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基孔肯雅热防控工作方案(二).docx

上传人:极速器 文档编号:581030 上传时间:2025-08-19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1.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5基孔肯雅热防控工作方案(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25基孔肯雅热防控工作方案(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25基孔肯雅热防控工作方案(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基孔肯雅热防控工作方案一、疾病概述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经伊蚊(主要为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其传播途径和流行特征与登革热、寨卡病毒病相似。临床主要表现为急性起病,发热常伴皮疹,以及关节剧烈疼痛,多累及手腕、踝趾等小关节,腕关节受压引起的剧烈疼痛是本病的特点,疼痛可持续数周至数月。二、防控目标L提高监测预警能力:增强对基孔肯雅热的早期识别、诊断及治疗能力,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提升病例救治成功率,降低重症率和死亡率。2 .控制媒介传播:有效控制伊蚊媒介密度,切断传播途径,防止疫情扩散。3 .强化院内防控:构建全方位、无死角的感染防控体系,杜绝疫情在院内传播

2、扩散,保障医疗环境安全。4 .提升公众意识:提高公众对基孔肯雅热的认知和自我防护意识。5 .形成联动机制:积极配合卫生行政部门和疾控机构,协同开展各项防控工作,最大程度降低疫情对社会的影响。三、组织管理与职责分工(一)防控工作领导小组 组成:以单位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相关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 职责:统筹协调防控工作,制定防控策略和措施,组织开展培训、演练和督导检查等。(二)疫情监测与报告组 组成:由公共卫生科(或相应科室)负责,成员包括科室工作人员及基层医务人员(如乡村医生)。 职责:收集、整理和分析监测信息,及时发现疑似病例并报告;开展流行病学调查,追踪传染源和传播途径;协助

3、上级疾控部门开展疫情处置工作。(三)医疗救治组 职责:规范病例管理和治疗,按照诊疗方案对患者进行救治;负责疑似和确诊病例的隔离治疗,防止院内交叉感染。(四)媒介防制组 职责:开展伊蚊密度监测,组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清除蚊虫孳生地,如定期清理房前屋后的积水容器(花盆托盘、废旧轮胎、水桶等),对于无法清空的水体(如景观池),可投放灭蚊幼虫药剂。(五)宣传教育组 职责:开展面向公众的健康教育活动,普及基孔肯雅热的防控知识,提高公众的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四、防控措施(一)病例监测与报告L病例定义 疑似病例:发病前12天内,曾前往流行区或居住/工作场所周围曾有本病发生,且符合急性起病、发热伴皮疹和/或关

4、节剧烈疼痛等临床表现。O临床诊断病例:疑似病例且血清特异性IgM抗体阳性。确诊病例:疑似或临床诊断病例,具有CHlKV核酸阳性、病毒培养分离阳性或IgG抗体阳转/恢复期滴度4倍及以上升高等任一项。 .报告要求:发现疑似、临床诊断或确诊病例,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相关规定及时上报。(二)媒介伊蚊防制1 .环境治理:清除积水,消除蚊虫孳生地,改善居住环境。2 .化学防制:在蚊媒密度较高时,可采用化学杀虫剂进行空间喷洒等,降低蚊虫密度。3 .个人防护:指导公众在流行季节做好个人防护,如使用蚊帐、驱蚊剂,穿长袖衣裤等,避免被蚊虫叮咬4。(三)医疗救治与院内感染控制 按照相关诊疗方案对患者进行规范治疗,重点关注关节疼痛等症状的处理。 落实院内感染控制措施,对患者进行隔离治疗,对其分泌物、排泄物等进行规范处理,防止院内传播。(四)宣传教育 通过多种形式(如宣传栏、讲座、微信公众号等)向公众宣传基孔肯雅热的传播途径、临床表现、预防措施等知识,提高公众的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五、保障措施1 .物资保障:储备充足的个人防护用品、消杀药品、检测试剂等防控物资。2 .培训演练:定期组织开展防控知识和技能培训,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工作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3 .督导检查: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对各部门防控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督促整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