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实录.doc

上传人:罗晋 文档编号:5690766 上传时间:2020-07-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教学实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化学教学实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化学教学实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化学教学实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化学教学实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教学实录.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金刚石、石墨和C60教学实录第二课时 碳单质的化学性质媒体出示图片。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一幅什么图片吗?生(全体):考古图片。师:你们还知道这是哪里的考古现场呢?生(全体):沉默中。师:好,再看这幅图片,估计你会知道。媒体出示贾湖遗址出土的骨笛图片。生(全体):骨笛,是骨笛!贾湖遗址!贾湖遗址!师:对,这就是我县北舞渡镇贾湖村贾湖遗址的考古现场,在这里出土了目前世界最早的能使用的乐器-骨笛。据考古学家考证,该遗址是距今九千年到七千五百年前人类活动遗址。这说明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在当时来说是非常适合人类居住的“肥美之地”,这也成为我县对外的有一张“名片”。那么问题来了,考古学家是怎么知道这样一

2、个年代的呢?实际上,这里用到了一种叫做“碳-14”的测定法,简单地说就是根据测定碳-14原子在出土物中存在数量并结合碳14原子的半衰期而测算出来的。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这神奇的碳,了解碳单质的化学性质。媒体出示学习目标。师:请结合屏幕显示的学习目标对教材进行阅读,并能够用简洁的语言来描述上述问题。板书课题及主要内容,学生阅读中师:好,大家已经看完了,现在请张肖肖同学来回答上述问题。生1:古代字画墨迹可以保存较长时间,说明了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师:字画和碳有什么关系?生1:书写字画的墨中含有石墨等碳的单质。师:请把两句话结合起来再说一遍。生1:书写字画的墨中含有炭黑,请成分碳单质在常温下化

3、学性质稳定。师:嗯,这就更好了!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就是要结合题目情景说透说明才可以。继续回答第二个问题。生1:可燃性和还原性。师:很好!请坐下,张肖肖同学已经提炼出了本节课最主要的知识点。请看黑板,下面我们就这几个方面进行一一的学习。媒体出示黄庭坚书法作品和贾湖遗址出土的炭化稻米图片。师:这是黄庭坚的书法作品,大家看了有啥感觉?乱!还是美?这叫杂乱中的艺术美。请读一遍问题的规范答案。贾湖遗址发现的稻米已经炭化,主要成分变成了碳的单质,由于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所以保存至今。实际上,在生活中我们一定见过这种应用。媒体出示木材碳化处理的图片。师:这实际上就是碳的稳定性的应用。好!看下一幅图片再回答两

4、个问题。媒体出示问题。生2:“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说明了钻石的成分碳在常温下性质稳定。书写档案用碳素墨水是因为墨水中的炭黑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可以保持长久不褪色。师:很好,这位同学说的非常严谨,他都注意到了一个关键词,你个关键词?生(全体):常温下。师:对,那为什么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呢?这要从碳的结构说起。媒体出示碳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师:原子最外层为八个电子时性质稳定,但由于碳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四个,使得碳不易得也不易失,表现出相对的稳定性。下面看碳单质的第二条性质,可燃性。媒体出示碳燃烧的反应方程式以及实验图片。师: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该反应释放热量,它在生活中应用比较常见。媒体出

5、示木炭烧烤图片。师:这个大家都有所经历,对吧!请再看一幅图片。媒体出示木炭烧烤引起的中毒事件图片。师:怎么回事?生(全体):煤气中毒了。师:对,准确的说是一氧化碳中毒了,那么一氧化碳咋来的?生(全体):碳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师:对,碳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但要是氧气不足,燃烧就会生成一氧化碳这种有毒的气体。请看方法方程式。媒体出示方程式以及生活提示-冬季用煤炉取暖一定要注意保持通风,防止煤炭发生不完全燃烧引起煤气中毒。师:究竟什么是完全燃烧,什么是不完全燃烧呢?下面我们用数据来进行说明。请计算两个反应中碳和氧气的质量比,计算出最简单的比。生3:完全燃烧时质量比为3:8,不忘全燃

