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设备电气安装与调试技术》课程标准.docx

上传人:极速器 文档编号:591255 上传时间:2025-09-0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电设备电气安装与调试技术》课程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机电设备电气安装与调试技术》课程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机电设备电气安装与调试技术》课程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机电设备电气安装与调试技术》课程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机电设备电气安装与调试技术》课程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机电设备电气安装与调试技术课程标准课程代码:建议课时数:84学分:3适用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先修课程:电工技术基础、电子技术基础、电工工艺与技术训练、电子装接工艺与技术训练后续课程:电力拖动技术训练、机电设备电气控制技术基础、机电设备装调工(维修电工)训练与考级一、前言1 .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五年制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控制技术方向的专业技能方向课程;是一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电工电子工艺及技术,积累实际工程经验,与劳动部门颁发的相关职业技能鉴定要求相结合的综合技术课程。其任务是:能识读和分析常用机电设备的电气原理图和电气接线图;能正确使用机电设备电气系统安装调试常用的工具和仪表;

2、掌握常用机电设备电气部分安装和调试的方法,能按图施工;初步具备机电设备电气安装和调试的工艺编制能力,养成遵守操作规程、安全文明生产的良好习惯以及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为学生机电设备装调工(或维修电工)中级工提供技术理论和基础技能的支撑。2 .设计思路本课程是依据五年制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置的。其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相关工作过程导向的能力本位课程模式,并让学生在完成具体学习项目的过程中提升相应职业能力并积累实际工作经验。课程内容的选取和结构安排以五年一贯制高等职教的人才培养规格为依据,遵循学生知识与技能形成规律和学以致用的原则,突出

3、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同时又充分考虑了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要求,融合了相关职业岗位对从业人员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项目设计以普通机床典型控制线路的装接、调试和排故训练为线索来进行。教学过程中,要通过校企合作,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等多种途径,采取工学结合形式,充分开发利用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坚持“在评价中学”的理念,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二、课程目标1 .知识目标(1)熟悉机床常用的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结构、工作原理与应用场合;(2)熟悉机床常用的控制变压器的结构

4、工作原理与应用场合;(3)掌握典型电机控制电路的原理与分析方法;(4)了解典型机床控制电路的基本功能,熟悉控制电路的读图方法;(5)中级维修电工考级储备必要的理论知识。2 .能力目标(1)能根据电气线路安装、调试任务要求选择合适的电工工具和测量仪表;(2)能识别、检测、合理选用并判定常用低压电器的质量,以适应企业的电气设备采购岗位;(3)能根据给定的电气设备装配图,并按照工艺要求进行电路的装接与调试,以适应企业的机电产品装配的岗位;(4)能使用必要的电工工具与仪器,实施典型机床控制电路的简单故障排除,以适应企业机床设备的维修电工岗位;3 .素质目标(1)具备勤奋踏实的工作态度和吃苦耐劳的劳动

5、品质,遵守电气安全操作规程和劳动纪律,文明生产;(2)具备较好的沟通能力,能够协调人际关系、适应工作环境;(3)具有较强的专业表达能力,能用专业术语口头或书面表达工作任务;(4)具备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自我学习能力和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5)养成团队合作、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能够通过个人能力或团队协作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6)积极做好6S活动,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三、课程内容和要求序号项目(课题)名称相关知识操作训练教学要求教学评价参考学时1车床控制电路的安装与调试1.CA6140型卧式车床的主要结构和运动形式2.CA6140型卧式车床电气控制电路的安装3.CA6140型卧式车床常见电气故障的

6、调试CA6140型卧式车床控制电路的安装1 .分析CA6140型卧式车床的功能2 .分析CA6140型卧式车床控制线路3 .操作CA6140型卧式车床4 .根据CA6140型卧式车床电气原理图对其安装、调试5 .工具的整理与环境清洁(1)工具整理(2)环境清洁6 .项目总结与评价1.模拟机床操作(20%)2.电气安装调试(50%)3.安全操作规范、工位整理(10%)4.项目报告(20%)IWCA6140型卧式车床控制电路的检修2磨床控制电路的安装与调试1.M20磨床的主要结构2.M20磨床电气控制电M20磨床控制电路的安装1 .分析M20磨床的功能2 .分析M20磨床控制线路1.模拟机床操作(

7、20%)2.电气安装调试(50%)Iw路的安装3.M20磨床常见电气线路的调试M20磨床控制电路的调试3.操作M20磨床4.根据M20磨床电气原理图对其进行安装、调试5 .工具的整理与环境清洁(1)工具整理(2)环境清洁6 .项目总结与评价3.安全操作规范、工位整理(10%)4.项目报告(20%)1.分析Z3050Z3050型型摇臂钻床的功摇臂钻床控能1.Z3050型制电路的安2.分析Z3050摇臂钻床的主要结构和运动形式装型摇臂钻床控制线路3.操作Z30501.模拟机床操作(20%)3钻床控制电路的安装与调试2.Z3050型摇臂钻床电气控制电路的安装3.Z3050型摇臂钻床常见电气线路Z30

