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2I川文理学院目录学校概况1报告说明3总述4第一章就业基本情况8一 毕业生规模和结构8二 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及去向13(一)毕业生的毕业去向落实率13(二)毕业去向分布17三 就业流向25(一)行业流向25(二)职业流向30(三)用人单位流向34(四)就业地区流向35四 毕业生的升学情况36五 毕业生的创业情况39六 基层项目情况40第二章就业主要特点42一 求职过程42二 就业服务工作情况45三 创新创业教育情况49四 促进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措施50(一) 政治站位有高度,始终把就业工作摆在学校工作突出重要位置50(二) 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对毕业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有的放矢50(三) 线
2、上线下相结合,千方百计促进毕业生就业50(四) 关注特殊毕业生,就业路上无遗漏、不掉队51(五) 上下齐心、共同发力,毕业生就业工作有成效51(六) 严格就业统计纪律,强化就业统计数据核查力度51第三章就业相关分析53一 专业相关度53二 就业满意度56三 职业期待吻合度59四 就业稳定性61五 职业发展和变化65(一) 毕业生职业发展情况65(二) 毕业生职位变化67第四章就业发展趋势分析70第五章就业对教育教学的反馈72一 对人才培养的反馈72(一) 校友综合评价72(二) 教育教学评价77(三) 能力培养评价82二 改进措施85(一) 对招生工作的促进作用85(二) 对人才培养的反馈作用
3、85(三) 对就业工作的促进作用85第六章用人单位评价87一 聘用标准87二 使用评价89三 能力、素质、知识需求90四对校方的建议92图表目录学校概况1报告说明3总述4第一章就业基本情况8图1-1各学历层次毕业生人数8图1-2不同性别毕业生的人数9表1-1不同生源毕业生的人数10表1-2各学院人数及专业人数11图1-3毕业生的总体毕业去向落实率13图1-4不同性别毕业生的毕业去向落实率14表1-3各学院毕业生的毕业去向落实率14表1-4各专业毕业生的毕业去向落实率15表1-5毕业生的总体毕业去向17表1-6不同性别毕业生的毕业去向18表1-7各学院毕业去向19表1-8各专业毕业去向21表1-
4、9毕业生就业的主要行业类25表1-10各学院行业特点25表1-11各专业行业特点26表1-12毕业生从事的主要职业类30表1-13各学院职业特点30表1-14各专业职业特点31表1-15用人单位流向34表1-16毕业生主要就业省份分布35图1-5毕业生的总体升学比例36图1-6国内升学院校类型(本科)36表1-17国内主要升学院校分布(本科)37表1-18各学院升学比例37表1-19各专业升学比例38图1-7毕业生的自主创业比例39图1-8毕业生在国家基层项目就业的比例40图1-9毕业生在地方基层项目就业的比例40第二章就业主要特点42图2-1毕业生收到面试机会数及录用通知数(本科)42图2-
5、2毕业生求职周期及求职成本(本科)43图2-3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44图2-4毕业生对就业服务工作的总体满意度45图2-5毕业生接受就业服务的比例(多选)46图2-6毕业生对就业服务的有效性评价(本科)46表2-1各学院毕业生对就业服务工作的总体满意度47图2-7毕业生获得第一份工作的渠道(本科)48图2-8毕业生接受母校提供的创新创业教育的比例(多选)(本科)49图2-9毕业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性评价(本科)49第三章就业相关分析53图3-1毕业生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53图3-2毕业生选择专业无关工作的原因(本科)54表3-1各学院毕业生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54表3-2各专业毕业生的工
6、作与专业相关度55图3-3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56图3-4毕业生对就业各方面的满意度57表3-3各学院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57表3-4各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58图3-5毕业生的职业期待吻合度59图3-6毕业生工作不符合职业期待的原因(本科)59表3-5各专业毕业生的职业期待吻合度60图3-7毕业生的离职率61图3-8毕业生主动离职的原因(多选)(本科)62表3-6各学院毕业生的离职率63表3-7各专业毕业生的离职率64图3-9毕业生有过薪资或职位提升的比例65表3-8各学院毕业生有过薪资或职位提升的比例65表3-9各专业毕业生有过薪资或职位提升的比例66图3-10毕业生有过转岗的比例67表3-1
7、0各学院毕业生有过转岗的比例67表3-11各专业毕业生有过转岗的比例68第四章就业发展趋势分析70第五章就业对教育教学的反馈72图5-1毕业生对母校的推荐度72表5-1各学院毕业生对母校的推荐度73表5-2各专业毕业生对母校的推荐度74图5-2毕业生对母校的满意度75表5-3各学院毕业生对母校的满意度75表5-4各专业毕业生对母校的满意度76图5-3毕业生对母校的教学满意度77表5-5各学院毕业生的教学满意度78表5-6各专业毕业生的教学满意度79图5-4教学各方面改进需求(多选)(本科)80图5-5教师指导满足度80图5-6教学设施满足度81图5-7师范类专业毕业要求达成度(本科)82图5-
