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课邓稼先情境任务型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第1课邓稼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整体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邓稼先其人其事,理解邓稼先的成就和襟怀,把握文章的思想内涵。2 .勾画文中的关键语句或段落,揣摩其内涵。3 .学习文章塑造人物的方法。【重点难点】1 .了解邓稼先其人其事,理解邓稼先的成就和襟怀,把握文章的思想内涵。2 .勾画文中的关键语句或段落,揣摩其内涵。3 .学习文章塑造人物的方法。【情境任务群】七年级语文组将开展“与杰出人物同行学科活动周,七年级1班抽到的是“奇丈夫邓稼先”展板制作,请结合课文邓稼先分析邓稼先之“奇”表现在哪些方面。任务一:基础入门扫清字词、文常障碍任务二:初
2、识稼先了解“奇丈夫”事迹任务三:走近稼先体会奇丈夫品格任务四:致敬稼先传承“奇丈夫”精神【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七年级语文组将开展“与杰出人物同行学科活动周,七年级1班抽到的是“奇丈夫邓稼先”展板制作,请结合课文邓稼先分析邓稼先之“奇”表现在哪些方面。二、教学新课任务一:基础入门扫清字词、文常障碍第一关:请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大声朗读下列词语。元勋(Xiin)奠基(diGn)选聘(Pin)谣言(y0)背诵(s6ng)昼夜(Zh6u)昆仑(Illn)挚友(Zhi)可歌可泣(qi)鞠躬尽瘁(CU1)锋芒毕露(1U)无垠(yin)(Zii)殷红(yn)鲜为人知(Xin)当之
3、无愧(ku1)妇孺皆知(r止)燕然(yn)萦带t(xing)铤(ti至死不懈(Xie)家喻户晓Cyu)彷徨(Pdng)(ying)宰割ng)嚏(Xtin)第二关:请根据释义写出课文中相应的词语。(1)带黑的红色。()(2)很少有人知道。()(3)承受某种荣誉或称号毫不惭愧。()(4)每家每户都知道。()(5)形容英勇悲壮的事迹值得歌颂,感人至深。()(6)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将士战死于战场。()(7)指锐气和才干全都表现出来。多形容人气盛逞强。()(8)指恭敬谨慎,竭尽心力。()(9)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10)指人人都知道。()预设:(1)殷红(2)鲜为人知(3)当之无愧(4)
4、家喻户晓(5)可歌可泣(6)马革裹尸(7)锋芒毕露(8)鞠躬尽瘁(9)层出不穷(10)妇孺皆知第三关:根据课下注释和查阅资料所得补全下列空缺。(1)杨振宁,1922年10月1日出生于安徽合肥,世界著名家,在粒子物理学、统计力学和凝聚态物理等领域作出了里程碑性的贡献。1957年获奖;是中美关系松动后回中国探访的第一位华裔科学家,积极推动中美文化交流和中美人民的互相了解;在促进中美两国建交、中美人才交流和科技合作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预设: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2)本文既是一篇回忆性散文,又是一篇人物传记。人物传记是记录人物的文字,它往往通过一些特殊事件来刻画人物的特殊贡献、精神品质和高尚情操。
5、根据各种书面的、口述的回忆,调查等相关材料,加以选择性的编排、描写与说明而成。传记一般不虚构,性是传记的基本要求。预设:生平纪实(3) 了解写作背景:1986年,邓稼先因病去世,这位始终站在中国核武器设计制造和研究第一线的科学家,生。结束了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光辉一对于邓稼先的逝世,华几千年的文化为背景,中国男儿,睡狮千年,长江大河,天府之国,风虎云龙,中国男儿,睡狮千年,我有宝刀,决胜疆场,碎首黄尘,中国男儿,要将只手撑天空。睡狮千年,亚洲之东,取多用宏,万国来同,杨振宁无比悲痛。为了缅怀好友,作者以中以一百多年来的民族情结、五十年的朋友深情为基调,用饱含感情的语言写下了这篇传记。任务
