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付教授运用乌头汤加减治疗痹证心得_晁利芹.pdf

上传人:李医生 文档编号:5733040 上传时间:2020-07-25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36.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王付教授运用乌头汤加减治疗痹证心得_晁利芹.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王付教授运用乌头汤加减治疗痹证心得_晁利芹.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王付教授运用乌头汤加减治疗痹证心得_晁利芹.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王付教授运用乌头汤加减治疗痹证心得_晁利芹.pdf(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4 年 1 月 1 日 第 1 期 No 11 January 2014 中医学报 CHINA JOUNAL OF CHINESE MEDICINE 第 29 卷总第 188 期 Vol 29Serial No 188 名医研究 栏目主编: 韩丽华协办: 中华中医药学会名医学术研究分会 *基金项目: 湖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 编号: D20121601) ; 郑 州市科技领军人才项目( 编号: N2010S0289) 王付教授运用乌头汤加减治疗痹证心得 * 晁利芹 湖北中医药大学, 湖北 武汉 430000 摘要: 乌头汤出自 金匮要略 , 具有散寒除湿, 除痹止痛的功效。痹证是由风、 寒

2、、 湿、 热等引起的以肢体关节及肌肉酸痛、 麻 木、 重着、 屈伸不利, 甚或关节肿大灼热等为主症的一类病证, 王付教授运用乌头汤加减治疗各种腰椎间盘突出症、 慢性膝关 节炎、 骨性关节炎、 强直性脊柱炎等痹证, 均取得良好疗效。 文献引用: 晁利芹 王付教授运用乌头汤加减治疗痹证心得 J 中医学报, 2014, 29( 1) : 38 39 关键词: 乌头汤; 腰椎间盘突出症; 慢性膝关节炎; 骨性关节炎; 强直性脊柱炎 中图分类号: 249 8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4 8999( 2014) 01 0038 02 Application of Wutou Soup in th

3、e Treatment of Arthralgia Zheng by Professor Wang Chao Liqin Hubei T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University, Wuhan Hubei China 430000 Abstract: Wutou soup from Jinkui Yaolue has sanhan chushi and chubi zhitong effect Bizheng is caused by wind, cold, wet, hot inducing joint and muscle pain, numbness,

4、 heavy and inconvenient flexion or even arthrocele heat as the primary symptom Professor Wang using flavored Wutou soup in the treatment of prolapse of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chronic gonarthritis, osteoarthritis and ankylosing spondy- litis has achieved good results eference citation: Chao Liqi

5、n Application of Wutou Soup in the Treatment of Arthralgia Zheng by Professor Wang J China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2014, 29( 1) : 38 39 Key words: wutou soup; prolapse of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chronic gonarthritis; osteoarthritis; ankylosing spondylitis 王付教授对 伤寒杂病论 方的运用仿而不泥, 圆其机而 活其法, 善用经

6、方配时方诊治各种疑难杂症。笔者有幸聆听 教诲, 获益匪浅, 现整理导师乌头汤临床运用于此, 以供同道 交流 。 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 篇曰 : “病历节不可 屈伸, 疼痛, 乌头汤主之。乌头汤方: 治脚气疼痛, 不可屈伸。 麻黄、 芍药、 黄芪各三两, 甘草三两( 炙) , 川乌五枚( 以蜜二 升, 煎取一升, 即出乌头) 上五味,口父咀四味, 以水三升, 煮取 一升, 去滓, 内蜜煎中更煎之, 服七合。不知, 尽服之。 ” 痹证是由风、 寒、 湿、 热等引起的以肢体关节及肌肉酸 痛、 麻木、 重着、 屈伸不利, 甚或关节肿大灼热等为主症的一 类病证。故腰椎间盘突出症、 慢性膝关节炎、

7、骨性关节炎、 强 直性脊柱炎皆属此范畴1 。 1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盘突出是纤维环破裂后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造成 以腰腿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中医学典籍中无腰椎间盘突 出症之名。腰间盘相当于一个微动关节, 是由透明软骨板、 纤维环和髓核组成, 分布在腰椎骨间。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 或外伤所致纤维环破裂, 髓核从破裂处脱出, 压迫腰椎神经, 而出现腰腿放射性疼痛, 所以医学界认为腰间盘突出症属 “腰腿痛 ” “痹证” 范畴 2 。 马某, 男, 33 岁, 职员。2 a 前突然感到腰痛, 诊为腰椎间 盘突出症, 经治疗后腰痛有所好转。约 0 5 a 后发现左大腿 外侧肌肉萎缩, 服用中西药, 仍不见好