8、8师范类专业毕业生对教师素质能力的评价(本科)83表5-7工作中最重要的通用能力(多选)(本科)84表5-8母校学习经历对各项通用能力的影响(本科)84第六章用人单位评价87图6-1用人单位聘用本校应届毕业生的主要理由(多选)87图6-2用人单位聘用本校毕业生的渠道(多选)88图6-3用人单位对本校应届毕业生的总体满意度89图6-4用人单位愿意继续招聘本校应届毕业生的比例89图6-5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工作能力的需求程度及满意程度90图6-6用人单位对毕业生个人素质的需求程度及满意程度91图6-7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知识水平的需求程度及满意程度91图6-8用人单位对本校就业工作的满意度92图6-9用人
9、单位希望本校提供的支持(多选)92图6-10培养过程中需要引入用人单位参与的主要环节(多选)93学校概况学校概况四川文理学院,位于四川东出北上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川渝陕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达州市,目前是川东地区唯一省管普通本科高校,学校办学文脉可溯及清末龙山书院,1976年开始举办高等教育,时称达县师范学院,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全日制普通高校,相继更名为达县师范专科学校、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6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成为本科高校,2016年被确定为“四川省高校整体转型发展试点单位”,2018年被增列为“四川省硕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学校拥有莲湖、南坝两个校区,占地面积710000余平方米
10、莲湖校区666000多平方米,南坝校区43000多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73000多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147万册,电子图书80万余册,中外文纸质报刊5万余种,电子期刊3万余种,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1.25亿元。现有各类教职工1200余人,外籍教师5人,其中专任教师810人(高级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2%,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占84%),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6人,突出贡献专家3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省级优秀教师4人。全日制在校普通学生15000多人,留学生65人,面向全国22个省市招生。开设有57个本科专业,涵盖文学、理学、工学、教育学、艺术学、管理学、
11、历史学、法学、经济学、医学等十大学科门类。校园文化学校注重环境与校园文化对师生的潜移默化影响,充分发挥校园自然和人文景观及文化艺术科技活动的育人功能,打造生态、科技、文化校园。近五年参加全国和全省大学生艺术节、数学建模、电子设计、啦啦操、曲棍球等赛事,获得国家级奖励近百项、省级奖励400多项。舞蹈致青春魂铸巴山获第九届中国舞蹈“荷花奖”银奖;舞蹈雨润巴山背山背水背太阳赤雪同行、绘画秋水游、朗诵百年芳华、声乐布谷、大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川东乡村振兴规划设计艺术工作坊等数十件作品荣获全国大学生艺术节展演一等奖;代表四川省参加全国第二届军事训练营,囊括四个训练科目一等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会获“
12、全国优秀理论社团”,兼葭汉服社获“全国优秀大学生国学社团”,电脑学会获“全国学生最具影响力科技社团”,学生社团联合会获“全国学生最具影响力社团联合会”;37名学生登上2017年央视春晚舞台,参加2018年美国旧金山世界排舞冠军赛荣获4项第1名,微电影知返获教育部“我心中的思政课”展示活动二等奖,参加2020“金蝶杯”智能财务云大赛荣获全国一等奖。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遵循高等教育规律,秉承“博文大理,厚德笃行”的校训,弘扬“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办学精神,吸取古今优秀教育理念和中外教育改革最新成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立足川东,服务四川,面向
13、全国,按照“三步走”发展战略和“1234”总体部署,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内涵发展、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特色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努力把学校建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人才培养目标学校坚持“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环境育人、社会合作”的办学思路,积极探索知识结构模块化、理论实践融合化、教学服务信息化、考核评价常态化的“四化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四年递进式创新创业教育计划,努力构建学生通识核心知识、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核心知识、应用实践能力、复合素质培养等五大知识体系,培养具有“三心四能五复合”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人才,让高度的责任心、持续的进取心、强
