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财政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统计造假专题研讨会上的发言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刚才,和大家一起共同学习了县统计局关于云南省*市统计造假、政治生态恶化典型案例的通报,这起案件令人警醒,发人深思。作为财政部门的负责人,统计数据是我们开展预算编制、实施财政监督、评估经济形势、制定宏观政策的基础和依据。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不仅关系到财政工作的科学性与有效性,更直接关系到党委政府决策的精准度,关系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与成色。借此机会,结合财政工作的实际,我想围绕“防范统计造假、净化政治生态”这一主题,坦诚地和大家交流几点个人的感受、看法与想法,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一、深化思想认识,筑牢防范统计造假
2、的“思想防火墙”统计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线,这是我们统计战线同志常说的一句话。我理解,这条“生命线”不仅是统计部门的生命线,更是我们整个政府治理体系的生命线。前几日,县统计局在警示教育会议上,将统计造假定性为“数字上的腐败”,我认为这个提法一针见血、十分精准。它深刻揭示了统计造假的本质一一它不是简单的业务差错,而是一种由错误政绩观驱动、严重违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破坏党和政府公信力的政治问题。云南省*市的案例,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统计造假可能带来的灾难性后果。虚假的数字堆砌出虚假的繁荣,误导了区域发展决策,错失了转型升级的宝贵时机,最终侵蚀了当地的政治生态,损害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让我深
3、刻地认识到,一个地方的统计数据如果出了问题,那么这个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决策就可能“带病运行”,政治生态也必然“藏污纳垢”。从我们财政部门的角度看,每一笔财政资金的投向、每一个民生项目的安排、每一次对经济运行的预判,都高度依赖于准确的统计数据。如果我们的GDP、固定资产投资、规上工业增加值等核心数据存在水分,那么我们制定的财政收支预算就可能偏离实际,导致财政资源错配;我们对重点产业、重点企业的扶持政策就可能“南辕北辙”,造成财政资金的巨大浪费;我们向上争取转移支付和专项资金时,也会因为数据失真而失去依据和底气。因此,坚决反对和防范统计造假,对我们财政干部而言,既是必须履行的法定职责,更是必须坚守
4、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我们必须从讲政治的高度,深刻认识到与统计造假作斗争,就是捍卫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就是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是为*县的高质量发展夯实最坚固的基石。二、正视现实挑战,剖析统计造假问题的“病理根源”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统计造假现象之所以屡禁不绝,其背后有着复杂而深刻的原因。我们只有敢于正视问题、直面挑战,深入剖析其“病理根源”,才能找到治本之策。结合我县的实际情况和日常工作中的观察,我认为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阻力和挑战。(一)扭曲政绩观的“指挥棒”压力依然存在。在一些领域和环节,以GDP增速论英雄、以指标排名定高下的考核评价体系尚未得到根本扭转。这种压力层层传导
5、容易使一些干部产生“数字出官、官出数字”的错觉,为了追求排名靠前、获得上级肯定,便在数据上动心思、做文章。正如*书记指出的,地方领导的政绩观、部门考核以及单位怕“露富”是统计数据面临外部干扰的主要来源。同时,我国县级统计机构在行政上隶属于地方政府,而在业务上接受上级统计部门指导的“双重领导”体制,在一定程度上也削弱了统计部门独立上报数据的底气和抗干扰能力。当个别领导干部法治意识淡薄,直接要求调整数据或授意编造数据时,基层统计人员往往面临巨大压力。(二)基层基础的“承载力”短板亟待补强。统计工作的源头在基层,根基在基层。但目前,我们乡镇(街道)一级的统计力量普遍较为薄弱。乡镇统计站职能偏弱,专