8、转。刻诊: L3 4疼痛而 沉重, 左侧大腿肌肉萎缩, 且温度明显低于右侧大腿, 恶寒, 疲劳困倦, 失眠, 大小便正常, 舌质淡, 苔薄白, 脉沉弱。辨为 气虚寒湿痹证, 治当益气散寒蠲痹, 以乌头汤加味治疗, 药物 83 2014 年 1 月 1 日 第 1 期 No 11 January 2014 中医学报 CHINA JOUNAL OF CHINESE MEDICINE 第 29 卷总第 188 期 Vol 29Serial No 188 组成: 麻黄 9 g, 白芍 9 g, 黄芪 80 g, 炙甘草 9 g, 生川乌( 另 包) 10 g, 生草乌( 另包) 10 g, 当归 12

9、 g, 地龙 12 g, 乳香 9 g, 没药 9 g, 川芎 12 g。12 剂, 每日 1 剂水煎服, 分两次服。二 诊: 疼痛明显减轻, 左侧大腿温度也明显好转, 又按前方续服 12 剂。之后, 累计服用前方 90 余剂, 左侧大腿肌肉萎缩基本 恢复正常, 腰椎疼痛也得到有效控制, 随访 1 a, 未复发。 按: 左侧大腿肌肉萎缩, 从中医辨证, 以恶寒与沉重则辨 为寒湿, 审疲劳困倦则为气虚, 参合其他病症表现而辨证为 乌头汤主治病症, 以乌头汤温阳散寒, 益气除湿, 加当归、 川 芎以行血活血益血, 乳香、 没药以活血止痛, 地龙以通络止 痛。方药相互为用, 以收其效。 2慢性膝关节

10、炎 膝关节炎是膝关节的常见疾病, 骨关节炎的主要特征包 括有软骨退行性病变和关节边缘骨赘的形成。一般表现有 关节疼痛、 压痛、 强响、 关节积液、 活动受限、 关节畸形以及可 有不同程度的局部炎症。一般无全身的症状。 张某, 男, 59 岁。患膝关节炎已 3 a, 曾做 CT 等检查, 诊 断为慢性膝关节炎, 近因病症加重而前来诊治。刻诊: 膝关 节肿胀困痛, 下蹲困难, 上下楼梯或受凉加重, 休息后好转, 口不渴, 舌红边略紫, 苔薄白, 脉沉细弱。辨为气虚寒湿痹 证。方用乌头汤加味治疗, 药物组成: 麻黄 10 g, 白芍 10 g, 黄芪 10 g, 炙甘草 10 g, 生川乌 10 g

11、, 生地黄 15 g, 知母 12 g, 乳香10 g, 没药12 g, 白术15 g, 地龙12 g。6 剂, 1 日1 剂, 第 1 次煎 50 min, 第 2 次煎煮 30 min, 水煎 2 次, 合并, 分 3 次 服。二诊: 疼痛减轻。效不更方, 续服前方 10 剂。三诊: 疼 痛消失, 按前方汤剂变散剂巩固治疗, 每次 6 g, 每日 3 次, 治 疗 3 个月。随访 1 a, 未再复发。 按: 根据膝关节肿胀困痛、 口不渴、 受凉加重辨为寒湿, 休息后好转辨为气虚, 舌红边略紫辨为寒夹瘀热。权衡病变 证机, 以寒湿气虚为主, 夹有瘀热为次。方中生川乌逐寒除 湿, 通利关节,

12、温达经气, 温通血脉; 黄芪益气固表, 补益营 卫; 麻黄宣发营卫, 通理气机, 驱散风寒, 通利关节; 白芍补血 养血, 缓急止痛; 炙甘草益气补中, 加生地黄、 知母清退郁热 兼防温药伤津, 白术健脾燥湿制水, 乳香、 没药活血行气止 痛, 地龙通络利水。方药相互为用, 以奏其功。 3骨性关节炎 骨性关节炎( osteoarthritis, OA) 是一种以关节软骨的变 性、 破坏及骨质增生为特征的慢性关节病。主要表现是关节 疼痛和活动不灵活, X 线表现关节间隙变窄, 软骨下骨质致 密, 骨小梁断裂, 有硬化和囊性变。关节边缘有唇样增生。 后期骨端变形, 关节面凹凸不平。关节内软骨剥落,