14、烈的好奇心伴随学生终身;让良好的表达能力、扎实的实践能力、突出的创新能力、基本的创业能力成为学生成功腾飞的坚强翅膀;让有社会担当与健全人格、有职业操守与专业能力、有人文情怀与科学精神、有历史眼光与全球视野、有创新精神与批判思维的人,成为每一个四川文理人的自觉追求。春风化雨、桃李芬芳。学校与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捷克、韩国、马来西亚、泰国、老挝等国家10余所高校建立合作交流关系,每年有300多名师生到海外高校学习交流。与国内100多家地方政府、大中型企业和事业单位建立共建合作关系。建校以来为社会培养了10万余名大学毕业生,毕业生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富有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深受用人单位欢迎。报
15、告说明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稳就业”“保就业”决策部署,学校始终把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突出位置,通过强化责任落实、挖潜拓岗、思想引领、帮扶指导等举措,完善就业工作机制、凝聚就业工作合力,努力促进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学校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2022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教学20215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编制发布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的通知(教学厅函201325号)等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编制和正式发布四川文理学院2022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报告中的数据来源于以下两个方面四川文理学院202
16、2届毕业生就业数据数据统计截止日期为2022年8月31日。主要涵盖就业基本情况等方面内容。第三方专业机构调研数据毕业生调研数据:调查面向我校2022届毕业生,共回收有效问卷1951份,回收问卷数量占毕业生总人数的44.56%,主要涵盖就业特点、就业相关分析、就业对教育教学的反馈等方面内容。用人单位调研数据:调研面向招聘我校毕业生的用人单位,回收有效问卷97份,主要涵盖用人单位的聘用情况以及对我校毕业生的使用评价等方面的内容。2022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四川文理学院Oll毕业生基本情况毕业生结构本科4252A,97.12%02男生1662人,37.96%毕业生总数4378A专科126人,2.8
17、8%04女生2716A,62.04%生源地区四川88.15%2022届毕业生以四J11生源为主。重庆126%02I毕业生就业情况毕业去向落实率81.34%81.28%83.33%本科专科毕业生就业流向分类本科专科行业IIIIII教育业28.2062.37职业l教学人员28.1461.29IIIII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13.583.23企业中初教育单位20.4560.22FIII国有企业5.550.00地区l四川80.2496.84IIII广东3.462.11I本校2022届已就业本科毕业生,主要在四川就业。主要服务于教育业。就业企业以中初教育单位、国有企业比例较高。毕业生就业质量毕业生就业质量就
18、业满意度专业相关度职业期待吻合度离职率本科75.94%专科82.76%本科73.23%专科83.33%本科53.48%专科70.97%本科25.51%专科12.90%04|毕业生反馈和用人单位评价O毕业生反馈用人单位评价/就业基本情况(ol第一章就业基本情况本章从毕业生规模与结构、毕业去向落实率、就业流向几个方面对我校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了解毕业生的生源特点、毕业落实情况以及就业的区域、行业、职业特毕业生规模和结构1 .总毕业生人数我校2022届毕业生总人数为4378人。其中,本科毕业生4252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97.12%;专科毕业生126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2.88%。12
19、6人,2.88%,97.12%,本科图1-1各学历层次毕业生人数数据来源: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系统。2 .毕业生的性别结构从性别结构来看,男生有1662人,占37.96%;女生有2716人,占62.04%o具体分学历层次来看,本科毕业生中,男生占38.50%,女生占61.50%;专科毕业生中,男生占19.84%,女生占80.16%。总计1662A,37.96%2716人,62.04%本科1637A,38.50%2615A,61.50%专科5人,19.84%IOI人,80.16%图1-2不同性别毕业生的人数数据来源: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系统。3 .毕业生的生源结构我校2022届毕业生主要来自于四川,
20、人数为3859人,占比为88.15%。其中,本科、专科毕业生来自四川的比例分别为87.79%、100.00%o表1-1不同生源毕业生的人数生源地本科人数(人)比例(%)四川373387.79重庆551.29山东451.06河南441.03新疆410.96湖南390.92山西390.92甘肃330.78贵州300.71江西280.66安徽230.54陕西220.52宁夏200.47海南190.45湖北180.42云南140.33福建130.31内蒙古100.24青海90.21河北80.19广西80.19广东10.02注:专科毕业生均来自四川,未展示在表中。数据来源: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系统。4 .
