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标准课程代码:051B077建议课时数:204学分:12适用专业:旅游管理先修课程:旅游概论,中国旅游地理后续课程:导游服务技能,模拟导游一前言1 .课程的性质该课程是江苏省五年制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在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体系中起基础平台作用。该课程旨在介绍导游人员在服务过程中必须具备的中国历史、民族民俗、自然地理、建筑、宗教、风物特产等旅游基本知识,使学生熟悉、掌握相关的文化基础知识,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导游讲解中,从而增加导游讲解的内涵,成为文化的传播者。该课程知识点多,信息量大,与导游服务、美学、民俗学、历史学、地理学等学科密不可分,是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参加导游证考
2、试和就业的支撑性课程。通过该课程学习可使学生开拓视野、提高人文素养,为其以后的导游实际工作进行知识上的准备和能力上的训练。2 .设计思路该课程是依据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和要求设置的。旨在帮助学生储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基础知识,提升其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为其从事导游服务和旅游管理相关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总体的设计思路是,以导游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为依据,以职业能力为核心,根据导游员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来设计学习性课程项目。教学内容紧紧围绕导游人员资格证考试和旅游业对导游从业人员的要求构建,强调课程内容的应用性与需求性。这些教学模块基本涵盖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历史地理、江苏自然地理与人文所包含的
3、主要内容,对一个旅游从业人员特别是导游从业人员来说,是必备的,也是充分的。其次,这些教学内容模块既能满足对旅游从业人员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基本要求,也能和导游资格证书考试相结合。另外,这些教学内容模块无论对于导游词的撰写还是实际的对客讲解服务都能提供有益的知识储备和应用训练。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运用其他先导学科的成果,注意融会贯通,采取启发式教学从而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能理论联系实际,掌握并能够灵活运用导游基础知识。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及认知发展过程,该课程自第一学期开设,共开设5学期,总课时为204。二、课程目标1 .知识目标:(1) 了解一些基本的旅游常识(2)熟悉与景点旅游的相
4、关知识(3) 了解江苏基本地理特征、历史、风俗民情(4) 熟悉江苏省著名的旅游景区(点)2 .能力目标:(1)能够牢固掌握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2)掌握省内著名旅游景区(点)相关知识(3)在实地讲解中能灵活、综合运用有关知识,掌握相关景点的导游词讲解3 .素质目标:(1)逐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遗产的情操(2)形成一定的历史文化素养和职业素养(3)使学生成为先进文化和文明的使者三、课程内容和要求序号课程模块(或单元、或章节)课程内容及要求活动与建议参考课时1引言旅游和旅游业知识概述,江苏旅游业发展1、观看教学PPT。2、参与课堂讨论22中国历史概述中国历史、历史文化小常识、科技发展概述推荐相关历
5、史类书籍阅读,同学根据自己的爱好选取某一段历史完成一篇2000字的读后感或制作PPT解读。83江苏历史述要江苏石器文化、历史变迁与科学文化参观南京市博物馆,实地教学中国五千年的演变史,中国主要的名人及主要贡献(特别是南京名人)。64中国的年节民俗中国的年节和民俗,汉族及主要少数民族的节日和1、在模拟导游室观看影视资料和图片。2、以45人为一个小组,利用8风俗互连网和图书馆收集少数民族民风民俗的资料、图片并提交分类梳理、归纳的书面作业一份。5江苏民俗风情江苏传统旅游节日、主要民俗旅游活动、方言1、根据籍贯将学生进行小组划分,每组对同一段话进行方言展示。2、各小组就自己家乡的某一民俗活动结合相关资
6、料制作PPT介绍。66中国自然景观中国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中国自然和人文景观的组合1、利用图书馆、网络以及实地调查了解,收集有关旅游资源信息。2、考察总结自己家乡的旅游资源。167江苏地理特征四季分明的水乡平原、科教领先的经济大省搜集相关资料图片说明江苏一年四季不同景28江苏自然资源低山丘陵与江河湖海搜集京杭大运河的相关资料,谈一谈如何开发利用,如何保护并撰写书面报告29中国四大宗教中国四大宗教的起源、发展简况、基本教义;尊奉的主要对象、宗教经典、特殊称谓、宗教建筑、宗教著名景观等知识1、实地参观考察栖霞寺2、以小组为单位去辨认寺院建筑的布局、主要佛像的名称、位置;辨识菩萨、罗汉、护法天神的
7、位置以及他们的名称。1610江苏宗教景观宗教在江苏的传播、江苏宗教景观的主要特征211中国的古代建筑中国古建筑概述、宫殿和坛庙、古代墓葬、古代城防建筑、著名楼阁、古桥1、收集故宫、天坛、中国著名的墓葬、楼阁、古桥的相关资料和图片,加深认识。2、安排实地参观考察南京朝天宫1612江苏建筑景观江苏传统民居、陵墓、官式建筑213中国古代园林中国园林的发展简况、园林的组成要素、构景手段、1、课后收集有关承德避暑山庄、苏州16中国现存著名园林四大园林的相关资料和图片,加深对中国南北方园林特点、造园方式的认识。2、安排实地考察瞻园,并撰写瞻园导游词一份。14江苏古典园林文人山水园林的造园艺术与境界、江苏园
