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县“6+1”工程现场会上的讲话.docx

上传人:randyorton 文档编号:572413 上传时间:2018-11-2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全县“6+1”工程现场会上的讲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在全县“6+1”工程现场会上的讲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在全县“6+1”工程现场会上的讲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全县“6+1”工程现场会上的讲话.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在全县“6+1”工程现场会上的讲话 特征码 cmsqWzLwOkstXieeBfln 推进“6+1”工程构建和谐新农村 在全县“6+1”工程现场会上的讲话 中共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今年,市委、市政府对农业和农村工作提出了“3+3”工程 的发展思路,县委、县政府结合实际,决定把实施“6+1” 工程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点,以文明新村建设为抓手,统 揽粮食生产、扶贫攻坚、农田基建、龙头企业、经合组织、劳 力转移六项工程。半年来,通过全县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群 众的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效。上午,同志们参观了镇白合 村、县职高劳务培训基地、开佛乡佛梨村生态旅游观光型文明 新村、古河镇红

2、色村农业综合开发。刚才同志、同志 分别作了讲话,总结了上半年来的工作成绩,分析了存在的问 题,并对下半年的工作作了安排部署,我完全赞同,希望大家 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夯 实党的执政基础上狠下功夫 实施“6+1”工程,是我县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立党 第 2 页 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构建和谐、小康的重大举措。 全面建设小康、和谐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能否 实现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富裕,关系经济社会发展的大 局。实施“6+1”工程,抓住了新形势下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的瓶颈,顺应了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顺应

3、了农村全面小康建 设的时代潮流,使农村工作有了能够操作、便于运作的有力抓 手。这不仅有利于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强化农业 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结构调 整、特色经济的发展,实现农民增产增收;有利于带动农村建 筑、建材业和相关服务业的发展;有利于增加劳动投入,就地 转移劳动力;有利于促进农村小集镇和居民点建设,加快农村 城镇化的进程;有利于倡导农村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而且有 利于提高农民勤劳致富、科技致富的能力,有利于提升农民群 众的思想道德意识,从而为构建和谐新农村奠定坚实的基础。 因此,我们要站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高度,进一步统一思 想,把实现好、维护好、

4、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我 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实施“6+1”工程作为推 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和突破口,有 效解决“三农”问题,夯实党的执政基础。 二、进一步突出重点,扎实工作,在实干快干巧干上狠下 功夫。 第一,要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 第 3 页 性,切实解决“6+1”工程的动力问题。农民群众始终是 “6+1”工程的建设者、管理者、维护者和直接受益者,是工程 建设的力量源泉。要始终坚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善于通过 宣传、动员、引导、组织,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发挥 其主力军作用,让农民群众变“要我干”为“我要干” ,变被动

5、干为主动干,用自己的手,花自己的钱,流自己的汗,建自己 美好家园。 第二,要突出抓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切实解决“6+1”工 程的难点问题。实施“6+1”工程,不仅要在调整结构、 “一建 三改”方面下功夫,而且需要着眼于通过文明新村创建活动, 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努力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 大力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破除陈规陋习,推进整个农村 走上经济繁荣、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 广大农民群众物质和精神文明水平的全面提高,塑造社会主义 新农村的新形象。 第三,要围绕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切实解决“6+1” 工程的基础问题。 各级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 1 号文件精

6、神,加强领导, 明确责任,切实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行项目建设与农户 自办工程相结合,综合开发、成片治理,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要按照“六个一”加“三配套”的具体安排,努力改善农村人 居环境。使农户的清洁卫生面貌焕然一新。各乡镇、村、社和 第 4 页 各相关部门必须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广泛动员农民群众,围 绕工程建设统一规划,坚持项目打捆,资金集中投放,整村推 进,力争通过 3-5 年的努力,使全县广大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 有显著改变。 第四,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发展特色经济,增加农民收 入,切实解决“6+1”工程的核心问题。 一是要发挥竹类资源优势,做强做大竹类产业。在大力发 展竹笋、竹荪等竹

7、食品,竹根雕、竹编等竹工艺品,竹建材、 竹家具等竹制品和竹浆造纸业等竹加工业的同时,下功夫培育 竹景观,打造竹旅游,以竹类支柱产业为基础,打造旅游主导 产业。二是要发挥畜牧产业优势。依托铜鼓畜牧科技园区和畜 牧类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大力发展生猪、肉牛和各类小家禽 等规模养殖小区,让畜牧产业真正撑起我县农民增收的“半壁 河山” 。三是要继续发挥粮食产业优势。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 术,努力提高粮食产量和品质。依托县优质专用粮油产业 化协会,发展粮油订单生产,提高种粮效益,促进农民增收。 四是要始终把职业教育放在突出的位置,规范管理,加大督查 力度,保证职业教育经费足额到位,切实改善办学条件,加大