6、二:初识稼先了解“奇丈夫事迹听中国男儿这首歌曲,感知歌曲中对“奇丈夫”的赞美之情。一夫振臂万夫雄。峨峨昆仑,翼翼长城,黄帝之胄神明种。天之骄子吾纵横。中国男儿,要将只手撑天空。睡狮千年,一夫振臂万夫雄。慷慨从戎,击楫中流,泱泱大风,气贯长虹,古今多少奇丈夫。燕然勒功,至今热血犹殷红。L速读课文,快速捕捉文中的关键信息,思考:文章六个部分围绕邓稼先分别写了哪些内容?试着用一两句话概括。提示:(1)利用文中的小标题;(2)关注段落的中心句预设:第一部分,从时代背景角度,表现邓稼先对祖国发展有着巨大的贡献。第二部分,总体介绍邓稼先的生平经历和贡献,突出他的鞠躬尽瘁。第三部分,以对比方式,突出邓稼先作
7、为中国科学家的品质。第四部分,为邓稼先成功领导原子弹工程,自力更生,获巨大成就而骄傲。第五部分,写邓稼先在极端困难条件下,肩负重任,不怕牺牲,勇于奉献。第六部分:对邓稼先作总体评价一一他是我们“永恒的骄傲2 .理清全文结构,明确全文的思路。预设:思路:背景引入一一概括介绍一一具体介绍一一总结评价3 .阅读第二部分,制作人物档案卡,梳理邓稼先的生平经历和主要事迹。邓稼先档案卡姓名生卒年月籍贯学历工作单位职务时间经历、主要事迹1924年出生在安徽省怀宁县预设:4 .请同学们观察表格中的时间和事件,想想其中哪些颇不寻常,引起了你的注意,说一说引起你关注的原因。预设:(1)大学毕业后在昆明任教,并参加
8、中国共产党的外围组织“民主青年同盟”,投身民主运动,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1946年夏,获聘北京大学物理系助教。年少有为,早早树立报国之志(2)抱着学习更多本领以建设新中国之志赴美学习。不足两年便获得博士学位。获得学位九天后,谢绝恩师挽留,毅然决定回国。此后八年间,从事中国原子核理论研究。聪明勤奋、爱国情怀、报国心切(3) 1958年他开始隐姓埋名,进入与世隔绝的西北戈壁。当时苏联撤走了对我国的援助。他们中谁也没有见过原子弹是什么样,多数人还没听说过原子弹。仅用六年的时间,邓稼先带领的团队就成功研制出第一颗原子弹,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抛弃名利、自力更生、艰苦创业(4)资料助读:各国
9、发明原子弹到氢弹的间隔时间表美国七年零四个月(1945年7月一1952年11月)苏联四年(1949年8月一1953年8月)英国四年零七个月(1952年10月一1957年5月)法国八年零六个月(I960年2月一1968年8月)中国两年零八个月(1964年10月一1967年6月)邓稼先的研究团队仅用两年多时间,就完成了美国用了7年、法国用了8年、苏联用了4年才完成的工作,创造了当时世界上氢弹研制的最快速度。不懈努力创造的中国速度、中国奇迹(5)查出身体有放射物侵入,患直肠癌后,仍坚持回核试验基地。工作为重、看淡生死(6)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因全身大出血而逝世。他在临终前叮嘱:“不要让人家把
10、我们落得太远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临终前仍心系国家大事。5播放视频:百集“文物背后的故事”系列视频:“两弹元勋”邓稼先手稿6.文章第一部分“亡国灭种的国家背景”能否删去呢?预设:不可以。邓稼先生活在中华民族任人宰割的的时代,生活在中华民族亡国灭种的危险时代,如此严峻的时代催促着邓稼先等英雄刻不容缓的救国存亡。在中华民族长久遭受屈辱的背景下引出邓稼先,突出邓稼先的贡献之大,播放视频:国家记忆:大国之盾惊天巨响了解邓稼先的巨大贡献。7.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可以总结,邓稼先被称为“奇丈夫二主要奇在三个方面:功勋奇(贡献巨大)身份奇(鲜为人知)精神奇(鞠躬尽瘁)。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上节课我
