

7、,使其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力争把老教师的经验和年轻教师的水平有机的结合起来,打造一批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一),要通过集体主义思想的感召,形成团队意识,从而逐步地形成讲正气、讲团结、讲和谐,积极向上的团队风气。 (二),在团队中渗透讲学习的思想,逐步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实实在在地说,目前,我们有的老师是以昨天的知识,今天的理念,培养明天的人才。仅有过去的知识存量,没有今天的知识增量,则很难适应职业需求。但促进教师学习,往往好心难办成事。因此,我们要实事求是,我们既然能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那么,也应该承认作为成年人的教师,其个性上的差异,所以,校长在“治学”过程中,还得讲究具体问题具体对待,求真

8、务实。 “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校长是岗位,岗位的职责在于务实”。学校管理没有千篇一律的模式,只有科学先进的理念。(三)、关心教师的生活和工作。农村教师大部分都来自乡下,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家庭生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这事,校长就应该积极的关心,以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老师感到学校的温暖,也就能更好的传道授业解惑。三、关注课堂,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关注课堂,并非强求校长去上每一节课,而是强化校长工作的本位姓“教”。课堂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主阵地,同等条件下,其优劣程度决定着学校的办学质量。校长深入课堂,关注课堂,一是引领和帮助广大教师转变、更新理念,创新教法。(一)、是学生

9、观。首先是承认学生的差异性和个性特点,平等对待每个学生,因材施教,扬长补短;其次,是尊重学生人格,不歧视、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建立起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二)、是教材观。帮助广大教师正确认识教材、运用教材。课改教材容量大,可开发空间大。如果按传统观念把它作为“书”,逐课逐篇地教,已是过期的观念。应当把它视为资源,去整合、去开发。(三)、是课堂教学。教师过去那种“肢解”课文的现象虽然有所遏制,但“多讲多练”的课堂教学模式仍大有存在。结果造成师生苦不堪言,反而收效甚微。还有一种情况,一些青年教师,为创新教法,将课堂教学弄得“花枝招展”,却丢掉了课堂的“主干”教学目标的达成。为此,我曾和老

10、师探讨过、强调过,我们在课堂教学改革中,首先要使自己的课堂成为有效的课堂,然后再逐步使自己的课堂成为“有趣、生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课堂,要面对现实(因为统考)。二是为课改,为广大教师与“新课程同成长”搭建平台。说实话,我们现在是拿着新教材,在新课改理念的统领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形势下,有时走着“应试教育”的老套路,广大教师难免困惑。作为校长,在洞悉这一矛盾的同时,要多组织开展一些学习、交流、研讨等活动,帮助教师解决问题,提高广大教师课改实践的能力。学校的管理工作是复杂的,身为校长,要遵循教育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原则,从本校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扎扎实实做好基础教育,认认真真地去管理好学校,为农村小学教育事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我们学校里,校长就是要不怕辛苦,不怕累,为学校的发展,脚踏实地勇于奉献,就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早上班,迟离校,这已成了我的习惯。校长是最普通的,要做一名合格的农村小学校长,应多为他人着想,学生第一,教师第二,校长最多是第三。作为农村小学一名普通的小学校长:以师生为本,以发展为本,服务到位,精心经营好自己的学校。这就是我的追求和所为。总之,农村学校的管理有其特殊性,但是只要校长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乐于奉献,掌握科学的管理方法就能把农村教育事业推向新的辉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