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无病毒采穗圃建设技术要求_地方标准.docx

上传人:极速器 文档编号:587996 上传时间:2025-08-2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8.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苹果无病毒采穗圃建设技术要求_地方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苹果无病毒采穗圃建设技术要求_地方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苹果无病毒采穗圃建设技术要求_地方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苹果无病毒采穗圃建设技术要求_地方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苹果无病毒采穗圃建设技术要求_地方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65.020CCSB0511B37山东省地方标准DB37/T48912025苹果无病毒采穗圃建设技术要求Technicalrequirementsfortheconstructionofvirus-freeapplenurseryforprovidingscionwoods2025-08-29实施2025-07-29发布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圃地选择与规划24. 1圃地选择25. 2圃地规划25圃地建设25.1 土地准备与设施配套25. 2种苗选择与栽植36. 3隔离46品种改换46.1基本原则46.2 接穗46.3 嫁接46. 4嫁接

2、管理57采前准备57. 1品种验证57.2 短截(平茬)57.3 母株观察58接穗采集58. 1工具准备58.2穗条质量58.3采穗时间68.4接穗处理68.5采后管护68.6标签、贮存和运输69病毒抽检610档案管理7参考文献8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山东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组织实施。本文件由山东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苹果无病毒采穗圃建设技术要求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苹果无病毒采穗圃建设技术的圃地选择与规划、圃地建设、品种改换、采前准备、接

3、穗采集、病毒抽检和档案管理。本文件适用于苹果无病毒采穗圃的建设。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8370苹果苗木产地检疫规程NY/T1085苹果苗木繁育技术规程NY/T1839果树术语DB37/T036主要水果苗木培育技术规程3术语和定义NY/T1839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 1苹果无病毒母本树VirUS-freemothertreesofappIe不携带与苹果相关的检疫性病虫

4、害、病毒,用于提供苹果品种或营养系砧木繁殖材料的母株。注:也称苹果脱病毒母本树。3.2苹果无病毒砧木VirUS-freerootstocksofappIe用无病毒营养系砧木母本树的枝(芽)或根系等为繁殖材料繁育的营养系砧木,或者未经嫁接的没有感染过与苹果相关的检疫性病虫害、病毒的实生砧木。注:也称苹果脱病毒砧木。3.3苹果无病毒苗木VirUS-freenurserytreesofapple不带GB/T12943规定的检疫对象及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公告第351号要求的与苹果相关的检疫性病虫害、病毒的苹果苗木。注:也称苹果脱病毒苗木。3.4无病毒采穗圃VirUS-freescionwood

5、nursery生产无病毒接穗的园地。3.5无病毒采穗圃母株motherpIantsinvirus-freescionwoodnursery在无病毒采穗圃内栽植的用来生产繁育(采集)接穗的无病毒苹果植株。3.6侧枝Iateralbranch直接着生在矮化自根砧苹果树中心干上的枝条。4圃地选择与规划4. 1圃地选择3.6.1 1.1土层深厚,深达0.8m1.0m。土壤pH5.76.7,含盐量0.1%以下,有机质含量在1%以上。3.6.2 前10年内应未繁育过苹果、梨等仁果类以及桃、李等核果类果树苗木且未种植过同类果树,圃内应无检疫性病虫害、病毒。3.6.3 园区生态环境良好,四周宜建设防风林带或绿

6、篱隔离带,树种为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生长快、易成活且与苹果没有共生病虫害的乔灌木。4. 1.4圃地周边15m内应无杨树、槐树、榆树等,500m内应无苹果树、梨树等仁果类果树,周边5km内应无龙柏、塔柏等桧柏类林木。4. 1.5其他条件按照NY/T1085的规定执行。4. 2圃地规划4.2.1根据成龄采穗圃的接穗生产能力(通常每666.7n?产优质接穗1万条左右)和苹果无病毒苗木繁育对接穗的需求数量,合理确定无病毒采穗圃的建设规模。规模较大的无病毒采穗圃应设置多个种植小区,单个小区面积通常为0.5hm?hm4.2.2排灌系统、田间作业道路、机房仓库办公室、防护林等配套设施系统的规划见山东省农业厅关