6、烧时质量比为3:4。师:通过数据比较,我们知道了氧气的多少影响了燃烧的完全或不完全。好,这是碳的可燃性中的两个反应,下面再看碳的还原性。媒体出示实验图片。师:碳的还原性体现在三个反应上,即碳还原氧化铜、还原氧化铁、还原二氧化碳。我们来观察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媒体播放实验视频。师:刚才的实验中,你看到了什么现象?生4:试管中出现红色粉末,石灰水变浑浊。师:根据现象,说明了反应生成了什么物质?生4:生成了铜和二氧化碳。师:很好,由现象来推断结论是实验学习的精髓。请看有关反应。媒体出示相关文字描述以及方程式。师:在该反应中体现了碳的说明性质?它属于什么反应?生(全体):还原性,还原反应。师: 好,坐

7、下,请大家一起来读概念-什么是还原反应?学生度概念中。生(全体):根据概念可以看出碳的还原性主要体现在夺氧上。也就是说,它夺去了氧化铜中的氧化元素从而还原了氧化铜,而它本身被氧化成了氧化物。请注意有关说明。媒体出示关于概念的几点说明。师:除能还原氧化铜外,碳还可以还原氧化铁,其特征是一样的。但是我们看碳还原二氧化碳的反应似乎不太一样,这个反应的产物只有一种,对吧!那么在这个反应中碳又是如何夺氧的呢?请看过程。按照之前夺氧的方式书写方程式。师:这里出现什么问题?生(全体):生成物和反应物相同。师:同学们发现,按照这种夺氧方式书写,生成物和反应物相同,是吧!那这肯定不对,看来碳还有其它的夺氧方式。

8、实际上,碳在高温时遇到二氧化碳,看在有“亲戚关系”的份上网开一面,只夺取了二氧化碳分子中的一个氧原子,从而形成一氧化碳分子;二氧化碳分子由于失去了一个氧原子也形成了一氧化碳分子,所以就生成了两个一氧化碳分子。虽然夺氧方式不同,但是体现的还是碳的还原性。而且这个反应还是一个典型的吸热反应,我们在用煤炉烧水时,在添加新煤时,会发现刚开始的温度反而降低就是这个原因。师:好,我们已经了解了碳的主要化学性质,下面进行一下总结,请看大屏幕。媒体出示课堂总结,学生阅读。媒体出示基础练习,学生动手练习,教师巡回查看情况。师:同学们已经顺利地完成了相关的练习,下面我们再来研究一下有一定难度的相关问题,请同学们讨

9、论后来回答。媒体出示拓展延伸的问题,学生讨论中。生5:化学反应中的反应物的量不同,生成物不同。师:很好!抓的比较准,继续第二个。生5:淡蓝色和蓝紫色,反应物的浓度不同,反应现象不同。师:说的非常好,语言很简练,坐下。第三个问题,谁来回答?生6:与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发生装置相同。师:为什么?生6:因为都是加热固体,都有气体生成,石灰水是为了检验有二氧化碳生成。师:说的太好了,掌声鼓励,请坐下。下面这个问题有难度,谁来回答。生7:试管口向下倾斜是为了防止水倒吸入试管引起试管炸裂。师:哦?防止水倒吸,你这样说觉得是不是有什么问题?生7:不是水,是石灰水。师:很好!请完整的再说一遍。生7:试管口向下倾斜是为了防止石灰水倒吸入试管引起试管炸裂。师:非常好!请坐下。这个小插曲儿提醒我们在迁移知识时一定要注意问题的具体情景,不能只是“拿来主义”。最后一个问题,谁来?生8:实验结束时要注意先从石灰水中撤出导管,再熄灭酒精灯。师:很好!这个同学显然就注意到了这个问题。请坐下。师:下面进行拓展练习。媒体出示拓展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师:同学们,所印发练习中的最后一个题目实际上是对本节课的方程式的汇总,请同学们作为课下作业认真完成。本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生(全体):老师再见!师:同学们再见! 一高初中部 董会晓 2016年12月15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