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卫生院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院内感染防控方案(精选).docx

上传人:极速器 文档编号:580979 上传时间:2025-08-1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5卫生院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院内感染防控方案(精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5卫生院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院内感染防控方案(精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5卫生院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院内感染防控方案(精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5卫生院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院内感染防控方案(精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5卫生院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院内感染防控方案(精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25医院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院内感染防控方案(精选)一、防控目标以保障医院全体人员的健康与安全为核心,全力抵御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在院内的传播风险。通过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防控体系,运用科学有效的防控手段,最大程度降低感染几率,确保医疗服务能够平稳、有序地开展。致力于将院内感染率控制在极低水平,为患者打造安全、可靠的就医环境,为医务人员提供安心的工作条件。二、适用范围本方案覆盖医院的每一处角落,涵盖门诊、急诊、住院部、医技科室、行政后勤等所有部门。无论是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患者的接诊、诊断、治疗、护理过程,还是医院环境的维护与管理,均需严格遵循本方案的规定,确保防控工作无漏洞、无死角。三、组织管

2、理3.1成立防控专项领导小组由医院院长亲自担任防控领导小组组长,从战略层面统筹规划防控工作,整合各方资源,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分管医疗、护理、院感的副院长担任副组长,分别在医疗救治规范执行、护理工作感染防控、医院感染防控技术指导等方面发挥引领作用。小组成员由医务科、护理部、院感科、预防保健科、药剂科、设备科、后勤保障科及各临床科室主任和护士长组成。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全院防控策略与措施,监督各部门防控工作执行情况,及时解决防控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难题,保障防控工作高效推进。3.2明确各部门职责1 .医务科:负责组织临床科室严格按照最新诊疗指南,对患者进行精准诊断与有效治疗。制定详细且贴合实际的基孔肯雅热

3、和登革热诊疗流程,并强化监督各科室执行力度。定期邀请感染领域权威专家、疾控专业人员开展业务培训,提升医务人员对这两种疾病的诊疗水平。针对疑难复杂病例,迅速组织多学科联合会诊,汇聚各科室专业智慧,为患者量身定制个性化治疗方案。2 .护理部:结合护理工作特点,制定针对性强的防控措施。指导护理人员在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时,严格落实消毒隔离、手卫生等关键要求,规范佩戴个人防护用品。根据患者数量、病情严重程度,科学合理调配护理人力,在保障护理质量与安全的同时,避免护理人员过度劳累而增加感染风险。3 .院感科:作为院内感染防控的核心专业部门,制定全面、细致且与时俱进的防控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运用先进的监测技

4、术与设备,对医院环境中的空气、物体表面、医疗器械等进行定期精准检测,及时发现潜在感染隐患。对医疗废物从分类、收集、转运、暂存到处置的全流程进行严格监管。组织医务人员开展常态化防控知识培训与考核,确保每位医务人员都能熟练掌握防控要点,一旦发生院内感染事件,迅速开展调查与处置,查明原因并及时整改到位。4 .预防保健科:与当地疾控部门建立紧密高效的沟通协作机制,实时获取疫情动态、防控政策与前沿技术指导。在院内开展全方位疫情监测工作,严格按照规定及时、准确上报病例信息。策划并实施形式多样的院内健康教育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向全院人员普及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防控知识,提升大家的防控意识与自我防护

5、能力。5 .药剂科:全力保障防治药品的充足供应,与优质药品供应商保持密切联系,及时采购抗病毒药、退热药、缓解关节疼痛药物等治疗用药,以及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等消毒药品。规范药品储存管理,确保药品质量安全稳定,严格按照医嘱准确无误调配药品,满足临床用药需求。6 .设备科:负责防控所需医疗设备与防护用品的精准配备与定期维护。采购性能卓越的防蚊设施,如细密纱窗、纱门,便携式蚊帐等;消毒设备,如紫外线消毒车、空气消毒机等;个人防护装备,如符合标准的口罩、手套、隔离衣、护目镜、防护面屏等。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保养与维修,确保设备始终处于良好运行状态,满足防控工作高强度使用需求。7 .后勤保障科:承担医院

6、环境卫生维护与蚊媒消杀的重任。加强公共区域清洁频次,及时清理垃圾,确保医院环境整洁无死角。定期排查并清理医院内各类积水容器,疏通下水道,消除蚊虫孳生环境。聘请专业消杀团队,按照科学配比使用杀虫剂,定期对医院内部各区域,特别是病房、走廊、卫生间、垃圾暂存处等进行全面蚊媒消杀。同时,保障医院水、电、气等后勤设施稳定运行,为防控工作提供坚实可靠的后勤保障。8 .临床科室:各临床科室作为防控工作的前沿阵地,负责本科室患者的接诊、诊断、治疗和护理。严格执行医院制定的防控方案与诊疗规范,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如做好患者隔离、环境消毒、个人防护等。加强本科室医务人员培训,定期组织学习防控知识与应急处置流程,提升

