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幼儿园防登革热、基孔肯雅热预案(详细版)一、总则.(一)背景阐述登革热与基孔肯雅热均为全球广泛流行的蚊媒传染病,其病原体通过伊蚊叮咬传播,幼儿因皮肤娇嫩、活动范围多在户外,成为易感人群。近年来,本地区夏秋季蚊密度持续偏高,周边区县已出现散发病例,幼儿园作为人员密集场所,疫情防控压力较大。为保障幼儿身体健康,特制定本专项预案。(二)防控宗旨1 .构建“环境防控为基础、健康监测为核心、应急处置为保障”的三维防控体系,实现疫情早发现、早干预、早阻断。2 .建立“家园医”协同机制,形成防控合力,将疫情发生风险降至最低,若发生疫情,确保不出现续发病例。3 .提升全园防控能力,使教职工熟练掌握蚊虫消杀
2、病例识别、应急隔离等技能,家长知晓家庭防蚊要点及疫情报告途径。(三)政策依据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2025版)为根本遵循,结合市疾控中心关于加强托幼机构蚊媒传染病防控的通知及本园实际制定。二、组织架构及职责(一)防控领导小组 组长(园长):全面负责防控工作,审批年度防控计划及经费(年度预算不低于5万元),在疫情发生时启动应急响应,协调卫生、教育部门开展工作。 副组长(保健医生):具备传染病防控资质,负责日常防控工作的组织实施,包括健康监测、教职工培训、消杀指导等,每日汇总并分析全园健康数据。 成员:。保教主任:将防蚊知识融入日常教学,组织编写适合幼儿的防疫绘
3、本及儿歌,制定疫情期间教学调整方案。后勤主管:负责防控物资采购与管理,确保消杀药品、防护用品等充足有效,监督园内环境卫生及蚊虫消杀工作。各班班主任:执行晨午检制度,观察幼儿健康状况,与家长沟通防控事项,记录班级防控日志。(二)专项工作组L环境消杀组:由2名专职保洁员组成,经专业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负责园内蚊虫孳生地清理及消杀工作,每周提交消杀记录表。2 .健康监测组:由保健医生及各班保育员组成,保健医生负责病例诊断与排查,保育员协助班主任完成晨午检及健康数据上报。3 .应急处置组:园长任组长,成员包括保教主任、后勤主管、保健医生,负责疫情发生后的应急响应、病例隔离、接触者管理等工作。4 .宣传
4、联络组:由办公室人员组成,负责防控知识宣传、家长沟通、信息上报等工作,保持与疾控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联络畅通。三、日常防控措施(一)环境治理1.孳生地清除:。实行“网格化管理”,将园区划分为6个责任区,每个区域由专人负责,每日检查并清理积水。重点区域包括:- 户外玩具区:清理滑梯、秋千等底部积水,每周用5%盐水擦拭表面。- 绿化带:及时清除落叶、杂草,翻盆倒罐,避免积水,花盆托盘每周至少清理2次。- 教室及活动室:每日清理饮水机托盘、拖把池积水,窗台不放盛水容器。建立“积水排查台账”,详细记录排查时间、地点、处理方式及责任人,每周由后勤主管审核签字。1 .防蚊设施建设:。所有教室、寝室安装
5、60目防蚊纱网,每月检查修补破损处,纱网定期用中性洗涤剂清洗。食堂、卫生间等易滋生蚊虫的场所安装灭蚊灯,每2小时清理一次蚊尸,每周用酒精消毒灭蚊灯。户外活动时为幼儿提供驱蚊贴(含10%避蚊胺),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产品,使用前查看生产日期及成分。(二)健康监测1 .幼儿监测:。实施“一日三检”制度: 晨检(7:30-8:30):测量体温(腋温37.3。C为正常),观察有无皮疹、精神萎靡等症状,询问家长幼儿前一日健康状况及外出史。 午检(12:30-13:00):午休起床后再次测量体温,观察幼儿有无不适。 离园检(16:30-17:30):告知家长幼儿当日健康状况,提醒家长注意观察幼儿晚间情况。为