7、于印发山东省苹果现代矮砧集约栽培技术指导意见的通知。5圃地建设5.1 土地准备与设施配套1 .1.1土壤检测检测土壤的有机质、PH值、速效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含量。5 .1.2土壤施肥根据检测结果,建圃时每666.7n?施入腐熟牛粪等优质土杂肥8m12m3,并施入相关中微量元素肥料,调整土壤PH值至5.76.7。6 .1.3病虫害防控根据地下线虫、蟒蟾、白绢病等病虫害基数,选用睡唾磷、辛硫磷颗粒剂、棉隆等药剂进行土壤处理,预防根部病虫害的发生。7 .1.4深翻与平整施肥后,进行土地耕翻整平,清理石块等影响机械作业的障碍物。5.1.5配套设施圃内应配套建设有必要的水、电、道路、沟渠等基础设施,安装

8、建设有水肥一体化设施设备;周边宜建有包括防护林在内的良好生态保护系统。5.2 种苗选择与栽植5.2.1 种苗选择5. 2.1.1繁殖材料不应携带与苹果相关的检疫性病虫害及病毒,各类苹果无病毒母本树及苹果无病毒砧木等繁殖材料均应来自具有资质的单位,或来自经国家或省市果树管理部门审核批准的无病毒母本树、无病毒砧木原种保存圃内,并应附有权威部门提供的无病毒证明。6. 2.1.2苹果无病毒母本树的砧木应按产区适用的砧木种类来确定,宜选择抗低温、抗病虫等抗逆境能力较强且生长量较大的苹果无病毒砧木,或其它适合本土立地条件的优良砧木。7. 2.1.3苹果无病毒母本树品种为优质、丰产、适销对路的优异品种,或具

9、有特定性状并具有市场发展潜力的新优品种。5.2.2 种苗栽植1.1.1.1 2.2.1苗木选择选择根系发达且带分枝的健壮无病毒大苗建园,同一小区内苗木的砧木、品种、规格尽可能一致,苗木运抵后,如不能及时栽植,应在湿度不低于95%、温度0.5。C1.5。C的冷库进行低温保存或按照DB37/T036规定临时假植。1.1.1.2 栽植密度株行距通常为LOmX3.0m,可根据砧木与苹果品种的类型微调栽植密度。定植行向以南北行向为佳。1.1.1.3 栽植时间冬季落叶后、春季萌芽前均可栽植,以春季定植为主。通常气温稳定在12以上、地温稳定在5以上时定植,最适期为3月中旬至4月上中旬。1.1.1.4 栽植方

10、法栽前应修剪根系,并放入流动的清水中浸泡24h48h后栽植,苗木的栽植深度以嫁接口离地面高度以15CnI20CnI为宜,根茎以下部位的深度不小于20cm,栽后应踏实并在24h内浇第1次水,栽后约2d3d内浇第2次水,约7dIOd内浇第3次水,以保持土壤墙情正常为宜。树盘内可覆盖腐熟的农作物秸秆等生物质材料,保摘、控草、增肥、调温。5. 2.2.5标记与记录栽植过程做好标记与记录,其主要内容至少包括: 栽植前,做好规划设计图,用图文等方式清晰地标明各苹果无病毒母株的砧木名称(包括外文名称)、品系、母株株系来源、病毒检测单位及检测时间,以及拟定植时间、定植地点与株行距、栽植数量的信息; 栽植时,应

11、严格按规划图进行集中定植,按不同砧木和品种类型顺序编号,固定好田间的标记标识,不应混杂;DB37T48912025 栽植完成后,应现场核实并准确记载定植在无病毒采穗圃内各母株的品种名称及来源、基砧名称及来源、栽植数量、栽植位置、株行距、栽植时间、编号的信息。5.2.3圃园防护园区四周宜栽植绿篱或设置其它设施进行隔离,可采用多功能网等进行整体防护。苗木中心干的基部宜设置防兔网。5.2.4标识选择无病毒母株种苗同一方位、同一高度的中心干或侧枝基部,逐株设置标识牌,标明品种、砧木、栽植时间、脱毒、编号等可追溯信息,字迹应清晰且在露天条件下牢固。5.2.5栽后管护做好支架支撑系统建设与管护、行间生草、