7、防控和应急能力。及时准确报告本科室发现的病例信息,积极配合医院及疾控部门开展疫情调查处置工作。四、防控措施4.1强化监测与预警体系1 .病例监测:门诊、急诊、发热门诊作为监测的前沿哨所,医务人员接诊时务必详细询问患者流行病学史,包括近期是否去过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流行地区,有无蚊虫密集环境暴露史;仔细询问症状体征,对于出现发热、皮疹、关节疼痛、肌肉酸痛等症状的患者,高度警惕感染可能。及时为疑似患者开具相关实验室检测,如血常规、血生化、血清特异性IgM和IgG抗体检测、病原学核酸检测等,实现疾病早发现、早诊断。2 .环境监测:院感科运用先进监测设备与技术,定期对医院环境进行全面监测。除关注病房、诊

8、室、走廊、卫生间等常规区域外,还对医院内通风系统、空调滤网等容易滋生细菌病毒的部位进行重点检测。监测指标涵盖蚊虫密度,通过蚊虫诱捕器等设备定期统计;物体表面消毒效果,采用涂抹采样进行微生物培养检测;空气微生物含量,运用空气采样器进行分析。同时,利用互联网技术,与周边社区、疾控部门共享蚊虫监测数据,及时掌握医院周边区域蚊虫情况,结合疫情动态,运用大数据分析模型提前做好预警,为防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4.2严格落实隔离措施L患者隔离:一旦确诊为基孔肯雅热或登革热患者,立即将其转运至单独设置的隔离病房。隔离病房按照传染病病房标准建设,具备良好的通风换气系统,采用机械通风与自然通风相结合方式,确保空气流

9、通。安装严密的纱窗、纱门,为患者配备优质蚊帐,防止蚊虫进入。病房内配备独立的卫生间与洗浴设施,减少患者与外界交叉感染风险。对于疑似病例,同样安排单间隔离,在隔离期间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待明确诊断后再调整隔离措施。2.医务人员防护:医务人员严格遵循标准预防原则,在接触患者时正确佩戴个人防护用品。进入隔离病房前,穿戴好医用防护口罩、一次性帽子、手套、隔离衣或防护服等。在进行可能产生气溶胶的高风险操作,如气管插管、支气管镜检查、吸痰等时,必须加戴护目镜或防护面屏,做好眼部防护。防护用品穿戴与脱卸严格按照规范流程进行,脱卸过程中避免污染,防止职业暴露发生。医院定期组织医务人员进行防护用品穿戴培训与考核,

10、确保每位医务人员熟练掌握。4.3深化消毒与清洁工作L环境消毒:后勤保障科组织专业清洁消毒人员,按照消毒技术规范定期对重点区域进行消毒。病房、诊室、走廊等物体表面,每日使用含有效氯500mgL-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进行擦拭或喷洒消毒,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擦拭干净,每天至少进行2次终末消毒。病房空气采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每次照射时间不少于30分钟,每日1-2次;也可使用空气消毒机进行持续消毒,确保空气质量符合卫生标准。对于高频接触区域,如门把手、电梯按钮、呼叫按钮等,增加消毒频次,采用75%乙醇棉球或含醇消毒湿巾随时进行擦拭消毒。2 .医疗器械消毒:使用过的医疗器械及时进行清洁消毒处理。耐高

11、温耐湿的医疗器械,首选压力蒸汽灭菌,严格按照灭菌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灭菌效果。对于不耐高温的医疗器械,如纤维支气管镜、胃镜等,采用2%戊二醛浸泡消毒10小时以上,或选用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等低温灭菌方式。消毒后的医疗器械妥善保管,存放在专用器械柜内,防止二次污染,使用前再次检查消毒标识与有效期。3 .患者用品消毒:患者的衣物、被褥定期更换,更换下来的物品采用含有效氯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后,按照常规洗涤方式清洗,或直接采用高温洗涤(水温60。C-90。C)进行消毒,消毒后在阳光下充分暴晒晾干。患者使用的餐具单独收集,采用煮沸消毒15-30分钟,或使用高温消毒柜进行消毒,确

12、保餐具卫生安全。4 .4规范医疗废物管理流程1 .分类收集:严格依据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对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患者产生的医疗废物进行精准分类。感染性废物,如使用过的一次性医疗器械、患者的敷料、棉球等,放置在黄色医疗废物袋中;利器,如注射器针头、输液器针头、刀片等,放入利器盒内,利器盒装满3/4时及时密封。医疗废物包装密封后,在外包装显著位置粘贴“感染性废物”标识,并注明产生科室、产生日期、废物类别等信息。2 .转运与暂存:安排经过专业培训的专人负责医疗废物转运工作,转运人员每日按照规定路线,使用专用医疗废物转运车将医疗废物转运至暂存间。转运过程中确保医疗废物包装完好无损,无泄漏、遗撒情况,如发生意

13、外泄漏,立即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处理。医疗废物暂存间符合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要求,远离医疗区、食品加工区和人员活动区,地面与墙面进行防渗处理。暂存间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每日使用含有效氯100omg/L的含氯消毒剂进行喷洒消毒,暂存时间不超过48小时。暂存间配备完善的防蚊、防鼠设施,如安装纱窗、纱门,设置挡鼠板等,防止蚊鼠接触医疗废物造成疾病传播。3 .处置:医疗废物交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医疗废物处置单位进行集中处置,医院与处置单位签订规范的处置合同。在医疗废物交接过程中,严格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详细记录医疗废物的种类、数量、交接时间、处置方式等信息,确保医疗废物处置全过程可追溯,保障处置安全、规范。