8、50型摇臂钻床控制电路的调试型摇臂钻床4.根据Z3050型摇臂钻床电气原理图对其进行安装、调试5.工具的整理与环境清洁2.电气安装调试(50%)3.安全操作规范、工位整理(10%)4.项目报告(20%)0.5W调试(1)工具整理(2)环境清洁6.项目总结与评价4铳床控制电路的安装与调试1.X6132型万能铳床的主要结构2.X6132型万能铳床电气控制电路的安装3.X6132型万能铳床常见电气线路tiaoshi9X6132型万能铳床控制电路的安装1 .分析X62W铳床的功能2 .分析X62W模拟铳床控制线路3 .操作X62W模拟铳床4 .根据X62W模拟铳床电气原理图对其进行安装、调试5 .工具

9、的整理与环境清洁(1)工具整理(2)环境清洁6 .项目总结与评价1.模拟机床操作(20%)2.电气安装调试(50%)3.安全操作规范、工位整理(10%)4.项目报告(20%)0.5WX6132型万能铳床控制电路的调试四、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本课程教学过程是典型的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过程要不断摸索适合五年制高职教育特点的教学方式。教学过程中注意与有关课程相配合,把握好“技术先进、技能实用、理论适用”的原则。教学中要紧扣项目进行理论讲解,要尽量使用实物元件,教学软件,录像等多种媒体来加强直观教学,使学生掌握典型机电设备电气系统的基本理论知识。要建设真实的工作环境,在装调训练与机床排故中将“安全用

10、电”与“5S”活动贯穿始终,培养学生良好的职场作业习惯。装配操作训练要严格按照操作指导进行训练,使学生养成严格的安全操作、遵守电气工艺规程的习惯;在项目结束后,要积极引导学生总结过程得失,并能进行适当的总结和交流,同时还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道德品质、职业素养的培养。(二)教学评价教学过程采用项目化教学,为引导学生注重平时成绩的积累,积极参与学习过程,提高综合能力,采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相适应的评价方式。建立过程评价与目标评价并重的评价体系,引导学生养成严谨的学风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通过正确合理的评价方式引导和鼓励学生的多元思维和创造性的实践活动。评价的手段和形式应多样化,过程评价与目标评价相

11、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对学生的综合评价考虑两种情况:L对学生的专业能力进行评价本课程专业能力考核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两个方面。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考核建议采用理论与实践一体的综合考试。如果条件不满足时,也可采用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分开测试的方式。专业知识的考核为期末命题考试,命题考核为综合性测试,应包括标准规定的各项内容。专业技能考核为技能训练和项目报告,即在每项任务完成后需上交的项目报告。专业知识部分成绩占总成绩的40队主要考核基本理论学习,培养职业人的理论素养;专业技能部分成绩占总成绩的40队主要考核电

12、路装接、调试,训练基本操作技能,理论考核。2.对学生素质养成状况进行评价职业素质部分成绩占总成绩的20%,主要考核学生平时的到课率、单元作业,技能训练中的安全操作和5S管理、在项目实施中的团队贡献等内容组成。这部分分数应针对学生来源和学生特点进行合理设计,以利于调动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积极性。(三)教学基本条件1 .教学团队要求教学团队应由校内专职教师和校外兼职教师组成。教学团队职称年龄结构合理,能力互补。专职教师应具备电气自动化或机电一体化的专业背景,具有一定的企业实践经历,熟悉教学内容在生产现场的实际应用,应具有维修电工中级或以上资格证书。兼职教师应具备大学专科级以上学历,有3年及以上企业一

13、线从事电气设备维护与维修的经历,应具有助理电气工程师或以上资格,并掌握一定的教学方法与教学艺术。2 .教学硬件环境要求教学环境应具备电工基本技能训练和机床电气系统安装、调试训练的硬件资源,该环境应具备以下条件:(I)设备元件(50套):电路装接板、电动机、按钮、交流接触器、热继电器、闸刀开关、熔断器、自动空气开关;(2)实训机床:X62W模拟铳床10套,T68模拟键床10套,CA6140车床10套,M20磨床10套;(2)电工工具(50套):剥线钳、尖嘴钳、斜口钳、冷压钳、螺丝刀;(3)电源仪表:三相交流电源(10套)、万用表(10套);(4)其它配件:按教学实施配套相关数量的导线、线鼻、装配

14、螺丝螺帽等。3 .学生应具备的条件学生应具备三相交流电路的基本理论,能够根据电机铭牌参数确定配电线路的接线方式、会计算配电线路的电流和功率。(四)教材选用与编写本课程尚无可直接选用的配套教材,需教师结合参考资料进行教学资料的开发。在编写教学资料时,应以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训练、综合技能提高为主线进行教学设计,按照必须、适用的原则循序渐进地组织教学资料内容,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编写教学资料。教学资料的编写应考虑高职学生的认知能力,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便于学生学习和掌握。课程指导教师应把教师的教学资源变为学生的学习资源。应逐步编写学习型课件PPT,针对各教学项目编写学生项目学习指导书。学习资料的编写力求在语言风格上,突出文字的可读性;在学习目的上,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在学习载体上,增加案例的工程性;在学习内容上,关注项目的可操作性。在项目学习指导书的语言风格上,建议以对话的方式编写,以利于学生阅读。(五)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包括相关教辅材料、实训指导手册、工程技术手册、数字影像资源、信息技术应用、工学结合案例、网络资源、仿真软件、校外企业工程实施场所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汽车/机械/制造 > 电气技术

宁ICP备18001539号-1