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科组建设汇报材料.docx

上传人:西安人 文档编号:581372 上传时间:2018-11-2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2.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科组建设汇报材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科组建设汇报材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科组建设汇报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科组建设汇报材料.docx(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科组建设汇报材料 特征码 nlZfCNyOaeFEKGFuBrMK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科组建设汇报材料 广州市 xx区 xx小学是一所有着 80多年悠久历史的老校。 新课改以来,学校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作为学校 课程建设的重点,依托 xx社区文化资源和珠江新城区域优势, 坚持以课题引领课程发展,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成为学校文化 建设的鲜明特色。 一、课程管理:完善 (一)组织管理完善 我校高度重视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成立以校长为组长 的分层管理实施领导小组。教导处、德育处、教研组各负其责, 密切配合,监督、检查各项制度的落实情况,保证课程有条不 紊地实施。 第

2、 2 页 在课时安排上,每周 2课时,1 课时相当于 1.5课时量, 为了保证课时不挪用,不挤用,为综合实践活动开展提供时间 上的保障,我校以“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安排课程,其 中一节课教导处集中安排,统一上课时间,这样,便于学校领 导小组不定时地进行检查和听评课活动,提高课堂质量。另外 一节课不做集中安排,教导处根据各班级的需要弹性安排。 (二)制度建设健全 我校制定健全的课程管理和实施制度。如:校本开发与 实施的组织管理、课程计划管理、课程实施管理、课程评价管 理、人员管理、课程建设档案制度等,确保课程的开发和实施 有章可循。 (三)经费保障 立项课题经费为科组参观学习、聘请专家、科组

3、活动、 小型会议、现场会等支出提供稳定的经费保障。同时,学校给 予科组经费上的支持,每学期划出相关的经费用于综合实践活 动课程实施所需的教研学习、购买书籍、成果奖励,学校对课 程指导老师给予优惠政策,在每周课时量和每月工作津贴给予 照顾,提升课程指导老师的地位,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激励行 第 3 页 政和指导教师努力做好综合实践活动科组建设。 二、科组建设:规范 (一)落实指导教师选任制 xx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科组从 20XX年开始组建,目前共 有 11名教师,其中研究生学历 3人,占总人数的 27.3%,科组 成员涉及各个学科,部分行政领导、年级长、学科组长等。大 多数都是学校的年轻教师,团结

4、向上、执行力强、专业素质较 好,多位教师有执教区级以上公开课和奖励的经历。每学年在 保证科组教师队伍稳定的同时,会对科组部分教师进行轮换, 保证科组血液的循环和鲜活。 (二)探索科组有效教研 1、以校为本,扎实开展校本教研 科组教研活动定时、定点、定人员,每周有序开展形式 多样的校本教研活动。研讨的形式多种多样,除了邀请专家到 校指导外,还提供书籍让指导教师“阅读”的自我培训;让骨 干教师率先“研读”组织交流的培训;指导教师根据研究专题 第 4 页 轮流担任科组活动学习的主讲人等。经过摸索,科组逐渐沉淀 形成“主题课例研训结合式”的教研模式,围绕“主题先行 课例跟进研讨交流培训提升行为跟进”教

5、研流程,全员 参与科组教研,实现点面结合,全面提升科组指导教师的方法 指导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成熟。 2、坚持“走出去” ,互通有无 为了加强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的专业素养,力争能从 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取得长足的提高,学校坚持采用“走出去” 方针,多次组织老师们到示范学校参观、听取优秀经验做法, 同时,积极参加全国、市、区教学研讨活动。近三年来我校先 后组织科组老师参加了浙江杭州、广州番禺、黑龙江哈尔滨等 全国课程改革实验区综合实践活动年会、参加了在白云江高中 心小学、竹料一小、花都冠华小学、海珠区试验小学等举行的 “广州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研讨现场会”等,近三年来,科组 老师外出学习交流达

6、 30多次。 3、借助网络平台,实现跨校际交流 网络研讨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既可以实现跨校级 的研讨,又可以打破定点定时条件的限制,实现资源共享、思 第 5 页 想交流。近两年来,我们力推打造网络学习交流的平台,营造 科组网络教研的研讨氛围。以 xx部落组群博客为平台,以 QQ 科组教研群为方阵,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网上教研与交流,引领 科组教师共同发展。每月根据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及时 通过 xx部落博客给科组老师提供研讨交流的平台,例如:20XX 学年下学期,三月份网络研讨主题是: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规划 研讨交流;四月份网络研讨主题:第三届“卓越杯”教学比赛 综合实践活动说课比赛赛后研讨