21、各学院及专业毕业生人数我校2022届本科毕业生分布在14个学院,49个专业。其中规模较大的学院是智能制造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规模较大的专业是小学教育、财务管理、汉语言文学;专科毕业生分布在4个学院,4个专业,具体学院为生态旅游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康养产业学院、美术学院,具体专业为旅游管理、小学教育、老年服务与管理、美术教育。表1-2各学院人数及专业人数学历学院名称专业名称人数(人)比例(%)总计55313.0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383.25机械工程1032.42智能制造学院数字媒体技术841.98物联网工程651.53机械电子工程641.51电子科学与技术631.48物理学36
22、0.85总计51312.07小学教育3097.27教师教育学院学前教育1383.25应用心理学370.87特殊教育290.68总计49011.53汉语言文学1734.07本科广播电视编导922.16文学与传播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852.00广播电视学501.18汉语国际教育451.06文化产业管理451.06总计45710.75财务管理2365.55财经管理学院审计学831.95物流管理821.93人力资源管理561.32总计3207.53美术学1673.93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641.51环境设计631.48服装与服饰设计260.61化学化工学院总计2906.81化学工程与工艺892.09学历
23、学院名称专业名称人数(人)比例(%)化学651.53制药工程541.27水质科学与技术410.96应用化学410.96Z/L国二五四2总计2806.59英语1283.01口翻译761.79商务英语761.79总计2435.72体育学院体育教育1704.00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731.72音乐与演艺学院总计2365.55音乐学1513.55舞蹈学852.00总计1974.64行政管理621.46政法学院知识产权531.25历史学420.99思想政治教育400.94建筑工程学院总计1914.50工程造价1012.38土木工程902.12康养产业学院总计1744.09物业管理992.33健康服务与管理
24、751.76数学学院总计1623.81数学与应用数学1242.92应用统计学380.89生态旅游学院总计1463.43酒店管理741.74城乡规划721.69去去L生态旅游学院总计4031.75旅游管理4031.75教师教育学院总计3830.16小学教育3830.16康养产业学院总计2923.02老年服务与管理2923.02美术学院总计1915.08美术教育1915.08数据来源: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系统。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及去向毕业去向落实率反映了毕业生毕业的落实情况,按照教育部公布的高校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的计算公式为: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二(已就业毕业生人数毕业生总人数)oo%毕业生总人
25、数二已就业毕业生人数+待就业毕业生人数+暂时不就业毕业生人数已就业毕业生包括:就业、升学。(一)毕业生的毕业去向落实率1 .毕业生的毕业去向落实率图1-3毕业生的总体毕业去向落实率数据来源: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系统。截至2022年8月31日,我校2022届毕业生的总体毕业去向落实率为81.34%,其中本科、专科的毕业去向落实率分别为81.28%、83.33%o2 .不同性别毕业生的毕业去向落实率我校2022届本科毕业生中,男生的毕业去向落实率为81.12%,女生的毕业去向落实率为81.38%;专科毕业生中,男生的毕业去向落实率为76.00%,女生的毕业去向落实率为85.15%o男生女生图1-4不
26、同性别毕业生的毕业去向落实率数据来源: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系统。3 .各学院及专业的毕业去向落实率我校2022届本科毕业生中,毕业去向落实率较高的学院是音乐与演艺学院(86.44%)、建筑工程学院(85.86%)、文学与传播学院(82.24%),毕业去向落实率较低的学院是生态旅游学院(63.70%);专科毕业生中,毕业去向落实率较高的学院是教师教育学院、美术学院(均为100.00%),毕业去向落实率较低的学院是生态旅游学院(52.50%)o表1-3各学院毕业生的毕业去向落实率单位:%学历学院名称比例本校本科平均81.28音乐与演艺学院86.44建筑工程学院85.86文学与传播学院82.24本科康
