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学年度教育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精选)过去的一个学期,在各级教育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小学全体教职工团结一心,锐意进取,在教师队伍建设、学生管理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练风娟老师获评临淄区语文学科教学能手,肖玉康老师获2024年临淄区优质课比赛一等奖,吴晓辉获全省教育教学信息化交流展示活动三等奖,练风娟老师获山东省教育技术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三等奖;多名学生在国学小名士、暑假读书行等各级各类比赛中获一等奖。但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与上级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盼相比,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和差距。新的学期,我们将紧紧围绕镇中心校的总体工作部署,以幸福化教育为办学方向,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
2、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以“精细化管理,特色化发展”为抓手,重点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一、课堂提质增效:构建“三学三导”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课堂。新学期,我们将借助于新课标和新基础教育的持续推进,着力构建“三学三导”教学模式。在“三学”方面,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是强化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课前预习,发现问题,带着问题进课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二是优化合作学习,基于真实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共同探究,解决实际问题。三是深化探究学习,鼓励学生质疑、反思、总结,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在“三导”方面,我们将重
3、点抓好以下工作:一是明确目标导学,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并围绕目标设计教学环节,引导学生有的放矢地进行学习。二是强化问题导学,设计层次性、启发性、探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注重评价导学,及时进行课堂评价,融合智慧课堂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反馈学生学习情况,精准施策,促进学生不断进步。二、教师专业发展:实施“三阶四维”培养工程,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新学期,我们将实施“三阶四维”培养工程。在“三阶”培养方面,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是进一步优化现有“青蓝工程”培养模式,明确师徒职责和目标,督促师徒结
4、对发展共同进步;定期开展针对青年教师的教学案例分析活动,帮助其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二是搭建成长平台,鼓励骨干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学竞赛,以赛促教,提升教学水平;鼓励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参与课题研究,将教学实践与理论研究相结合,提升科研能力。三是积极打造名师团队,上学期,学校一名教师获评临淄区语文学科教学能手,多名教师在优质课比赛中成绩取得突破,利用这一契机,学校鼓励全体教师积极投入业务研究,开展教学研究、课题攻关、成果推广等活动,力争有教师能够获评市区级名师工作室。在“四维”提升方面,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开展基于身边优秀典型案例的师德师风专题教育活动,引导教师以德立身、
5、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争做“四有”好老师。二是提升教学能力,结合区教体局2025年工作计划,适时开展教师基本功比赛、青年教师优质课评选、教学反思等活动,引导教师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三是增强科研能力,鼓励教师选取制约教师发展的方向参与课题研究,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将教学实践与理论研究相结合,既能提升科研能力和水平,又能反哺自身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四是提高管理能力,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立足班主任论坛、班级管理案例分析等活动,提升班主任班级管理能力和水平,打造适合学校自身发展的专家型德育干部和班主任队伍。三、质量攻坚突破:实施“三精三实”质量提升行动,打赢教学质量攻坚战新学期
6、结合学生学习情况,我们将实施“三精三实”质量提升行动,全力提升教学质量,打赢教学质量攻坚战。所谓“三精”即是:一是精准分析,学校组织全体任课教师分年级、分学科召开教学质量分析会,找出薄弱环节和问题根源,制定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二是精准施策,针对不同学科、不同年级、不同班级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三是精准评价,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将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全面客观地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所谓“三实”:一是实抓备课,严格落实集体备课制度,尤其是四五年级单班教学教师需要每周固定时间开展集体备课;加强备课检查,重点检查电子备课是否运用新
7、课标理念,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教学内容是否充实、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教学反思是否深刻等。二是实抓课堂,加强课堂巡查,本学期由学校小学部负责人、教务主任、德育主任分别包靠三、四、五年级级部管理,全面深入教学管理一线,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三是实抓作业,在规范办学前提下,严格控制作业总量和难度,探索分层作业、弹性作业和个性化作业,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加强作业批改的检查和反馈,做到全批全改,并把教师全批全改作业完成情况计入教师业务考核。四、德育特色发展:构建“齐风乡韵”德育体系,培育新时代好少年上学期学校获评临淄区齐文化教育示范校,我们将立足齐文化资源,结合乡土
8、特色,打造“齐风乡韵”德育课程体系,培育新时代好少年。一是深挖齐文化内涵,打造特色德育课程。将齐文化理念融入德育课程,通过主题班会、情景剧等形式,让学生了解齐文化,传承齐文化。二是依托乡土资源,开展劳动实践教育。充分利用农村学校的资源优势,校内建设“齐风农学院”,分设作物种植区、传统农具角等,结合节气记录劳动日志,将传统文化融入劳动教育;校外联动农业合作社,组织小麦观察、大棚蔬菜种植,感悟劳动的价值,培养热爱劳动、热爱家乡的情感。三是强化仪式课程,注重行为习惯养成。本学期我们将基于入学礼、入队礼、毕业礼等一系列仪式课程,让学生在庄严的仪式中感受成长的喜悦,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深化日常行为习
9、惯养成教育,通过“文明班级”“文明学生”评选等活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四是融入艺体教育,打造特色课程体系。我们将深化学校足球和轮滑等体育特色课程,打造校园吉尼斯特色阳光体育课间,融合八仙戏、情景剧等艺术课程,创设艺术工作坊,打造艺体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五、家校协同共育:擦亮“1361”家校共育品牌,构建“三位一体”教育网络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努力。新学期,我们将擦亮“1361”家校共育德育品牌,构建“三位一体”教育网络,在学校方面,我们聘定期举办家长开放日活动,邀请家长走进课堂,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优化家校联系平台,建立并用好智能家校沟通助手等,方便家长与教师沟通交流。在家庭方面,我们将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在社会方面,我们将邀请家庭教育专家来校讲座、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等,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组织开展家校社共育活动,促进家校社之间的沟通交流,形成教育合力。新的学期,新的征程。我们坚信,在上级教育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开拓进取,再创佳绩,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