7、交流;五月份研讨主题: 如何有效地对学生进行评价等,让老师们在交流中不断完善自 己的知识体系和实践指导能力。 (三)重视成果积累,档案管理完善 科组建立了规范的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相结合的“综合 实践活动课程档案” ,档案资料主要是课程管理类、课程实施类、 实施效果类三大类的资料。并制定了档案管理制度,落实资料 具体的归档时间、内容,还建成了科组综合实践活动网页,活 动中的过程资料得以及时的保存和共享。 三、课程实施:常态、有效 (一)构建特色校本课程内容体系 第 6 页 依托学校所在的 xx社区、珠江新城区域所具有的资源, 围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三大主线、四大指定领域和非指定领 域内容,开发和

8、建构如下校本课程体系: (二)探索课程实施模式 学校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不断摸索,建构出 “校长带动专家引领课题驱动课型指路评价 促动”的常态有效推进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模式。 校长带动: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本学科建设,校长亲自担 任担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教师,带头上省级、市级研讨课, 校内示范课。领导的高度重视,率身垂范能为课程的实施提供 有力的支持。 专家引领:学校注重综合实践活动科组建设规划的前沿 性,教师培训的系列性和完整性。每学期都多次邀请省、市、 区专家到校进行课程建设的研讨、听课指导、科组研讨交流、 开设专业知识的理论讲座等。如:系列课型培训;师生综合实 第 7 页 践活动成果

9、的表达;综合实践活动科研培训等。科组和指导教 师与专家的交流研讨培训中快速的成长成熟。 课题驱动:我校坚持以课题引领课程发展,依托社区文 化资源,不断促进和深化综合实践活动的校本化实施。目前, 在研“十二五规划”省级和区级课题各 1项,市级特约教研员 课题 1项,省市级子课题 2项,区级小课题 1项,新立项的十 二五规划能效课题 1项。 课型指路:我校根据广州市教育局教研室的课型要求, 按照五个环节的实施模式:主题确立方案设计活动实施 交流展示活动评价。在各环节的实施中落实相应的课型,明 确各课程的内容,结构和操作程序,从而保证综合实践活动课 程实施在“课内”的质量,保证课程实施的常态化,提升

10、课程 实施的有效性,并在实践中推陈出新,探索新课型的教学。例 如:20XX 年 12月,在广州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 现场会上,李玮兰老师执教的资源加工课 ,20XX 年 6月, 在广州市第十五届综合实践活动特约教研员课例研讨会上,潘 国洪校长执教的成果整理课 ;在广东省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 学研讨会上,梁殿卉老师执教的角色体验课 ,邓坤老师执教 第 8 页 的比较研究法方法指导课等新课型得到与会专家、同 行们的高度赞誉。 评价促动:我校将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制度纳入教科研 的管理,实行动态化评价和管理,对活动的全过程进行过程督 导和评价,包括开题、活动实施、结题、课时落实、听评课等 各个

11、方面,力求通过科学的评价,全面促进活动质量。 1、教学评价 (1)每学期评选“综合实践活动优秀指导教师” 、 “教科研 积极分子” ; (2)指导教师活动中形成的论文、案例、教学反思、课 堂实录等按照课题管理办法给予相应的奖励。 (3)每年一届的教学说课比赛。 2、学业评价 (1)活动过程评价:过程评价渗透在活动的各个环节中; 第 9 页 (2)活动成果评价:每学期进行优秀文件夹(学生成果) 的评比; (3)综合评价:根据“xx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学业评价方案” ,通过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家长评、老师评等多种方式进行 综合评价,评价以过程性评价为主。 四、教学效果:显著 (一)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

12、的提高 近年来,通过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研究,丰富和发展学生 的本土文化知识,传承了优秀的传统文化;延伸了学生的学习 兴趣,使学生的各种才能得以发挥和发展。苏映铮老师指导的 “xx李氏大宗祠的研究”在广州市首届优秀学生成果评比活动 中获得一等奖。六年级的萧键衡在开展“珠江新城文化现状的 研究”主题活动中, “给万庆良市长的一封信”中提出珠江新城 肉菜市场价格偏高的问题得到万市长的回信和赞扬。南方都市 报等多家媒体曾报道并赞扬我校学生在课外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的情况。近几年来,学生的学科学业成绩也稳步提高,毕业班 的学生受到了对口中学的欢迎。 第 10 页 (二)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1、教师课堂教学