8、林的地方风格215现代建筑和主题公园现代城市与现代建筑、主题公园1、收集现代建筑的相关资料和图片,制作幻灯片展示。2、小组为单位选择典型主题公园结合自己旅游经历讲述。616江苏人造景观主题公园、博物馆217中国旅游文学知识对联、诗词和旅游文学的基本知识江浙沪部分名胜诗词楹联游记选读1、收集南京旅游景点的对联、诗词、游记2、拟写赏析性文字和文学小故事。818长江旅游区南京、镇江、扬州、泰州、南通5个城市的地理特征、历史概述、主要旅游资源1、实地安排中山陵或明孝陵的参观考察(根据实际情况可调换为其他景点)2、掌握南京七个景点的导游词(中山陵、明孝陵、总统府、夫子庙、雨花台、灵谷寺、中华门城堡)20
9、19太湖旅游区苏州市、无锡市与常州市的地理特征、历史概述、主要旅游资源1、请同学结合自己的旅游经历谈一谈对于苏州和无锡的印象。2、比较苏州园林与扬州园林的异同,提供书面报告。3、就古典园林和主题公园请各小组搜集相关资料,制作PPT展示讲解。1820徐海旅游区徐州市、淮安市、盐城市、连云港市与宿迁市的地理特征、历史概述、主要旅游资源以45人为一个小组,利用互连网和图书馆收集相关资料、图片,介绍徐海旅游区某一著名旅游景点并提供导游词一份1621其他基础知识了解中国烹饪的发展简况,熟悉中国烹饪的主要流派以及各主要风味流派的特点、代表作品;掌握中国最具特色的名茶、名酒、名贵中药、丝织刺绣品、陶瓷制品、
10、文房四宝以及各类著名的工艺品的基本常识1、以45人为一个小组,利用互连网和图书馆收集相关资料、图片。2、各小组分别就菜肴、名酒、名茶、刺绣、陶瓷、中药等主题制作PPT介绍3、讲述相关故事、典故1422江苏风物特产工艺美术、地方菜系、土特产品、地方戏曲1、收集南京饮食、风物特产等信息。2、收集南京有代表性的名点小吃、著名菜肴的传说典2-4个。3、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归类整理,完成书面总结汇报或制成幻灯片。14总计204四、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教学以面授辅导和学生自主式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该课程在教学中,应进行系统的理论阐述,并对该课程所涉及的其它学科知识作必要的补充介绍,同时要密切结合旅游管理
11、实践案例开展教学,以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由于该课程与旅游管理其它课程联系紧密,在内容安排上,在保证本课程理论和知识的系统性的同时,应避免有关课程重复,同时结合所学知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以深刻领会所学理论知识。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学生拥有的旅游经历,结合观看教学PPT、现场讨论、实训模拟等形式,使学生真正掌握导游技能所需的导游基础知识。以实践带动理论的掌握,学生不仅能在课堂上进行模拟演练,还能在实际生活中担任相关工作。(二)教学评价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检查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的考核,注重学生的职业
12、能力训练与培养。1 .平时考核:平时考核以单元为单位进行,共五项,占总成绩的40%。包括平时课堂出勤10%、课堂表现10姒平时作业完成情况10%、实训测验10%。其中10舞的课堂表现分数由老师评价、学生自评、互评三项各占1/3产生,加重平时学习权重,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检查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的考核。2 .期末考核:本课程在期末进行统一命题的考试。考试以闭卷方式进行。考核内容应包括教学所涉及章节中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测试学生的理解程度和应用能力。(三)教学基本条件从专业教师、实训装备等方面描述(四)教材选用与编写L该课程选用中国旅游出版社出版的导游基础知识一书和江苏省旅游局主编的江苏导游基础知
13、识一书,该套书是导游人员资格考试系列教材之一,对导游涉及的各方面的基础知识进行了全面详细的介绍和讲解,知识面广泛,内容丰富实用。3 .参考教材:中国旅游指南.杜飞豹主编.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1996-08版中国导游十万个为什么.本书编写组主编.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年3月版导游知识专题.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教育司主编.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09版中国名胜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1版(五)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目前对该门课程资源的开发还处在初步阶段,前期全国职业教育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项目已经对其进行网络课程的开发,后续将进行拓展和深度开发,包括编写该门课程的导游考试题库、学习实用手册等系列用书,进行微课程开发。六、其它说明本课程标准适用于旅游管理专业五年制大专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