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2025年中央工作城市会议精神研讨发言.docx

上传人:极速器 文档编号:585731 上传时间:2025-08-2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0.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习贯彻2025年中央工作城市会议精神研讨发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学习贯彻2025年中央工作城市会议精神研讨发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学习贯彻2025年中央工作城市会议精神研讨发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学习贯彻2025年中央工作城市会议精神研讨发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学习贯彻2025年中央工作城市会议精神研讨发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学习贯彻2025年中央工作城市会议精神研讨发言各位同志:城市,是现代化的主战场,是最鲜活的改革图景,是群众感知美好生活的“前台”。7月14日至15日,党中央时隔十年再次召开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城市为什么建、建什么样的城市、怎样建设城市”这一根本命题,擘画了新时代城市发展的宏伟蓝图。我们要以此次会议为战略起点,立足地方实际,把中央部署转化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城市体系的有力举措,奋力书写好“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时代答卷。我围绕本次会议精神谈三点体会,作为一次对标对表的思想“整队”,也是一次服务城市的思想“检修”。一、“增速换挡”的关键期,必须下好“转向

2、提质”这步大棋从“摊大饼”到“做绣花”,城市发展逻辑要换道超车。城市不是简单叠加的钢筋水泥,更不是比拼楼高路宽的竞技场。会议提出,我国城镇化进程已经由高速增长期转入稳定发展期,城市建设从“增量扩张”迈向“存量提质”,这是一次方向性的战略转弯。过去那种“重规模、轻品质”的粗放式扩张,已经难以为继,必须用系统观念和底线思维重新丈量城市的“尺度”与“温度”。城市更新,既是城市的新生之路,更是治理理念的“分水岭”。总书记提出“先体检、后更新”,要求我们告别“一拆了之”,转向“一诊一策”。这不是技术口号,而是价值重塑。我们看到,“旧改”不能再只停留在“物理空间”的修修补补,更应是“生活空间”的全面升温。

3、比如老旧小区电梯加装,既要算民意账,也要算长远账,不能在民生问题上“拖泥带水”,更不能在利益分配上“患得患失”。投资层面,国家提出“十五五”期间城市更新投资将达4.48万亿元。我们应抢抓政策窗口,把更新主线融入城市功能、产业结构、空间布局、文化传承等“多线程”改造,把“做减法”变成“做加法”,让城市由“钢筋森林”变成“人文绿洲”。二、“六维统筹”的新目标,必须答好“人民城市”的总考题从“建多少”到“为谁建”,城市建设标准要回归初心。城市的高度,写在天际线,更写在人们的眉宇间。总书记指出,城市工作要看群众口碑。这不是语重心长的提醒,而是政治立场的宣示。此次会议明确提出“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

4、明、智慧”六大目标,既是目标清单,更是任务清单,绘出了新时代城市“六维素描图”。一是以“宜居”托底生活温度。老百姓对“家”的期待,从来不是多豪华,而是“近点、稳点、暖点”。从“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到普惠性学前教育、社区养老服务,城市治理必须从“摊大饼”走向“做细账”。在住房问题上,要跳出“盖得多”,关注“住得好”;在交通出行上,不仅通畅,更要舒适。二是以“韧性”筑牢安全底板。从极端气候到城市内涝,从管网老化到建筑隐患,城市如人,韧性就是免疫力。我们必须改变“头重脚轻”的投入结构,加快地下空间治理,推进城市生命线工程。安全不是锦上添花,而是“底线工程”。三是以“智慧”赋能治理跃迁。智慧城市不是加

5、点APP、装几个探头,而是一次治理逻辑的重构。此次会议提出“车路云一体化”,明确了标准路径与保障方案。我们要抓住这轮新基建机遇,让数据从“沉睡”走向“激活”,让平台从“指令”走向“决策”。四是以“美丽”厚植生态底蕴。会议明确提出,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o这不仅是气候承诺,更是民生工程。我们要让绿色成为城市的“主色调”,把减碳、扩绿、文化延续一起织入城市肌理,让生态成为最动人的城市风景线。城市六维一体,互为支撑,不能“偏科”。我们每项工作都要“对照六维问初心”,让城市建设看得见、摸得着、得民心。三、“落地见效”的关键点,必须扛起“机关先行”的政治责任从“学习文件”到“写进蓝图

6、从“贯彻精神”到“服务人民”。纸上得来终觉浅,城市的未来写在脚下的街巷里,写在政策的落点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既是“方向盘”,更是“施工图”。作为市域治理的“中枢系统”,我们要从四个方面下功夫,把党中央的“总蓝图”转化为地方的“施工图”。一是思想上同频,在理论学习中深植城市逻辑。要把城市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推动机关干部带头研读会议精神,组织专题读书班、夜学班、案例解析班,读懂“人民城市”的温度逻辑、结构逻辑、文化逻辑、生态逻辑。特别要读懂总书记强调的“要转变政绩观、增强历史耐心”的深意,把功夫下在“不起眼”的细节里。二是行动上对表,在重点领域中打开破局之门。针对城市更新、公共服务、基础设施

7、绿色转型等任务,要强化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实行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进。例如,在城市更新中探索“片区改造+产业导入”的复合模式,推动“旧城焕新”与“产业跃升”同步联动。三是机制上贯通,在统筹推进中建强治理体系。要推动“规划、建设、管理”三环衔接、“市、区、街”三级贯通,建立协同推进机制。在项目谋划上聚焦人民关切,在政策制定上拓展群众参与,在政务服务上打造“一网通办、一键直达”的城市体验。四是作风上对标,在服务人民中检验担当成色。城市工作成败,不仅看建设速度,更看群众满意。我们要带着问题下社区、进街道、访企业,了解“城市表情”,倾听“民生温度”。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敢亮剑、常曝光,杜绝“政绩

8、秀”“一阵风”,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以人民为尺,丈量城市的未来纵深.让人民城市的图纸,从愿景变成日常,从蓝图走向灯火。同志们,城市是一种承诺,是对未来生活方式的共同设计。202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已为我们铺就了“未来之路”,现在,到了我们把图纸变为实景、把愿景落在地面的关键时刻。我们要始终坚信:“城市之变”,根在“理念之变”;“城市之优”,成于“细节之优”;“城市之魂”,藏在“人民之中”。在这场人民城市的建设长跑中,唯有让初心如磐,唯有让作风如铁,唯有让责任如山,我们方能不辱使命、不负时代!让我们坚定不移走好“人民城市”的光明大道,向着高质量发展迈进,向着人民满意交卷,为建设宜居宜业、幸福温暖的现代化城市贡献全部的光与热!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致辞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