6、每位幼儿建立健康档案,记录体温、健康状况等信息,发现异常及时标注并通知保健医生。教职工监测:。每日上岗前测量体温,体温正常方可入园,在岗期间若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立即离岗就医并报备保健医生。教职工每年进行一次健康体检,食堂工作人员每半年进行一次传染病筛查,持健康证明上岗。(三)健康教育1.幼儿教育:。每周开展I次防蚊主题教育活动,通过故事、游戏、绘画等形式,让幼儿了解蚊虫危害及防蚊方法。例如,组织“消灭蚊子”角色扮演游戏,让幼儿模拟清理积水、使用驱蚊用品等场景。在洗手池、楼梯口等位置张贴卡通防蚊宣传画,内容包括“勤洗手、不玩水、远离蚊子”等简单易懂的语句。,家长与教职工培训:。每学期开学初召
7、开家长防控专题会,发放家庭防蚊手册,内容包括家庭积水清理方法、幼儿防蚊衣物选择、发热后就医指引等。每月对教职工进行一次防控知识培训,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线上通过微信群推送学习资料,线下开展实操演练,如正确佩戴口罩、配置消毒溶液等。四、应急处置流程(一)预警机制当出现以下情况之一时,启动预警机制:1 .本园周边1公里范围内出现登革热或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2 .园内一周内出现3例及以上发热伴皮疹的幼儿。3 .蚊虫密度监测显示布雷图指数10。预警启动后,增加消杀频次,每日对园区进行一次全面消杀,加强健康监测,密切关注幼儿及教职工健康状况。(二)病例处置1 .疑似病例处理:。班主任发现幼儿出现发
8、热(腋温237.5()、皮疹、关节疼痛等症状时,立即将其带至隔离室,由保健医生进一步检查。隔离室保持通风,配备专用体温计、口罩、消毒液等物品,幼儿在隔离期间佩戴儿童专用口罩,避免与其他人员接触。保健医生初步判断为疑似病例后,立即通知家长,建议带幼儿前往定点医院就诊,并告知家长就诊时需说明幼儿所在幼儿园及症状出现时间。对疑似病例接触过的物品、活动区域进行彻底消毒,使用含氯消毒液(浓度为100Omg/L)擦拭物体表面,地面用消毒液拖拭,作用30分钟后再用清水擦拭。2 .确诊病例处理:。接到医院确诊通知后,立即向当地疾控中心及教育部门报告,报告内容包括病例基本信息、发病时间、症状、园内活动轨迹等。配
9、合疾控中心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确定密切接触者(同班幼儿、同桌就餐者、共同午休者等),并将名单上报给相关部门。对密切接触幼儿,通知家长带其居家隔离观察14天,每日早晚各测量一次体温,观察有无异常症状,隔离期间避免外出。对确诊病例所在班级及活动区域进行终末消毒,关闭该区域24小时,消杀组穿戴防护服、护目镜等防护用品,使用过氧化氢喷雾进行全方位消毒。根据疾控中心建议,决定是否停课。若停课,通过家长群、电话等方式通知家长,安排线上教学活动,每日了解幼儿健康状况。五、物资保障与培训演练(一)物资储备建立防控物资储备库,由后勤主管负责管理,每月盘点一次,确保物资充足、完好。储备物资清单如下:物资名称规格储备
10、数量用途儿童医用口罩一次性500个幼儿及教职工防护含氯消毒片每片含氯500mg1000片环境及物品消毒电动喷雾器容量IOL2台大面积消杀防护服连体式10套应急处置时防护护目镜防雾型10副应急处置时防护体温枪医用级6把体温测量驱蚊液含10%避蚊胺30瓶户外活动时防蚊(二)培训与演练培训计划:。每月组织一次教职工防控知识培训,培训内容包括蚊媒传染病基本知识、病例识别、消杀方法、应急处置流程等,培训后进行考核,考核不合格者需重新培训。每学期邀请疾控中心专家入园开展一次专题讲座,讲解最新防控知识及政策要求,解答教职工疑问。1.应急演练:。每季度开展一次应急演练,模拟疑似病例发现、隔离、报告、消杀等场景,检验教职工应急处置能力。演练结束后,组织复盘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及不足,制定改进措施,完善应急处置流程。六、附则1 .本预案自2025年3月1日起实施,由幼儿园防控领导小组负责解释。2 .本预案每半年评估一次,根据实施情况、政策变化及疫情形势进行修订完善。3 .各部门及教职工需严格遵守本预案规定,认真履行防控职责,对违反预案规定造成不良后果的,将追究相关人员责任。4 .附件包括幼儿园防控物资管理制度隔离室管理制度应急联系电话表等,与本预案具有同等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