12、树盘覆盖、排水与浇水、除篥、施肥、病虫害防治、整形修剪等栽后管护工作,具体见山东省农业厅关于印发山东省苹果现代矮砧集约栽培技术指导意见的通知,其中水质按照GB5084的规定使用。5. 3隔离可搭建网棚(室),保持圃内无病毒母株与外界刺吸类昆虫之间的有效隔离。6品种改换6. 1基本原则根据市场发展和品种更新需求,对圃内不需要采集接穗品种的无病毒母株实施高接换种。不宜采用多头嫁接方式,避免在采集接穗时难以识别,造成品种混乱。改接前,接穗与改接母株均进行无病毒检测。6.2 接穗6. 2.1新品种接穗应从品种纯正的无病毒采穗圃内采集。7. 2.2根据改接时间选择适合的嫩枝或硬枝。春季枝接的接穗应在休眠

13、期内采集,宜选择直径6mm8mm的当年生枝,要求发育健壮、芽体饱满、节间适中、无病虫害,有封蜡处理;夏秋季芽接的接穗宜随用随米。6.3 嫁接6. 3.1时间7. 3.1.1春季枝接的,宜在树体萌动前5d至萌动后20d内进行,通常在3月下旬至4月中旬。8. 3.1.2夏季芽接的,宜在6月上旬至7月中旬进行。9. 3.1.3秋季芽接的,宜在8月下旬至9月下旬进行。10. 3.2部位春季枝接的,在离地面40cm60c11处横向截断中心干后,于横断面上嫁接;夏秋季芽接的,宜嫁接在离地面40cm60Cm内且粗度适中的基砧萌条上。DB37T48912025春季枝接宜采用硬枝劈接、双舌接、切接、单舌接等方法

14、夏秋季芽接宜采用带木质芽接等方法。6.4嫁接管理6. 4.1嫁接前5d7d圃地灌水一次,嫁接后接穗长至5cm以上时补水一次。7. 4.2嫁接后10d15d未成活者应及时补接。成活的穗条生长高度达15cm以上时,抹除砧篥、去除嫁接的包扎带膜,设立辅助支架并固牢新梢。8. 4.3进行常态化观察巡检,及时抹除砧木以及原品种上发出的全部萌芽、萌条。7采前准备9. 1品种验证采穗母株至少结果一次,验证品种无误后,方可采集接穗。7.2短截(平茬)11. 2,1时间栽后第二年起,每年在落叶后至次年3月底期间内进行一次短截(平茬),剪除侧枝上全部的一年生枝。12. .2高度7.2.2.1苹果无病毒采穗圃母株

15、的树体高度为1.6m3.0m,每一母株中干上保留15个25个侧枝。7.2.2.2短截(平茬)的高度宜根据品种、砧木的生长特性确定,侧枝及副侧枝的短截(平茬)高度一般为5Cm15cm07.2.3疏枝数量三年生以上母株,应疏除主干80Cm以下的全部侧枝,保留中干上侧枝的总数量15个25个,每个侧枝上保留2个5个副侧枝,空间分布合理,通风透光。7.3母株观察每年平茬时,每母株宜保留2个细弱结果枝用于结果,以持续观察结果性状,发现果实性状表现不好的单株,应停止收集其接穗;如果该单株连年表现均差,应淘汰。8接穗采集8.1 工具准备8.1.1 提前准备好采集所需工具用品:储存箱、塑料薄膜(尺寸与储存箱合适

16、石蜡、修剪刀、加热器、温度计、标签、扎绳、锯末、用于刀具消毒的消毒剂等。8.1.2 采集及修剪的作业工具应专管专用,及时消毒,避免交叉使用。8.2穗条质量8.2.1硬枝穗条宜选择长60Cm120cm、直径6mm12mm的一年生枝,其中以直径6mm8mm为佳,要求木质化程度较好、芽体饱满、节间适中、无病虫害。8.2.2绿枝穗条宜选择成熟度较一致、芽体饱满、无病虫害的当年生新梢(木质化或半木质化),已形成顶芽的绿枝更好;直径以5m118mm或嫁接部位砧木直径的1514为宜。8.3采穗时间8.3.1硬枝穗条落叶后至次年3月底前皆可,以封冻前采集为佳,冬季平茬和收集接穗可同时进行。8.3.2绿枝穗