6、职统计员数量少,且常常身兼数职,难以将全部精力投入到纷繁复杂的统计工作中。与此同时,统计经费的保障不足,也制约了基层统计部门信息化、现代化水平的提升。我们县在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中虽然已经全面应用了电子地图和手持数据采集设备(PDA),但在日常的常规统计中,软硬件的更新、人员的专业培训是否能够完全跟上,还需要我们持续投入和关注。源头数据采集、审核的渠道如果不够畅通,队伍不够专业稳定,那么数据的质量就无从谈起。(三)部门协同的“联动性”合力有待加强。防范统计造假是一项系统工程,绝非统计部门一家可以包打天下。客观来说,目前我们各部门之间“管行业就要管统计,管统计就要管数据质量”的责任落实还不够到位。
7、财政、发改、科工信、商务、住建等经济部门,都掌握着大量与统计数据密切相关的行政记录和业务数据。比如,我们财政部门掌握着企业的纳税数据、财政补贴发放情况;发改部门掌握着重点项目的投资进度和完成情况。这些数据能否与统计部门上报的数据进行常态化、机制化的比对核查?在数据出现异常波动时,我们是否形成了一套快速反应、联合研判、共同核实的工作闭环?目前来看,这种深度的协同联动监督合力仍需进一步强化。大家信息共享不充分,数据壁垒依然存在,这就为数据造假、数据“打架”留下了空间。三、立足全局视角,探索根治统计造假问题的治本之策”认清了危害、剖析了根源,关键在于行动。作为政府大家庭的一员,财政局愿意也必须主动担
8、当、积极作为,与统计局及其他兄弟单位一道,共同探索根治统计造假问题的长效机制。在此,我提出三点不成熟的建议,与大家共同探讨。(一)以“制度+科技”,强化源头治理的“防火墙”。防范统计造假,必须关口前移,从源头上压缩造假空间。制度是根本,科技是利器。我们要坚决支持统计部门建立健全覆盖全流程的数据质量控制体系和岗位责任制,完善数据质量追溯和问责机制,让每一笔数据的采集、审核、上报都有据可查、有责可追。同时,要继续加大科技投入,推动统计信息化建设提档升级。我建议,我们能否探索建立一个跨部门的数据共享与比对核查平台?将统计部门的联网直报数据,与我们财政的税收、社保缴纳数据,发改的项目审批、投资数据,科
9、工信的工业用电量数据,以及市场监管的商事主体登记数据等进行交叉比对、实时预警。通过大数据分析,自动识别异常值和逻辑矛盾,实现从“人防”为主到“技防”为主的转变,让数据造假行为在技术“探照灯”下无处遁形,朝着当期数据统计造假“增量为零”的目标迈进。(二)以“协同+问责”,打造齐抓共管的“责任链条”。防范统计造假,必须构建起“人人有责、环环相扣、齐抓共管”的责任体系。我倡议,建立由县政府牵头,统计、财政、发改、科工信、审计、纪检监察等部门共同参与的“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联席会议制度”,定期会商、通报情况、研究对策。要将“管行业必须管统计”的原则落到实处,明确各行业主管部门对本领域数据质量的审
10、核把关责任。同时,要真正亮出问责的“利剑”。统计执法检查不能是“雨过地皮湿”,要敢于较真碰硬。我们可以借鉴其他领域安全生产监管中行之有效的“排查一交办一整改一核验”闭环机制,对发现的统计违法线索一查到底。在这里,我想分享一个假设性的数据,如果我们能够建立起这样的强效机制,我相信我县的统计执法效能将大幅提升。(三)以“文化+警示”,培育崇尚真实的“政治生态”。制度约束是“硬”的一手,文化熏陶是“软”的一面,二者缺一不可。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归根结底要靠正确的政绩观和求真务实的文化氛围。首先,领导干部要带头示范。我们每一位在座的领导干部,都要带头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坚持出实招、求实效,坚决
11、摒弃任何形式主义和虚假浮夸,为全县干部群众作出表率。其次,要加强统计法治宣传教育。要让统计法等法律法规不仅走进统计系统,更要走进各级党政机关、走进广大企业和调查对象心中,让“依法统计、真实可信”的观念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再次,要强化常态化警示教育。要用好*市这样的反面典型案例,以案为鉴、以案明纪、以案促改,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最后,我们还要旗帜鲜明地为敢于坚持原则、说真话、报实情的统计人员撑腰鼓劲,让他们能够心无旁鹫、安心踏实地履行神圣职责,营造一个保护说真话、鼓励干实事的良好环境。各位领导、同事们,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是一场必须打赢的硬仗,也是一项需要常抓不懈的长期任务。这
12、关系到我们的事业根基,关系到*县的前途命运。让我们以此次研讨会为新的起点,携起手来,同心同德,以对党、对人民、对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坚决向一切统计造假行为作斗争,用真实、准确、完整、及时的统计数据,服务好我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宏伟事业,共同守护好我们*县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我的发言完了,谢谢大家赠篇:防溺亡写作提纲30例1 .筑牢安全防线守护暑期平安一一多措并举织密防溺亡“防护网”压实责任,构建联防体系。全面排查,消除安全隐患。宣传教育,筑牢思想防线。精准关爱,守护重点群体。2 .拧紧“安全阀”织密防溺亡“安全网”责任“压担子”,织密防控网络。排查“过筛子”,消除风险隐患。宣传“出点子”,筑