11、们主要从邓稼先的生平和事迹来了解邓稼先,初步感知邓稼先的精神和品格。这节课,我们将学习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性格品质的方法,深入了解邓稼先,走近邓稼先。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性格品质的方法:1 .理解作者评价;2 .分析对比作用;3 .聚焦关键词语4 .关注细节描写;5 .赏析引用妙处二、教学新课任务三:走近稼先体会“奇丈夫”品格1.于作者评价中认识人物:精读课文第三部分中的评价性语句,体会其作用。预设:(1)邓稼先则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分析:程度副词“最字强调了邓稼先的低调和谦逊,他并不追求名利和关注,而是专注以自己的工作和事业。师小结:品格奇(低调谦虚)(2)他是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
12、气质的人。分析:程度副词“最”字将邓稼先与农民紧密联系起来,不仅拉近了他与普通大众的距离,也突出他脚踏实地、吃苦耐劳的品格和单纯质朴的气质。师小结:品格奇(脚踏实地、吃苦耐劳、单纯质朴)(3)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分析:程度副词“最强调了邓稼先在奉献精神方面的卓越和突出,这种奉献精神正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和传承下来的宝贵财富。师小结:精神奇(无私奉献)(4)人们知道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相信他。分析:程度副词“绝对”的意思是排除了一切可能性。高度赞扬了邓稼先的谦逊质朴、没有私心。师小结:品格奇(谦逊质朴)精神奇(无私奉献)2.于人物对比中赏识人物:文章
13、既然是写邓稼先,为什么还要写奥本海默?请填写下表寻求答案。奥本海默邓稼先国籍职务功劳学术水平文化背景性格为人预设:奥本海默邓稼先国籍(异)美国中国职务(同)原子弹设计领导人功劳(同)本国原子弹工程成功的功臣学术水平(同)相当文化背景(异)美国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性格为人(异)锋芒毕露最不引人注意忠厚平实真诚坦白“纯”、朴实对比的作用:说明了邓稼先在历史特殊时期为中华民族作出历史性贡献的原因:因为有中国学者特有的忠厚朴实、真诚坦白、心胸宽阔的气质,才得以团结众多的科学家,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自然而然地得出后文的结论:”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14、师小结:品格奇(忠厚朴实)3 .于细节描写中认识人物:圈出凸显人物精神境界的精彩细节描写,体会邓稼先的精神品质。 1)我在北京看到稼先时,避免问他的工作地点,他自己只说“在外地工作”。 分析:严守秘密,体现了邓稼先作为中国共产党党员的高度责任感和优秀的组织纪律性。 师小结:品格奇(有责任感,组织纪律强)(2)他说他觉得没有,但是确切的情况他会再去证实一下,然后告诉我。 分析:表现了邓稼先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科学家实事求是的精神,他不敷衍,不草率。 师小结:品格奇(实事求是)4 .于引用手法中理解人物:有感情地朗读第五部分,思考:开头和结尾引用的内容有什么作用?预设:(1)吊古战场文浩浩乎!平沙