13、水平大大提高。从 20XX年至今,我校 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承担的各级公开课达 18节:区级 2节、 市级 6节,省级 6节、国家级 4节。 2、教师的科研水平不断提升。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老师 们自觉地把教和研联结起来,以研促教,并把教学中的经验所 得提炼、上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50 多篇论文、案例、课例 获市级以上奖励;10 多篇综合实践活动论文发表在各级刊物上, 20XX年 12月,出版了校本综合实践活动课题成果集 (东南 大学出版社) ,还编著了课题成果集xx 文化之旅校本教材。 综合实践活动课题实验研究成果集获 20XX年度全国综合实 践活动优秀课程资源评选一等奖、 探寻 xx文化之

14、旅获三等 奖。 3、培养了一批骨干教师。潘国洪校长是广州市综合实践 活动特约教研员,黄少燕、吴小敏老师曾任广州市小学中心组 副组长,苏映铮、李玮兰老师曾任 xx区中心组成员。 (三)凸显学校办学特色 第 11 页 1、丰富了学校的课程体系 在探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试验中,我校课程结构 取得突破,形成了国家课程与校本开发课程相结合的课程体系, 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平台开发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 2、凸显学校文化建设特色 以 xx文化资源为载体,探索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 开发的途径,创新课程实施管理制度,积累成功案例,建立具 有学校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库xx 文化博物馆,成 为全国第

15、一所学校建立的社区博物馆。通过对 xx文化内涵的研 究,提炼出学校精神和学校文化,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品位,形 成了鲜明的 xx文化特色,成为 xx教育品牌的重要方面。 (四)发挥区域带动和辐射作用 1、到校参观学习。由于学校办学特色鲜明,外区市很多 学校、同行到我校参观学习、交流。如:东莞市虎门镇龙眼小 学、荔湾区新东小学、海珠区北山小学、xx 区 18中学、xx 区 车陂小学、香港优才学院、印尼国家教育部代表团、美国华美 协进社组织来自美国各地中小学教师代表团、番禺榄核指导中 第 12 页 心带领的学校领导教师团队等; 2、云浮市支教。20XX 年 11月,吴小敏老师参加了广东 省教研室组织的

16、优秀教师支教活动,在云浮市上了一节选题示 范课。 3、经验汇报。潘国洪校长多次受邀在各级活动以及学校 中作经验交流。如:20XX 年 12月,广州市综合实践活动研讨 现场会; 20XX 年 3月,广州市第三届综合实践活动成果颁奖 会;20XX 年 9月,全国第八届综合实践活动年会考察现场会; 20XX年 9月,广州市 xx区银河小学;20XX 年 4月 6日,广州 市综合实践活动骨干教师培训班。20XX 年,广东省小学综合实 践活动教学研讨会。 (五)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大大提高 学校办学成绩不断涌现,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学校先 后被评为“广州市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学科教学领域进一步深 化素

17、质教育工作试点学校” 、 “广东省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 验样本学校” 、 “xx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学科教研基地” 、综合 实践活动科组被评为“xx 区巾帼文明岗” ,综合实践活动资源 库:xx 文化博物馆,被评为“xx 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连续 第 13 页 两年被评为“广州市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组织促进奖” 。 学校先后举办了“广州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 发研讨现场会” 、 “全国第八次综合实践活动年会参观考察现场 会” 、 “广州市第十五届综合实践活动特约教研员课例研讨会” 、 “广东省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研讨会”等多个大型公开教学 研讨活动。 同时,我校还备受传媒的关注和报道。羊城晚报、广州 日报、南方都市报、新快报、香港大公报等多家新闻报纸报道 我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情况,多家电视台也对我校的 xx文化 教育进行了采访报道,大大的提升了学校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展望未来,我们会站在新的起点上不断探索、实践,进 一步深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内容,巩固课程常态化实施 的同时,更好地推进课程实施的效益化和品牌化,稳健走好综 合实践活动特色之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事务文书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