14、4 .5大力开展蚊媒控制行动L环境整治:定期组织全院范围的环境卫生整治活动,发动全院职工积极参与。全面排查医院内各类积水容器,如花盆托盘、水桶、花瓶、闲置轮胎等,及时倾倒积水,对于无法清除的积水,投放杀蚊幼剂。疏通下水道,确保排水畅通,避免污水淤积。对医院绿化带进行定期修剪,清除杂草与杂物,减少蚊虫栖息场所。加强对医院周边环境管理,与周边单位、社区建立联动机制,共同开展环境整治,消除蚊虫孳生源头。2 .蚊虫消杀:后勤保障科聘请专业的有害生物防治公司,按照科学方法定期对医院内部环境进行全面灭蚊处理。采用滞留喷洒、空间喷雾等方式,对病房、走廊、楼梯间、卫生间、垃圾存放处、地下室等蚊虫容易孳生和栖息

15、的区域进行重点消杀。在蚊虫繁殖高峰期,如夏季高温多雨季节,适当增加消杀频次,确保蚊虫密度控制在安全范围内。消杀人员在作业过程中,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使用杀虫剂,做好个人防护,避免对人员和环境造成不良影响。3 .防蚊设施建设:确保医院所有病房,尤其是发热门诊、感染科病房、儿科病房等重点区域的防蚊设施完好无损。定期检查纱窗、纱门,发现破损及时维修或更换。在病房内配备电蚊拍、蚊香、驱蚊液等防蚊用品,供患者和医务人员使用。在医院公共区域,如走廊、候诊区等设置灭蚊灯,吸引并捕杀蚊虫,为医院内人员营造安全的就医与工作环境。4 .6加强培训与健康教育力度L培训:医务科、护理部、院感科等多部门联合,制定系统全面的

16、培训计划,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防控知识培训。培训内容涵盖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包括传播途径、流行季节、高发地区等;临床表现,如发热特点、皮疹形态、关节疼痛特征等;诊断方法,包括实验室检测指标、影像学表现等;治疗原则,以对症治疗为主的具体措施;防控措施,如隔离要求、消毒方法、个人防护要点等。培训形式多样化,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线上通过医院内部网络教学平台发布培训课件、视频,供医务人员随时学习;线下组织集中授课、案例分析、现场演练等,增强培训效果。定期对培训效果进行考核,将考核结果与医务人员绩效挂钩,确保医务人员熟练掌握防控知识与技能。2.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科牵头,组织开展针对患

17、者、家属及医院内其他人员的健康教育活动。制作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资料,如宣传手册、海报、折页等,在医院门诊大厅、住院部、候诊区等区域免费发放。利用医院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防治知识视频,在医院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定期推送防治信息。组织开展健康讲座,邀请感染科专家为患者、家属及医院职工讲解疾病防治知识,现场解答疑问。指导患者和家属做好个人卫生,如勤洗手、保持居住环境清洁等;做好防蚊措施,如使用蚊帐、穿长袖衣物、涂抹驱蚊剂等,提高公众自我防护意识与能力。4.7完善应急处置机制制定完善且具有高度可操作性的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院内感染应急处置预案。预案明确应急响应级别、

18、启动条件、各部门职责分工以及处置流程。当出现疑似或确诊病例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临床科室迅速将患者隔离,并第一时间报告医务科、院感科。医务科组织专家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制定治疗方案;院感科指导相关科室开展环境消毒、医疗废物处理、人员防护等工作;预防保健科及时向当地疾控部门报告疫情,并配合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同时,医院迅速组织专家对疫情进行动态评估,根据疫情发展态势、传播风险等因素,及时调整防控措施,如扩大隔离范围、增加消杀频次、加强人员管控等,有效防止疫情扩散蔓延。在应急处置过程中,做好信息沟通与舆情应对工作,及时向全院人员通报疫情处置进展,避免引起恐慌,维护医院正常秩序。五、监督与评估机制成立

19、由院领导、院感科、医务科、护理部等部门人员组成的防控工作监督小组。监督小组制定详细的监督检查计划,定期对各部门、各科室防控工作进行全面检查。检查内容包括防控措施落实情况,如隔离病房设置是否符合要求、消毒工作是否规范执行、医疗废物管理是否合规等;医务人员防护情况,查看防护用品佩戴是否正确、防护培训是否到位等;蚊媒控制情况,检查蚊虫消杀记录、防蚊设施是否完好等。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现场下达整改通知书,明确整改要求与期限,督促相关部门和科室及时整改。定期对防控工作进行效果评估,收集分析医院内感染病例数、疫情传播范围、防控措施执行成本等数据,运用科学评估方法对防控工作成效进行量化评价。总结防控工作中的经验教训,针对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及时调整防控方案和措施,持续优化防控工作流程,不断提高防控工作效果,保障医院内人员健康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