15、无垠,复不见人。河水萦带,群山纠纷.黯兮惨悴,风悲日嚏。蓬断草枯,凛若霜晨。乌飞不下,兽铤亡群。亭长告余曰:“此古战场也!常覆三军。往往鬼哭,天阴则闻! 分析:渲染了一种悲壮凄凉的气氛,从侧面烘托了邓稼先工作环境的恶劣艰苦,突出了他为国不辞辛劳,无私奉献的精神。同时把读者引入中国历史的深处,增加了文章的厚重感。 师小结:精神奇(无私奉献)(2)中国男儿中国男儿要将只手撑天空长江大河亚洲之东峨峨昆仑古今多少奇丈夫碎首黄尘燕然勒功至今热血犹殷红分析:用“五四”时代的一首歌作为邓稼先一生的写照,赞扬了他为祖国而献身的崇高精神品质。 师小结:精神奇(无私奉献)5 .总结:邓稼先之“奇(1)邓稼先之“奇
16、主要表现在身份奇、功勋奇、品格奇、精神奇。(2)在分析人物形象时用到的手法:理解作者评价;分析对比作用;聚焦关键词语;关注细节描写;赏析引用妙处。任务四:致敬稼先传承“奇丈夫精神1 .结合自己切身的感悟,探究在下列句子的副词中你触摸到了一个怎样的邓稼先?预设:邓稼先1948年到1950年赴美国普渡大学读理论物理,获得博士学位后立即乘船回国,1950年10月到中国科学院工作。一一赤忱的爱国之心,炽热的爱国情怀。邓稼先始终站在中国原子武器设计制造和研究的第一线,领导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地设计了中国的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华民族国防自卫武器引导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一一对祖国强大的迫切渴望,以祖国的
17、强大为己任。如果别人去和工宣队、军宣队讲理,恐怕要出惨案。而邓稼先去了,竟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的队员。一一高超的说服口才,强烈的人格魅力,令人信服!1982年,他做了核武器研究院院长以后,一次井下突然有一个信号测不到了,大家十分焦虑,人们劝他回去,他只说了一句话:“我不能走J领导者的人格担当和责任感。2 .如此挚友,杨振宁在六部分是对邓稼先进行了至高规格的评价,请将这几句话换为第一人称:PPT显示:邓稼先的一生是有方向、有意识地前进的。没有彷徨,没有矛盾。是的,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仍会走他已走过的道路。这是他的性格与品质。能这样估价自己一生的人不多,我们应为稼先庆幸!预设:“我的这
18、一生是有方向、有意识地前进的。我没有彷徨,没有矛盾。如果我再次选择我的人生的话,我仍会走我已走过的道路。能这样估价自己一生的人不多,你们应为我庆幸!3 .同桌讨论:是什么支撑着邓稼先这样做?是什么支撑着邓稼先这类人舍生忘死地付出?预设:是先辈们赤忱的理想,是先辈们人格的担当,更是先辈们坚定的信仰!吾与吾辈之青春,愿为盛世之中华!4 .“奇丈夫”群像:正是因为这些英雄先辈们舍生忘我地付出,才有了今日的富强繁荣的中国,和我们安定的生活。PPT展示:(1)其他像邓稼先一样的“奇丈夫;(2)百年后的中国5 .通过两节课的学习,请书写你的感悟:预设:我们生逢盛世,我们肩负重任,我们有凌云壮志的豪迈,我们
19、有直挂云帆的勇敢,我们有“子有四方之志”的意气风发,趁着风华正茂,大展拳脚,如火灼烧。愿吾与吾辈之青春,传承先辈之炬火,愿吾与吾辈之青春,捍卫盛世之中国,愿吾与吾辈之青春,奋斗盛世之中华!三、课堂寄语“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得太远”这句邓稼先临终前的遗言,今天依旧响彻在我们的耳畔。邓稼先,用他的朴实的语言和满腔的热血,诠释了一个大写的中国人,让我们感受到了一颗热情澎湃的中国心。邓稼先,用他忠厚纯正的品质,身先士卒,甘于奉献的精神铸就了荡气回肠的中国魂,让我们踏着这位名人的足迹,去开拓、创造祖国美好的明天!四、布置作业模仿下面颁奖词,为邓稼先写100字左右的评价。当大漠的苍茫点缀了蘑菇云的硝烟,当五星红旗升起在联合国的上空。是他,长空铸剑,吼出雄狮的愤怒;是他,以身许国,写下山河的颂歌。殷红热血,精忠报国,他是共和国忠诚的奠基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是中华民族不倒的脊梁!(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