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XX医院2025年防登革热、基孔肯雅热预案一、总则(一)目的为切实做好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的防控工作,有效应对可能出现的疫情,保障患者、医务人员及医院周边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医院正常医疗秩序,特制定本预案。(二)防控目标1 .提高医院对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的早期识别、诊断和治疗能力,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2 .加强医院内部感染控制,防止疫情在医院内传播和扩散。3 .积极配合卫生行政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有效降低疫情对社会的影响。(三)工作原则1 .预防为主:强化宣传教育,提升医务人员和患者的防控意识,从源头上预防疾病传播。2 .科学防控:依据疾病传播规律
2、和特点,运用科学有效的防控手段,确保防控措施精准有力。3 .责任明确:清晰界定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责,层层压实责任,保障防控工作有序高效推进。4 .联防联控:加强与卫生行政部门、疾控机构以及其他医疗机构的沟通协作,形成防控合力。二、组织架构与职责分工(一)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以院长为组长,业务副院长为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登革热、基孔肯雅热防控工作领导小组。1 .组长:全面统筹医院防控工作,制定防控策略和重大决策,协调各方资源,确保防控工作顺利开展。2 .副组长:协助组长落实防控措施,监督检查各科室工作执行情况,及时向组长汇报防控进展,组织开展疫情应急处置工作。3 .成员: 医务科:负责组
3、织医务人员开展登革热、基孔肯雅热诊疗知识培训I,提高诊断和治疗水平。规范门诊、急诊患者的接诊流程,加强对发热、皮疹、关节疼痛等疑似病例的筛查和诊断。协调各科室之间的会诊和转诊工作,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护理部:组织护理人员进行防控知识培训,落实各项护理防控措施。加强病房管理,做好患者的护理工作,尤其是对疑似和确诊病例的隔离护理,防止交叉感染。协助医务科做好患者的转运和交接工作。 院感科:制定医院感染防控措施并监督执行,对医院环境、医疗器械、消毒隔离等进行监测和指导。组织开展医务人员职业防护培训,确保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的安全。对医院内可能存在的蚊虫滋生地进行排查和处理,指导做好防蚊灭蚊
4、工作。 预防保健科:负责疫情的监测和报告工作,及时收集、分析和上报相关疫情信息。配合疾控机构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情处置工作,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组织开展医院内和周边社区的健康教育活动,提高群众的防控意识。 后勤保障科:负责医院环境的清洁卫生和蚊虫孳生地的清理工作,定期对医院公共区域、绿化带、下水道等进行清理和消毒。采购和储备防控所需的物资,如杀虫剂、防护用品、消毒用品、药品等,并合理分配和管理物资。保障医院水电供应和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行。药剂科:负责登革热、基孔肯雅热治疗药品的采购、储备和供应,确保药品质量和数量。及时为临床科室提供药品使用指导,协助合理用药。(二)临床科室防控责任人各临床科室主任
5、为本科室防控责任人,具体负责本科室的防控工作。1 .组织本科室医务人员学习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的诊疗和防控知识,提高识别和救治能力。2 .在日常诊疗工作中,对发热、皮疹、关节疼痛等疑似病例进行详细询问病史、流行病学史,及时进行初步诊断和报告。3 .严格落实医院感染防控措施,做好病房的清洁卫生、消毒隔离和防蚊灭蚊工作,防止交叉感染。4 .配合医务科、院感科等部门做好患者的会诊、转诊和隔离治疗工作,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和心理疏导。三、预防措施(一)环境整治1 .后勤保障科定期组织人员对医院内的环境卫生进行全面清理,包括门诊大厅、病房、走廊、卫生间、食堂等区域,清除卫生死角和垃圾杂物,保持环境整洁。2 .