17、条夏季6月上旬至7月中旬,秋季8月下旬至9月下旬采集,随用随采或嫁接前ld2d内采集。8.3.3其它对不需采集接穗的母株,在每年休眠季节,应采用重短截方法,剪除全部副侧枝和一年生枝。8.4 接穗处理8.4.1 按照粗度分成粗、中、细三个等级,(20根50根)/捆,每捆长短相近,剪口平整。8.4.2 对冬春季采集的硬枝穗条,宜放入80C100的蜡液中停留约1s,迅速取出散开,蜡封穗条两端的剪口。8.4.3 夏秋季采集的绿枝穗条,应随采条、随除叶片,仅保留叶片基部5mm以内的叶柄,一并去除穗条梢部发育不充实的幼嫩部分。采集处理后把穗条基部立即放入水中,上部用湿麻布片等包好,置于背荫处或井口内悬空,

18、适时洒水保持湿润。8.5 采后管护接穗采集后,无病毒母株的田间管护同5.2.5。8.6 标签、贮存和运输8.7 6.1标签8.6.1.1检验每捆接穗有效芽数、整齐度、封蜡性等指标,合格后应贴(挂)标签。8.6.1.2配置的标签应登记品种名称、采集时间、操作人、采穗母本树、质量等级等信息。8.6.1.3接穗标签上的文字和图案等信息应清晰、完整、可持久保持。8.6.2贮存8.6.2.1将接穗按品种、规格放入内衬铺设有带孔塑料袋的箱中,层间放湿锯末,扎紧袋口,箱体外标明品种、规格、数量等信息,存放在相对湿度不低于95%、温度为0.51.5的冷库中。8.6.2.2 储藏期间,每周检查储藏情况,接穗应无

19、腐烂和失水皱缩现象。8.6.2.3 没有低温冷库贮藏条件的,应在硬穗上挂牢标签,选择背荫处或冷窖中分层进行沙藏,湿度65%左右或将沙捏成团、不滴水,温度变动区间-5.0C8.0。8.6.3运输外运时,应持有质量合格证和检疫合格证。产地检疫按GB8370的规定执行。运输过程中应采取保湿、保温措施,防止重压、暴晒、风干、雨淋、冻害等情况发生。9病毒抽检9.1生长季节内,应注意随时观察各砧木、品种类型在采穗圃的生长发育情况,及时去杂。9.2凡发现母株显性病毒症状和检疫性病虫害的,应立即按照GB83702009中附录G的规定处置。9.3应采取各种防范措施,避免感染病毒,每年抽取一定比例的母树进行病毒检

20、测,每3年5年全圃母树均进行一次病毒检测,一旦发现病毒症状,应立即彻底清除病株,严格进行消毒处理。10档案管理10.1 档案的管理应严谨仔细,不应漏记和中断,并由专人负责,其主要内容至少包括: 各类审批文件、设计文件; 建设时间、权属、土地性质、立地条件、面积; 建园前的土壤检测时间、结果,施肥种类及数量,药剂处理土壤的时间、药剂种类、用量; 脱毒母树的来源,包括脱毒单位、病毒检测单位、检测时间;品种的品系与名称、砧木类型(引进品种应有外文名称)等信息; 采穗母株的定植时间、栽植数量、栽植位置、株行距、树株编号、品种布局图等信息; 定植后采用的主要栽培管理技术措施、技术指导专家等信息; 圃内病

21、虫鸟兽害的发生种类、发生情况和防治情况; 每批接穗的采集时间、品种、数量、保存方法及去向; 接穗采集之后的主要栽培管护技术措施; 负责人与具体操作人等其他重要的可追溯信息。10.2 圃内实施过高接换种的,还应明确记载下列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砧木、原品种; 改换后的品种、接穗来源与脱毒情况; 嫁接改种的时间、地点、数量与树株编号,嫁接改造的方法; 嫁接后技术管护措施; 负责人与具体操作人等其他重要的可追溯信息。10.3与基地建设、母株相关的档案资料应长期保存,对外提供接穗的相关材料信息至少应保留至该批接穗结果后的第2年(即提供采穗后的第5年)。参考文献1GB/T12943苹果无病毒母本树和苗木检疫规程2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公告第351号3山东省农业厅关于印发山东省苹果现代矮砧集约栽培技术指导意见的通知(鲁农果茶字20132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 > 自然科学论文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