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食用油深加工企业的废水处理工艺流程 SOP.docx

上传人:极速器 文档编号:583067 上传时间:2025-08-2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3.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管理-食用油深加工企业的废水处理工艺流程 SOP.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企业管理-食用油深加工企业的废水处理工艺流程 SOP.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企业管理-食用油深加工企业的废水处理工艺流程 SOP.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企业管理-食用油深加工企业的废水处理工艺流程 SOP.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企业管理-食用油深加工企业的废水处理工艺流程 SOP.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工作流程会计实操文库企业管理-食用油深加工企业的废水处理工艺流程SOP一、目的规范食用油深加工企业废水处理流程,确保废水经处理后达到国家及地方排放标准,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油脂、有机物、悬浮物等污染物,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二、适用范围适用于食用油深加工企业从原料预处理、压榨浸出、精炼到包装等生产环节产生的各类废水处理,涵盖废水收集、处理到达标排放的全过程。三、职责划分生产车间:负责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分类收集,输送至废水处理站指定区域,严禁将不符合要求的杂物排入废水管道,做好废水产生量及水质情况的初步记录。废水处理站操作班组:严格按照本SOP进行废水处理设备的操作、维护与运行

2、管理,实时监控处理过程中的各项参数,及时调整工艺,确保处理效果达标,并做好运行记录。技术部门:制定废水处理工艺方案,优化运行参数,解决处理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问题,定期对处理效果进行评估与分析,为工艺改进提供技术支持。质量检测部门:按照规定的频次和检测方法对废水处理各环节的水质进行采样检测,包括进水、中间处理水和出水水质,出具准确的检测报告,监督处理效果是否符合排放标准。设备维护部门:负责废水处理设备的日常巡检、维护保养和故障维修,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建立设备维护档案,记录设备运行状况和维修情况。四、废水处理工艺流程及操作规范(一)废水收集与预处理废水收集在生产车间各废水产生点设置专用的废水收集管道

3、和收集池,将不同类型的废水(如含油废水、含碱废水、冲洗废水等)进行分类收集,避免不同性质废水混合后增加处理难度。废水收集管道应定期进行检查和清理”方止管道堵塞,确保废水能够顺畅输送至废水处理站。格栅处理废水进入处理系统前,首先通过粗格栅和细格栅,去除废水中较大的悬浮物和漂浮物,如菜叶、果皮、纤维、碎肉等。粗格栅间隙一般为10-4Omrn,细格栅间隙为I-Iomm。定期清理格栅截留的杂物,清理频次根据废水中杂物含量确定,一般每天至少清理1-2次,清理后的杂物应妥善处理,防止二次污染。隔油处理经过格栅处理后的废水进入隔油池,利用油水密度差,使废水中的浮油和部分分散油分离并上浮至水面。隔油池停留时间

4、一般为0.5-2小时。及时刮除隔油池表面的浮油,收集的油脂应按照危险废物管理要求进行妥善处置,防止污染环境。同时,定期清理隔油池底部的污泥,清理周期一般为1-3个月。调节池处理隔油后的废水进入调节池,调节池的主要作用是调节废水的水量和水质,使后续处理设备能够稳定运行。调节池停留时间一般为6-12小时。在调节池中设置搅拌装置”方止废水中的悬浮物沉淀,同时均匀混合废水确保水质均匀。定期监测调节池内废水的PH值、COD、BOD等指标,为后续处理提供数据支持。(二)生物处理水解酸化处理调节池出水进入水解酸化池,利用水解酸化菌将废水中的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为后续好氧处理创

5、造条件。水解酸化池停留时间一般为4-8小时,控制池内DO(溶解氧)浓度在0.2-0.5mgLo定期监测水解酸化池的PH值、水温、VFA(挥发性脂肪酸)等指标,根据监测结果调整运行参数,确保水解酸化效果。好氧处理(如活性污泥法或生物膜法)活性污泥法:水解酸化后的废水进入好氧反应池(如曝气池),通过曝气使活性污泥处于悬浮状态,并与废水充分混合接触。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利用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新陈代谢,将其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曝气池停留时间一般为8-12小时,控制池内DO浓度在2-4mgL,污泥浓度(MLSS)在2000-4000mgLo生物膜法:若采用生物膜法(如生物接触氧化池),废水在池内流动过程中

6、微生物附着在填料表面形成生物膜,通过生物膜的吸附和降解作用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生物接触氧化池停留时间一般为6-10小时控制池内DO浓度在2-3mgLo定期监测好氧处理单元的出水水质指标(如COD、BODs氨氮等),观察活性污泥的性状(颜色、气味、沉降性能等)或生物膜的生长情况,及时调整曝气强度、污泥回流比等运行参数,保证处理效果。(三)深度处理混凝沉淀处理好氧处理后的废水进入混凝沉淀池,向废水中投加混凝剂(如聚合氯化铝、聚合硫酸铁等)和助凝剂(如聚丙烯酰胺),通过混凝作用使废水中的细小悬浮物和胶体颗粒聚集形成较大的絮体,然后通过沉淀分离。根据废水水质情况,调整混凝剂和助凝剂的投加量,一般混凝