6、对医院内的各类积水容器进行彻底排查,如花盆托盘、水桶、消防水池、下水道等,及时倾倒积水,清洗容器,必要时进行加盖或投放灭蚊幼剂,防止蚊虫孳生。3 .加强对医院绿化带的管理,定期修剪花草树木,清除杂草,及时清理绿化带内的垃圾和杂物,保持通风透光,减少蚊虫栖息场所。4 .定期对医院的排水系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排水畅通,无积水现象。对下水道、沙井等部位进行定期清理和消毒,防止蚊虫孳生和传播疾病。(二)个人防护1 .医务科、护理部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培训会议、发放资料等形式,向医务人员宣传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的防治知识和个人防护要点,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2 .要求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尤其是接触疑似
7、或确诊病例时,严格按照标准防护要求,正确佩戴口罩、手套、护目镜等防护用品,做好手卫生,避免职业暴露。3 .提醒患者和家属在医院内做好个人防护,如穿长袖衣物、使用驱蚊用品等,减少蚊虫叮咬的机会。(三)健康教育1 .预防保健科利用医院宣传栏、电子显示屏、宣传手册等多种形式,向患者、家属和医务人员广泛宣传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的防治知识,包括疾病的传播途径、症状表现、预防方法等,营造良好的防控氛围。2 .在门诊、急诊和病房等区域,对患者和家属进行面对面的健康教育,指导其做好个人防护和家庭防蚊灭蚊工作。3 .通过医院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发布登革热、基孔肯雅热防控知识和健康提示,扩大宣传覆盖面
8、提高群众的知晓率。四、监测与报告(一)监测1 .建立健全发热患者监测制度,门诊、急诊医务人员对前来就诊的发热患者,尤其是伴有皮疹、关节疼痛等症状的患者,详细询问病史、流行病学史,进行认真排查和登记。2 .临床科室加强对住院患者的病情观察,如发现患者出现发热、皮疹、关节疼痛等疑似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症状,及时进行相关检查和报告。3 .院感科定期对医院内的蚊虫密度进行监测,对蚊虫孳生地进行评估,及时发现潜在的传播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二)报告1 .一旦发现疑似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病例,经治医生应立即报告本科室主任,科室主任核实后及时报告医务科和预防保健科。2 .预防保健科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
9、院内专家进行会诊,明确诊断。如确诊为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病例,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在规定时间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网络直报,并同时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3 .医院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及时掌握疫情动态,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疫情的发生和发展情况,不得瞒报、漏报、迟报。在疫情报告过程中,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工作程序,确保疫情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五、应急处置(一)隔离治疗1 .对疑似或确诊的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病例,医院立即将患者转至感染性疾病科隔离病房进行隔离治疗,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2 .感染性疾病科医务人员按照诊疗规范,对患者进行精心治疗和护理,密
10、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工作,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二)密切接触者管理1 .对与疑似或确诊病例有密切接触的医务人员、患者家属及其他人员,由预防保健科配合疾控机构进行追踪和管理,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健康监测,观察其是否出现发热、皮疹、关节疼痛等症状。2 .在健康监测期间,密切接触者要减少不必要的外出活动,做好个人防护,如佩戴口罩、勤洗手等。如出现疑似症状,要及时就医,并报告给医院和疾控机构。(三)疫情调查与处置1 .医院积极配合疾控机构开展疫情调查工作,提供相关信息和资料,协助疾控机构查明疫情的传播途径和感染来源。2 .根据疫情调查结果,院感科按照疾控机构的指导意见
11、组织开展医院内的全面消杀工作,对患者停留过的区域、使用过的物品等进行彻底消毒。同时,加强对医院环境的监测,确保消毒效果。3 .医务科、护理部等部门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强化医院感染防控措施的落实,防止疫情在医院内进一步扩散。(四)心理干预1 .在疫情防控期间,医院关注医务人员、患者及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由心理科专业人员通过举办心理健康讲座、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等方式,帮助他们缓解因疫情带来的心理压力和焦虑情绪。2 .对因疫情受到影响的医务人员和患者,医院给予关心和支持,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维护医院的和谐稳定。六、物资保障(一)物资储备后勤保障科根据医院的实际需求,采购和储备足够的防控物资
12、包括杀虫剂、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防护服、护目镜等)、消毒用品(含氯消毒剂、酒精等)、体温计、急救药品等,并建立物资管理台账,详细记录物资的采购、入库、出库和库存情况。(二)物资管理1 .防控物资实行专人管理,严格按照规定的使用范围和方法进行发放和使用,避免浪费和滥用。2 .定期对防控物资进行检查和盘点,及时清理过期和损坏的物资,确保物资的质量和数量。3 .在疫情防控期间,优先保障一线医务人员和重点部门的物资需求,确保防控工作的顺利进行。如遇物资短缺,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并协调解决。七、培训与演练(一)培训1 .医务科定期组织医务人员参加登革热、基孔肯雅热防控知识培训,包括疾病的流行病学、诊
13、断标准、治疗方法、防控措施、个人防护等内容,使其熟悉疾病的防控政策、措施和工作流程,提高防控工作能力。2 .院感科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医院感染防控知识培训,强化医务人员的感染防控意识,掌握正确的消毒隔离技术和个人防护方法,防止医院内感染的发生。3 .邀请疾控机构的专家来院进行专题讲座,为医务人员和患者普及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的防治知识,增强防控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二)演练1 .医院定期组织开展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疫情应急处置演练,模拟疫情发生后的报告、诊断、隔离、治疗、密切接触者管理、疫情调查与处置等环节,检验和提高医院的应急处置能力。2 .通过演练,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完善应急预案和工作流程,确保在疫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开展应急处置工作。同时,对演练效果进行评估和总结,不断提高演练的质量和效果。八、附则(一)预案的修订本预案将根据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要求以及疫情的发展变化情况,适时进行修订和完善,确保预案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二)预案的解释本预案由医院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三)预案的实施时间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