27、养产业学院82.18外国语学院81.79教师教育学院81.68财经管理学院81.62智能制造学院81.56化学化工学院81.38学历学院名称比例体碎画81.07美术学院80.63数学学院80.25政法学院79.19生态旅游学院63.70本校专科平均83.33教师教育学院100.00专科美术学院100.00康养产业学院93.10生态旅游学院52.50数据来源: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系统。我校2022届本科毕业生中,毕业去向落实率较高的专业是特殊教育(96.55%)、文化产业管理(95.56%)、物流管理(92.68%),毕业去向落实率较低的专业是城乡规划(51.39%);专科毕业生中,毕业去向落实率
28、较高的专业是小学教育、美术教育(均为100.00%),毕业去向落实率较低的专业是旅游管理(52.50%),旅游行业受疫情影响较大,相关行业对人才的吸纳力较以往有所减弱。表1-4各专业毕业生的毕业去向落实率单位:%学历专业名称比例本科本校本科平均81.28特殊教育96.55文化产业管理95.56物流管理92.68环境设计92.06学前教育92.03广播电视学92.00物理学91.67商务英语89.47舞蹈学88.24应用化学87.80电子科学与技术87.30健康服务与管理86.67工程造价86.14土木工程85.56音乐学85.43水质科学与技术85.37制药工程85.19学历专业名称比例思想政
29、治教育85.00汉语言文学84.97数学与应用数学84.68数字媒体技术84.52翻译84.21人力资源管理83.93财务管理83.47历史学83.33视觉传达设计82.81体育教育82.35行政管理82.26汉语国际教育82.2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81.88机械工程80.58播音与主持艺术78.82物业管理78.79化学工程与工艺78.65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78.08服装与服饰设计76.92小学教育76.38美术学76.05英语75.78应用心理学75.68酒店管理75.68化学75.38物联网工程75.38机械电子工程73.44广播电视编导68.48知识产权67.92应用统计学65.79审计
30、学63.86城乡规划51.39专科本校专科平均83.33小学教育100.00美术教育100.00老年服务与管理93.10旅游管理52.50数据来源: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系统。(二)毕业去向分布1 .毕业去向分布我校2022届本科毕业生毕业去向以“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34.57%)为主,其次是“签劳动合同形式就业”(25.19%);专科毕业生毕业去向以“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65.87%)为主,“国内升学”的比例为7.94%。表1-5毕业生的总体毕业去向本科专科刀大十IHJ人数(人)比例(%)人数(人)比例(%)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147034.578365.87签劳动合同形式就业107125.1
31、953.97其他录用形式就业3989.3653.97科研助理20.0500.00就业自由职业1062.4921.59自主创业150.3500.00应征义务兵280.6600.00国家基层项目400.9400.00地方基层项目471.1100.00升学国内升学2756.47107.94出国、出境40.0900.00不就业拟升学651.5300.00未就业其他暂不就业20.0500.00I待就业72917.142116.67注:图表中数据均保留两位小数,由于四舍五入,相加可能不等于100%。数据来源: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系统。我校2022届本科、专科男生与女生的毕业去向均以“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为主
32、另外,本科女生“签劳动合同形式就业”的比例高于男生。表1-6不同性别毕业生的毕业去向单位:%分类毕业去向本科专科男生女生男生女生就业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35.1934.1964.0066.34签劳动合同形式就业23.8926.004.003.96其他录用形式就业8.749.758.002.97科研助理0.060.040.000.00自由职业2.322.600.001.98自主创业0.610.190.000.00应征义务兵1.530.110.000.00国家基层项目1.280.730.000.00地方基层项目1.650.760.000.00升学国内升学5.806.880.009.90出国、出境0