13、 骨质碎 裂进入关节, 形成关节内游离体。骨性关节炎属中医学“骨 痹 ” “膝痹” 范畴。 段某, 男, 35 岁, 干部。2 a 前出现关节疼痛, 关节积液, 肿胀, 僵硬, 经检查诊断为骨性关节炎, 近因疼痛加重前来诊 治。刻诊: 关节疼痛, 肿胀, 僵硬, 肢体烦重, 口苦不渴, 舌质 淡红, 苔黄腻, 脉沉滑。辨为湿热夹寒证, 治当清热化湿, 兼 以温阳, 给予四妙丸、 麻杏薏甘汤与乌头汤合方加味治疗, 药 物组成: 黄柏 24 g, 薏苡仁 24 g, 苍术 12 g, 怀牛膝 12 g, 麻黄 6 g, 杏仁 8 g, 炙甘草 12 g, 生川乌 15 g, 芍药 12 g, 黄芪

14、 10g。 6 剂, 煎药时加入蜂蜜 50 mL, 第 1 次煎 50 min, 第 2 次煎煮 30 min, 每日 1 剂, 分 3 次服。二诊: 关节肿胀减轻, 继服前方 6 剂。三诊: 口苦基本解除, 继服前方 6 剂。四诊: 肢体烦重 解除, 继服前方 6 剂。五诊: 苔腻减少, 继服前方 6 剂。六 诊: 诸证较前均有明显好转, 以前方治疗 40 余剂。之后, 为 了巩固疗效, 按前方变汤剂为散剂, 每次 6 g, 每日 3 次, 治疗 3 个月。随访 1 a, 一切正常。 按: 根据肢体烦重、 苔黄腻辨为湿热, 再根据口苦不渴、 舌质淡红辨为湿热夹寒, 因肿胀、 僵硬辨为湿热肆虐

15、筋脉, 以 此辨为湿热夹寒证。方以四妙丸清热燥湿, 疏通脉络, 以麻 杏薏甘汤清热通阳止痛, 以乌头汤温阳逐寒止痛。方药相互 为用, 以奏其效。 4强直性脊柱炎 强直性脊柱炎( ankylosing spondylitis, AS) 是一种慢性炎 性疾病, 主要侵犯骶髂关节、 脊柱骨突、 脊柱旁软组织及外周 关节, 并可伴发关节外表现。临床主要表现为腰、 背、 颈、 臀、 髋部疼痛以及关节肿痛, 严重者可发生脊柱畸形和关节强 直。 白某, 男, 39 岁, 工人。5 a 前因腰背疼痛, 经检查而诊断 为强直性脊柱炎, 几经住院及门诊治疗, 并多次服用中西药, 且未能有效控制疼痛, 近 2 a

16、来因胸背腰疼痛而影响正常行 走, 故前来诊治。刻诊: 颈、 背、 胸、 腰、 胯疼痛沉重, 恶风寒, 口淡不欲饮水, 大便溏, 舌质淡红, 苔薄略黄, 脉沉。辨为寒 湿阳虚夹热证, 其治当温阳益气, 逐寒止痛, 给予乌头汤与桂 枝附子汤合方加味, 药物组成: 麻黄 10 g, 黄芪 10 g, 生川乌 6 g, 生草乌 6 g, 桂枝 12 g, 附子15 g, 生姜10 g, 石膏15 g, 生天 南星 12 g, 白芍 24 g, 地龙 12 g, 大枣 12 枚, 炙甘草 10 g。12 剂, 第 1 次煎50 min, 第2 次煎煮30 min, 每日1 剂, 分3 次温 服。二诊:

17、疼痛略有减轻, 效不更方, 继服 12 剂。三诊: 疼痛 又较前有好转, 又按前方继服 12 剂。之后, 又按前方治疗 50 余剂, 疼痛解除。复以前方变汤剂为散剂, 每次 6 g, 每日 2 次, 以巩固治疗 3 个月。随访 1 a, 疼痛未再复发。 按: 中医根据病变部位在骨节, 恶风寒, 口淡不欲饮水, 大便溏辨为阳虚, 以颈、 背、 胸、 腰、 胯疼痛沉重变为有湿邪沉 着, 舌质淡红, 苔薄略黄此为热象。用乌头汤与桂枝附子汤 合方加味以温阳散寒, 益气补血, 通络止痛。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 乌头具有抗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 具有类似肾上腺皮质激素样的作用, 还具有增强免疫功能和 抑制免疫反应 3 。 ( 感谢王付教授对本文的指导) 参考文献: 1 李红霞 通痹汤治疗痹症 132 例J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6, 21 ( 4) : 57 2 高登山 身痛逐瘀汤加味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86 例J 河南中 医, 2006, 26( 12) : 66 3 田黎 从金匮要略 探讨痹证的治疗J 河南中医, 2008, 28 ( 12) : 6 收稿日期: 2013 10 08 作者简介: 晁利芹( 1981 ) , 女, 河南濮阳人, 博士研究生, 主 治医师, 主要从事神经内科疾病的临床研究。 编辑: 秦琳 9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