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附录A团体标准评价评分表表A.1团体标准评价评分表一级指标二级指标指标说明评价条款分值评价方法得分1.标准需求(15分)1.1背景环境(3分)与政策、社会、经济、技术等方面政策导向契合情况。1.L1与现行政策法律法规匹配情况1专业评价、社会团体登记业务范围、查验政策文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1.1.2契合社会经济和本社会团体产业发展程度11.1.3核心技术要素设置是否代表行业发展方向11.2现行标准(4分)与现行标准相互协调配套情况。1.2.1现行国际、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情况,文件设立的必要性2专业评价、查验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1.2.2文件与现行标准相互协调程度21.3市场和创新需要(
2、8分)解决行业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属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情况。1.3.1是否属于填补标准空白21.3.2是否属于科技成果转化3土国标子住借另、公关服分半台、标准查新报告、证明文件、专家评审1.3.3是否属于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卡脖子关键技术转化和“揭榜挂帅”项目、满足产业链需求等联合制定的标准32.组织能力(10分)2.1制定主体标准化能力(5分)社会团体资质、机构和人员配置情况满足文本制定要求情况。2.1.1社会团体法人资质合法有效1依据团体标准管理规定第八、二十条,查验材料、专家评审。2.1.2在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或其它相关平台自我声明公开情况22.1.3社会团体内设标准
3、化工作部门、人员配置数量满足标准制修订情况22.2运行机制(5分)社会团体内部治理能力、外部协调与申诉反馈机制、标准项目管理、知识和产权管理等运行情况。2.2.1团体标准化战略规划情况等标准化决策程序2查阅文件、GB/Z43194团体标准涉及专利处置指南、专家评价。2.2.2标准技术工作管理协调政策和制度情况12.2.3知识产权(专利、版权、商标、商业秘密)处置制度及投诉受理机制12.2.4社会团体内部标准化奖惩政策情况13.制定实施(25分)3.1标准制定(5分)文件制定程序、制定过程、制定周期等方面情况。3.1.1制定程序是否完备,一般包括:提案、立项、起草征求意见、技术审查、批准、编号、
4、发布、复审等阶段1查阅制定过程文件、专家评审、团体标准管理规定3.1.2制定周期和征求意见期限是否明确适宜23.1.3技术审查原则、分歧处理等过程信息文件化管理和记录23.2标准发布(5分)3.2.1文件编号符合相关规定,过程材料齐全保管有效1查验文件、团体标准管理规定标准化法3.2.2文件发布形式、宣传媒介渠道及层级2一级指标二级指标指标说明评价条款分值评价方法得分文件编号和管理、文件发布、文件文本发行等方面情况。3.2.3文件文本发行数量情况(2018年1月1日后发布的应通过出版社正式发行)23.3标准宣贯实施(15分)通过自律公约的方式对文件的宣贯实施、监督抽查和持续改进情况。3.3.1
5、文件在包括但不限于会员单位的宣贯、培训、推介情况57lZk-vr屈。由第r=Hl=IFl3.3.2文件在包括但不限于会员单位产品、过程和服务标准中的采纳情况5巨验又件、木纳甲位址明、3.3.3文件复审及更新频次情况5*豕钎仞4.质量成效(50分)4.1文本质量(6分)文件中要素的编排、文本编写规范、特定内容的编写等方面情况。4.1.1核心技术要素的编写应符合GB/T20001相应部分的规定及相应行业领域标准编写规范要求,如工程建设标准编写应符合工程建设标准编写规定2专业评价、查验文本4.1.2文本编写应符合GB/TLI和团体标准管理规定24.L3文件中某些特定内容的起草应符合GB/T20002
6、相应部分的规定,服务标准参照GB/T24620和GB/T2822224.2技术先进性(10分)文件技术内容的先进性情况。4.2.1核心技术指标设置的前瞻性及优于国家、行业标准情况2标准化法、查验文件、专业评价、标准查重文件或自我声明4.2.2原创性技术指标设置情况24.2.3整体指标设置的可操作性及合理性情况24.2.4所有技术指标相关验证测试情况24.2.5专利标准化情况24.3适用性和推广转化(10分)文件的适用性以及文件升级、政府采纳和应用等推广情况;标准转化情况。4.3.1文件在市场活动(招投标、贸易等)中应用情况24.3.2文件在政府产业政策制定、采信推广情况24.3.3文件纳入合格
7、评定、检验检测、认证情况。3Q业讦1刀、十口大致幅验证4.3.4文件转化为公标准(国、行、地标)情况34.4实施效果(24分)文件实施产生的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效益情况。经济效益(8分)4.4.1提质增效:产品质量、生产效率、销售额、销量、产值、市场规模等效益提升情况4专业评价、查验附有测算依据的材料、外部权威部门出具的报告、应用单位提供的应用情况、问卷调查报告等证明材料。4.4.2降低成本:采购、生产、交易等成本降低,促进产品升级迭代情况4社会效益(8分)4.4.3社会发展:提高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标准化水平情况34.4.4公共利益:维护社会秩序、公共安全,保护人身健康等方面情况3一级指
8、标二级指标指标说明评价条款分值评价方法得分4.4.5相关方需求:持续满足或提高相关方需求和期望,包括顾客满意率2生态效益(8分)4.4.6节能降耗:能耗、水耗等绿色低碳循环,促进碳达峰、碳中和可持续发展情况44.4.7环保:污染物控制,气候、大气质量、土壤质量、物种多样性、湿地自然栖息地等生态环境保护4总计100附录B(资料性)团体标准评价报告报告编号:团体标准评价报告标准名称:标准编号:委托方:评价日期:基本信息标准名称及编号评价类别第一方口第二方口第三方标准类别口产品类口过程类口服务类主要起草单位所属行业领域标准评价综述评价项目评价概述得分标准需求组织能力制定实施质量成效总分评价结论:给出结论,并宜给出改进项。评价人员(签字):评价机构(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