8、农民工技能培训力度,为优势资源的高效开发、可持续利用提 供人才保障。 第五,狠抓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切实解决“6+1”工程的组 织保障问题。 第 5 页 一是要注意选好配强村级班子,把一大批既“靠得住” ,又 “有本事” ;既有组织观念,又有经济观念;既能带领群众致富, 又能自己致富的人选拔到村级班子中来。努力把农村致富带头 人培养为党员,把党员培养为农村致富带头人,把党员致富带 头人培养为村级后备干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 用和党员的先锋模作用。二是要积极探索创新新形势下乡镇工 作思路。随着农业税免征,以“减人、减事、减支”为主要内 容的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即将全面展开,农业农村工作形势

9、发生 了深刻的变化。乡镇工作要努力做到“四个转变” ,即:干部 “官念”要由领导管理向指导服务转变;工作重心要由就农业 抓农业向以工带农、以工促农转变;工作方式要由简单的行政 强迫命令向市场化运作引导、服务、示范转变;日常管理由 “为民作主”向“让民作主”转变。三是要注重加强乡村干部 的政治思想素质和岗位技能培训,增强其责任意识、法规意识、 经济意识、科技意识,提高为农服务水平。四是要积极推进村 民自治和村务公开。进一步理顺乡镇与村组的关系,充分发挥 村级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在尊重村民自主权和村委会相对 独立性的基础上实现对村组的有效管理。 三、进一步落实惠农、支农政策,防止农民负担反弹,在

10、 确保农村社会稳定上狠下功夫 我们要进一步落实好中央、省委各项惠农、支农政策,使 农村工作做到“三到位一加强” ,即政策到位、投入到位、服务 第 6 页 到位和加强农资市场监管,特别是要贯彻落实好 6 月 23 日全省、 全市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切实防止农民负担 反弹,确保农村社会稳定。 第一,要认真开展学习宣传,确保党的农村政策深入民心。 广泛开展“宣传 1 号文件,促进增粮增收”活动,深入村、社、 农户,全面宣传党的农村政策,让广大农民群众全面了解政策 内容,使党的农村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在全社会形成强 大的舆论氛围。 第二,要狠抓政策落实,确保农民群众得到真正实惠。今

11、年,我县已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规定,完全停征了农业税及其 附加和除烟叶以外的农业特产税,粮食直接补贴也于 4 月底前 全部兑现到农户,农机具补贴也于 5 月份完成了补贴任务,农 民群众普遍比较满意。但也存在有粮食直补款、退耕还林补助 款抵扣农税尾欠或村集资,涉农收费不规范等问题。因此,各 级各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认真执行涉农收费公示制,坚决查 处涉农“三乱”行为,严肃追究直接责任人和有关领导干部的 责任。农业、畜牧、国土、建设、宣传、教育、计生、民政等 涉农部门为农民开展农技服务、畜禽疫病防治、土地测绘、建 筑设计、报刊订阅、劳务培训及办理证件、手续等,一定要尊 重农民意愿,严格按有关规定执行,

12、严禁扩大范围收费或只收 费不服务。对农民不愿接受的服务内容,不得强制设“卡”收 费,对已收取费用而未提供实际服务的,有关部门必须退费并 第 7 页 按照有关规定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要严格按照省委 1 号文件有关“一事一议”的规定,进一步完善农村“一事一议” 的实施办法。严格区分加重农民负担与农民自愿投资投劳改善 生产生活条件的政策界限,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实施“一事一 议”的新机制、新办法,解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筹资难问题。 第三,要积极协调解决农村突出问题和矛盾,确保农民生 活安定,农村社会稳定。一要稳妥处理农村“尾欠”及基层干 部垫支问题。根据省、市要求,对农业税及其附加历年“尾欠” ,

13、 鉴于其情况复杂,一律先挂帐暂不征收,待全国停征农业税后, 再按中央的政策执行。对基层干部为完成税费上缴任务或直接 因工作而发生的垫支,各乡镇党委、政府要积极探索解决办法。 二要认真解决土地承包方面的问题。要健全土地流转新机制, 完善土地征占补偿新办法,妥善处理土地承包纠纷,及时化解 矛盾,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三要积极解决退耕还林的养护、 钱粮补助兑现和退耕还林补助政策到期后农民的生计问题以及 水费收取、农网改造等问题。 同志们,今年上半年,以“6+1”工程为重点的农业和农村 工作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在座各位功不可没。但我们也要 看到,我县农业和农村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还较多,特别是 农业产业化水平还很低,农产品加工业滞后,自然灾害频繁, 广大农民特别是受灾群众增收还比较困难。各级各部门要切实 做到加强“三农”的决心不动摇,在思想上更加重视;扶持 第 8 页 “三农”的力度不减弱,在措施上更加有力;狠抓“三农”的 劲头不松懈,在工作上更加扎实;确保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农村稳定,为努力构建和谐发展新农村作出新的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事务文书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