13、牢思想防线。3,织密防溺亡“安全网”守护群众生命安全一是专班牵头强责任。二是全域巡查除隐患。三是立体宣传筑防线。4 .多举措筑牢防溺亡“安全网”一是压实责任链条,织密安全管理网络。二是强化宣传引导,营造全民防溺氛围。三是深化巡查防控,消除潜在安全隐患。5 .多措并举做好未成年人防溺亡工作一是“细化工作责任”重部署。二是“灵活宣传教育”强宣传。三是“筑牢巡逻防线”促安全。6 .探索防溺亡工作从“单兵作战”到“全民共防”网格管理压责任,织牢“责任网”。分类宣教强意识,打好“预防针”。社会协同聚合力,共筑“防护墙”。7 .暑期安全不放假“三管齐下”防溺亡警示为先,安全教育多形式开展。制度为基,安全防
14、线多渠道筑牢。巡逻为要,安全问题多举措防范。8,立足“四个一”筑牢防溺亡生命安全线高度重视,精密部署,下好防溺亡工作“一盘棋”。全面排查,消除隐患,做细防溺亡隐患“一本账”。加强教育,增强意识,紧绷防溺亡安全“一根弦”。加大宣传,提升成效,织密防溺亡宣传“一张网”。9 .防溺亡工作多管齐下做好四“提高”加强组织领导,提高工作效率。强化宣传教育,提高防溺意识。深入排查隐患,提高安全系数。备齐防溺物资,提高应急能力。10 .认真落实防溺亡工作筑牢生命“安全防线”一是强化宣传教育,提升安全意识。二是全面排查隐患,筑牢防护屏障。三是健全联防机制,压实责任链条。11 .开展防溺亡排查工作保障群众生命安全
15、一是多方联动,压实责任。二是多管齐下,排查隐患。三是多点发力,加大宣传。12 .“四项举措”持续推进防溺亡工作保持长效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党政同责部署加压。二是细化防控举措,“三个一遍”完善提升。三是凝聚各方合力,“四位一体”持续推进。四是浓厚宣传氛围,乡村组户全面覆盖。13 .筑牢防溺亡安全防线全力守护群众生命安全提高政治站位,压实责任链条。全面摸排整治,筑牢安全屏障。多维宣传引导,凝聚共治合力。14 .多措并举织密防溺亡安全网高度重视,夯实防溺亡职责。多措并举,发挥防溺亡效能。全力保障,配全防溺亡物资。15 .“三强化”切实开展未成年人防溺亡工作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压实安全责任。二是强化教育宣
16、传,提高安全意识。三是强化隐患排查,筑牢安全防线。16 .切实织牢防溺亡工作“安全网”一是“清”责任。二是“广”宣传。三是“细”排查。四是“实”措施。17 .持续筑牢防溺水安全网一是加强领导,强化责任意识。二是广泛宣传,增强安全意识。三是全面排查,加强日常巡查。18 .织密织牢“防溺水安全网”加强宣传教育,织密“宣传网”。加强隐患排查,织密“防控网”。加强日常巡逻,织密“责任网”。加强巡查督查,织密“监督网19 .多措并举织密防溺水“防护网”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二是强化宣传教育,增强防患意识。三是全面排查隐患,筑牢安全防线。20 .“四措联动”防溺亡守牢生命“安全线”责任压实,构建
17、三级防控责任体系。隐患清零,筑牢水域安全防护屏障。宣教覆盖,拧紧安全意识思想阀门。协同联动,织密立体防护网络体系。21 .聚焦暑期安全,筑牢未成年人防溺亡屏障广渠道宣传,营造浓厚氛围。多主题活动,增强安全意识。高频次排查,守护水域安全。22 .多举措筑牢暑期防溺亡安全屏障压实责任链条,构建全域防控体系。多维宣传教育,筑牢安全思想防线。全域隐患排查,夯实风险防控基础。凝聚联动合力,织密群防群治网络。23 .筑牢汛期安全防线扎实开展未成年人防溺亡工作精心部署,拧紧防溺水“责任阀”。宣传引导,吹响防溺水“集结号”。网格巡查,织牢防溺水“防护网”。24 .“四个加强”扎实做好未成年人防溺亡工作加强安全
18、教育,提升安全意识。加强巡逻看护,夯实防溺责任。加强隐患排查,堵塞隐患漏洞。加强联防联控,形成工作合力。25 .守护成长扎实开展未成年人防溺亡工作警示标志全覆盖。安全巡查不停歇。教育引导再强化。26 .多举措筑牢暑期防溺亡安全屏障一是压实责任链条,构建全域防控体系。二是多维宣传教育,筑牢安全思想防线。三是全域隐患排查,夯实风险防控基础。27 .多方合力织密未成年人防溺亡“安全网”防范责任“清”。宣传教育“广”。隐患排查“细”。28 .多措并举做好防溺亡工作筑牢未成年人安全屏障一是明确工作机制举措。二是加强宣传教育引导。三是开展走访关爱帮扶。四是落实家庭监护责任。五是健全强制报告机制。六是开展暗访督导检查。29 .“四个强化”织牢留守和困境儿童防溺亡“安全网”一是强化机制保障,形成部门合力。二是强化监护责任,构建服务阵地。三是强化关爱帮扶,健全支持体系。四是强化宣传引导,营造浓厚氛围。30 .五措并举做好夏季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防溺亡工作高度重视,及早安排。加强监管,签订协议。设置标识,强化警醒。搞好宣传,压实责任。强化督查,抓好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