33、060.110.000.00未就业不就业拟升学1.651.450.000.00其他暂不就业0.060.040.000.00待就业17.1717.1324.0014.85数据来源: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系统。2 .各学院及专业的毕业去向我校2022届本科毕业生中,选择“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比例较高的学院是建筑工程学院(67.54%)、美术学院(66.88%),选择“签劳动合同形式就业”比例较高的学院是财经管理学院(43.33%)、音乐与演艺学院(43.22%)、文学与传播学院(42.04%),毕业生升学比例较高的学院是化学化工学院(24.48%)o我校2022届专科毕业生中,教师教育学院、美术学院
34、康养产业学院毕业生直接就业比例较高,生态旅游学院毕业生升学比例较高。表17各学院毕业去向单位:%学历学院名称就业升学未就业就协形就Ik签业议式业劳合形就Ik签动同式业他用式业其录形就科研助理自由职业自主创业应征义务兵国家基层项目地方基层项目国内升学出国、出境不就业拟升学其他暂不就业待就业建筑工程*67.548.382.620.000.000.000.000.000.526.810.000.000.0014.14美术学院66.881.881.880.000.000.000.000.940.009.060.000.000.0019.38教师教育学院48.7322.034.290.002.140.
35、390.001.560.581.950.000.190.0018.13数学学院37.6513.5810.490.009.260.000.621.231.854.940.621.230.0018.52音乐与演艺学院36.4443.222.970.000.000.420.000.000.003.390.000.000.0013.56本科康养产业学院35.0612.0724.140.000.000.000.006.322.302.300.005.170.0012.64智能制造学院34.1829.665.420.361.990.181.450.181.816.150.183.980.1814.29化学
36、化工学院31.0311.032.070.0010.340.340.690.690.6924.480.003.790.3414.48体育学院25.1020.9917.700.002.061.233.291.653.295.760.002.880.0016.05财经管理学院22.9843.339.190.000.000.220.441.311.532.410.221.090.0017.29外国语毛院21.7927.1422.500.001.430.360.710.000.717.140.002.860.0015.36自主创业应征义务兵国家基层项目地方基层项目国内升学出国、出境不就业拟升学其他暂不就
37、业待就业1.020.610.200.414.900.000.000.0017.760.000.001.372.742.740.000.000.0036.300.001.020.000.5112.690.510.000.0020.8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3.450.000.000.006.900.000.000.000.0022.500.000.000.0047.50升学未就业学历学院名称就业就协形就业签业议式业劳合形就业签动同式业他用式业其
38、录形就科研助理自由职业文学与传播学院21.4342.046.530.005.10生态旅游学院19.8615.7518.490.002.74政法学院14.7220.8128.430.000.51教师教育学院100.000.000.000.000.00专科美术学院100.000.000.000.000.00康养产业学院75.863.4510.340.000.00生态旅游学院10.0010.005.000.005.00数据来源: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系统。我校2022届本科毕业生选择“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比例较高的专业是特殊教育(96.55%)、环境设计(80.95%),“签劳动合同形式就业”比例较高的专业是舞蹈学(72.94%)、文化产业管理(62.22%);专科毕业生选择“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比例较高的专业是小学教育、美术教育(均为100.00%),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升学(22.50%)的比例较高。表1-8各专业毕业去向单位:%学历专业名称就业升学未就业就协形就Ik签业议式业劳合形就Ik签动同式业他用式业其录形就科研助理自由职业自主创业应征义务兵国家基层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