7、剂投加量为50-200mgL,助凝剂投加量为1-5mgL0混合搅拌强度和时间要适宜,快速搅拌时间一般为1-3分钟,搅拌速度为150-300rmin;慢速搅拌时间为15-30分钟,搅拌速度为20-50rmino沉淀时间一般为1-2J时。定期清理混凝沉淀池底部的污泥,污泥通过污泥泵输送至污泥处理系统进行处理。过滤处理混凝沉淀后的出水进入过滤装置(如砂滤池、活性炭滤池等),进一步去除废水中残留的悬浮物和部分有机物。过滤速度根据滤料类型和废水水质确定,砂滤池过滤速度一般为8-12mh,活性炭滤池过滤速度一般为5-8mho定期对过滤装置进行反冲洗,反冲洗频率根据过滤水质和运行时间确定,一般砂滤池反冲洗周

8、期为12-24小时,活性炭滤池反冲洗周期为24-48小时。反冲洗强度和时间要确保滤料得到有效清洗,恢复过滤性能。(四)消毒处理消毒方式选择:根据废水处理规模和排放要求,选择合适的消毒方式,如二氧化氯消毒、紫外线消毒或次氯酸钠消毒等。消毒操作二氧化氯消毒:通过二氧化氯发生器制备二氧化氯溶液,将其投加到消毒池中,与废水充分混合接触。二氧化氯投加量一般为5-10mgL,接触时间不少于30分钟。紫外线消毒:将处理后的废水通过紫外线消毒设备,利用紫外线的照射杀灭废水中的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确保紫外线灯管的照射强度和废水的流速符合设备要求,保证消毒效果。次氯酸钠消毒:将次氯酸钠溶液投加到消毒池中,次氯酸钠

9、投加量一般为10-15mgL,接触时间不少于30分钟。定期监测消毒后出水的余氯含量、细菌总数等指标,确保消毒效果符合排放标准。(五)污泥处理污泥浓缩:混凝沉淀池和生物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先进入污泥浓缩池,通过重力作用使污泥中的水分得以分离,降低污泥的含水率,一般将污泥含水率从95%-99%浓缩至90%-95%o污泥脱水:浓缩后的污泥进入污泥脱水机(如板框压滤机、带式压滤机等)进行脱水处理,进一步降低污泥含水率,使污泥含水率降至60%-80%,便于污泥的运输和处置。污泥处置:脱水后的污泥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妥善处置,可选择卫生填埋、焚烧或资源化利用等方式,严禁随意堆放或倾倒,防止污染环境。(六)水

10、质检测与排放水质检测:质量检测部门按照规定的检测项目和频次(如每天检测COD、BODsSS、氨氮、PH值等指标,每周检测重金属等指标)对处理后的出水进行采样检测,确保出水水质符合国家及地方排放标准。达标排放:经检测合格的处理后废水,通过排放管道排放至市政污水管网或自然水体;若检测不合格,应将废水回流至调节池,重新进行处理,直至达标排放。五、安全与环保要求安全要求废水处理站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熟悉设备操作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严禁违规作业。对涉及有毒有害气体(如硫化氢、氨气等)产生的处理单元(如调节池、污泥处理区等),应设置通风设施和气体检测报警装置,定期进行检测,

11、防止人员中毒。操作人员进入这些区域作业时,必须佩戴防毒面具等防护用品。电气设备应符合防爆、防潮要求,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防止发生触电事故和电气火灾。对起重设备、搅拌设备等大型机械设备,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保养,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防止发生机械伤害事故。环保要求加强对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如臭气)的收集和处理,可采用生物滤池、活性炭吸附等方法去除废气中的污染物,确保废气达标排放。对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如风机、水泵等设备产生的噪声),应采取降噪措施,如安装隔音装置、减震基础等,确保厂界噪声符合相关标准。妥善处理污泥和其他固体废弃物,严禁随意丢弃或排放,防止对土壤和水体造成污染。六、记录与文档管理废水处理站操作班组应详细记录设备运行情况,包括设备启停时间、运行参数(如流量、压力、温度、PH值、DO浓度等)药剂投加量等。质量检测部门应及时记录水质检测数据,包括进水水质、中间处理水质和出水水质检测结果,以及检测时间、检测人员等信息。设备维护部门应建立设备维护档案,记录设备的维护保养情况、故障维修情况、更换零部件情况等。各类记录应按规定格式整理归档,保存期限不少于5年,以便于对废水处理过程进行追溯、分析和改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食品饮料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